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班级组织的特性

班级组织的特性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8]职权结构是指班级组织中各种正式职责在各层次上的分配关系,组成以班长为首的干部系统,其任务是在班级目标导向下,按班级规范的要求,分工协作行使职权,其着眼点是组织目标及工作任务的实现,其特征是社会和学校授予教师对班级的权力和领导位置,教师是实施教育目标、社会规范和评价的权威和中心,成员处于被指派的位置。因此,班级组织的生存目标具有“内部指向性”,是一种“自功能性组织”。

第二节 班级组织的特性

第一节主要从班级作为一种社会群体、一种社会体系、一种社会组织三个方面来论述“什么是班级”,从宏观的角度解释班级的属性。在本节中,我们将从微观角度,揭示班级作为一种社会组织普遍具有的特性,以及班级作为一个特殊社会组织所独有的特征。

一、班级组织的社会特性

(一)社会倾向性

马卡连柯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体现社会需要和教育目的的“要求”贯穿于集体发展过程之中,揭示了作为社会细胞的儿童集体的形成和发展是受宏观社会的发展状况及其需要、规范制约的。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这是班级的社会本质所在,也就是说社会倾向性是班级的第一社会特征。班级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它包含在社会关系的整个体系之中,它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不可避免地具有该社会的政治、道德、美学等思想。马卡连柯认为,“集体只有当它显然是用有益于社会的活动任务来团结人的时候,才可能成为集体。”[16]

从我国的教育现实也不难发现,“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班级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它要求班级成员要将个人利益与班级、学校以及社会利益统一起来,以社会要求、教育目标作为标准,实现将“自然人”教育成为“社会人”的教育目的。

(二)规范组织性

社会学的组织理论认为:任何组织都是群体,但群体只有在被赋以特定的结构形态时,才成为组织。也就是说组织性的水平和自我组织程度是班级的又一重要特征。马卡连柯很早就提出了:集体是“那些组织起来的,拥有集体机构,以责任关系彼此联结在一起的个人有目的的综合体”。[17]他还按照集体社会活动的目的内容和形式,组织了教学集体(班级)、劳动集体(生产分队)、俱乐部集体(各类文化、艺术、科学、体育游戏小组)、生活集体(按寝室、宿舍分的小组)、社会政治集体(共青团组织、少先队组织、自治机构等)。同时诺维科娃在其主编的《集体教育学》中提出,班级的组织模式应该在横向关系和纵向层次上趋于系统化,她认为,如果把班级称为一个系统,那么,它的组织功能就不仅在于各种小组集体的建设,更重要的是在于这些小组的相互联系和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整体效应。

一般认为,班级的组织结构是由职权结构、角色结构和信息沟通结构组成,它们之间相辅相成、有机统一。[18]职权结构是指班级组织中各种正式职责在各层次上的分配关系,组成以班长为首的干部系统,其任务是在班级目标导向下,按班级规范的要求,分工协作行使职权,其着眼点是组织目标及工作任务的实现,其特征是社会和学校授予教师对班级的权力和领导位置,教师是实施教育目标、社会规范和评价的权威和中心,成员处于被指派的位置。角色结构体现了班级组织结构的成员总是承担一定的角色去参与群体活动、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每个成员行使着组织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履行职责中充当的指定角色,从而与整个社会联系起来,组织中的角色是个人与社会之间沟通的桥梁。研究表明,组织各个成员角色形成过程,是指定角色、理想角色、主观角色和实际角色交互作用的过程。指定角色是组织对成员提出的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的要求;理想角色体现了社会的期望;主观角色受到个体不同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和个性特征的影响;实际角色是行为上表现出来的角色,对组织效能来说实际起作用的是实际角色。信息沟通结构是指将信息进行分析、筛选,将正确可靠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储存的机制。现有的班级组织结构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树状”组织结构,“辐射状”组织结构,“网状”组织结构。

教育实践中的大量事实证明,只有在高度组织起来的班级社会中,在正确的班级目标的引导下,每个儿童才能在团结、协调、互助、竞争的背景下,有效地接受班级社会内容的影响,展现和发展个性,学习知识技能,践履行为规范,练习如何在不同场合变化角色和履行职责,为今后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三)自为主体性

彼得洛夫斯基在1969—1977年间确定了“以活动为中介”的理论[19],这个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以解释群体内部和集体内部过程、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的一切现象都要以群体活动的目的、价值和内容为基础,这种活动使得班级活动不再是由外部决定的群体自在活动,而是一种群体自主活动,集体成了活动的主体。从这个意义上说,班级成为为了确认的目标而相互作用的共同体,而这种共同的集体意识、自觉统一的社会心理共同体,标志着自在群体向自为集体的转变,班级的主体性也因此崭露头角。

班级的主体性体现在人人都是班级的管理者、个个都是班级的主人翁,学生可以在班级中展示个性、发挥才能、行使权利,并在这过程中将集体目标、集体意识、集体荣誉、集体信念以及集体气氛渗透在各种活动和学习中,使自己的个性逐步成熟。

以上是从班级的社会特性,主要从班级作为一种社会组织所具有的普遍性特征来论述的。那么,班级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又有什么特性呢?

二、班级组织的自身特性

国内学者吴康宁提出了班级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因此社会组织的一般属性并不完全适用于班级,班级具有自身的特性,主要表现为自功能性和半自治性。

所谓自功能性,是指班级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得以建立,不仅是为了实现某些外向性的指标(如提高教学效率,便于学校管理等),而且按照现代教育原理,更重要的是,基于其成员——学生——自身的奠基性学习的需要。因此,班级组织的生存目标具有“内部指向性”,是一种“自功能性组织”。[20]

班级的自功能性特征表达了两层含义:第一,这是从班级功能的角度界定的,班级的建立是为了提供一种心理场域,让学生借助群体生活环境完成学生的奠基性学习,尤其是社会文化的奠基性学习。也就是说,班级组织的建立并不是从外部筛选社会规范、教育目标作用于学生,也不是完成社会化功能和个性化功能,而是从学生出发选择适合自己学习、成长的要素,服务于自己。第二,这一特性将班级的主体指向学生群体,社会、学校、班级、教师凡此种种都是学生奠基性学习的辅助手段。班级的“自功能性组织”这一特性并非排除其他社会组织所具有的“外指向性”特征,而是说这不是作为以学习为首要任务的学生组成的班级的第一特征。

所谓半自治性,是指作为非成人组织的班级,并非完全靠自身的力量来管理自身,而是在相当程度上借助于外部力量,这是班级组织在运行机制方面的主要特性。[21]这一特性主要源于学生的自主意识水平使得班级组织的运行趋向于半自治状态,源于学生的组织调控技能使得班级组织的运行滞限于半自治状态,源于学生的相对地位使得班级组织的运行被控于半自治状态。

不可否认,自功能性和半自治性特性是如今教育实际中班级所表现出来的现实样态,尤其是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阶段的班级其表现更是如此。如果将班级放在一个时间轴上来分析的话,我们可以发现班级是逐渐从初级群体发展为活动共同体的,这种分析方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性,也不排除是一种理想建构。

我国学者谢维和认为班级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初级群体,它与通常意义上的社会初级群体相比较主要有三个特点:(1)在班级互动方式上具有情感和理性的双重性;(2)班级具有统一的目标和行为上较大的整合性;(3)班级在形式上具有比较正式的群体结构。小学的班级特征比较倾向于社会初级群体的特征。到了中学阶段,非正式群体逐渐增多,使得班级的特性比较倾向于一般的社会组织。到了大学阶段,班级的概念不断弱化,相比之下,共同的旨趣、相近的价值追求成了联系人与人之间的新型纽带,此时的班级变得前所未有的包容,班级规范被班级文化取代,学习目标被人生目标掩盖,不断地接近斐迪南·腾尼斯提出的班级是一种活动共同体。所谓共同体是指在自愿的基础上组织集合起来的并由协商建立的、有规则运行的团体,它的首要特征是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平等关系和资源共享。共同体中所建立的交往是一种亲密关系的交往,是一种既能够充分地发展和发挥个性又能信奉和遵守规则的交往,是一种能够体验到自我的价值又有机会认识他人价值的交往,是一种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获得他人尊重的交往。[22]班级正是这样一种共同体。班级首先是一种文化共同体,即班级不仅需要有共同的文化目标,传递社会的公约文化,包括为社会所承认和指向的系统的文本文化和行为文化,还需要处于一个更具有现实意义也更为流动的整体文化空间之中;其次班级是一个精神共同体,即班级要关注每个学生的精神发展,使儿童在精神上成为一个相互承认、相互关爱的统一体,使每一个儿童精神的健康发展都以其他儿童的发展为前提;第三是一个伦理共同体,即班级成员之间的伦理关系不是建立在单纯的个人私利之上,而需要用伦理的关系原则,如正义、平等、人道来建设。[23]

本节主要阐述班级作为一种社会组织所具有的社会倾向性、组织规范性和自为主体性特性,以及班级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所具有的自功能性和半自治性。关于班级的一般社会特性我们比较容易理解,而它的自身特性如自功能性和半自治性我们可以从班级的组成、班级功能的实施来理解,现今的班级不可否认都是在围绕着一定的目标发展,但其自治功能的体现却受限于班级管理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那就是教师,其班级管理理念和方法都决定了班级只能具有自功能性和半自治性的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