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等院校礼仪教育初探

高等院校礼仪教育初探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众所周知,高等院校教育改革后,学生教育管理随之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鉴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礼仪课程被许多高校列入了教学计划之中。从学院层面来看,将礼仪作为专业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的学院较少。在高校礼仪教育中,我们多重视礼仪知识的灌输,却往往忽略了情商教育。

高等院校礼仪教育初探

任 萍

(绵阳师范学院 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

摘 要:高等院校开展礼仪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必需,而且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强烈要求。但是目前高等院校礼仪教育存在着对礼仪教学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教学资源匮乏、礼仪教育理论与实践方面存在着脱节、“情商教育”成为薄弱点等诸多问题,由此,我们应高度重视对礼仪课程的发展和建设,将礼仪教育理论讲解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礼仪教研室的作用,加强对授课教师的培训工作。

关键词:高等院校;礼仪教育;实践

一、高等院校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当今世界,虽然国家有大小之分,民族人口有多寡之别,社会形态也各不相同,但凡是文明的民族,都很注重礼仪。礼仪,是人类社会脱离野蛮阶段,进入有序的文明社会的标志,是人的文明与教养的表现。它可以有效地展现施礼者和还礼者的教养、风度与魅力,体现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尊敬程度,是一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的外在表现。

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享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仪文化源远流长。《周礼》《仪礼》《礼记》等都是我国重要的古典礼仪专著。老子、孔子孟子等先贤更以“礼”来安邦治国教化四方,其中尤以孔子为甚。他把“礼”作为治国安邦的基础,主张“为国以礼”,积极倡导“约之以礼”,要人们做文质彬彬的君子。正因为中华民族历来重视礼仪,遵行礼仪,因此在几千年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许多具有广泛社会性与强大号召力的优良道德规范、人际交往的礼节仪式及生活准则。它们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财富,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礼仪无处不在,大到外交事务,商业往来,小到日常生活,每个人只要置身于现实,就离不开礼仪。而对于中国当代的大学生来说,讲究礼仪对他们尤为重要,因为这不仅是传承优良文化传统的需要,更是大学生们立身、做人的基础,这在就业形式日益严峻的今天更具有一种现实意义。

在高等院校中加强礼仪教育,第一,是因为礼仪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第二,礼仪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心理承受力;第三,礼仪教育还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第四,礼仪教育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第五,礼仪教育还有利于强化学生文明行为,提高文明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众所周知,高等院校教育改革后,学生教育管理随之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就礼仪教育而言,从我们近十年来对学生的教育中,我们深切感到虽然学生具备基本的礼仪素养,但在实际行为当中存在的问题还很多。许多学生身上存在着不良的行为习惯、行事作风,小至缺乏起码的礼仪常识,如不懂谦让、不懂尊重师长,大到对礼仪缺乏起码的思想认识。今天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生活环境优裕宽松,多受到亲人疼爱甚至溺爱,缺乏意志力的磨炼,在行为上也未得到严格地训练,显得散漫随意,独立面对社会生活的能力欠缺。重分数、轻能力,重竞争、轻合作,重知识、轻道德的教育模式使得不少学生只把注意力集中在书本上,跟着考试的指挥棒转,忽视了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忽略了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他们中的很多人一旦离开父母,进入大学校园和将来踏入社会,在许多问题上就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出现畏惧、恐慌、逃避等心理。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不稳定的阶段。这一时期,他们一方面出现了成人化倾向的心理需求及强烈的独立愿望,另一方面渴望成功,希望得到异性欣赏和认同的心理又交织在一起,使他们喜欢标新立异、张扬个性。这种状况与以上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了当代大学生极其复杂的心理状况,表现于行为,则是许多“失礼”的现象的存在。这对大学生个人的生活、学习、求职应聘及今后的工作都造成了障碍,影响了他们自己的发展,也影响到我国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目前高等院校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

鉴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礼仪课程被许多高校列入了教学计划之中。但是显然,目前高等院校的礼仪教育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对礼仪教学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

从整体来看,礼仪知识普及率较低,在专业知识方面,开设礼仪课程的班级明显比没有开设礼仪课程的班级效果要好。从学院层面来看,将礼仪作为专业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的学院较少。以本校旅游管理专业为例,虽然是专业必修课,教学计划中安排了32个课时,但学分仅为1.5分。近年来,礼仪教育虽得到了学校重视,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选修课,但学习时间也不过16个课时,仅开设8周,每周2课时,许多学生在授课结束时都感觉仍意犹未尽。

(二)教学资源匮乏,缺乏必要的形体训练场地和音响器材等设备设施

过去礼仪教育主要是教师一对一或小规模、小范围的言传身教。今天一个教师却要面对一大群学生,也就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提出希望老师能够给予个别指导,但是由于教室空间相对有限,缺乏必要的形体训练场地和设备设施,不可能让全班同学都得到仪态训练的机会,往往只能采用教师在教室示范后,抽查几位学生进行表演,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三)礼仪教育理论与实践方面存在着脱节

礼仪原本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但是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主要采用传统的以“讲授型”为主的模式,虽然也有案例分析和练习,但整个教学过程基本上是在教室进行,缺少仿真的职业环境和角色扮演,教师和学生没有把自己当成真正的工作人员,没有进入真实的职场环境中,缺乏身临其境之感,无法感同身受,这样就造成了学生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差的后果。

(四)在高校礼仪教育中,“情商教育”成为薄弱点

情商教育是与智商教育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面对挫折等方面的品质。情商教育决定了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的人格、良好的道德、坚韧的意志、和谐的人际关系。在高校礼仪教育中,我们多重视礼仪知识的灌输,却往往忽略了情商教育。现在许多学生在学习生活、求职与人际沟通方面受阻,暴露出当前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培养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不少同社会需求相脱节的问题以及教育的实效性等问题。大学阶段是学生礼仪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如何用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式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管理作用,转变教师在礼仪教育中的角色定位,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改变那种只是普泛性的礼仪知识讲解,突显其“情商教育”,使礼仪教育更具有针对性,目前这是一个已经受到普遍关注的问题。

三、可行性建议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大幅度增加,就业难度也相应增加。2001年高校毕业生有115万,2002年达145万,2003年为212万,而2010年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超过了630万人。尽管人社部宣称截至2010年12月底,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0.7%,较上一年的87%提高了3个百分点,但这也意味着近60万应届高校毕业生去年未找到工作。面对就业压力的日益增大,也反映出社会对大学生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社会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教育要适应社会的发展,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俗语有云:“德才兼备是人才,有德无才是人力,无德有才是祸害,无德无才是无赖。”德是人才之本。礼仪教育正是从这个角度来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时代在进步,礼仪教育也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进步,必将会一步步走向成熟。针对目前高等院校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和方法进行变革和创新,推动礼仪教育的进步和发展:

(一)重视对礼仪课程的发展和建设

学校一方面应当根据各个二级学院的实际情况,使部分二级学院将礼仪课程由公共选修课改为专业必修课,增加相应的学分,引起学生对本门课程的重视。对于公共选修课可以适当增加课时量,并强调小班教学,每班人数控制在50人左右,使礼仪教育更好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特别是理科类专业,应给予相应支持。另一方面应当为礼仪课程提供必需的实训场地以及现代化教学资源,同时提供相应的资金用于购买必需的实训用具。例如:音响设备、化妆器材、VCD碟片等。

(二)礼仪教育理论讲解与实践相结合,特别应当加强对实践教学的重视

正所谓“上所施,下所效也。”老师要在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谈吐风度,注重并不断提高自己的礼仪素养。对学生进行礼仪知识渗透做到“润物细无声”。在理论讲解方面,既要在传统礼仪教育成果的基础上建构新的教学体系,同时也应当站在当代社会的立场上,对中西文化在礼仪上的具体显现给予充分重视,从中西文化发展的高度和深度,努力从礼仪教育的角度培养学生成为国际化的人才。

另外,在操作实践方面,要多渠道、立体化、全方位地强化礼仪技能培养,适当加大实训课程比例。

(1)采用教师现场示范法、多媒体教学法、影视资料分析法、情景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以及案例讨论教学法、意志训练法等对学生进行礼仪培养与教育,提高学生自我情绪控制与调节的能力,培养其关注他人,与他人有效沟通的能力。如:情景模拟教学法是让学生在模拟的情景中扮演某一社会角色,从而掌握相关知识技能的一种实践性教学活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再如影视资料分析法:通过动人的影片来将礼仪的细节进行展示,并在影片播放过程中逐一进行点评,既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片中人的“合礼”或“失礼”行为又使他们深受触动,远胜于一般的讲解。

(2)开展专题讲座。邀请社会各界成功人士现身说法地用他们的得与失从礼仪的角度来对大学生们进行影响和引导。聘请具有丰富礼仪实践经验的校外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比如公司营销部门经理、星级酒店公关人员等定期到学校来进行讲座,把企业实际遇到的礼仪问题及解决方法传授给我们的专业任课教师和学生。

(3)改革期末考试题目与形式。在礼仪实践授课中,可以让学生进行DV拍摄、发放礼仪卡片、进行礼仪宣传、布置接待展台、设计海报等多种形式灵活的实践项目。在作业与考试题目的设计中,可以设计更多的开放性题目,采用场景分析或是更多地考查学生们对礼仪本质或礼仪培养的深层理解,尽可能让学生走进社会,在真实环境中进行礼仪学习。

(三)充分发挥礼仪教研室在规范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中的积极作用

加大教研力度,以老带新,互相交流经验和心得体会,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使教研室成为学院、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协调信息的交流平台。如建立学院礼仪QQ群或设立留言簿,甚至开通微博的形式,以教研室为单位,由老师们定期解答相关的礼仪问题,及时答疑解惑,以期形成学院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重视对授课教师的培训

高等院校应与一些专门开设礼仪课程的兄弟院校和相关礼仪培训机构建立长期横向合作关系,让青年教师参加各种培训、进修及专门的研讨会。同时也能够提供一定的机会使教师参与社会上重大礼仪活动的组织和策划,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以利于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礼仪教学和研究的水平。

四、结语

在当代,传统的礼仪文化不但没有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科技现代化而被抛弃,反而更加多姿多彩。但如果我们仅仅是将这种辉煌灿烂的文化束之高阁,敬而远之,则实在是对它的冷落,我们只有把这些依然绽放着生命力的文化的光辉转化为今天人们的一种素养、一种行为,让历史文化内化为每个中国人的精神,外显为每个人的行动,才能让这种文化显出新的生命光辉,因而真正地源远流长。换言之,我们所倡导的礼仪教育,并不仅仅简单希望人们做到遵守礼仪的种种表面形式,而更希望能够通过礼仪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真正触动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其社会责任心。

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被誉为“礼仪之邦”,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应予以发扬光大。党中央提出的“以德治国”的方针,也正是希望我国人民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继续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优良传统,从而保证社会全面健康发展。整个社会大环境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普及礼仪教育,将直接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文明素质,有助于维护高校及大学生的整体形象。

我们希望能够通过高等院校礼仪教育的开展,让大学生们有意识地加强自我礼仪学习,能就自己的施礼情况作一个总结;更希望礼仪之邦的公民,中华民族未来的脊梁,当代的大学生们在这个“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的时代能够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牢记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谦虚谨慎,以礼待人,坚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并持之以恒,养成讲究礼仪的好习惯,为个人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为社会的进步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金正昆. 大学生礼仪[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 张静岩. 大学生礼仪修养之我见[J].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6(1).

[3] 张智慧. 浅议高职院校的礼仪教学[J]. 华章,Magnificent Writing,2011(6).

[4] 尚来彬. 高校礼仪实验课实训优化初探[J]. 语文学刊,2011(3).

[5] 崔智慧. 高职院校加强学生礼仪素养教育的探讨[J]. 职业技术,2011(2).

[6] 魏淑伟. 公选课社交礼仪教学探索[J]. 语文学刊,2011(6).

[7] 彭蝶飞. 基于职业形象系统化的高职“旅游交际礼仪”课程设计与实践[J]. 职教论坛,2011(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