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发现的学习。探究性学习承认差异并力求通过教育手段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褚治明

摘要:探究式课堂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其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等。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开展探究性学习,通过指导学生启发性学习、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培养其探究性学习思维,对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语文教学;探究性学习;策略

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教师的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性学习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自然是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敞开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再者,我们的课堂教学还因为受应试教育下填鸭式教学的影响,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里我们并不否认接受性学习的价值),重知识记忆而轻问题思考,习惯于听老师讲解,习惯于背诵书本知识,而忽略了语文这门课程的特殊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其具体方法如下。

一、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启发式教学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的任务则在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强调学生要有主动的、积极的、能动的学习状态,强调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创造。语文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去引导学生就某个问题展开积极的思考,让学生自主进行分析判断,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一)利用启发特点,激发学生探究

启发,其特点是要引起学生联想,从而运用已知去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提出的启发式问题,犹如一个闪光点,在学生的“头脑库存”中引起碰撞,迸发出火花,把学生现实的“感”和原有的见闻、体验、知识、认识沟通起来,最后水到渠成地解决问题。

比如学生在阅读文本之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标题或插图等,结合自己平时所积累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课文内容进行大胆地推断或预测,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以声、形、色等形象多方面多角度地吸引学生,在有疑难处点拨解答,无疑处设疑探究。如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笔者先展示一幅满脸沧桑、饱经忧患的诗人杜甫的肖像图,然后在辅之以风声雨声的背景音乐,并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创造出了有利的学习情境,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很快地进入了一种良好的学习状态,从而产生一种探求知识的渴望。

(二)把握引导时机,组织学生探究

时机问题不仅在于教师对几个问题先后顺序的安排,更在于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的把握。实际教学中,有些语文教师提出问题后急于要求学生回答,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这样,学生没有经过深刻的思考,没有结合课文内容做全面的剖析,这样的回答自然是机械的。如果在教学中能在介绍一些与课文中心、重点等相关联的知识,并提出种种疑问,无疑会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大大拓宽思维的范围,加深思维的层次。

如在学习《桃花源记》时,教师发现课本注释将“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中的“若”解释为“好像”,这样就和原文中的“仿佛”一词重复,便立刻指导学生查阅工具书,结果发现“若”有好几种义项,于是教师相机引导、启发学生进行思考,经过大家的讨论,最后一致认为句中的“若”应理解为代词“此”“这个”,而不应该是“好像”。

(三)重视基础储备,正确引导探究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熟悉程度,对于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极为重要的。若没有充分的思考基础——语文基础知识和生活感受的积累,而欲展开有效的启发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那是无法想象的。因此,每一个教师都必须充分重视学生的思考基础的储备。重视学生思考基础的积累,是为了学生能够具备持久的阅读前景;熟练运用多种启发方式,则能让学生始终保持思维新鲜感,促使学生的探究性思维的形成;而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启发,可以获得更好的思维效果。

二、创设学习情境激活探究思路

情境的创设和学生的认知需要是紧密联系的,而认知需要则是学生学习中最稳定和最重要的动力。在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时,教师要创设认知需要的情境,把学生思维带入新的学习背景中,让他们感觉学习是解决新问题的需要,产生一种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从而诱发探究的意识,激活探究的思维。

如一位教师上《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课时,事先在教室里挂上周总理的遗像,剪贴反映周总理生前活动及逝世时人民群众沉痛悼念的照片,上课时教师特意穿一身深色服装,胸前戴一朵小白花,而且在哀婉缠绵的音乐中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很快使学生与课文的感情产生强烈的共鸣,不少同学含着眼泪,悄悄地擦抹眼睛。这不仅说明情境暗示具有强大的感染功能,而且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这样可以使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学习、研究课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自主选择学习培养探究兴趣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发现的学习。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创造性问题情境中,学生个体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并从不同的视角,通过不同思维方式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它最终表现为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权利,追求人性化、个性化,尽可能变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选择性”,从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一)自主选择目标,适应探究个体

一个班集体总存在着个体差异。探究性学习承认差异并力求通过教育手段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因此,一堂课或一项探究活动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或自主确立。但教师应把握学生自主性的“度”,避免过于自主而脱离了教学中心。也就是要“因材施教”。

(二)自主选择内容,培养探究兴趣

在学习每一篇课文时,每位同学的兴趣点、着眼点均不同,随之思考问题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各不相同。一篇课文值得探究的内容很多,如思想主题、艺术特色、语言表达、语法特点等,都是需要学生学习的内容,但是在教学中我们又不能面面俱到,学生也不可能一一接纳,对此教师也只能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探究学习。因此,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学习,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三)自主选择探究伙伴,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探究性学习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小组合作学习。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探究同一内容的同学组成临时探究小组,共同合作学习。这样每堂课的伙伴就会有所不同,也就有了多元的优势互补,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的提高。而在课外的探究活动中,教师必须明确,学生可以是更多地和自己喜欢的同伴自愿组成学习小组,共同商量、探讨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课题。

四、巧妙点拨诱导教给探究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探究性学习提倡让学生自主探究,并不是放任自流。教师要巧妙点拨,相机诱导,在教学中教给自主探究方法。

(一)扣住情境点,进行换位学习

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抓住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或借用文中角色,或引入相关角色,或充当某些角色,去进行换位思考,使读者产生共鸣,从而理解、认识作者的创作观点,作品的思想意义。

例如在小说和戏剧教学中,或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感受人物内心世界;或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扮演角色进行表演,体会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如笔者在教学《威尼斯商人》一课时,有一个学生突然提出“假如我是夏洛克,我不但不会失去我的财产,而且还能得到我应该得到的那些利益”。一语出而惊四座,学生纷纷反驳。于是,这个学生便不慌不忙地阐述自己的理由:“一是鲍西亚等人最主要的目的是要挽救安东尼奥生命;二是割肉的主动权在我的手里,如果鲍西亚等人实在要把我往绝路上逼,那么我也就不管后果了;三是鲍西亚等人也有心理弱点,那就是绝不希望两败俱伤的结局。”至于这样的观点是否正确我们暂且不论,但这种换位思考问题的方法令人欣慰。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使每位学生能够轻松自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也使得学生通过亲自参与,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更能激发学生跃跃欲试,共同参与的学习心态。

(二)捕捉“空白”点,延伸探究空间

课文是例子,更是艺术品,有许多“留白”之处。引导学生捕捉这些启人深思、促人挖掘的空白点,尽情发挥想象,是寻找探究之路的最好切入点。

例如在《雷雨》的教学中,当侍萍见到分别30年的儿子时,内心的思想感情是非常复杂的,既有见到儿子的惊喜,也有见到亲生儿子不能相认的痛苦,还有看见周萍打鲁大海的悲愤,于是她说:“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的?”含有丰富的潜台词,从语气上看有多层意思。教学中可借此对学生进行点拨,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从而拓展延伸了他们的探究空间。还可让学生为某篇文章续结尾,如小说《项链》的教学就是典型范例。

对于学生的不同见解我们不要轻易否定,因为“有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这样,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同时,又对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即创造精神、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抓住模糊点,进行多元探究

教师要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师,抓住文中的模糊点、交代不明处去探究,去探索,直陈己见。如何让学生确切地理解课文中的一些中心句,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那些模糊点进行讨论,甚至进行辩论,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性意识。此如在《黄鹂》的教学中,文中有一句“前几年,终于病了”。对于“终于”一词作何理解,就引起了学生激烈地争论。

(四)挖掘定势点,引发创新思考

思维定势是学生创新能力得以形成的潜在障碍。在探究性学习中,要引导学生挖掘教材中的思维定势点,反向思考,拓展空间,引发创造。如在教学《孔雀东南飞》一文时,针对主人公刘兰芝被遣的原因,可引导学生打破教材中原有的思维定势点,进行反向思考:焦母遣走兰芝借口是因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但纵观全文,理由并非如此。因为文中所述,刘兰芝是一个聪明美貌、知书达理、勤劳善良的儿媳妇。那么是什么原因让焦母执意要赶走刘兰芝呢?经过教师一番点拨,学生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观点:①“恋子情结”,使焦母产生了一种严重的嫉妒心理。心理扭曲所致。②“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的封建思想观念。③男权思想。即封建社会“母以子为贵”的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④焦母的思想承继——“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从而引导学生多角度看问题,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要强调探究性学习的多样化设计模式,不仅要强调探究中的动手,更要强调动脑。同时,在探究中要辩证地处理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这具体表现在探究中教师首先要充分地倾听学生的观点,探究过程中要珍视并正确处理学生已有的个人知识和原始概念,引导学生积极反思;珍视探究中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还要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自然,语文教师要在不同学段,对学生探究的水平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

(刊于《教书育人》2004年第1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