首页 理论教育 相关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相关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定位必须以此为依据,体现这一重要要求。在多种文化思潮激烈碰撞的时代,高校要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就需要用科学的思想理论进行指导,并积极借助新媒体平台的力量和优势,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这一点在任何时候都是毋庸置疑且必须坚持的。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这正是对我国高校办学性质的定位。这种性质决定了新时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多方面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特别是在新时期,在新媒体条件下,更要与时俱进地发展我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定位与取向

(1)立足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但更应体现以人为本和大学生的主体地位(13)。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14),这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定位的重要依据。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定位必须以此为依据,体现这一重要要求。但对这一重要目标的理解不应片面的理解为单纯的政治素质要求。社会主义社会是以人为本、是人全面发展的社会,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定位更应体现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内在心理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的目标定位,根据其内在心理需要组织设计和开展教育活动,因势利导,使其自觉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在受教育中汲取营养,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其次要考虑大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把培养和发展大学生形成丰富多彩的综合素质列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教育目标,让大学生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个性优势,使大学生形成独立高尚的品格。

(2)立足增强大学生的国家与民族意识,但更应增强学生的国际意识和民本意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文化,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感责任心,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要树立大学生的民族意识,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基本国情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在涉及本国本民族利益时,能坚决地捍卫本国本民族的利益。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在新媒体时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加强基本国情教育的同时,也要加强国际经济形势与政策方面的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国际意识与全球视野;在抵制西方腐朽思想文化侵蚀的同时,也要汲取西方文化思想中的精华;在抵制西方政治霸权的同时,西方民主政治法制建设,和谐社会与社区建设的经验,使当代大学生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未来,兼收并蓄,促进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立足把主流意识形态和政治素质作为首要目标,但更应关注大学生的全面成长。在多种文化思潮激烈碰撞的时代,高校要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就需要用科学的思想理论进行指导,并积极借助新媒体平台的力量和优势,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这一点在任何时候都是毋庸置疑且必须坚持的。但不应把政治素质的提高与完善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定位的唯一内容,而应把大学生的全面成长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定位的视野,将思想政治工作与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把完善大学生的智能结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在高校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社会实践、学术创新、校园文化活动,使大学生的政治素质与其他素质协调发展,并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纵深发展并且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任务与特点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

(1)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同时,要积极引导大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2)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开展各民族平等团结教育,培养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要把民族精神教育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培养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3)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要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坚持知行统一,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把道德实践活动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之中。修订完善大学生行为准则,引导大学生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具体的事情做起,着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4)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增强遵纪守法观念。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加强集体主义和团结合作精神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3.大学生的特点与成长成才规律

大学生是当代中国社会中一个独特而耀眼的群体。他们年龄一般都在二十岁上下,素质较高,精力充沛,是社会中最活跃的一个群体,对外界充满了热情与活力,也承载了更多的社会责任与家庭责任,因此,探究影响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与成长成才规律很有必要。

(1)当代大学生的主要思想特点

一是思想主流积极向上,但也有一些消极倾向。表现在当代大学生政治意识较高,关注国家大事,爱国意识强烈。他们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生活的小圈子中,而是更关注外部世界,具有较高的政治认同感,特别是在涉及国家荣誉、民族根本利益和前途命运的重大事件时,他们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在香港、澳门回归的伟大时刻,他们欢呼雀跃;他们也分享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北京申奥成功的喜悦;他们也思索着如何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西藏打砸抢事件以及维护奥运圣火传递事件引起了他们的高度关注;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来自于大学生,他们用自己的积极行动来表达对国家的热爱,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在中日钓鱼岛、中非南海问题不断升级时,我们的“90后”大学生又表现出了高度的关注与强烈的愤慨。

二是具有较高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但也受到了不良社会风气影响。大学生的人生态度积极向上,追求学业有成,事业成功,不愿虚度人生,积极奋斗,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大学生也具有较高的道德素质,遵守社会公德,在个人品质方面也表现出较好的品性,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积极承担起社会赋予他们的责任。但大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其思想也受到了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受到了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侵染。比如现在一部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就已引起社会关注:考试弄虚作假、学术抄袭、简历注水、投机取巧等。受市场经济趋利思想的影响,部分大学生越来越看重实效和利益,表现出明显的拜金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过分追求个人利益,严重忽视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利己”思想明显。

三是逐渐接受西方思想观念,但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仍根深蒂固。改革开放三十余年,当代大学生已经接受了西方自由平等、民主法治、公平竞争等一些先进的思想观点和价值观念。也使得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敢于追求自己的合理利益,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主体意识不断增强。这些变化在婚恋、交友、择业等方面表现得非常显著。虽然当代大学生与世界接轨很快,与世界几乎不存在隔阂,但从最深层次而言,他们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依旧根深蒂固,因为他们自小就受着中国传统思想的熏陶,继承了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精华,同时也受着消极因素的影响。中国社会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治”的社会,向来讲究“人情味”,社会中有一张看不见的人情网,为了好办事,请客吃饭“走后门”,这些社会习气都或多或少地体现在大学生的身上,现在高校中大学生请客吃饭“好办事”的情况也普遍存在。

四是大学生社会认知比较全面、正确,但具体行动常常与认知相脱节。例如:大学生具有较高的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特别表现在追求理想的完美化,但理想与现实脱节时,有的就会出现心理上的巨大落差,形成颓废思想、不思进取;有的会放弃原有的理想,选择更加切合实际的道路,追求所谓“实惠”。再比如,大学生具有较高的道德认知,无论是在社会公德还是私德上,他们都知道什么是社会所提倡的,什么是社会所摒弃的。他们唾弃社会上一些道德败坏影响社会风气的事情,但一旦他们是事件的当事人,他们也会按照他们原先鄙夷的方法去做,同时会认为这是迫不得已,是社会逼迫他们这样做的。我身边不少学生在上学期间都追求社会公平与平等,注重公开竞争,批判社会中的“暗箱操作”,但一旦面临择业或涉及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时,很多人也会毫不犹豫地这样去做,原因就在于他们自己成为了此类事件的受益者。

(2)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

做了多年大学教师,我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看在眼里,落实在日常工作中,也总结出了不少个人经验与心得。特别是借鉴江苏大学陈国祥教授关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双螺旋理论”,我将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总结如下:

大学生成长成才一般要经过两个阶段,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第一个阶段为修身、学业、就业;第二个阶段为:学历、能力、人格,这两个阶段既相对形成一个过程,又互相依存、补充、前后衔接、不断提升,形成一个螺旋式上升的体系。其中,前一阶段是大学生从适应大学生活开始,到毕业、就业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成长的基础,是大学生成才的逻辑起点。第二个阶段的学历、能力、人格构成了大学成长、成才上升的又一个阶段。与第一个阶段相比,这一阶段他们应认识更深刻,发展更扎实,影响更深远。

一是要适应好独立于社会的起始阶段。高考的压力,家庭的期望使他们在高中阶段把主要的精力全部放在埋头读书上。每一天,甚至每一小时都有人为他们安排,只为一个目标——考大学。埋头只读教科书,即使关心时事也是为了考政治考试的需要。而迈入大学校园,一切都改变了。家长不在身边叮嘱,学校管理也比较宏观了,一切都可以也必须由自己来处理。如何应对生活,如何为人处事,如何规划、发展自己,这一大堆的问题不可避免地推到了大学生面前。社会大环境,学校小社会,社会上各种问题以不同的形式、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到校园。善于思考、有一定能力的学生尚且感到茫然;对家庭、学校较为依赖的学生更是不知所措,还有少数学生根本无法适应大学生活。面对这一切,学校必须引导、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独立精神,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生活,在探索成长规律的过程中逐步地成熟起来。

二是要适应好大学的学习生活。在大学曾经流传过这样一段顺口溜:一年级不知道什么是不知道;二年级不知道什么是知道;三年级知道什么是不知道;四年级知道什么是知道。但事实上,当高年级的学生知道了什么是知道的时候,已经失去了那么多应该知道的不知道。于是,不仅一年级的学生面对万花筒般的大学生活不知所措,就连一些在大学里生活了几年的高年级学生也在不断地反问自己:大学我到底学到了什么?毕业我该如何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绝不是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就能够实现的。作为个体的学生是学习和成才的主体,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把学生的自觉性、能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出来,使学校教育和学生努力产生共鸣,人才培养的目标才能得以顺利实现。为此,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与大学生一起探求什么是大学,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在大学期间应该确立什么样的奋斗目标,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等一系列问题。要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思考深度、培养他们的追求精神。

三是要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提升。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的现象。他们学过不少政治理论,似懂非懂的少年时代就背了不少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道理,但这一切都似乎是为了考试。超前的教条式灌输使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产生了抗体(15)。而真正到了应该了解政治、确立理想、追求信念、选择价值取向的时候,他们反而变得十分冷漠。再加上社会各种负面现象的影响,思想、观念的碰撞,积极向上的主流思想在一些大学生中反而被边缘化了。以成绩论英雄、哈佛女孩、高考状元被捧上了天。面对高不可攀的被神化了的对象,加上加工过的不太真实的成长道路的描述,使一些学生产生的只能是自卑、失落和缺乏自信。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失,这不是大学生先天带来的缺陷。当代大学生,他们中间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即使出身于农村多子女家庭的,也受到各方面的优待。这样的环境犹如一个暖房,要使学生走出暖房去经风雨、见世面,必须把他们碰到的许许多多的问题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寻找其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科学的指导,让他们在大学成长的过程去思考、去回答,使他们在理性的思考中不断成熟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