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班级组织结构概述

班级组织结构概述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班级的产生是班级组织结构的前提和基础。夸美纽斯的班级授课制一致被公认为有关班级组织结构论述的最早开端,以后的相关论述都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夸美纽斯的思想,当前中国的班级组织结构及教学形式就可以追溯到他的班级授课制。借鉴阎德明关于学校组织结构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到班级组织结构的具体定义:班级组织结构是按照学校目标和班集体目标的要求,将班级的人事、职务、岗位进行科学组合,形成结构合理、责权清楚的协作系统。

第一节 班级组织结构概述

一、班级组织结构的历史沿革

班级组织结构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固定不变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元。班级的产生是班级组织结构的前提和基础。

班级产生以前,教师与学生只是简单的师徒关系。教师除了传授给学生知识以外,并没有其他的任何联系与互动。比如:中国古代传统的私塾制、西方的家庭教师等,学生上完课就回家,教师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之后就离开。这时候班级还没有形成,也没有具体成形的班级组织结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一对一的关系,即“教师—学生”的单线联系。

随着需要接受教育的人数增多,老师的数量已经不能满足广大学生的要求了,这就迫切需要成立一个组织,将教师和学生统一起来。夸美纽斯的班级授课制的诞生就提供了一个这样的机会。中世纪的西欧各国学校组织基本上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没有形成统一的学年制度和教学组织形式。这非常不利于教育的普及和国民的教化。为改变这种根深蒂固的情况,夸美纽斯制定了统一的学年、学日制度,并在总结16世纪新旧各教派所兴办的学校中实行班级授课的初步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并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班级授课制度。[1]夸美纽斯主张把全校的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程度的不同分到不同的班级,班级作为教学的组织单元。每一个班级有一个教室。每个班级有一个教师同时对全班学生进行教学,这改变了以往个别教学的现状。在每个班级中,学生被分成许多小组,每一组10个人,并选择一名学习好的学生作为组长,组长帮助教师管理本小组内的同学,组长还拥有一定“权限”,他有权检查小组同学的作业。夸美纽斯的班级授课制一致被公认为有关班级组织结构论述的最早开端,以后的相关论述都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夸美纽斯的思想,当前中国的班级组织结构及教学形式就可以追溯到他的班级授课制。这时候教师与学生是一对多的关系,即“教师—学生群体”的关系。

随着众多教育理论流派的兴起,教育观念已经深入大众的心中。班级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基本场所。班级的状况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学校生活的感受和参与程度,影响到教师的教育效果。[2]教师也已经开始构思如何将班级组织结构最优化,保证班级目标的实现。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巨大刺激的是19世纪初期在英国出现的“导生制”。它是由贝尔和兰卡斯特创立的,所以又称“贝尔—兰卡斯特制”。教师在学生中选择一些年龄较大、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担任导生。这样班级内的学生就被分为两拨人:导生和一般的学生。教师先对那部分导生进行教学,然后由这部分导生去教其他学生。导生制扩大了学生的数额,使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普及。这时候就形成了“教师—导生—学生”的关系。

在中国,班主任的角色开始逐渐凸显出来,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领导人物,他必须合理规划班级发展的步骤,领导并监督班级组织与管理。教师通过在学生中选定一个比较优秀的同学作为班长,班长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与联系的桥梁。这样就形成了“班主任—班长—学生”的关系。班长成为班主任的“小助手”,班主任会将任务布置给班长,班长便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处理同学与同学之间、同学与老师之间的各项事务。这样自上而下的直线式结构借鉴了军事管理组织的结构,它的主要特点是:(1)权力集中,指挥统一,由班主任控制整个班级组织,有利于规范管理,提高工作效率;(2)班级组织目标以及活动计划的制订、组织、实施、过程控制、考核评比等都由班主任具体负责,目标明确,意见统一;(3)班长、组长在班主任的安排和指导下开展工作,一般学生接受班主任领导的同时,还要服从班长的领导,有利于统一管理和安排工作。但同时这种直线式结构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1)由于权力过分集中,班主任难免疲于奔命、顾此失彼;(2)班干部在班主任控制下开展工作,缺少独立意识和个性特色,不利于班干部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3)目标确立、计划制订以及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学生参与,容易造成与实际脱节。直线式结构适用于人较少的班级和低年级。[3]

但是,在班主任的领导下,要想仅仅依靠一个班长来完成班级管理的任务是不太现实的,所以在直线的基础上,便发展出了以不同的职能为基础的组织结构。班长在班级内部形成班委会,分设学习委员、劳动委员、文艺委员、体育委员、生活委员、纪律委员等来管理班级的不同事务。这样就形成了“班主任—班长—班委会—学生”的关系。这种职能式的特点是:(1)按组织目标和内容设立专业管理人员,使班级管理更加专业化;(2)设立中层职能人员,缩小了管理跨度,有利于班主任从事务工作中解脱出来,加强教育教学和管理研究,提高管理效率;(3)担任中层职能工作的学生都具有一定的特长,学生之间的特长互补,可提高班级管理的整体水平;(4)学生参与管理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提高他们的管理才能,还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作用。[4]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的就是这种班级组织结构(见图3-1)。

img6

图3-1 职能式的班级组织形式

二、班级组织结构的定义

组织结构是一个组织内部的各个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所确立的相对稳定关系的抽象表现形式。[5]组织之所以称之为组织,正是因为它有自身相对稳定的关系和结构。除此之外,组织结构还指组织内关于规章、职务及权利关系的一套形式化系统,它说明各项工作如何分配、谁向谁负责及内部协调机制。[6]组织的正常有序的运作和组织内部人际关系交流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组织结构的影响。

班级组织作为一个系统的社会实体组织,也具有组织的三个基本要素:共同的目标、协作的意愿以及信息的联系。那么,班级组织就是在班集体共同目标的指导下,为了实现这一系列的目标,班级组织内的教师和学生达成共识,全力协作,在实现学校目标和班级目标的时候,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之间信息得到最大限度的共享和交流,充分利用有益于班级发展的信息,时刻抛弃不利于班级发展的信息,这样一个相对稳定、环环相扣的班级组织系统就“诞生”了。借鉴阎德明关于学校组织结构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到班级组织结构的具体定义:班级组织结构是按照学校目标和班集体目标的要求,将班级的人事、职务、岗位进行科学组合,形成结构合理、责权清楚的协作系统。[7]按照阎德明关于学校组织结构定义的具体分解和剖析,我们也可以对班级组织结构的定义作一“分解”,而分解后的要点恰好是班级组织结构的两个基本特征。

(一)班级组织结构的设立是为了实现班级目标

众所周知,现实生活中每进行一项活动或者完成一个任务,都要预先设定目标。目标对人的行为具有激励和导向的作用。通过设定整体目标和具体目标,我们可将任务细化。设置了目标之后,我们可以广泛地调动人的积极性,指导人的行为,将组织成员的个人需要与管理目标紧密的联系起来,“共荣辱,齐呼吸,同命运”,目标管理的方法已经运用到各种各样的管理活动中去了。

学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输送优秀人才的重任,社会对学校培养人才的规格和质量都有一定的期望和约束,学校依据社会对学校的期望和对学校目标的约束制订了符合自己学校实际情况的目标。学校制订了培养目标之后,将具体任务落实到学校的基本组织——班级上,班级就成为了实现社会和学校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班级组织结构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目标而进行协作活动,所以,为了更好地实现社会和学习以及班级的培养目标,就必须设立班级组织结构。

(二)班级组织结构是一个协作系统

班级组织结构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大系统。一方面,从班级组织结构系统内部来说,班级管理主体在班级管理目标的指导下,充分发挥班级管理职能,对班级管理的客体进行管理。在班级组织结构中,班级管理主体、班级管理客体、班级管理目标和班级管理职能这四部分相互联系,交错组合,共同影响。另一方面,将班级组织结构系统看做是一个整体,它作为学校的一个分支系统,学校里面有多少个班级就有多少个这样的分支系统。班级组织系统的发展是随着社会和学校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在当今知识经济大爆炸的时代背景下,班级组织结构更应该走出班集体,走出校园,积极迎接社会的挑战,不断调整自身以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这就需要班级组织结构以一个“整体系统”的姿态出现,内部各要素相互协作,外部主动与社会相适应。

因为班级组织是由人构成的,人是最基本的因素,班级组织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最初都是从人开始,最终落到人身上。所以班级组织还应该注意组织内部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保证信息畅通,人与人之间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力图构建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群体。学校组织是一个“人文团体”,[8]那么作为学校组织最基层的组织也是一个“人文团体”。这就需要组织内部人员相互沟通,以人为本,构造良好的人文氛围,而不仅仅是一个机械的、毫无生气可言的组织。

三、班级组织结构的构成要素

上述对班级组织结构的定义和基本特征作了介绍,接下来具体分析班级组织结构的构成要素。借鉴管理学中的相关知识,我们可以列出班级组织结构的构成要素,它们包括地位、角色、权力三个方面。

(一)地位

所谓地位,就是组织成员在组织层级中所占的相对位置,即在正式组织中的职位。班级组织中的成员被赋予一定的地位,班级组织成员正是根据这种地位同其他班级组织成员发生一定的稳定关系或进行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以班级组织成员之间的稳定关系为内容的组织结构。[9]在一个完整的班级组织中,教师与学生分别处于不同的地位,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并不一样。按照传统的观点来看,教师是传道授业的主导者,那么理所当然的拥有一定的主动权,地位便也就相应地高于学生;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知识传输的过程中属于被动的一方,地位略低于教师。在学生之间,有担任班干部和没有担任班干部的区分,学生干部作为班主任和同学之间沟通的桥梁,在一定程度上也承担了管理班级的职责,那些没有担任班干部的学生也就变成了被管理的对象,所以这也就有了地位高低之分。

地位主要表现在组织成员之间的隶属关系,它是权力和服从的主要基础,因此,地位是形成组织结构的基础因素。没有地位,那么进一步谈权力和服从也是徒劳。我们知道,班级是由不同的个体构成,但每个人并非都是处于同一相对位置,而是被赋予了一定的地位,不同的个体履行着符合他所处地位的职责。

在班级组织生活中,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地位明确了班级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因为它提供了相互作用的基本依据,每个人都清楚的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而不该做什么,各司其职。其次,地位消除了在组织成员关系上的模糊性,而且还调动了人们的职务动机,不断激励自己工作,加强班级组织对其成员的控制。再次,地位有助于维持班级组织内的秩序,保证班级组织成员之间信息沟通与交流的顺畅,有利于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及影响。

地位既然在班级组织中有着这么重要的作用,但也不能一味地取其优点,地位也存在着负面作用。如果我们就地位而论地位,不考虑班级组织的实际情况;或者简单的把地位作为班级组织的目标,那么班级组织将会陷入僵硬的境地,死气沉沉毫无活力可言,班级组织内的成员也会因为他身上被赋予的地位,造成一定的地位差距。

(二)角色

所谓角色,就是他人对占据组织中一定位置的人所期望的行为集合。这种构成角色的行为是相对稳定的,因而组织成员的主要行为根据其角色就可以预测[10]班级组织内的老师和学生就是他们的角色,学生在班级组织中的角色是学生个人和社会之间沟通的桥梁。

角色是组成组织结构的基本单位。相互依赖的一系列角色形成比较稳定的集合类型,从而形成组织的下一层次,即组织子系统的结构。而这种组织子系统的结构之间具备比较稳定的联系,就形成整个组织的整体结构。正是因为不同的角色之间相互联系,才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类型。

鲁洁教授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过班级组织中的角色结构。一方面,班级中的角色常常成对出现,称为“对偶角色”。[11]比如说:教师与学生、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管理与被管理、信息发布与信息遵从等。同时另外一方面,班级组织中的角色并不只是单一的。不仅许多人可以履行同一个角色,而且一个人也可以同时履行不同的角色。比如说:班级中的学生,在教师面前他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学生,在同学面前他又是一个一起玩耍的同伴,在父母面前他又是一个还未成年的小孩子。所以,班级组织的角色结构还常常出现“角色不明”,“角色负担过重”,“角色冲突”等问题。[12]相应地教师在进行班级组织管理的时候,应当指导学生进行角色定位,调整、改善学生在班级组织中的位置。

需要澄清的一个问题是,角色是由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来体现的,角色离不开他的角色承担者。但是,角色承担者并不就是角色,角色因其不同的角色承担者而有不同的表现。所以,角色承担者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由不同的人来承担,这说明角色具有不依赖其承担者的属性。

(三)权力

当今对权力的定义有很多,吉登斯认为,“权力是个体和群体使自己的利益和所关心的事情(甚至当其他人抵制时也能)受到重视的能力。”戴维·波普诺认为,“权力是指个人或团体控制和影响他人行动的能力。”所以权力与遵从和服从密切相关,权力主体行使权力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权力被行使的过程也是权力主体付出代价的过程。

在组织中,权力支撑着地位和角色,并把组织内的各种角色和地位结合在组织之中。因此,权力起着在组织成员之间形成一定关系的媒介作用。在班级组织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班主任老师与科任老师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权力关系。另一方面,组织是权力的载体,难以想像脱离组织的权力。如果一个组织没有权力的话,就会出现权责关系混乱的情况,这样不仅会出现多个权力主体“相互打架”的过程,也不利组织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在班级组织中,要合理分配各种正式权力,保证班级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与班级目标的实现。

在班级中各种显性和隐性的权力关系交错在一起,共同支撑着班级的形成和发展。例如班主任与科任老师的权力就不尽相同,班主任除了要承担自己分内的教学职责以外,另外还要对班级的所有事务进行管理,那么班主任在治理班级的时候便拥有了绝对的权力;而科任老师仅仅担负着自己所教学科的责任,对于班级内的其他事务他不必负责,这样对于整个班级的了解也相应地减少了。

一个良好的系统必须具有合理清楚的结构和明晰的权责关系,如果系统内部结构混乱、权责关系模糊的话,那么这个系统也就一团糟了,能持续发展的时间也不会太长。班级组织结构是由班级管理的幅度与层次共同决定的,管理的幅度是班级管理的横向划分,管理的层次是班级管理的纵向划分。如何划分及划分的程度如何都与班级的规模密切相关。在一定的班级规模下,班级管理幅度越大,那么班级管理的层次就越浅;反之亦然,班级管理幅度越小,那么班级管理的层次就越深。

班级管理的幅度与层次要根据每个班的具体情况来考虑,如果班级人数较少,管理幅度也就较小,教师可以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反之,如果班级人数较多,班主任要解决的事情会更多,可能会疏于对每一个学生的照顾,管理也就不会那么深入了。

四、班级组织结构建立的影响因素

我国的基础教育阶段,每个班都有不同的班级组织结构,要形成不同的班级组织结构,影响因素有很多,这些因素不一定全部都发挥作用,但至少是几个因素共同起作用。我们可以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外部因素

1.国家政治结构

要谈教育,谈学校,谈班级,就不得不首先考虑“政治”这个教育的社会大背景。政治作为一只“无形”的手时时刻刻操控着我们的教育,教育是带政治性的,这点在任何国家发展的任何阶段都是毋庸置疑的。由于“政治”的基本问题是权力的分配与运作问题,因而政治结构的主要作用当在于导致形成教育控制的一定模式。[13]在不同的教育控制模式下,便会形成不同的班级组织结构。更为重要的是国家的政治结构通过国家机器(行政、立法等权力机关)制定法律和政策,在组织上确立对学校的管理和领导方式,制定和修改一系列的国家教育政策,在国家教育政策的“指挥棒”作用下,各级学校组织和班级组织都紧紧围绕着国家的教育政策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例如,在吴康宁的《教育社会学》中,他将世界各国的政治结构分为“中央集权”、“地方分权”、“地方自治加中央调控”三种结构,什么样的政治结构,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控制模式,也就有什么样的班级组织结构。“教育”绝不可能游离于、超脱于“政治”所设置的种种框架。[14]教育的一切都会被政治所密切“关注”。

2.学校发展战略

学校发展战略是学校发展的纲领性线路,是学校进一步建设和发展的精髓。学校的发展战略与学校组织结构以及班级组织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的发展战略和班级发展走向,那么班级组织结构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比如,学生生源可靠、数量稳定的学校,一般采用“防御性战略”,学校的组织结构往往是比较简单的科层制结构;寻求新机遇、开拓新专业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的学校,一般采用“探寻性战略”,学校组织的结构往往是比较灵活的……[15]一个组织的战略就是他的总目标,他涉及一定时期内组织的全局方针、主要政策与任务的运筹谋划,他决定着本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的活动方向和水平,他是制订策略和计划的准绳。[16]

3.科学技术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高速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并已经渗透到学校班级生活的方方面面。任何一个组织都需要科学技术的运用,班级组织也不例外。科学技术的条件决定着班级组织的结构。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班级博客、教师博客、学生家长博客、QQ群、电子邮箱等形式多样的班级管理方式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管理现状。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借助这些现代的科学技术,与家长随时保持联系,关注学生成长的每一步。

诚然,由于我国历史和地理位置等众多原因,在我国还有很大一部分地区连学校自身的生存、学生的正常学习都成问题,更不要说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引入班级组织结构中来了。采用科学技术管理班级对于他们来说是天方夜谭。这是需要我们不惜一切代价必须改变的现状,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享受优质均衡的教育资源是我们的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内部因素

1.班级发展走向

班级组织未来的发展走向也决定着班级组织结构的形态,如果一个班级想要建立民主性的班级结构,那么教师就会适当放权给学生,让学生也参与到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来,让学生自我管理民主管理;如果一个班级想要建立学习性的研究性班集体,那么教师就会成立一系列的研究性学习小组,打破原来按学生座位进行的分组秩序,通过研究性小组竞争的方式来进行班级管理,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内都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2.班级成长的阶段

班级与班集体是非常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组成了班级,并不等于说就形成了班集体。班级要想从一个松散的班级群体转变为一个有凝聚力的学生群体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需要一个漫长且艰辛的过程。在班级的成长阶段中,每一个阶段的班级组织结构也不尽相同。关于班级成长的阶段有很多种说法,其中日本学者广田君美的观点比较有代表性。广田君美将班级组织按照结构化程度分为水平依次递进的五个阶段:孤立探索期—横向分化期—纵向分化期—小群体形成期—群体统合期。[17]

在孤立探索期,学生由于刚进入班级这个组织,彼此对周围的环境还不是太了解,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很少,班级组织结构并没有形成;在横向分化时期,学生之间的交流开始增多,在一次次的活动中,学生以自我为中心,逐步与自己兴趣相投的学生“拉帮结派”,这为下一步班级组织结构的建立奠定基础;在纵向分化时期,在横向分化的基础上,班级成员开始分化成“领导者”和“服从者”,学生可以同样从自己的同辈群体中获得在老师那里满足的需求。在小群体形成时期,学生为了共同的兴趣爱好组建一个个规模不大但是影响却很显著的小群体,这些小群体中间有他们约定俗成的规定和制度,不容侵犯。最后在群体统合期,班级组织结构已经基本形成,各个小群体在班级“首领”的指导下统一进行行动,目的都是为了班级目标的实现。[18]可以看出,在班级发展的不同阶段,班级组织结构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是有所差异的。

3.班级发展的规模

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述过,班级发展的规模与班级组织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班级规模不变的情况下,班级组织结构是通过班级管理的层次和班级管理的幅度来体现的。在管理学中,组织活动的垂直差异表现以组织的等级为代表的垂直方向的专业化活动,即劳动(工作)的垂直分工。[19]组织的纵向等级就是管理的层次,表现了组织的纵向分工和各个等级不同的管理职能。在班级组织结构中,即表现为班级管理自上而下的分工,分为多少层,每一层具体干什么。管理幅度是指一个管理者能够直接有效管理多少下属。[20]他体现着一位管理者直接管辖的部门或次级组织的数量,体现着该管理者直接控制协调的业务量。[21]在班级组织结构中,即表现为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对班级进行横向分工,班级中设置了多少分支机构和部门,每个分支机构和部门又分管哪些工作。

一般来说,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是随着班级规模的扩大而增加的。但是当班级规模不变的情况下,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是成反比的,即管理层次越多,管理幅度就越小;管理层次越少,管理幅度就越大。扁平结构和高直结构就是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班级管理结构。扁平式班级组织结构管理层次较少,而管理幅度较宽;纵深式班级组织结构管理层次较多,而管理层次较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