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儿童学习方式的教学设计策略

基于儿童学习方式的教学设计策略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提高学习能力。陶行知倡导的“六大解放”和“手脑并用”、“教学做合一”的学习方式同卢梭提倡的儿童学习方式在本质上是完全相同的,即“感性的”,都具有参与性、实践性、情境性和体验性的特点。

基于儿童学习方式的教学设计策略

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因此,教师不仅需要了解一般学习方式的本质,而且更应认识儿童学习方式的内涵和特征,并从儿童学习方式出发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方案,提高教学实效,促进学生成长。

一、儿童学习方式概述

儿童学习方式理论,最早由法国近代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提出:“由于所有一切都是通过人的感官而进入人的头脑的,所以人的最初的理解是一种感性的理解,正是有了这种感性的理解作基础,理智的理解才得以形成。所以说,我们最初的哲学老师是我们的脚、我们的手和我们的眼睛。”“为了要学会思想就需要锻炼我们的四肢,我们的感觉和各种器官,因为它们就是我们的智慧的工具。”卢梭还指出:“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在达到有理智的年龄以前,孩子不能接受观念,而只能接受形象。”

卢梭的上述论述从教育哲学的角度表达了两个观点:一是儿童时期的学习方式是“感性的”,其认识过程必须借助于四肢和各种感觉器官去完成,因此儿童的学习方式具有参与性、实践性、生活性、情境性和体验性的特点;二是教育应当遵循儿童的这种认知心理和认知特点,不能用成人的认知规律和学习方式来教育儿童,否则就会适得其反。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在《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一文中曾倡导学生的“六大解放”,指出“教育方法要采取自动的方法、启发的方法、手脑并用的方法、教学做合一的方法……在现状下,尤须进行六大解放: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取得更丰富的学问;解放他的时间……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陶行知倡导的“六大解放”和“手脑并用”、“教学做合一”的学习方式同卢梭提倡的儿童学习方式在本质上是完全相同的,即“感性的”,都具有参与性、实践性、情境性和体验性的特点。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必须研究儿童学习方式的认知心理,把握其本质和特点,从教学内容出发,选择适合儿童认知规律的学习策略,使教学设计更有利于儿童的学习。

二、儿童学习方式及活动形式

既然儿童学习方式的本质是“感性”的,那么儿童的认知心理又是怎样的呢?陈鹤琴先生在《家庭教育》一书中指出:“总体来说,小孩子是好游戏的,是好模仿的,是好奇的,是喜欢成功的,是喜欢野外生活的,是喜欢合群的,是喜欢别人赞许他的。”由此,不难看出,儿童的学习是游戏的、童话的(想象的)、好奇的、探索的、直觉的、互动的、个性的、多样的、活泼的,是在儿童个体与同伴的对话与交往过程中实现的,表现为神奇的想象,怪异的思维,独特的行动。

具体来讲,儿童学习方式的活动形式有四个方面。

第一,感性的:通过眼、耳、鼻、口、四肢和身体的感觉,形象地认识世界。

第二,生活的:运用生活经验认识事物,在积累生活经验中提高认知能力。

第三,参与的:借助同伴互动的方式认识世界,增长知识,提高社会化程度。

第四,体验的:在好奇中发问,在探索中形成体验,建构知识意义。

三、以儿童学习方式为起点设计教学活动的策略

要使我们的教学适合儿童的学习,课堂就要呈现一种儿童的视角,教师就需洞悉儿童的认知心理和认知规律,把儿童学习方式作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这种设计理念的观照下,可以选择以下教学活动的策略。

1.亲历实践,在感性活动中获得个体经验

感性是人性人格中与生理直接相关联的部分,如感觉、知觉、想象、情感、直觉等,它以人的本能冲动和情感过程为特征,感性的发达意味着生命活力的充沛。正因如此,儿童天生就是好奇者,主动者,是探索家、实干家。

在教学活动中,对于能够提供与学习对象直接接触机会的、能亲临现场的课程内容,我们就不单纯凭借文本、依靠口耳相授,而是可以直接把学习对象请进课堂,展示给学生,或者走出课堂,让学生亲历现场。学生直接接触事物,任凭他们观察、摆拼、拆装、品尝,用眼、用耳、动口、动手,使用工具,视、听、味、嗅、思,所有器官开启,使他们在与对象的交往中获得个体的丰富经验。教师的参与诱导、启发组织,学生的模仿、相互探讨交流,可以拓展、深化儿童的感性活动。儿童在先天本性与冲动的基础上,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不断增加经验,从而获得发展。

一位教师上科学《植物的花》一课前,直接把学生带到公园里,指导学生观察花的结构,闻花的香味,让学生尽情与花接触。上课时又有学生从家中带来了菊花、洋绣球等盆栽花,同时利用视频展示各种花,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而后自然引出“研究花的构造”的教学内容,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数学老师上《三角形内角的和》一节。先引导学生猜想,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多少?由此激励学生的探究欲望。进而又让学生用量角器量,出现误差,暂时存疑;继而又引导学生剪下三个内角,然后拼好,再次验证;最后又让学生用折的方法去尝试,教师又用投影展示折的过程。整节课学生在各种动手实践的活动和交流中积极探索,不断思考,对学习内容掌握得扎实有效。

这种教学策略适用于数学、科学和其他学科中需做观察的内容。

2.联系生活,赋予抽象知识、道理以意义

我们的许多课程,其内容都是从各门科学中选取、加工而成,表现为各种知识及结构,服从于各自的逻辑,具有较大的抽象性。针对与现实生活有较大联系的教学内容或与生活世界有某种联系的知识,教师可以对教材作生活化处理,引导学生将学习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或者引入一段生活场景,使课堂教学变成师生参与生活、共同解决问题、共同经历的过程。

一位教师教《四则混合运算》,将抽象的运算法则作生活化处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师: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加减法是年轻人,乘除法是老年人。在公园的小路上,年轻人碰到老年人该怎么办呢?

生:当然是年轻人给老年人让路,让老年人先走了。

师:给老年人让路是讲文明的表现。所以在四则混合运算时,要先作乘除法,后作加减法。

师:在遇到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时,有括号的加减算式好比年轻人有了特别通行证,要让年轻人先走。就好像公路上其他车辆都要让有特别任务的救护车、警车先走一样。

生:这种情况我们在生活中见到过……

教师用儿童化的语言和生活化的事例解释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巧妙使用比拟,使学生感觉亲切,学得有趣,理解得快。

这一类教学设计策略,数学、科学、语文、品德与社会等学科都可运用。

3.转换角色,置身文本情境中去体验

教学,通常借助一定文本进行。对于语文、品德与社会、美术、音乐等人文学科,其本质是关涉人的生存状态的体验、生活意义的思索。对这样的学科,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通过语言描述、播放音画、配置道具等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转换角色,把自己当作教材文本中的人或物,获得像文本中人或物一样的感受,替他们行动思考,使学习主体与学习对象主客合一,课文中的话语成为自己的语言,文本中的一些难点会迎刃而解。

一位教师教学《老人与海鸥》一课,学习进入了高潮,同学们已被吴长恒老人对海鸥的浓浓深情所感动。此时教师创设情境。

师:翠湖边竖立着老人的巨幅遗像,当地的群众和游客都纷纷在遗像的空白处签名。海鸥——老人的“儿女们”也赶来为老人送别,它们围着遗像上下翻飞,最后在遗像前站成了两排,在向老人默哀告别……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白色漩涡”中的一只小海鸥,你会对老人说些什么?如果你是翠湖边的一位游客,看到这一幕又会说些什么?

生:……

在这种情境中学生身心充分开启,换位移情,情绪被极大调动,文本内容借助个性化的语言被情感胁挟,充分表达、宣泄,大爱至纯的价值观被安顿在最高层面,学生的心灵因此而受到洗礼。

4.整合内容,围绕研究主题进行探究

在儿童时代,学生的发现感、探究欲格外强烈。教育的责任在于保护孩子的这种天性,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其探究能力。教学设计中,教师对与课程内容有关联的学习资源加以整合,确定相应内容作为探究主题,深化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假设,在探究过程中获得能力发展和深层的情感体验。

一位教师教《统计图表》时,出示一张统计表,引发学生思考发现。

2002年12月3日国际展览局成员国代表投票决定2010年世博会主办城市。

第一轮投票五个申办城市得票情况统计表

img11

师:从五个申办城市的得票数,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生1:上海得票数最多。

生2:上海得票数比丽水多几票?

生3:上海得票数是克雷洛夫的几倍?

……

师:你们提出的这些问题思维含量不高。国际展览局共有89个成员,每个成员投一票,总票数应该是89,统计表中的总票数为什么只有84票呢?

一下激起了学生兴趣引起了讨论:

生4:有可能5个申办城市所在国没有投票。

生5:也可能投票时有5个国家没有投票。

师:也就是弃权。请看第三轮投票统计表。

第三轮投票情况统计表

img12

师:第三轮投票只剩下3个城市,同学们从得票数还能发现什么?细心的学生很快发现,这3个城市的得票总数是88,与总票数89差一票。看来,申办城市所在国也参加了投票,否则,总票数应是86而不是实际的88票。

师:仔细分析上面两张统计表,自己查资料、互相讨论,对世博会主办城市如何投票决定,你们会得出结论的。

教师选择有时代感的鲜活材料,巧妙利用材料内在矛盾,引发高质量的教学对话,使学生的数学猜想能力、推理能力得到有效锻炼。教师成功运用教学策略,正是由于深入分析学生认知心理,巧设教学矛盾,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

这种教学活动策略适用于中高年级学生,语文、自然科学均可。

四、把研究儿童作为研究教学的基础

作为教师,要真正理解儿童学习方式,不能光凭热情和理想。教学设计中课堂活动策略的选择源于对儿童的深入了解和对儿童学习过程的仔细体察。这是一个观念变革和实践感悟相融合的不断积淀的过程,应切实把研究儿童作为研究教学的基础。

1.要画脚,不要画鞋子

早年,中央美术学院的陈丹青,一次正在画鞋子,老师侯一民看见后说:“记住,要画脚,不要画鞋子。”后来,陈丹青回忆说,至今她已记不清老师的许多具体教学内容了,但侯先生的这一教诲,却一直活在她的心里。

一位著名特级教师应邀到青海某地上课。新课开始,他发现由于各种原因,大多数学生对所学课文竟然读不下来。该教师立即决定,放弃预设的教案,同时也放弃众多听课老师期待出现的精彩教学过程,开始一字一句指导学生读课文。一节课下来,学生读得顺畅、准确,还学到了一些读书的方法。

案例告诉我们:教师要研究儿童,必须目中有人,心中有儿童。教学要教学生,不要教教案。教案有人,字字珠玑;教案无人,废纸一张。鞋子有脚,步步有声;鞋子无脚,弃物一件。两个案例彰显的不正是教师应秉持和坚守的以生为本,要教人,不要教教案的教学信念吗?

2.教师要有一颗童心

教师心灵的“童化”,是专业成熟的标志。他的教育行为就会成为一种教育自觉,一种文化自觉。当教育者有了童心,课堂才能呈现“你——我”关系,师生才能共同谱写教育诗篇。有了童心,教师才能理解童趣,欣赏童真,也才能时时警惕自己不把成人的东西强加给儿童;有了童心,教师就能用“诗意”的视角引领儿童去发现,用“游戏”的方式引领儿童去经历,用“童话”的语言引领儿童去表达。

3.教师要长着儿童的眼睛,拥有儿童的耳朵

教育成功的秘诀就是建立在对儿童的理解上,它需要教师长着儿童的眼睛,拥有儿童的耳朵。

李吉林说:“儿童的眼睛是奇异的。世界在儿童的眼里犹如童话一般。”教师有了儿童的眼睛,就能和儿童共同去发现、交流、对话,就能感受儿童眼光的独特和心灵的美好,成为儿童的朋友。教师拥有儿童的耳朵,就能做到“儿童式”的倾听,在倾听中,实现师生“视界融合”,感受儿童表达的意义关联和价值诉求。

教师“儿童式”的倾听应当是专注的、全身心的,适时地参与儿童的诉说,向儿童提问,和儿童共情,让对话双方的听与说走向互动,走向深入。

让我们的教育过程流动着儿童气息,教学活动洋溢着儿童情趣,教学策略融进儿童的视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