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学的多样化发展

教育学的多样化发展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用主义教育学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理性主义教育理念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丰富和发展了教育理论,进一步推动了教育学的多样化发展。

三、教育学的多样化发展

赫尔巴特提出的教育学由于主要建立在理性主义基础上,思辨的成分很重,对教育现象及其问题缺乏实际的研究,不能提供切实可靠的教育知识,因此不断地受到人们的批判。随着各国教育实践的不断发展和来自教育学内部的批判,出现了许多新的教育学派别和重要的教育学著作,教育学进入多样化发展阶段。其中,最有影响的有以下几个学派。

(一)实验教育学

实验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其代表人物有德国的教育学家梅伊曼和拉伊,代表著作主要有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纲要》和拉伊的《实验教育学》。实验教育学的主要观点是: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强调概念思辨的教育学,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从而使教育研究真正科学化;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实验教育学所强调的定量研究成为20世纪教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范式,极大地推动了教育科学的发展。实验教育学的方法也是有局限性的,因为像教育目的这样涉及价值判断和选择的问题就不能通过实验的方法来解决。

(二)实用主义教育学

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是典型的美国版的教育学,对20世纪整个世界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克伯屈等,代表作有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和《经验与教育》、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等。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是:第一,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的;第二,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的持续不断的增长,除此之外教育不应该有其他的目的;第三,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学生在其中要学习现实社会中所要求的基本态度、技能和知识;第四,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第五,师生关系中以儿童为中心,而非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而非领导者;第六,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实用主义教育学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理性主义教育理念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其问题是忽视了系统知识的学习,忽视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校的特质,并因此受到了20世纪美国社会及其他国家思想家的连续不断的批判。

(三)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其他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对教育问题的论述,也就是他们的教育思想;另一部分是教育学家们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教育原理)对现代教育一系列问题的研究结果,如苏联教育学家凯洛夫的《教育学》、中国早期的共产党人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等。

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从社会、教育与人三者之间历史的、现实的总体联系中,考察教育和人的发展问题,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是:第一,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存在脱离社会影响的教育;第二,教育起源于社会生产劳动,劳动方式和性质的变化必然引起教育形式和内容的改变;第三,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第四,现代教育与现代大生产劳动的结合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第五,教育一方面受社会发展制约,另一方面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于社会,对于促进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第六,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既要看到教育现象的复杂性,不能用简单化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教育研究,又要坚信教育现象是有规律可循的。

(四)批判教育学

批判教育学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也是当前在西方教育理论界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潮,对于教育诸多问题的研究都有比较广泛和深刻的影响。批判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著作主要有:美国鲍尔斯与金蒂斯的《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阿普尔的《教育中的文化与经济再生产》(1982年)、吉鲁的《教育中的理论与抵制》、法国布厄迪尔的《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等。

批判教育学针对当代西方资本主义教育制度中的种种不平等不公正现象进行了分析与批判,其主要观点是:第一,当代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维护现实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公正,是造成社会差别、社会歧视和社会对立的根源;第二,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文化状态、经济结构强烈地制约着学校的目的、课程、师生关系、评价方式等,学校教育的功能就是再生产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文化关系和经济结构,因此,下层民众的子弟、文化处境不利者的子女以及被统治阶级的孩子就很少能在学校教育系统内取得成功;第三,教育理论研究不能采取唯科学主义的态度和方法,仅仅依靠收集、整理、统计一些数据来进行,而要采用实践批判的态度和方法,揭示具体教育生活中的利益关系,使之从无意识的层面上升到意识的层面,积极地寻找克服教育及社会不平等和不公正的策略。新世纪的批判教育学仍在发展之中,必将对西方教育理论乃至我国的教育理论产生重要的影响,应该给予积极的关注。

除了以上各种教育学流派以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还出现了一些有重要影响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著作。如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创立了教育目标分类学;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提出“学科基本结构”的课程观念和“发现学习”的教学理论。苏联心理学家、教育家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中,提出“教学必须促进学生一般发展”的思想;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副院长巴班斯基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此外,还有法国成人教育学家保罗·朗格朗提出了“终身教育”思想。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丰富和发展了教育理论,进一步推动了教育学的多样化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