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前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

学前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学前教育学这门学科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可以比较透彻地认识这门科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预测将来发展的趋势,明确今后研究的方向。学前教育学的创立是从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开始的。他的代表作《人的教育》主要论述了关于婴儿期、幼儿期及少年期的发展和教育,展示了其学前教育思想,标志着学前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第三节 学前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

学前教育学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发展,直到19世纪中期,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研究学前教育学这门学科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可以比较透彻地认识这门科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预测将来发展的趋势,明确今后研究的方向。

一、孕育阶段(15世纪以前)

在这一时期教育学尚未独立,所以学前教育思想混杂在一些哲学政治或者神学、伦理学之中,且为零星、片断的。

从人类原始社会开始,就逐步积累了教养儿童的经验,出现了儿童教育思想的萌芽。我国一些古书中很早就有关于学前教育的记载。如《大戴礼》的《保傅》篇中曾记有殷周统治者如何注意胎教,如何为太子选择保傅人员,使太子“自为赤子时,教固已行矣”。《礼记》中的《内则》篇中提出关于小儿出生后选择保姆的要求及从儿童能言时便要进行教育,“凡生子择于诸母与可者,必求其宽裕慈惠,温良、恭敬、慎而寡言者,使为子师,其次为慈母,其次为保姆,皆居子室,他恩无事不往。”魏晋南北朝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提出,对儿童应从“婴稚”时期起“便加教诲”,认为俗谚“教儿婴孩”,并强调父母对年龄幼小的子女不能“无教而有爱”。宋代朱熹也重视儿童入学以前的教育,主张“生子必择乳母”,“乳母之教,所系尤切”,必须选择品德良好的乳母,才有利于婴幼儿的保教。

国外一些哲学家、思想家很早就提出关于学前教育的一些看法和主张。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前437)在他的著作《理想国》中,不仅指出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而且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教育的主张。儿童出生后交给国家特设的养育所,由专门的保姆抚养,母亲去喂奶,3~6岁的儿童集中在神庙附近的儿童场所,国家委派优秀女公民教育他们。他还认为学前儿童应该以游戏和讲故事活动为主,这样才可以发展儿童的自然才能。

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2~前322)在其《政治论》中主张学前教育和胎教(即优生),他还是第一个尝试年龄分析的方法把人从出生开始每七年划分为一个阶段,直到二十一岁止。教育家昆体良在《雄辩术原理》中也指出:“婴儿时期的所得就是青年时期的收获,凡是每个儿童应该学习的东西就应早点开始。”

但是从15世纪以后,欧洲进入黑暗的中世纪,文化和教育几乎为教会所垄断,当时宗教教义认为儿童天生是有罪的,教育上一味压制儿童,培养儿童驯服,教育处于停滞和衰退状态,学前教育思想发展的很缓慢。

二、萌芽时期(16世纪至18世纪)

在此阶段,欧洲发生了文艺复兴运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繁荣,教育科学得到发展。教育学已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这一阶段的学前教育理论比前一阶段更加系统,具有完整性和现实性。

夸美纽斯(1592~1670年)是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也是研究幼儿教育最早的理论家之一。在西方学前教育史上,夸美纽斯第一次专门为学前儿童的父母写了教育指南《母育学校》以及学前儿童所使用的教材《世界图解》。其中《母育学校》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地论述在家庭教育形式下学前儿童教育的专门著作,同时,夸美纽斯是第一个从幼儿的年龄特征来论证上述诸方面问题的教育思想家。他主张以六年为期来划分教育阶段,其中最初的阶段是0~6岁,由母亲进行教育。他很重视儿童的游戏,反对在幼儿期进行读写的教育,并且认为,儿童天性好动,他们血气旺盛不许他们静止。因此“凡是儿童喜欢玩的东西,只要对儿童没有什么损害,那么就应该让他们去玩并得到满足,而不应该阻止他们。”他认为给儿童以活动的自由有三大好处:一是锻炼身体增进健康,二是运用和磨炼思想,三是练习四肢五官趋于灵活。至于活动方式,夸美纽斯认为游戏这种活动方式最适合于幼儿。

在这一时期,影响较大的教育著作还有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漫话》,法国教育家卢梭的《爱弥尔》,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的《林哈德与葛笃德》。

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用大量的篇幅分析了儿童的各种需要、行为表现及生理特征,进而提出了儿童体育、美育、德育和智育的具体建议。他还根据培根的“经验论”提出了“白板说”,他认为,人心中没有天赋的观念,人生来就如一块白板,理性和知识都从经验中来。他的这一观点,肯定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巨大影响,但忽视了儿童的遗传素质和主观能动性对个人发展的影响,没有意识到环境、教育、遗传和个人主观能动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对封建的旧教育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他认为,儿童的天性是好的,教育应遵循儿童发展的自然规律,顺应儿童的天性,父母应教养孩子,努力提高孩子的体质,让孩子进行体育锻炼,发展孩子的感觉和语言。他还首次详细地论述了“发现法”,主张对孩子进行直观教学,让孩子在活动中自然成长。卢梭确立的以儿童为本位的教育观,一方面唤起了人们对儿童天性的注意和尊重,另一方面开创了儿童中心主义或放任教育之先河。

裴斯泰洛奇(1746~1827年)的教育活动是以幼儿教育为中心,他非常重视幼儿教育的作用,认为儿童不是自然地、自发地发展,只有适当的教育“才能使人成为人”。

三、初创阶段(18世纪后期至20世纪前半期)

(一)西方学前教育的发展

在一这时期,学前教育学从普通教育学中分化出来,开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并逐步发展起来。学前教育学的创立是从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开始的。

1.福禄贝尔教育思想

福禄贝尔在夸美纽斯和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影响下,又接受了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儿童教育思想,于1837年在布兰肯堡创设了一所收托1~7岁儿童的教育机构,1840年命名为幼儿园(Kindergarten)。他的代表作《人的教育》主要论述了关于婴儿期、幼儿期及少年期的发展和教育,展示了其学前教育思想,标志着学前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他主要的学前教育思想有以下几点。

(1)教育应当适应儿童的发展。

他认为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实现儿童的天然禀赋。学前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影,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应和学校不同,他为学前儿童创设了一种不用书本的学校。

(2)教育是以儿童的自我活动为基础。

儿童是天生善的,儿童通过自我活动实现内部的发展。教师只为儿童提供条件,不进行干预,必要时才要儿童服从一定的要求。他还认为儿童生活在社会中,要重视儿童与他人的交往及应有的品德。

(3)游戏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他认为“儿童早期的各种游戏,是一切未来生活的胚芽……人的整个日后生活……他的渊源都在儿童早期”。“游戏是内部存在的自我活动的表现”,也是一种创造性的生活,促进儿童的早熟与学习,并在幼儿园的教育方案中把游戏作为主要活动。恩物是福禄贝尔为儿童设计的一系列活动玩具材料,是根据自然界的法则、性质、形状等用简易的物体制成的,作为人类了解自然、认识自然的初步训练。福禄贝尔设计的恩物有20种,前10种是分解恩物,着重于引导儿童的发现,是带有游戏性的恩物;后10种为综合恩物,着重于引导儿童的发明与创造,是带有作业性的恩物。恩物教学的主要宗旨,就是从恩物的游戏中训练儿童的感觉,让儿童形成整体和统一的观念。

作为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的创立者,福禄贝尔是近代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奠基人。尽管他的理论与实践带有宗教神秘主义和形式主义,但是,他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幼儿园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而被世人誉为“幼儿教育之父”。在20世纪初期,他所制定的幼儿园教育体系也是国际最流行的,他创立的幼儿园作为一种教育机构的形式一直沿用到现在,他的幼儿园教育理论至今对世界各国的幼儿教育工作者仍有启迪的作用。

2.蒙台梭利教育思想

蒙台梭利是继福禄贝尔之后对学前教育理论有重大影响的代表人物。被誉为20世纪初的“幼儿园改革家”的蒙台梭利原是意大利一名精神病学医生,她在从事智力落后儿童的教育工作后,通过学习和研究教育,她相信把自己的方法和经验用于正常儿童的教育一定会更有效,于是就转向了正常幼儿的教育,于1907年在罗马贫民区建立了学前教育机构——儿童之家,并用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知识及系统观察法和实验法等科学研究方法,进行教育实验,提出自己的学前教育理论,推进学前教育学的发展。她在1909年写成《蒙台梭利教学法》,还著有《蒙台梭利手册》《童年的秘密》《新世界的教育》《蒙台梭利基本的教材》《教育的自发活动》等书。

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是以她的儿童观为依据的。蒙台梭利认为6岁之前的儿童本身具有一种吸收知识的自然能力,即所谓的“吸收的心智”。借助于这种能力,儿童能通过与周围环境的密切接触和情感联系,于下意识、不自觉中获得各种印象和文化,从而塑造自己,形成个性和一定的行为模式;另外,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对于环境刺激有一定的敏感时期,这种敏感时期与生长现象密切相关,并和一定的年龄相适应。如从出生到5岁是语言、感觉发展敏感期;2岁左右是儿童秩序感发展的高峰期并延续到3岁;2岁半至5岁,儿童产生对社会团体生活的兴趣,希望被别人接纳、肯定,也开始学习与人相处的方法。在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时期对幼儿进行教育、引导和帮助,从而促进幼儿心理的正常发展,并避免延误时机带来的儿童心理发展障碍。蒙台梭利的主要思想有以下几点。

(1)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发展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儿童必须依赖与周围环境的交流,才能了解自己、了解环境,才能发展出完整的人格,因此教师的任务在于提供一个环境。合适的环境要具备以下要素:①自由的气氛(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有助于儿童创造自我和实现自我)。除了无意义的、伤害性、破坏性或干扰性的活动要受到限制外,蒙台梭利允许儿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和交往伙伴。②结构和秩序(一个有秩序的环境儿童可以在那里安静而有规律地生活)。儿童成长的环境应表现出外面世界的结构与秩序,以使儿童能够了解、接受进而建立自己精神上的秩序。教室中,各种活动区域划分明确,各种教具材料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错落有致地摆放在高矮适中的教具柜上,并随儿童发展水平和发展需要不断调整更换。③真实和自然(一个生机勃勃的环境)。环境中的设备应尽量真实,接近自然生活,以使儿童能够尽早地适应社会,提高实际生活能力。教室中有由儿童照顾的生物和儿童按照实际生活的要求和规则操作的真实材料及实施器材,如冰箱、烤炉、水池、电话、玻璃杯、水果刀、搓板等。④和谐和美感(一个愉快的环境)。环境无需装潢的精巧,布置的纷繁,应简洁明快、协调有朝气。蒙台梭利学校通常都是低层建筑,室内宽敞明亮、色彩柔和,户外安全、洁净,环境中的气氛和缓、轻松、温暖。⑤拥有符合儿童身心发展需要,体现对儿童的教育要求,包含有丰富教育内容的教具材料。

(2)注重感官训练,并设计发展感官的教学材料(重视感觉教育)。

她认为儿童正处于发展各种感觉的敏感期,在这一时期如不进行充分的感觉活动,长大以后不仅难以弥补,而且还会使其整个精神受到损伤。因此她设计和发展感官的一套教材、教具有:①帮助儿童辨别物体的光滑、粗糙、冷热、轻重、大小、厚薄、长短及形体的触觉练习教具和活动;②鉴别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长短及形体的视觉练习教具和活动;③使儿童习惯于辨别和比较声音的差别,培养他们初步的审美和鉴赏能力的听觉训练教具和活动;④提高儿童嗅觉和味觉灵敏度的嗅、味觉训练教具和活动。

每种教具和活动着重训练儿童某种特殊感觉,鼓励、引导他们循序渐进地有针对性地分步骤反复操作。同时根据儿童的个别差异,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具有连贯性的步骤和方法,使感觉教育同读、写、算等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儿童手脑并用,各种感官协调配合,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按自己的发展进度自然而然地、不知不觉地进入初步的读、写、算阶段,从感觉走向概念。

(3)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和自我教育。

蒙台梭利认为,感觉教育应当遵循自我教育的原则,提倡儿童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要去自由选择教具,独立操作、自我矫正。她相信没有一个人是由别人教育出来的,他必须自己教育自己。所以她设计的教具中设有专门的“错误控制”系统,如果儿童没有按照正确的方法去操作,那么其搭的“塔”就会因头重脚轻而倒塌,镶嵌材料就会因尺寸不合而嵌不进孔中。

让儿童在操作过程中根据教具的暗示进行自我教育,而不更多依靠成人的指点和批评。

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也受到不少批评,主要是指责她的教育偏重智能而较忽视幼儿情感的陶冶,忽视幼儿的社会化活动;其感觉教育教具脱离幼儿的实际生活,过于狭隘、呆板,操作法过于机械等。然而,尽管如此,蒙台梭利教育的伟大功绩及对世界幼儿教育的巨大贡献是不可否认的,她的理论的基本精神,特别是重视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重视幼儿的自主性和自我学习,重视环境的作用,以及她对教师作用的观点等,无论在蒙泰梭利的时代还是今天,都具有不衰的生命力。

美国的杜威是20世纪对幼儿教育理论影响极大的教育家。他的著作主要有《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民主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等。尽管杜威没有专门论及幼儿教育和从事幼儿教育实践,但他的教育理念实际成为20世纪早中期幼儿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对世界许多国家的幼儿教育实践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杜威宣扬“儿童中心论”,认为教育就是促进儿童的自然生长,教育就是促进儿童经验的改组与改造,教育的过程就是儿童的生活过程。他主张将学校办成一个小型的社会,让儿童在活动中学习。杜威看到了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中的重大作用,主张儿童在生活和活动中学习,这是难能可贵的。但他过分信任和夸大了儿童自身的学习能力,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我国学前教育学的发展

中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注意到设置学前教育机构。康有为、蔡元培都曾提出儿童公育的主张。20世纪初,各地先后设置了少数幼儿园,中国学前教育理论和幼儿园的实施方面,先仿效日本,后学习欧美,受教会的影响较大。当时还有一些教育家致力于研究和创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学前教育,其中陈鹤琴创办了南京鼓楼幼儿园,对幼儿园的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和设备进行了实验研究,他撰写了《儿童心理之研究》《幼稚教育》《家庭教育》等著作;同时,陶行知创办了农村和工厂幼儿园,发表《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幼稚园之新大陆》等著作;张雪门主办香山慈幼院的北平幼稚师范学校,并出版了《幼稚园教育概论》《新幼稚教育》《幼稚园的课程》《幼稚园组织法》等著作。这些著作为建立中国学前教育学迈出了第一步。

1.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1892~1982年)

陈鹤琴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主要著作有《儿童心理之研究》《家庭教育》《活教育理论与实施》。他于1923年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对幼稚园的课程、设备等方面进行了实验研究。创立了“活教育”理论,一生致力于探索中国化、平民化、科学化的幼儿教育之路。他还开创了我国儿童心理研究的科研工作,是我国以观察实验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最早的学者之一。

第一,他反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幼儿教育,提倡适合国情的中国化幼儿教育。他批评当时的幼儿园不是抄袭日本就是模仿欧美,生搬外国的教材、教法,全然不顾中国国情。“抄来抄去,到底弄不出什么好的教育来”。他坚决主张“处处以适应本国国情为主体,那些具有世界性的教材教法也可以采用,总以不违反国情为唯一的条件”。同时,他积极地推进为中国平民服务,培养民族新一代的幼儿教育,大声疾呼“幼稚园不是专为贵妇们设立的,还要普及工农幼稚园”,指出这是中国求进步,摆脱半封建半殖民地状况,发展进步合理的社会之需要。

第二,他反对死教育,提倡活教育。陈鹤琴先生反对埋没人性的、读死书的死教育。在抗战时代,他抱着实验新教育的使命,创建了活教育。其教育的三大目标是:①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②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③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体系,对中国幼儿教育的各个方面均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第三,他推行“五指教育”课程理论。陈鹤琴先生反对幼儿园课程脱离实际,主张根据儿童的环境——自然的环境,作为幼稚园课程系统的中心,让儿童能充分地与实物和人接触,获得直接经验。他把课程内容划分为: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文学活动等五种,并认为这五种活动是一个整体,如人的手指与手掌,手指只是手掌的一部分,其骨肉相连,血脉相通,因此被称为“五指活动”。

第四,他提倡重视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陈鹤琴先生十分重视家庭对幼儿的影响,积极主张幼儿园与家庭合作起来教育幼儿。他说:“儿童的教育是整体的,是继续的”,只有两方配合,才会有大的效果。

陈鹤琴先生极其丰富的幼儿教育思想和实践是我国幼儿教育的宝贵财富。在我国幼儿教育深入改革的今天,学习和研究他的思想和教育理论,继承和发扬他为幼儿教育事业奋斗的精神,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理论体系具有重大的意义。

2.人民教育家陶行知(1891~1946年)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著有《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幼稚园之新大陆》《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在教育救国的思想影响下,他毕生从事旧教育的改革,推行生活教育、大众教育,为我国教育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教育实践中,他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和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在幼儿教育方面,他主要的贡献和观点如下。

第一,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开拓者。陶行知先生猛烈地批判旧中国幼儿教育的弊端,坚决主张改革外国化的、费钱的、富贵的幼儿园,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省钱的、平民的幼儿园。他积极宣传中国幼儿教育的新的发展方向,认为工厂、农村是幼儿园的新大陆。特别难能可贵的是身为留美归来的大学教授,他身体力行地积极推行平民的、乡村的教育,在南京郊区首创了中国第一所乡村幼儿园——南京燕子矶幼儿园,还创建了乡村幼儿师范教育,农村幼教研究会等。他揭露、批评了我国幼稚园的三种病症: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主张办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幼稚园。

第二,生活是教育的中心。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游戏即工作。提出以幼儿园周围的社会生活、自然现象、家乡生产、风土人情为内容编成教材,以幼儿足力所能及的地方为教室,以儿童所能接触到的事物为主要内容,参加种植、饲养等劳动,让儿童从中学习,自己解决问题,自己组织游戏,培养出“生龙活虎的体魄、活活泼泼的心灵的儿童来”。

第三,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陶行知先生坚决反对教、学、做分家,他“看见国内学校里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学的情形,就认定有改革之必要”。他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

3.幼儿教育家张雪门(1891~1974年)

张雪门先生曾在北平主办香山慈幼院的幼稚师范学校和幼稚园,他对幼儿教育理论和幼稚园课程进行研究,出版了不少幼儿教育译著。主要著作有《幼稚园教育概论》《新幼稚教育》《幼稚园的课程》《幼稚园的研究》《幼稚园组织法》等。

四、发展阶段

20世纪中期以来,辩证唯物主义的广泛传播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相邻学科的发展,提高了学前教育学的理论化和科学化水平,学前教育学进入了新的阶段。

埃里克森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是儿童按某一方式被社会化的结果。在儿童社会化历程的不同时期,正在成长中的儿童与社会环境之间存在着普遍的冲突。儿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或危机,即儿童心理与社会的矛盾。儿童教养者的行为决定着该阶段心理发展的成败,并构成儿童日后社会行为的原型。它将个体人格和社会性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①基本的信任对不信任;②自主对羞怯、疑虑;③主动性对内疚;④勤奋对自卑;⑤统一性对角色混乱;⑥亲密对孤独;⑦生殖与停滞;⑧自我整合对绝望。

皮亚杰是一位瑞士心理学家,一开始他对观察自己孩子的发展情况产生了兴趣,随后便致力于研究他们的行为,特别是研究他们表现出来的推理与判断现象的行为。他在不断观察和调查许多儿童的基础上,形成了儿童思维和学习的理论。皮亚杰提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从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过渡到前运算阶段(2~7岁),最后到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可以说,学前教育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但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上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学前教育理论的研究有很大进展。国外科研成果在下列方面有了进一步发展,如学前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家长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儿童语言和认知的发展;儿童情感的发展和儿童行为的研究;幼儿园和小学衔接的实验研究;特殊儿童的教育等。中国学前教育的研究工作也日益开展,如①扩大了研究对象,儿童的年龄延伸到3岁以前;②重视进一步运用儿童发展的理论和进行实验研究,探讨学前儿童学习的过程和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③从学前儿童是教育的主体的观点出发,改革教育内容和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④重视研究学前儿童智力的早期发展,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等;⑤重视研究农村学前教育的特点等。在未来,学前教育学的理论化和科学化水平将进一步得到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