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小学班级组织结构示例_班级管理

中小学班级组织结构示例_班级管理

时间:2022-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树状”组织结构的优缺点这种组织结构是以班主任为班级管理中的主干。

中小学班级组织结构示例_班级管理

第二节 中小学班级组织结构示例

通过前面的内容,我们知道班级组织结构的定义和重要性,教学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各学科的教学活动基本上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实施,而学校的其他教育活动,如德育、体育、艺术、社会实践等也主要以班级为平台进行操作。所以班级犹如军队里面的“连队”,构成了学校中最基本的单位。自从我国实行班级授课制以来,主要是采用的班主任负责制对班级进行管理。班主任负责制溯源于前苏联,它是计划经济体制在教育单位基层组织的体现,是权力高度集中的象征,确保了学校教育活动的有效运行。随着民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班主任在每个班培养了一群“得力干将”,即是每班的班委会成员,共同对班级进行管理。直到今天,为了更好地形成“教师、学生、家长”三方的合力,学校与家长合作,共同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保驾护航”。本章力图呈现目前中小学比较典型的几种班级组织结构,并对几种常见的班级组织结构进行深入分析。

一、“树状”组织结构

(一)“树状”组织结构概述

“树状”组织结构是当前中小学中最常见的班级组织结构,它是指在班主任的领导和带领下,每个班通过民主选择或班主任指派的方式产生班级委员会,班级委员会分设班长、副班长、团支书、组织委员、学习委员、卫生劳动委员、体育委员、文娱委员、生活委员、宣传委员等。班委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共同管理班级。班主任将班级事务进行合理分工,明确各位班委的职责与权限,把班级管理的各项任务和工作传达给各位班委,各位班委便在班上开展工作,班里的各位同学要配合班委的工作,如果有什么问题和意见也可以通过班委提出。这样一种班级组织结构就像一棵繁茂的大树,班上的每位学生是这棵大树的根,负责各项不同事务的班委是这棵大树的树枝,而班主任则是这棵大树的树顶,他可以“俯瞰”大树上的每一个枝节。(见图3-2)(www.guayunfan.com)

“树状”组织结构是最为传统的班级组织结构,也是平时学校中最为常见的组织结构。它将班级中的人员分成班主任、班委、学生三个部分,他们之间也只是简单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在他们中间,只有下达命令和接受命令的单向联系,所以这样的组织结构是单一的、直线的。

(二)“树状”组织结构的运行方式

班主任一般在每学期开学的时候,将本学期的工作计划、班级各项重要工作和活动等传达给各班委;每周定期举行班委会议,班委首先要将他所负责的事务进行简单回顾,同时也要向班主任和其他班委讲明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阻碍,希望得到他们的配合和帮助。班委其实是班主任与同学之间沟通的桥梁,起着上传下达的作用。同学如果遇到什么问题,一般都首先会向班委反映,再由班委给班主任汇报。学期末班主任要组织班委进行本学期总结,回顾一学期以来班级中所发生的各种问题。涉及对班上的同学进行评优的时候,班主任可以听取各班委的意见,作为参照的标准之一。

(三)“树状”组织结构的操作要领

图3-2 “树状”组织结构

这种组织结构的操作要点是注重先行培养班委会成员的管理能力,正确看待和发挥班委会的中介作用,使他们成为管理过程中的“主角”。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会精心培养一批小干部、小助手,让他们既能忠实地领会教师的管理意图,又能干练地协助教师完成各项任务,把班级管理好。

(四)“树状”组织结构的优缺点

这种组织结构是以班主任为班级管理中的主干。班主任并不直接参与对全班学生的管理,他是通过对班委会的管理,再由班委会具体参与班级管理。并且由班委会将学校、班主任的管理意图渗透到学生中去。在这种组织结构中,班主任扮演着一个“导演”的角色。他处于整个班级管理的“宏观操控”地位,对班级的事务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其主要特点是管理结构层次分明、程序清晰,每一个人都明确知道自己主要负责的任务,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作用,展现学生的特长,锻炼学生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自己管理自己的班级。

同时,我们可以发现,“树状”组织结构存在着明显的组织的“科层制”色彩,每个人各就各位,主要目标是在班级里建立严格的规范和秩序,以便有效地控制学生,保证学习知识和德育教育的纪律。班主任和学生的角色比较单一和固定,表现出相当程度的非人格化特征。

“树状”组织结构的缺点是,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缺少情感交流与信息反馈,由于班委作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这就减少了学生与班主任见面的机会,不仅不利于班主任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困惑与难题,而且在学生心目中,会觉得班主任始终处于“高高在上”的位置,感觉班主任“神圣不可侵犯”,慢慢地在学生与班主任之间形成一定的隔阂,最后导致学生“不敢”、“不愿”去找班主任,怕见班主任,常常是退避三舍,敬而远之。

同时,由于班委常常是班级中的“精英”,班主任刚接手一个班级时,学生入学前的档案评价就是班主任选择班委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学生在之前有做过班委的经历,那么让他继续当班委也就是顺利成章的事情了。这样做的后果造成“优者更优,差生更差”的局面,班上其他的学生在无形中就被排挤在班委这个行列之外,他们只有继续当“平头百姓”的命了。作为“群众“的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班级活动的计划和组织,主要是听从老师和班委的安排,在指令性、行政性(而非活动性)的小组扮演预定的角色,这些学生个体的真实生活也就被笼罩或淹没在班主任掌控的班级生活之中了。[22]

(五)案例分析

作为班委的学生,在班级中担任“干部”角色,由于其社会化程度还没有达到一定水平,班委常常会扮演着“两面人”的角色:即,班委在班主任面前唯命是从,言听计从,成为班主任手中的一枚棋子;同时,班委在其他同学面前表现出趾高气扬的姿态,一味表明自己的“领导”姿态。学生经常徘徊于这两种角色之间,不免会产生角色冲突。下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担任班长的学生有他自己的苦恼,原来班里的学生将“班长”一职简单地理解为班主任安插在班级里的“间谍”,这让班长很是头疼。

我不做“间谍”了

“我再也不做‘间谍’了”,班长冷不丁冒出一句话。

我很愕然,细问之后,他才向我诉说了做班干部的种种烦恼:同学们总把班干部当作间谍一样看待,有时即使是老师自己发现某生的违规违纪行为,同学也说是班干部告了密,有的班干部甚至还为此遭到打击报复。如果班干部不汇报工作,不积极主动做事,班主任会说他不负责任;如果想管事、想做事,同学们又说他是间谍,还说他想讨好老师,真是里外不是人!

听班长说完,我问:“除了做‘间谍’。还有其他方法做好班干部工作吗?”

他疑惑地看着我,我接着说:“班干部不是‘间谍’,也不应该是‘间谍’,班干部是老师的助手,更是班级的管理者。试想,如果你发现同学犯了错,马上委婉地提醒他、善意地教育他,实在处理不了再向老师汇报,同学们还会认为你是‘间谍’了吗?”

我又举了些优秀班干部管理班级的例子,告诉他,班干部就像“领导”,要学会关心“下属”,要把自己看成是“人民的公仆”,这样才能增强自己的向心力

听我说完,他开心地笑了。之后,他放下包袱,大胆工作,在他的管理下,我班几乎每周都能得到学校的通报表扬。

资料来源:杨友明:《学生不想当班干部,怎么办》,《班主任》2009年第11期,第35页。

◎问题与思考:

如果你是该班的班主任,遇到上述情况,你会有什么更好的解决方式吗?

二、“辐射状”组织结构

(一)“辐射状”组织结构概述

“辐射状”组织结构是指以班主任为领导核心,班级设班委、课代表、小组长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机构,共同管理和服务全班的同学。(见图3-3)由于班级事务较为繁杂和琐碎,仅仅设立班委还不能确保能对班级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所以为了扩大班级管理的辐射面,有更多的同学参与到班级管理过程中来,增强学生民主管理的意识,将班级管理事务进一步细化。班委从宏观整体的层面上来负责班级各项活动,课代表主要负责各科作业本的收发,并及时将作业情况反馈给任课教师、班主任;帮助任课教师做好教学准备,如拿实验器材等;负责任课教师与同学间的沟通。小组长主要负责收交作业本。由于收作业本量太大,建议每位同学负责一门功课作业本的收发,并担任相应科目的小组长。如从第一排向后分别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小组长。可以看出,班级里面有很多同学开始作为班级的“管理者”。

图3-3 “辐射状”组织结构

“辐射状”组织结构相比“树状”组织结构而言,发动了更多的同学参与到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来。在这种班级中,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主体,都是班级的主人,让不同职责的学生管理班集体,增加了他们的责任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压力。

(二)“辐射状”组织结构运行方式

这种组织结构是以班主任为中心,整个班级的管理工作都围绕班主任的中心意图运作。这样在结构上就以班主任为原点将管理影响辐射到每个学生身上,形成明确的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班主任在组建一个新的班集体的时候,除了确立和培养班干部以外,还应选定班上的小组长和各科的课代表,给他们传达和讲明所要承担的责任和拥有的权利。小组长和课代表更偏重于对班上同学教学常规的管理,课代表是任课教师与班上同学沟通的“中介”,如果班上的同学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或者其他方面有意见的话,课代表可以“侧面”地向班主任反映,及时解决问题。小组长除了收发作业之外,还要负责本组的卫生、纪律等情况,若遇到违纪的同学,先予以劝阻,效果不明显的时候可以直接向班主任汇报。

(三)“辐射状”组织结构的操作要领

这种模式要求各方面协调一致,否则就会造成管理上的混乱。班主任事先应该与班委、小组长、课代表进行良好的沟通,统一认识,确立目标。由于管理队伍的扩大,增加了班主任管理指导的难度;岗位设置多,工作容易流于形式。班主任应重点抓如何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

(四)“辐射状”组织结构的优缺点

“辐射状”的组织结构扩大了班级管理的主体,班主任、班委、课代表、小组长为了更好地完成班级目标,大家共同为班集体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这种组织结构中,班主任起着担纲作用,学生处在这个整体的管理网络中。它的实质是:班主任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由被动接受管教变成主动参与管理。由此使学生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影响的管理关系的网络,以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其主要特征是:以班主任为纲要,以班委会为骨干,以小组长、课代表为主要力量。这种结构是一种动态的整体,在这个网络里每个学生的位置、角色在不断变化着。他既可以成为管理的主体,对班级进行管理;同时他也可以成为班级管理的客体,服从班主任的领导。

由图可知,“辐射状”组织结构是由几个闭合的圆所组成的。班级事务大多数在班级内部解决,缺少与外界的沟通,信息较为闭塞。同时,由于都是本班的同学,大家交织在“人情关系网”里面,小“干部”收受其他同学的“贿赂”以便为他们提供种种方便,或者是碰到违纪的同学,和小“干部”平时关系比较亲密的同学就可以糊弄过去,而那些和小“干部”平时接触较少,关系不怎么好的同学就会受到班委、课代表、小组长等班干部个人主观情绪的影响。成人世界中的丑陋现象也时常出现在学校班级里,这会在学生幼小的心灵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最终影响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

为此,班主任要警惕班级干部个人权力的滥用,充分发挥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班级管理制度。同时,班主任要全面关心学生,以情感交流作为联系学生的纽带,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全面健康成长的良好班级氛围。

(五)案例分析

发挥课代表在班级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课代表在很多学校和班级里,仅仅是收收作业的“小官”而已,他们往往是自己该门学科成绩好,但往往缺乏热心为同学服务的精神和责任心,有的同学还担心会因此影响自己的学习,不乐意担任这一角色。其实,课代表在班集体建设中具有独特的作用,他们是学科教师与全体学生之间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因此,如何发挥课代表在班级学风建设中的作用,是班主任在班集体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我在选拔课代表时,首先把热心为同学服务,责任性强放在首位,其次才是学科成绩好。在课代表的职责中,把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作为重要考查内容。并且及时发现课代表中的典范。

王亮同学是我班公认的课代表的榜样,被生物老师誉为从教十几年来见过的最负责的生物课代表。每次上交暑假作业前,王亮先对同学作业进行分类汇总(分为最认真的、较认真的、一般的和需要改进的),这样,既了解了班级情况,又能协助老师工作。王亮同学还自己编习题,不定时督促辅导六七位后进生逐题去做,隔一段时间还组织检测。他的责任心与热心为同学服务的精神得到了全班同学的认可,他的做法也被其他课代表竞相效仿。

例如,物理课代表经常为同学讲解经典例题;化学课代表主动帮外出开会的老师批改试卷并反馈评改信息;语文课代表制定的“成语接龙”比赛细则,让我领略到了王小丫“开心词典”的神韵。

针对晚自习收交家庭作业耗时长而导致班级纪律涣散的现象,学习委员召集课代表会议会诊,进行了两次整改,从而保证了晚自习的秩序。

正由于课代表们的“软硬兼施、刚柔并济”,原先一些经常拖欠作业的学生因碍于同学情面或者不胜其“烦”,都有了明显进步。每次考试公布成绩时,课代表们就像急于知道自己的成绩一样关心后进生的分数,为的是督促鼓励后进生,也为了看到自己的工作效果。在课代表的带动下,我班的学习风气日渐浓厚起来,在同学之间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

资料来源:祝伟清:《发挥课代表在班级学风建设中的作用》,《班主任》2009年第8、9期合刊,并略作修改。

案例中展现了一个成功的“辐射状”班级组织,各课代表在班主任的代表下,积极地各行其是,发挥自己在本科目学习中的带头作用,以少帮多,以先促后,将整个班集体团结在一起,创造了优良的班风学风。

三、“网状”组织结构

(一)“网状”组织结构概述

现实中很多班级组织是封闭的,游离于社会大环境之外、不与周围环境发生相互联系,以致班级组织被完全孤立。在封闭性班级组织中,班级与班级间划清界线,不相往来。彼此间只存在纯粹的竞争关系,固步自封,以竞争的态度与其他班级交往。班级与学生家长合作意识薄弱,认为家长缺乏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不懂得教育儿童的方法,学校是支配者,家长是服从者,学校处于主动地位,家长处于被动地位。班级与社区完全隔离,班级孤立于社区之外,崇尚知识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班级教育与社会生活处于完全脱节的分离状态。班级单一化、封闭式的管理模式造成了班级工作的低效能,也严重影响了教育工作的开展以及学生的发展。[23]

“网状”组织结构是指班级管理跳出班级内部环境的约束,走出教室,与家长、社会取得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共同管理班级。学校、家长、社会三者的教育管理作用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其中有独立的部分,也有相互重叠的部分。(见图3-4)

图3-4 “网状”组织结构

(二)“网状”组织结构运行方式

班主任在组建一个新的班集体的时候,首先到当地所在社区相关机构了解他们能够有哪些可以作为教育孩子们的素材和机会,与当地社区负责人保持联系,定期将社区人员请到课堂中来,以讲座、座谈会等的形式对孩子们进行教育,例如遇到火灾时该怎么处理、注意交通安全应该怎样做。也可以将孩子们带出去,走进社区,让学生家长也加入进来,不仅作为活动的组织者,也是活动的参与者,更是活动的体验者。比如让学生参观博物馆、爬山、春游、秋游等。

(三)“网状”组织结构的操作要领

班主任要对班上每一个学生的情况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应注意语言和方式方法,力图与学生家长形成朋友式的和谐关系,与社区工作人员交流的时候,应选准时机,调整好自己的角色和地位,用自己的真心和热情与他们打交道,赢得社区和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支持和对班级管理工作的理解。

(四)“网状”组织结构的优缺点

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由于班级各种事务的多样性和繁杂性,班主任常常抱怨自己肩上的担子太重,实行“网状”组织结构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班主任的负担,班主任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阅读和学习,不断增强自己的专业素养,提高班主任专业化的水平。

将班级管理放在社会这个大圈子中来进行,结合当地所在社区的条件和水平,利用社区工作人员的力量,让学生家长献计献策,集思广益,发挥群体的智慧和才智,为班级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丰富了教育资源,提供了帮助。

另外,许多班主任在进行与社区、学生家长沟通的时候,存在着一个错误的观念:认为学校与社区联手,家长与学校沟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社区、家长配合学校。于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沟通不是双向交流,而是单向告知,即社区和家长只要记住学校或教师的要求并照此执行就可以了。[24]家长中与班主任教育观念不和的一些教育建议就被很快地剔除掉,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打击家长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因为班级管理是在学校、家长、社区三方共同努力下进行的,所以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的“冲突”,比如学生家长只在乎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关心学生其他能力的锻炼,对于与学习无关的活动就不予配合,这就需要我们的班主任用“高超的技艺”来化解与家长之间的矛盾,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开展合作与交流。

(五)案例分析

家长委员会——孩子成长的“助推器”

一个班通常有四五十个孩子,如果只靠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力量,教育孩子的难度相当大,并且很容易发生“5+2=0”的现象。创建班级家长委员会(简称“家委会”),引导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有利于家校合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精心选择家委会成员

选择合适的成员是班级家委会开展工作的重要基础。新学期开学,我在调查学生个人情况的信息登记表上附上了家庭信息调查栏,请家长阐述其教育观念、对孩子的培养目标、对学校教育的期望以及对老师的期望。然后向家长简要介绍创建班级家委会的目的,询问其是否愿意加入。最后,要求家长在备注栏填写个人特长以及愿意为班级建设提供哪种服务。选择哪些家长进入家委会的标准有三个:第一,是否认同学校和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否具有正确的教育观;第二,是否热心公共事务,是否愿意参与班级共建;第三,是否善于与人沟通交流,是否具备良好的个人素养。

二、精心建设家委会组织

家委会组织建设是开展工作的关键。根据学期班级工作情况设立相应职务,让家长们自选担任。我班的家委会设置了如下职务:会长、秘书长、爱心大使、读书大使、活动大使、资料大使、秘书大使。经过与家委会成员讨论,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家委会的组织建设:一是制定了班级家委会章程;二是根据学生家庭住址就近划分区域,按区域选择该区域的负责人;三是制作发放全班家长联系卡。

三、精心设计教育活动

在家委会协助下,我们一切从学生出发,根据班级情况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我们走出校门,在春天去放风筝,参观博物馆,每月为“小寿星”举办集体生日会,创建“班级家教博客”,建立家长QQ群,创办“家校通小报”。

四、以家委会为核心,带动家长集体发展

家委会是连接老师和家长、学校和家庭的重要桥梁。经过家委会一段时间的努力,家长们目睹了他们为大家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在感谢与感动中纷纷参与班级共建,在沟通中形成共同的教育观,一个和谐发展的家长集体已经形成,而真正受益的是学生。

资料来源:叶茂:《家长委员会——孩子成长的“助推器”》,《班主任》2009年第2期,第17页。

随着班级组织结构的日渐优化,家长也有意识地参与到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来。家长与老师相互配合,及时沟通,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共同出谋划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