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习策略的教学

学习策略的教学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学术界对学习策略尚未取得一致的看法。以上观点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学习策略的特征。根据学习策略涵盖的成分,可将学习策略分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不仅如此,有些学习策略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具有特殊的作用,而发散性思维最能体现思维的灵活性,因为它强调主体主动寻找新的答案。因此,具有较强的迁移性是各种学习策略的共同特点。

第一节 学习策略概述

一、学习策略的概念和特征

目前,学术界对学习策略尚未取得一致的看法。根据已有文献可归纳为如下几种观点:一是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二是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具体的学习方法或技能;三是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学习的程序步骤;四是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学生的学习过程。

以上观点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学习策略的特征。如果把上述观点加以综合,似乎更能全面勾勒出学习策略的全貌,揭示出学习策略的内涵。所谓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它既可以是内隐的规则系统,也可是外显的操作程序与步骤。

全面理解学习策略的基本含义,应把握以下三点:一是凡是有助于提高学习质量、学习效率的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均属于学习策略范畴;二是学习策略既有内隐、外显之分,又有水平层次之别;三是学习策略是会不会学的标志,是衡量个体学习能力的重要尺度,是制约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以上阐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学习策略具有以下四个特征:一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二是有效学习所需的;三是有关学习过程的;四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有规则和技能构成。归结其来讲,就是主动性、过程性、规则性。

二、学习策略的分类

关于学习策略的种类,心理学家依据不同的标准,提出了不同的分类(见图8-1)。

根据学习策略所起的作用,可将学习策略分为基础策略和支持策略。基础策略是指直接操作材料的各种学习策略,主要有信息获得、贮存、信息检索和应用的策略。支持策略主要指帮助学生维持适当的认知氛围,以保证基础策略有效操作的策略,包括目标定向和时间筹划、注意力分配和自我监控及诊断策略。

根据学习策略的可教性,可将学习策略分为大策略、中策略和小策略。大策略可迁移性最大,距任务最远,可教性最差;中策略既可教,迁移性也较小;小策略距任务最远,可教性最好,但教学的可迁移性小。

根据学习的进程,可将学习策略分为选择性注意策略、编码策略、知道何时使用某一策略、检查学习策略的有效性等。

根据学习策略涵盖的成分,可将学习策略分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其中认知策略又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资源管理策略有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和社会资源利用策略(见图8-1)。

img23

图8-1 学习策略的分类

三、学习策略对思维的影响

学习策略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概括起来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学习策略对心智操作的影响

所谓心智操作是指思维过程或认知活动,其主要构成要素有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和具体化。各种学习策略联结着不同的思维训练点,各种学习策略训练都是思维能力的训练,即使是最简单的策略也包含着丰富的思维训练内容,因此,学习策略训练能有效地促进心智操作能力的提高。例如,小学识字教学中,学完一个单元后,教师常常把这个单元各课生字打乱顺序写在一起,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看几遍后回忆这些生字。这时最有效的策略就是自由回忆。自由回忆就是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对项目进行分组,然后一组一组地加以回忆。自由回忆策略的关键是按类分组,学生对这些生字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找出分类标准,或者以课文顺序、或者以偏旁部首、或者以独体字与合体字为分类标准,对这些生字进行分组,然后按组回忆。摘录、勾画是两种最低层的精加工策略,摘录就是依据学习目的将课文中含有重要信息的语句摘抄下来,勾画就是在文字下面画线或标着重号,用以注意集中于重要信息。这两种策略都要根据教学目标,确定重要信息的标准,然后对课文进行分析、比较,选择重要信息。毫无疑问,不论是自由回忆,还是摘录勾画,学生在具体运用这些策略的过程中,必须要经过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等心智操作过程,结合课文学习,经常对学生进行运用策略的训练,他们的心智操作能力无疑会得到训练、强化和提高。

(二)学习策略对思维品质的影响

思维品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它包括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敏捷性。学习策略对思维品质的培养有积极的作用。以思维的深刻性与灵活性为例,思维的深刻性集中体现在善于深入地思考问题,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精加工策略就是透过文字表面而挖掘其深层含义的策略。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精加工策略,是培养学生思维深刻性的一种有效方法。例如,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吃墨水》一课结尾一句话:他却笑着说:“没关系!吃点墨水好哇,我肚子里的‘墨水’还太少呢!”这一句话中第二个“墨水”一词的含义不能从字面来理解,学生必须运用词语理解中的语境联系策略,联系前文陈毅读书,方能理解这个“墨水”是文化、知识的意思,小学生就能透过文字的表面,领会到深层的含义。

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主要取决于迁移能力,而策略训练的主要功效恰恰是体现这种迁移性。策略的这个特点对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如此,有些学习策略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具有特殊的作用,而发散性思维最能体现思维的灵活性,因为它强调主体主动寻找新的答案。例如,群集策略中的自由联想,教师先说出一个词,如“男人”,学生的任务是说出自己听到这个词后想到的第一个词,要求尽可能说出与其同类的词,如“男孩”、“男生”等,联想得越多越好。这种策略的运用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过程。一种策略是否有效主要取决于它是否条件化。例如,摘录是按照学习目的的要求,将原文有关的词语或句段摘抄下来,而提要则是用自己的语言把材料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需要摘抄原句时用摘录,需要概括主要内容时用提要,学生只有把握住各自的条件,才能把两者区别开,并能灵活运用。任何策略都有自己的应用条件,否则就会僵死在背景知识上。因此,具有较强的迁移性是各种学习策略的共同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