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发展历程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发展历程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是由人类社会存在而存在的社会现象。教育学是研究整个教育现象的科学。其根本任务,是发现和认识人类社会教育现象发展的规律,帮助人们掌握这些规律及其发生作用的条件,用以积极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以社会的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的教育学,将对教育活动、教育事业、教育观念这三个层次加以研究。

绪 论

一、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人的培养,是一定社会(阶级)依据培养目标,通过施教的双边活动,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而实现的。人类自身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教育,人类社会的延续和进步离不开教育。只要有人类,就有教育的存在;只要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现象的存在。教育与人类和人类社会共始终,具有永恒性。这是因为教育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社会现象。人类在劳动过程中,由于人与人的交往需要产生了语言这一社会现象。同时新生一代参加劳动,制造工具,是以掌握劳动经验和了解人与群体的关系为前提,这就必须接受年长一代的传授和影响,由此教育现象得以产生。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有意识。由动物心理发展为人的意识,是生物界长期演变、进化的产物,是生物反映特性的一种质变。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它以生产经验、技能和自然知识等形式,反映自然界以及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以社会思想、社会知识等形式,反映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这种认识具有社会性。人作为生物体,自然也有遗传的本能。譬如婴儿碰到乳头就会吮吸,看到亮光就会注视,身体不适就会哭等等。但是人类意识所反映的知识经验却是无法由遗传进行传递的。人类知识成果的继承和积累,需要一种社会性的传递方式——教育。教育作为一种知识经验的传递形式,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表现,是人类自身发展的必然产物。

动物界没有教育。蜘蛛织网,蜜蜂酿蜜,鸭子游泳,猫捉老鼠,动物哺育幼仔等等,纯属动物各自的本能行为,是通过遗传进行传递的,并不是教育的结果。这种本能在遗传过程中固定下来,世世代代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子孙所有的本领,几乎没有超过它们原始祖先的地方。而人通过教育,得以传授知识、经验,使下一代一开始就接近和达到上一代的水平,继而世代交替,不断发展。所以,教育是人类自身发展的结果。

教育是由人类社会存在而存在的社会现象。和动物依靠本能适应环境,维持生存不同,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把积累的生活、生产经验,通过教育,传递给下一代,培养新一代人。即一般动物只靠进化赋予的本能去适应环境而生存,人类则是通过后天的教育而掌握知识、经验,从事劳动改造环境。人类之所以比一般动物强大。成为生存斗争的胜利者,原因就在于人类有意识,能劳动,在获取物质生活资料和改造自然界的实践中积累经验,发展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知识,并通过教育将经验和知识传递给下一代。

人类的生存需要教育,并不是教育能直接提供人类生存所需要的物质资料,而在于教育能够传递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人们掌握了这些经验,才能顺利进行社会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使人类一代又一代的延续和发展下去。由此,教育又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手段。

“教育”一词,在中国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按《说文解字》对“教”与“育”的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在国外,“教育”一词的英文为education,法文为ducation,德文为crzlehing,均源自拉丁文E-duecare,词首e意为“出”。词干ducare意为“引”,含义为“引出”,引导儿童的固有本质,使其完善发展。由此从词源上看,中外赋予教育一词的基本含义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示范、鞭策下学习,觉悟和发展。中外教育家、思想家对教育概念的表述虽有一定差异,但都肯定为“教也者,长其善救其失者也”,都认为人只有依靠教育才能成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即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这种共同的认识正确地反映了古今中外一切教育都具有培养人的共同属性。只要社会存在,教育的这一属性即不会改变和消失。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以及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和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这种意义上的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可以是自觉行为的,也可以是自发的;可以是有计划的,也可以是偶然发生的;可能是有组织的、系统的,也可能是无组织的、零散的。这种教育活动产生的随机性,往往使人们未能意识到这是一种教育活动,但它对人的影响最为广泛。狭义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指社会通过学校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所施加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这种意义上的教育,教育者应是受过专门训练的职业教师;教育内容是按照一定的目的,预先有计划地选定并有一定的系统性和稳定性;受教育者是年青一代或是经过组织的未成年人;教育手段是经过筛选,利于受教育者接受的。这四个方面相互作用在学校这一特定的环境里而产生的教育效应给人以最为深刻、持久的影响,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现代教育由教育活动、教育事业、教育观念这三个层次的现象所组成。教育活动是指由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递文化知识的一种活动;为使这种活动有序化、科学化,就需要有一种形式去干预这种活动,于是就形成了与这种活动有联系,但又不同于这种活动本身的教育事业;人们为更好地进行教育活动,发展教育事业,就需要对教育活动和教育事业进行研究,从而形成相应的教育观念,指导教育活动和教育事业的开展。据此,就出现了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整个教育现象的科学。其根本任务,是发现和认识人类社会教育现象发展的规律,帮助人们掌握这些规律及其发生作用的条件,用以积极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发展历程

每一门科学都有它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有它自己所特有的研究领域。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以社会的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的教育学,将对教育活动、教育事业、教育观念这三个层次加以研究。

研究教育活动,主要研究与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相关的教学活动、教书育人活动,学校科研与学校管理活动;研究教育事业,主要研究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如何管理和调控教育活动、发展教育事业,使教育更好地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相适应;研究教育观念,主要是分析、研究人们对教育的不同认识,揭示出能真正反映教育事业规律的理论。可以说,教育学就是通过研究教育活动、教育事业和教育观念,从而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通过长期的探讨,教育理论界一般认为,教育有两条基本规律:一是教育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教育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二是教育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教育与青少年身心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这两条规律是国家制定教育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是一切教育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

教育学是人类社会和教育实践活动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在社会对于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的情况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扩展了,不仅在教育理论、观点上发展变化,而且研究的范围也在不断地拓展,出现了许多分支学科,诸如普通教育学、高等教育学、学前教育学、职业教育学等等。本书即为高等教育学,旨在研究普通教育领域内所特有的客观规律。

考察教育史,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萌芽阶段

自从人类步入奴隶社会以后,由于学校教育的出现和教育实践活动的丰富,人们开始对教育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进行概括和总结,作为某种教育思想,同哲学、伦理、政治、道德乃至宗教等思想连在一起,反映在古代部分思想家、教育家的论著中。这种情况.中外大体相同。譬如,我国古代教育家的著作《论语》、《墨子》、《荀子》、《孟子》,国外柏拉图的《理想国》、莫尔的《乌托邦》等,既包括了哲学、政治、伦理、道德等思想,也包含了丰富的教育思想在内。如孔子这位中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思结合”等许多精辟的教育主张,为人类积累了丰富的教育遗产

我国古代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它仅用1239个汉字,对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方法等问题作了精辟的阐述,揭示和表述了教育活动的许多原理,如“教学相长”、“循序渐进”、“循循善诱”、“长善救失”、“温故知新”、“尊师重教”等。这不仅是教育科学上的创举,而且经过2000多年的教育实践的检验,至今仍有其强大的生命力。《学记》比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写的《演说术原理》一书要早300多年。《演说术原理》被称为古代西方第一部系统的教学方法论著。

2.独立阶段

社会历史的发展,使得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实践不断深入,教育经验日益丰富,人们对教育规律的探讨也就逐步升华到理论并形成独立的科学体系。它始于西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文化繁荣和教育的普及,一大批思想家和教育家,如乌申新基、夸美纽斯、洛克、卢梭、裴斯塔洛齐、赫尔巴特、福禄倍尔、第斯多惠、斯宾塞等,在总结前人经验和自己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了体系比较完整、内容比较丰富的教育学理论体系。其中,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是西方近代教育家中最早探索教育规律的先驱者,他的代表作《大教学论》,奠定了近代资产阶级教育学的基础。赫尔巴特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教育家,他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以心理学和伦理学为基础,阐述了教育、教学问题,提出了教学的教育性原则和教学阶段的理论,对教育学成为独立的科学有着重大的影响。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般教育改革浪潮冲击欧美,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反对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作为教育、教学的中心,或是主张以儿童为中心,强调儿童学习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或是主张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研究教育,强调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教育流派,其中影响较大的派别有:德国凯兴斯泰衲的“劳作学校”理论,意大利女教育家蒙特梭利的“自由教育”思想,以及“新学校教育学派和实验教育学”理论等。而实用主义教育学,是20世纪初影响最为广泛的一个新学派,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杜威。杜威的代表作《民本主义与教育》、《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等,系统地阐述了实用主义教育主张,如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儿童是中心,让儿童“做中学”等。杜威曾于1919年~1921年和1931年两次来华讲学,并通过他的学生传播他的学说,对旧中国的教育影响很大。

3.大发展阶段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社会主义国家教育实践的经验总结,逐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这是教育科学领域的一大飞跃。前苏联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是这一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中国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前苏联马卡连柯的集体主义教育原则,苏霍姆林斯基的学生“主体论”观点以及克鲁斯卡娅等人均为科学教育学理论的建立作出过重要的贡献。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原子能、电子技术和空间科学为标志,生产和科学技术发生了新的重大革命。为适应新的科技和经济对教育的挑战,世界各国都注意发展教育事业,加强智力投资,通过培养人才来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由此教育科学也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各国教育家开展了多方面的教育科学研究和实验,探索最佳的育人方案和教育规律,涌现出一大批新的教育改革理论和学说,使教育科学理论得以步入大发展阶段。

在指导教学改革的理论中,出现了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结构课程论,前苏联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德国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以及程序教学、暗示教学等具有世界影响的教学改革理论和实验。在指导教育改革的理论中,出现了“终身教育”理论、“生计教育”理论、“天才”教育和早期教育理论等顺应世界教育发展趋势的新理论。在指导教育改革的新学科中,出现了教育经济学、教育工程学、教育社会学、教育未来学、比较教育学等,反映教育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边缘学科不断出现的新趋势。

当前教育学的发展有以下值得我们注意的趋势:

1.在重视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加强应用理论的研究。

2.运用多种学科的观点和方法对教育进行综合研究。

3.广泛大规模地进行教育实验研究。

我们应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三个面向”和科学发展观为指针,以研究中国的教育实际问题为中心,批判地吸收古今中外优秀的教育理论和思想,运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心理学、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等多种学科知识,认真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教育的经验教训,认真探索教育发展规律,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科学体系。

三、时代,人民教师与教育学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市场的挑战和机遇,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教育改革发展都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重要的时代里,教师肩负的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更为艰巨。因为时代的变化对教育的挑战,一方面表现为对教育需求量的增加,教育社会功能的多元化及促进经济发展的强化;另一方面表现为要求教育能培养出适应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变化的人才,培养出能推进社会进步的人才。这就需要对原有的教育模式和教育制度进行改造。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求教师的教育观念及知识、能力结构发生变化,因为教育领域里的变革成果最终要体现在培养出来的人身上,这就必须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因此,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教师质量的提高就尤为紧迫。

人们首先关注的是时代变化对教师职能要求的变化问题。较为普遍的看法是教师传统地以传授知识和管理学生为主要职能的状态必须改变。在现代社会中,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了,信息量也增加了。而且,时代、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显然,这种职能的变化使教师工作的性质更富有创造性,对教师的素养要求在多方面发生了变化。

理想的教师除了具备人格高尚,学识渊博,热爱学生且具有教育教学能力,还应该是富有时代精神和创造活力的。教育事业是一项面向未来的事业,只有把握住时代精神的人,只有关心人类社会明天的人,才能把握住当代教育的灵魂与方向,才善于因材施教,培育新人。因此,教师是走在时代前列的人,是教育事业和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创造者,这是现代社会对教师素养的第一要求。

对现代教师在学识上的素养,已经不可能通过职前师范教育一次性完成,而是要求师范生在校期间打下扎实的基础,具有较宽广的学科和交叉学科知识面,好学且善学,有进行职后继续学习提高的能力。因此世界各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师范教育改革,首先是提高师范教育的基础文化要求,其次是相对扩展师范教育中教育学科的门类和加强教育实践,第三则是开辟多种渠道的师资在职培训和脱产进修。为教师胜任教学工作而拓宽知识面,补充新知识,并介绍、推广新的教育学科知识和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从师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作为教师知识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对教师教育和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只有熟悉和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才能正确地选择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最佳的教学方案的设计和研究,才能卓有成效地进行知识的传授,能力的训练,品德的培养;才能减少工作的盲目性,提高教育和教学效果。因为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是教师劳动的一种工具和中介,是否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技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成败与否。现代社会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同时要形成对教育价值的正确认识,树立明确的教育理想和信念,并在实践中为实现这样的教育理想和信念而坚持不懈地努力,具备从事教育研究的能力,使自己的教育实践不仅产生培养人的效果,而且产生丰富和发展教育科学的效果。教育实践正是教师创造力得以施展的最广阔的天地。

由此可知,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产生了对教师的需要并对教师的素养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教师的教学实践和人类科学、文化的发展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当代教师的职能发生了新的变化,教育学的理论形态和学科范围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一切加强了教师与教育学科的联系,教师不仅在职前教育中要学习掌握教育学科,而且在从师后,还需要不断学习和应用新的研究成果,它的意义不仅在于掌握从事某些教育、教学活动所必需的知识、技能、技巧,还在于形成富有时代气息的、科学的教育信念,创造性地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成为新时代合格的人民教师。

教育事业历来中央重视、百姓关心、社会关注,牵动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是涉及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百年大计。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党的十七大从中国特色社会“四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出发,将教育放在社会建设五有目标和改善民生六大任务之首,强调“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并对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办好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三大任务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教育事业投入三项工作。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体现了教育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体现了做好教育工作、推动教育发展的现实紧迫性。

2007年8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强调: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才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中国的未来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结底靠人才,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教育是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途径,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工程。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内涵深刻,意义深远,对于推进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事业发展全局,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要牢牢把握自己的命运,说到底,必须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尤其必须造就一支庞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是我们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根本途径,是不断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选择。全国教育战线要以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为行动指南,充分认识党的十七大对教育事业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充分认识教育事业改革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加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思考和政策研究,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