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高校道德教育新载体“道德银行”的若干思考

对高校道德教育新载体“道德银行”的若干思考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该举措在浙江乃至全国高校尚属首例,也因为此,“道德银行”尚未“营业”便在引发激烈争论。此外,学期结束,“道德银行”还将对“存款高额者”进行“十佳道德富翁”的排名,并给予全院通报表扬;学生在“道德银行”中的储蓄等级还将被列为团内评优、奖学金评定的参考。“道德银行”建立的实践反映了

对高校道德教育载体“道德银行”的若干思考

李鸿浩 郦 佳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杭州 310024)

摘 要 本文以浙工大之江学院“道德银行”为个案,从道德教育学、市场经济学等学说入手,通过对在杭及浙江其他部分高校学生的调查及相关专业人士走访,论证“道德银行”的运作理论及实践基础,求证其在具体操作上的可行性等相关命题,并对“道德银行”未来的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道德银行 道德教育 高校 创新

一、“道德银行”的调查背景与基本状况

2003年11月5日,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启动仪式,宣布“道德银行”正式成立并运行。“道德银行”的推出前后引起了社会舆论的极大关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美国国际广播电台等几十家国内外媒体纷纷对此事进行了采访报道。

2004年10月,之江学院首次教学工作会议上通过的《学生创新学分认定办法》中明确规定,学院年度“道德富翁”可申请获得相应学分,将道德进一步量化,这一做法又一次引发了社会媒体的争议。11月1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再次制作关于“道德银行”的专题片,对“道德银行”的新制度进行了深入广泛的调查、采访。新华社记者采写的《浙工大“道德富翁”可获学分惹争议》,被新华网、新浪网等大量转载。

做好事需不需要回报?道德该不该明码标价?反对意见认为道德银行的运行规则有过强的功利性色彩,“论德行赏”很容易导致投机行为;但是,与此同时,大多数持赞同态度的人认为道德银行是从制度和体制保证的角度对道德建设的有益探索。

针对“道德银行”在社会上引起的激烈争论,笔者也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杭州及浙江其他部分高校学生进行对“道德银行”的“活动支持率”调查。

《“道德银行”活动支持率调查》的调查问卷总量:500份。其中,浙工大之江学院200份,浙工大朝晖校区50份,浙江大学等在杭高校100份,宁波大学、温州大学等浙江其他高校15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451份。其中,之江学院196份,浙工大朝晖校区45份,浙江大学等在杭高校84份,宁波大学、温州大学等浙江其他高校126份。

由上述调查可以基本得出:在调查范围内,82.51%的大学生对“道德银行”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而在这些人群当中,又有65.20%的高校学生认为“道德银行”开展的活动是不违背现今社会道德的。

再换个角度,63.60%的被调查者基本或完全认同之江学院现行的“道德银行”运营模式,这从另一方面也可以间接地揭示当代大学生在“道德观”或者“好人好事行为”上还是需要人们给予一定的认同和赞扬的。并且45.77%的人也表示愿意或已经参加了这项活动。

不仅如此,“道德银行”的模式还在浙大湖滨校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杭城其他高校内得到了推广,类似的名称有“道德营业部”、“道德储蓄所”等。

“道德银行”作为新时期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载体,是否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这一问题成了创办“道德银行”所迫切需要的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二、“道德银行”在争论中日渐明晰

在人们的印象里,“银行”总是和金钱联系在一起,“道德”则以无私奉献、不求回报为最高境界,然而浙工大之江学院却把这两个互不相关的概念“联”在一起,办起了“道德银行”。该举措在浙江乃至全国高校尚属首例,也因为此,“道德银行”尚未“营业”便在引发激烈争论。

道德能否被量化?存入银行的“道德币”是否可以随意支取?与无私奉献精神是否相悖?是否增长道德功利化的倾向?往深层次探究,“道德银行”的设立,能否强化学生的道德观念,促使社会的道德回归?

(一)道德是如何变成“货币”的

按照之江学院“道德银行”的《学生道德银行实施条例》,学生参加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社会公益活动和其他各类好人好事等都可获得相应的“道德币”,将学生在这些活动中的表现转换成“道德币”,存入“银行”,作为其在“道德银行”中的储蓄,“道德币”的多少,意味着该学生所做的青年志愿服务工作以及好人好事的多少。同时学生凭“道德币”可以向“银行”申请帮助或享受相应的待遇。

此外,学期结束,“道德银行”还将对“存款高额者”进行“十佳道德富翁”的排名,并给予全院通报表扬;学生在“道德银行”中的储蓄等级还将被列为团内评优、奖学金评定的参考。

(二)对“道德银行”的非议和置疑

有争议认为创办“道德银行”的本意是倡导树立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出发点完全符合公民道德建设主流,但“道德银行”这种提法值得斟酌,有哗众取宠之嫌疑。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公众的价值、道德观念正处于转型期,这种提法也有可能造成“价值对等交换的道德予取纯市场化”的错误导向。道德行为本来就是无私的,对于奉献者来说,服务别人本不应该带有任何目的和想法,如果非得靠制度或某种形式来求取互助风气,那么道德本身就变了味,再者对那些达不到“无私奉献”境界的人来说,再怎么形成制度也是枉然。

也有人认为道德观念是一种综合素质,是良好的修养形成的人生价值观。而“道德银行”的出现,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市场化的激励机制能否用来激励道德回归?人们把道德标价,而不将其视为人的精神的一部分。当一个人觉得有利可图时,他可以道德;当他觉得无利可图,他是否可以不道德?如果这只是个别人的选择,也许没什么大碍。可是,当它得到许多人认可,成为群体的选择时,就值得注意了。成立“道德银行”是向志愿者们回报爱心,也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志愿者行列。如果是为了回报爱心才加入志愿者行列,这种道德的提倡,背离了道德观念的本意,不是与无私奉献相去甚远了吗?所以,客观上讲,“道德银行”上升不到道德观念。

不少人也发出了这样的疑问,道德是一个意识范畴的概念,把道德存入“银行”,就意味着道德像货币一样,进入商品经济领域能够自由流通、支取,这样一来道德不是变味了吗?有学者认为“道德银行”的提法不妥,“银行作为一个金融机构,应该是有存取也有支出,但道德显然不能支出,更不能透支。”甚至还有评论家尖刻地指出,“当道德称斤论两的时候,道德已不成为道德。”

(三)“道德银行”是一种良性的“道德”循环

道德的定义在争论中日渐明晰。是否创办“道德银行”,我们认为主要衡量标准有以下几点:一是“道德银行”是否能引发学生对“道德”二字含意的深刻了解和思考;二是“道德银行”是否能让传统的高校道德教育找到一个可操作的机制和平台;三是“道德银行”是否能对提高学校的整体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产生积极影响;四是“道德银行”的出发点和最终结果是否都是好的。

“道德银行”建立的实践反映了大学生既有追求崇高道德理想的愿望,又能够正确遵循和运用物质利益原则实现自己利益追求的现实,是高校道德教育建设实践活动中的发明创造,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过去,我们强调助人为乐,讲求无私奉献,但总是付出而没有回报,这本来就是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更为严重的是,由于道德评价与道德赏罚的不公,导致义务与权利、奉献与报偿、德行与幸福的相悖。一个社会如果陷入这样一种不合理的状态中,那么,个人品质堕落就会成为一种必然,道德义务履行或道德奉献,也绝对得不到一个良性循环的机制支持。

“道德银行”实践着眼于引导、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使他们在遵守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目标。建立“道德银行”提供了具体实在的操作平台。这是因为在“道德银行”活动中,每一个人既为他人提供服务和劳动成果,又享受他人的服务和劳动成果,从而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行为统摄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服务道德理念中来。

三、“道德银行”的意义与影响

之江学院创办“道德银行”首先在于机制与理论的创新。它是对道德激励与道德回报机制的一种尝试,并试图通过这种创新,不仅寻找到“道德银行”道德回报机制的理论基础,更在实践当中对这种机制与理论创新予以检验与确认。

“道德银行”是道德理念和教育载体的创新。原来的德育教育模式号召性的多,可操作性的少。之江学院提出创办高校“道德银行”的设想后,学院考虑在试点的基础上推广,作为高校道德教育的创新载体,作一些探索和尝试。以往的思想品德课等德育教育重在“认知”,而“道德银行”则更重“践行”。将传统的单纯讲求付出与奉献的思路转变为团结互助统一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道德服务理念。为志愿者在自身需要帮助时及时获得回报提供了可能的途径和渠道,免除了志愿者遭遇困难时的后顾之忧和奉献后的“失落感”,有助于形成良好道德氛围。

“道德银行”最直接的特征是服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服务既包含着市场行为,也包含着道德追求。作为市场行为,服务者通过为他人提供服务获得一定的回报,作为道德追求,服务者通过服务活动,感受助人之乐,提升精神境界。“道德银行”强调社会责任的同时,又不抹杀人个性,个人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他的正当利益和正当权利得到相应的保护和回报,实现了道德理想要求与现实利益追求的统一。

四、“道德银行”的反思与建议

(一)对“道德银行”评估制度的反思

道德评估是之江学院“道德银行”运行中的一个难点。《之江学院学生“道德银行”评估制度》规定评估对象包括:①青年志愿者校内活动;②社会实践基地的社会公益活动;③各项好人好事记录。前两者主要评估的是学生青年志愿者参加相应学校组织的志愿活动,以时间(小时数)、件数来作为评估单位,操作难度相对较小。而后者的评估难度相对较大。

因为好人好事具有随意性、随时性等特点,很难纳入“道德银行”的评估范围,同时,因为很多同学可能做好事“做而不报”,很难体现一定意义上的公平性。此外,什么样的事情可算作好人好事也让评估在制度上出现了漏洞。如果只有义务献血、拾钱物等几项可作为制度考量的话,大量类别的道德行为将无从取舍。

倘若仔细观察可发现:真正处于“道德银行”评估下的道德行为,十有八九是组织程度较高,集体涵义较大的活动。而真正出自个体的道德行为,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得到体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如果个体的道德行为不能在体制内得以确认,并得到激励,“道德银行”的整套激励机制将归于失灵。

银行有储蓄必有支出,而且存取自由。就道德范畴来说,我们认为应以储为主,不能随意支出,更不能透支。如果大家都随意支取道德,校园环境可想而知。

因而,寻找一种更为妥当的且易操作的“道德”评估方法,是继理论创新后,“道德银行”在实践层面面临的又一个难题。

(二)对“道德银行”的发展建议

作为全国高校以及省内首家“道德银行”的实践者,之江学院肩负的责任更重要在于为高校的青年志愿者活动,乃至整个社会的道德体制建设作出一个有益的实践与尝试。“道德银行”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们乐于奉献的本性,尽管有人认为不妥当的评估制度或多或少地给这类“道德银行”烙上了功利色彩,但是对于道德理论的研究和具体的“道德银行”体制探索还是具有可行性和实践性的。

作为一所民办二级学院,之江学院有着独立的运作模式和良好的师资条件,有条件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先跨一步。同时,“道德银行”作为一个新生的事物,不管是制度形式还是具体的规章细节,都没有经过实践的充分检验,必须在不断的探索之中修改完善,这也是之江学院“道德银行”的具体操作人员所应注意的。

另外,道德体制是相对于整个社会而言的,它的建立不仅需要一定的地域范围和人口基础,也需要相当的时间跨度。而之江学院在这些方面都存在欠缺。拿后者来说,四年以后,毕业生即退出了“道德银行”,他之前的储蓄该如何继承、回报?因此,目前的“道德银行”实践还相当的孤立,要使其真正起到整个社会的道德规范作用,还为时尚早。

总而言之,之江学院的“道德银行”实践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定程度上讲已经被各方所认可,这是好事。同时也应该看到,这个实践之路才刚刚开始,在道德的实践上,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出成果的,更多的人会关注“道德银行”在实施一年两年以后会取得什么效果,以综合的效果来评定这个机制的优劣与否。

参考文献

[1]江南.浙江工业大学“道德银行”在争议中开张(热点解读)[N].人民日报,2003-11-13(5).

[2]张一青.利益激励机制与大学生道德建设[C].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3]王建胜.基于“道德银行”的道德教育理论探讨[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4.(1):87-91.

[4]米歇尔·鲍曼.道德的市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5]蒋一之.道德教育新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