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网络辅助教学的研究与探讨

网络辅助教学的研究与探讨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特别是Internet与校园网的接轨,为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同时也为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依托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和我校互联网技术研究所的技术优势,在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的网络工程专业、计算机课群中进行了实践和尝试。使校园网这一“信息高速公路”上“有人、有路、有车、有货”。

网络辅助教学的研究与探讨[1]1

贾 波[2]

(浙江工商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摘 要:网络教学平台作为对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和补充,是整个教学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对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探索在教学中如何既保留传统课堂教学的长处又能发挥网络教学平台的优势,把网络平台从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转变为学习的方式,发挥网络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在教育对网络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的背景下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网络辅助教学;课堂教学

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特别是Internet与校园网的接轨,为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同时也为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如何有效地利用网络,建构基于网络的现代教学模式成为大家关注的研究课题。因此,探索把网络平台从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转变为学习的方式,发挥网络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寻求有利于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途径,以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有着重要意义。

在浙江工商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教学改革的框架下,依托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支持,以信电学院重点建设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和计算机网络建设组为主体,基于Blackboard搭建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网络平台辅助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一、教学研究实践的主要内容

我们要构建的平台并不是要完全取代课堂教学,而是对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和补充,是作为整个教学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对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探索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专业课程教学结合的方法,在实践中重点应放在开展网络辅助教学,基于网络环境将自主学习与课堂讲授有机结合、互为补充,构建基于网络平台的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构建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实现教学过程的数字化,这是数字化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2.引导学生对网络的正确认识,促使学生通过网络获取重要的信息,进而转变学生上网仅仅是聊天、玩游戏的习惯。

3.提高教学效率,共享教学资源,增强教学过程的交互性、实时性,提供师生交互的新方式,发挥教师的团队作用。

4.打破时间、空间限制,构建基于Web的开放式教育教学研究的平台,探讨协作式学习、研究性学习,创新学习模式。

5.从学生的访问信息和学习结果中发现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不足等,用以指导教师教学,给学生提供个性化教学服务。

项目组对网络平台作为辅助传统教学的工具和手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全面的探索,同时对一些新的技术、理论进行了基础研究和探索。

我们的教学研究实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把网络环境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载体,把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专业课程的教学结合起来,真正把网络和信息技术运用到学习中。依托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和我校互联网技术研究所的技术优势,在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的网络工程专业、计算机课群中进行了实践和尝试。

第二,在实践中重点放在开展网络辅助教学,把互联网转化为一个强大的网络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坚定专业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突出网络辅助教学的功能,拓展师生学术、资源交流的空间。使校园网这一“信息高速公路”上“有人、有路、有车、有货”。

第三,以课程为核心,集成网络“教”与“学”的环境。让不同学生之间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根据教、学的需要围绕所教、所学的课程进行讨论、交流,形成良好的专门针对教学内容的学术环境。

二、网络辅助教学实践中一些问题的探讨

(一)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优势使其与传统教学相融合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可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网络可以为学生进行交流和协商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但这绝不能成为否定传统面授教学方面优势的理由。事实上,在传统面授教学中,教师的言传身教和传统教学环境,以及人类自古以来的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方式等,对人才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不能因为建构主义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知识自我建构,就把这些有利因素也忽略掉。

网络的使用应该丰富教学的内容而不是替代教学。网络平台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其优势。

1.为学生展示和课堂教学所讲的不一致的概念和表达上;

2.帮助学生将教师课堂上没有时间讲解的相关概念联系起来;

3.综合了同步课堂教学方式和异步网络教学方式的学习环境会在不久的将来改变我们的学习和教育方法,网络的恰当应用可以将学生在同步、异步两种模式中获得的教学内容相融合,使两种教学途径统一。

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通过技术将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主动学习结合起来,并根据两者的教学目标、效率以及技术上的限制,使其保持平衡。

(二)一些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是网络不能替代的

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交流、交互几乎是不受限制的,最有利于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互和合作,即使长期形成的社会倾向和教学习惯阻碍了这种交互和合作,也要通过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在课堂上形成一个合作的环境:学生组成一个一个的小组,共同解决具体的问题,一起来探索、发现、思考,形成一个“同步学习网络”,一个互相学习的人的网络,教师在其中起促进和协调的作用,而不再是一味向学生灌输信息。网络教学平台不能取代直接接触,滥用技术辅助手段会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在现实和心理上的差距。目前很多人在研究和实践网络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各种技术表现传统课堂情景,这也说明传统课堂模式的优点非但不可否定,反而要通过技术手段加以发扬光大。

(三)教师在网络辅助教学中的作用

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工具,在更深更广的领域进行探索、鉴别、分析和创造,而不是简单地积累知识。通过网络进行交流的方式不会自然而然地形成,需要教师去倡导和鼓励。一方面,教师的努力与行为应该尽可能少地受到技术的限制,另一方面,有效、合理地利用网络平台,将使教师以“教师在旁指导”取代“教师为主体”。一些学者也认为,这个问题对不同的学科而言有不同的答案,不能一概而论。一些课程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地安排和组织学习,并认为教师的在线辅导比仅限于面对面的教学更有效。

(四)网络的应用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这种研究有时很具体,例如取消或减少师生面对面接触是否会降低教学质量,通信技术是否能提高师生接触的质量。这里最重要的问题是关注通信技术如何运用。又如,当一个教师仅仅将现存的课程资料转化成Html格式的文本并将其放在网上时,这种方法的教育价值是值得推敲的,如果建设网络教学平台仅仅是为了在线显示资料,而不是为了使师生能够有效地相互作用,那么这样的教学环境还有什么意义呢?因此,网络技术的使用要考虑课程的实际情况,对于那些需要显示课程资料、进行互动交流和实验的课程,仅仅将课程资料转化成电子文本的方式则可能对教学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在研究某项技术用于教学的时候,应该综合考虑传统教学和技术两方面的因素。首先,考虑教学的需求,即传统教学需要技术做些什么;其次,研究技术的功能,即技术能在教学中发挥哪些优势;然后,研究技术的合理应用,即技术如何应用才能更好地满足教学的要求;最后,评估技术应用的效益,即技术的应用给教学带来了什么。这种做法,能够保证在尽可能保持传统教学固有优势的前提下,考虑技术的补充优势,从而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

三、初步的效果

(一)改变学生习惯转变学生认识

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局限于教室、实验室内,而是扩展到了宿舍里和任何有网络的地方。学生过去单纯地上网聊天、玩游戏变成了要完成作业和实验报告,对学生上网的习惯有明显的改进作用,改变了很多学生网络等于娱乐的错误认识。

(二)拓宽师生交流渠道

拓宽了老师与学生的交流的渠道。学生可以方便地与指导老师进行交流,学习中甚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都能够及时地得到老师的辅导与帮助,明显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课程的认同感。

四、进一步的思考

(一)有待进一步扩充网络资源

网络教学平台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受到网络资源的制约。如网络传输带宽不够、速度偏慢、服务器数量和空间有限等,都对网络教学信息的存储、播放、传送产生影响,降低了学生的认同度,致使教学双向交互信息严重不对称。

(二)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学课件制作水平

对网络辅助教学的认识各不相同,对网络学习的特点了解不深,导致课件的水平不高,缺少适应网络教学本质特点的自主学习型课件,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学课件制作水平。

出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不愿公开发布到网上.

(三)有待培养能参与和创造网络文化的师资队伍

目前我们的教师对网络课程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投入不够,有待建立相应的机制予以引导。

(四)有待创建多边互动教学机制

基于网络的教学,增加和丰富了教学过程中的要素,如何处理好这些要素,例如教师、学生、教材、平台、课件之间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只有在主体化的多边互动机制确定之后,各种关系之间的对话才能构成更加丰富的实践空间。

(五)有待创新教学模式

1.案例学习:提出更多、更好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讲解。

2.启发教学:总结、提炼出有助于启发教学的问题,采用切身的问题,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得到问题的答案。

3.合作学习:通过多人之间探讨某个知识点,使学生能深入、透彻地理解所学的知识。

五、小 结

通过基于校园网的网络教学,我们享受到了它的优势,也深深感到了目前的应用水平和理论研究的粗浅,要想真正地使网络辅助教学达到情境式教学,能够合作式学习、研究性学习,能够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教育,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这需要每一位老师作出努力,需要学校、社会的支持。

参考文献

[1]许骏,余胜泉,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程设计模式研究[J/OL].教育技术通讯,[2008-12-05].http://www.etc.edu.cn.

[2]余胜泉.网上教学、学习与课程设计[J/OL].教育技术通讯,[2008-12-05].http://www.etc.edu.cn.

[3]李平.数字化校园建设研讨会上的报告[EB/OL].中国海洋大学,[2005-05-29].

[4]何克抗.数字化技术和优质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OL].教育技术通讯,[2009-04-15].http://www.etc.edu.cn.

[5]贾波,周融.利用网络环境辅助C语言教学的探索[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8-11.

[6]肖俊洪.网络学习环境下师生交互活动研究[J/OL].中国远程教育,[2009-04-15].http://www.chinaonlineedu.cominfonews_special.asp?id=9942.

【注释】

[1]基金项目: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YB06055)。

[2]贾波,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及应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