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民族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思考

关于民族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思考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高校大学生尤其是民族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与发展。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外在表现,主要表现为其人文行为,即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止、生活方式及习惯等。因而,对大学生人文素养进行分析、研究,必须紧密结合这两部分进行。

关于民族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思考

黄宗贵

(中南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

《易经》中曾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可见,先贤们已经将“人文”和“天下”相联系。

人文素养是一个意蕴丰富的概念,有着深刻的内涵与宽广的外延。它能反映一个人的人格、气质、情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的个性品质,是一个现代人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缺乏人文素养,失落人文精神,何谈个人乃至社会、国家、民族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其人文素养的内涵,也呈现出鲜明的特色。现代社会要求我们具有既关心个人又关心他人乃至整个人类的素质,单纯追求某种科学技术水平、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而高校大学生尤其是民族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与发展。本文将以此为出发点,对民族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展开探讨。

一、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内涵与外延

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可以分为外在表现和内在积淀两个部分。这两部分互相联系,缺一不可。

其一是外在表现方面。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外在表现,主要表现为其人文行为,即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止、生活方式及习惯等。当然,外在素养包括一个人具有的能力、行为及其成就。这些是大学生人文素养最直观的显现。大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直接反映出个人人文素养的高低。正所谓见微知著,“窥一斑,见全豹”,这些日常表现的意义就在于,从细微处见整体。很多时候,一个小的细节,就能将一个人的人文素养展露无遗。就像《韩非子·说林上》中指出的那样:“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圣人能以小见大,从首看尾,见现象而知本质。

其二则是内在积淀。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内在积淀,包括政治素养、哲学素养、文学素养、史学素养、艺术素养等多方面,也就是一个人对世界、环境、人生的看法,或者说对人、事、物的看法。江泽民同志曾在讲话中强调: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对于当代大学生尤其是民族高校大学生而言,思想政治素质尤为重要,除此之外,其他各类素养的提升也不容忽视。例如,哲学素养直接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紧密联系。文学素养、史学素养、艺术素养等,是大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各方面的素养,构成了大学生的内在品质,对其行为有着巨大的影响。先哲们“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论断,是需要我们铭刻在心的。

外在表现和内在积淀两个方面,构成了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集合体。人文素养的外在表现,是对于人文素养内在积淀的直观表现;人文素养的内在积淀,对人文素养的外在表现起决定作用。没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内在积淀,其外在表现不免浅薄;人文素养内在积淀的不断提升,可以带动和促进其人文素养的外在表现。双方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密不可分。

因而,对大学生人文素养进行分析、研究,必须紧密结合这两部分进行。不能孤立、割裂地看待其一,否则,由此进行的研究工作就难免有失偏颇,不能准确地传达和概括,同样也不够合理和科学。

二、民族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特殊意义

前文中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简单探讨。那么,大学生尤其是民族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特殊意义有哪些呢?

第一,民族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关系到各民族高素质文化人才的培育大局。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人文”的解释为:“指强调以人为主体,尊重人的价值,关心人的利益的思想观念。”基于这种观念而形成的素养,即人文素养,无疑对个人成长有着巨大的支撑作用。这种作用不仅表现为健康的心态、理性的思维以及宽容的心胸,还表现为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民族类高校学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扎实的人文素养。良好的人文素养,有助于民族高校学子自觉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民族高校大学生不断参与到各种实践活动中去,提升自我、完善自我。这对于推动民族高校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为各民族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

第二,民族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有助于推动民族平等、团结、互助。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始终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民族工作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共同团结奋斗是我国各族人民的深切愿望,共同繁荣发展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核心是我国各民族始终紧密团结,坚持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同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抓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主题,就抓住了新形势下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就能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到国家发展上来,就能不断开拓我国民族工作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民族院校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民族类高校学子的人文素养,与学校的整体风气直接相关。在民族高校中,大力推进人文素养培育工作,有助于让每个学生自觉树立起友爱、互助的理念;有助于让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理念植根于每个学子的心中;有助于56个民族大家庭的和谐稳定,增进各民族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第三,民族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与发展。民族高等院校是培养各民族人才的摇篮,是面向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重要人才储备库。

民族类高校学子,肩负着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重任。其人文素养,对于民族地区的长期建设和发展意义重大。倘若民族高校大学生不具备优良的人文素养,则必定难以承担起时代和历史赋予民族高校学子的崇高使命。因此,要把教育培养、全面提高民族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要大力开展人文素养教育,大幅度、宽领域地提高各族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与发展奠定坚实、雄厚的基础。

三、民族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所面临的难题

一是面临着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潮的冲击。个人的成长,总是处于一定的环境中。这个环境,对于民族高校大学生来说,小而言之是校园,大而言之是时代和社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西方的许多观念也涌入国内,产生了巨大影响。这其中,就包括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潮。这些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无孔不入地腐蚀着民族高校大学生们尚处于形成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果不能正确对待这些思潮,就会受到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较大影响,易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信念产生动摇,使得民族高校大学生误入歧途。所以,如何科学引导他们规避这些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认真总结归纳方法。

二是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蚀。社会风气,主要是指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行为。民族高校大学生不可能脱离社会群体而独自生存。日常生活中,他们总要通过言行举止、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等途径,或直接或间接地同社会产生联系。所以,除了西方的部分腐朽思潮之外,不难发现,社会中不良风气对民族高校大学生的思想侵蚀作用同样十分明显。如极少数民族高校大学生沾染了酗酒、滋事的陋习;极端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也使得个别民族高校大学生错误地选择利益至上的理念,忽略了传统的道德规范,争名逐利的思想日益泛滥。此外,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蚀还表现为秩序感的淡薄,使得极少数大学生不能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生活无序;诚信意识的缺失,使得极少数大学生在待人处事方面疑虑重重,不能坦诚相待,不能有效地同老师及同学们开展沟通和交流,不能与他人建立起稳固的信任感。

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往往会引发连锁反应。其消极影响,极容易通过个别的民族高校大学生迅速扩散、传播,影响到周围的同学。这也在客观上加大了后期通过人文素养的培育来消除负面影响和进行正面引导的难度。

三是部分学生个人主义思想严重。有些学生过分强调个体行为的随意性,而将对道德、纪律的蔑视与叛逆看作是有个性,缺乏社会责任感。目前,新入学的大学生已经进入“90后”时代。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90后”普遍为独生子女。与他们的父辈们不同,“90后”正赶上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年代,是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其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与老一辈中国人有很大的不同。过分地强调个人主义,强调自我理念、自我价值、自我意识,是许多“90后”存在的通病。轻则可能会出现见难不帮、冷漠孤僻的状况,重则会导致损人利己、假公济私现象的发生。对于民族高校大学生而言,如何科学培育其人文素养,使之在自我发展的同时注意承担其相应的社会责任,更加注重将个人价值实现与集体价值实现相联系,需要长期持之以恒的探索。

四是少数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弱化。其一是小部分民族高校学生未能很好地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对自己本民族的认同感弱化;其二是小部分民族高校学生对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缺乏了解。这些现象不利于各民族团结进步,不利于认同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

在民族认同的构建上,一是在中华民族的统一体这个层次上强调作为整体的中华民族的统一性和共同性。二是在挖掘共同的民族性上,要以公民权利为本位构建民族认同,进而形成整体的国家认同。三是要着重培育和构建作为整体的中华民族的具有时代精神和发展取向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质。

民族文化的存在和传播,能够使民族高校大学生形成某种共同的意识、观念和标准,进而产生价值认同感。而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是维系、凝聚、形成及识别一个民族的本质力量和核心要素。因此,在培育民族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到民族高校学子的特殊性,更加注重推进学子们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扬,以促进广大学生对各民族乃至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通过综合采用民族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途径和手段,使民族高校大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各民族必须团结、互助,共同构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共同促进中华民族大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四、民族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实施方式

认识到民族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所面临的挑战,有助于科学、全面分析,寻求破解的途径。民族高校,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不同的民族高校所处地理位置不同,社会环境也不尽相同,因而具体实施方式难免存在差异。有差异,同样也有共性。下面就是从共性层面,探讨实施民族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工作中几个应当坚持的原则。

第一,要坚持用科学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引领民族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决定了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主要任务是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大学生,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科学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

我们应当看到,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带来的急功近利主义思想,网络快餐文化的广为传播,以及就业、生存压力所带来的实用主义倾向的影响,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中,科学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宣传教育常常处于缺失状态。

在民族高校中,应当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传播。坚持深入开展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深入开展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的公民道德教育;深入推进以爱国主义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功立业。

第二,大力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不但体现了崇高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还涵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等众多领域,已然成为华夏儿女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对于民族高校学子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模式等都有深层次的影响,有助于民族高校大学生进一步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推动民族振兴、崛起的责任感和认同感。

少数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漠视的现象同样应当引起人们的警醒。在推进民族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过程中,应当大力推进传统文化教育,将传统文化的推广与时代精神相融合,使传统文化在新时期焕发出青春与活力。例如,将孔子的仁义思想用于调节现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民族高校大学生们更加注重相互之间的和谐相处;将庄子的无为思想运用于指导民族高校大学生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注重保持人和自然的和谐。再或者,通过宣扬传统文化中极具鼓舞作用和带动作用的文化现象,使民族高校大学生在精神层面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三,通过扎实开展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进人文素养培育。要把做好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民族高校开展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工作的突出位置,不断推进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和创新。

2009年1月14日,在全国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家民委党组书记杨传堂曾指出,民族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特殊地位,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深刻认识到,做好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和谐稳定的大事,是关系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繁荣发展的大事,是关系民族院校立校之本和办学方向的大事,是关系各族学生未来、各族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由此可见,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到民族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工作中,是民族高校办学特殊性的要求,也有利于民族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并取得实效。

第四,创建浓郁的民族高校校园文化。借助各级党、团组织及学生社团广泛开展诸如读书活动、演讲活动、征文活动、竞赛活动等,使大学生在参与各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的过程中,实现人文素养的逐步提升。

中南民族大学已经进行了这样的尝试,并取得显著成效。自2010年3月21日开始,中南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开始在校内主办“南湖大讲坛”,这是迄今为止学校最高层次的、最具影响力的人文素质讲坛。活动面向全校师生,邀请专家学者、企业家、知名人士等各界名流前来作讲座,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历史、科学、教育、时事、人生等诸多领域,侧重于对大学生成人成才方面的指导。目前,已有13位知名教授、专家学者带来了13场精彩的讲座,让广大师生领略了各位大家的风范,也开辟了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新天地。一年多来,该项活动受到了全校师生的热捧,不仅是学校一个特色鲜明的亮点,而且逐步成为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一个品牌。正值学校60周年华诞之际,校党委宣传部将各期讲座的内容结集出版,是为了更充分地发挥人文素质讲座的育人作用。

第五,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景观建设的作用,使之成为推动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物质载体。校园物质文化景观建设,是推动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辅助方式。优秀的、有代表性的物质文化景观,对民族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如中南民族大学近年来就建设了巨型民族浮雕、民族团结壁画、道路标牌和校训石、《南湖赋》石刻、湖塘文化石等各类人文景观,包括前些年建造的著名人类学家吴泽霖先生的铜像和“翔”“火之舞”等雕塑,构成了特色鲜明、寓意深刻、亮丽和谐的校园文化景观。通过多种方式,让民族高校大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体会民族团结、互助的重要性;锻造积极向上、努力奋斗的顽强品格;主动学习优秀学者潜心民族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内涵……

第六,重视课堂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向人文素养培育倾斜。大学课堂,是民族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主阵地。通过调整课程设置,逐步提高人文课程的比重,是提升民族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具体到实施层面,首先应当做到开设的人文课程种类的多样化,使得大学生能够便捷地学习人文知识。如紧密结合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内在积淀层面,开设提升民族高校大学生政治素养、哲学素养、文学素养、史学素养、艺术素养等多方面素养的课程。而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应时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如在讲授文学作品的同时,也要将作家的生平经历和人格魅力贯穿于教学的过程,回到作家对生命的抗争和奋斗的现场。比如,引导学生体会屈原的《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奋斗精神;从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感悟“威武不能屈”的气节;从鲁迅的《呐喊》中领悟忧国忧民情怀;从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中感受拼搏的勇气;从高尔基的《海燕》“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中体悟壮志豪情……其次,要加强引导和鼓励。如通过提高这些课程的学分,增大这些课程的实践比重,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民族高校大学生自觉学习、接受人文知识的积极性。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开展实践体验活动的方式,引导大学生们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在循序渐进中不断实现人文素养的持续、稳步提升。

五、民族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保障机制的建立

近些年来,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工作引发了专家学者们的热议。国家教委高教司曾组织召开“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报告会”。2010年7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多次强调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重要性,强调高校应当强化环境育人功能,进一步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加强和改善大学生管理、服务工作。

为确保将民族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落到实处,应高度重视保障机制的建立,以便从制度层面规范、约束培育行为,使之实现常态化。唯有如此,才能确保民族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不是“一阵风”,确保民族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取得实效。

(1)实现人文素养培育形式的制度化。在探索进行民族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过程中,要及时总结经验与教训,将部分行之有效的方式进行制度化建构。

其一,在课时安排方面,规定教师讲授人文课程所占的最低比例,规定学生选修人文课程的最少科目数。在高水平的讲座、高密度的宣传方面,规定每学期的最低次数。通过硬性的规定,确保人文课程的开设及学习不会成为空谈。

其二,在实践教育方面,提供适当的经费、场地等保障条件,为开展形式多样的人文素养培育活动创造可能性,解除人文素养培育的后顾之忧。“体验作为情感教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既有认识论的意义,即用体验的方式达到认识理解;又有本体论和价值论的意义,即体验是人的生存方式,也是人追求生命意义的方式。”通过加强大学人文素养的实践教育,不断将优秀的人文知识成果内化为民族高校青年学生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

(2)建立规范、全面的考核评价体系。要真正推动民族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科学的考评机制必不可少。规范、全面的考核评价体系,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中的成效及问题。考核评价体系中,应当明确规定人文素养培育效果的测评办法,如定期组织人文知识考试、开展人文素养竞赛等。用可量化指标对人文素养培育的实效进行评判,避免出现无章可循、规章模糊等情况。

此外,这个考评机制中,应当详细规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如学生在人文比赛中获奖、特色人文活动的成功举办等,都应在第一时间进行表彰,并予以相应的学分奖励;对于在日常授课中不认真按照学校部署开展人文知识讲授、敷衍塞责的个别教师,要给予批评甚至处罚。通过奖励的激励作用和惩处的警示作用,促进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有效进行。同时,充分发挥典型人物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高校各级党、团组织的平台作用,认真宣讲考评办法,让更多大学生知晓,吸引更多大学生参与到人文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中。

最后,倡导创新形式,不断丰富人文素养培育的方式与途径。在开展民族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工作时,不应墨守成规,应当鼓励有创意、较为新颖的培育形式。

高校中,也可以成立人文素养培育的领导机构,负责专门研究民族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方式,及时掌握其他院校的人文素养培育动态信息,取长补短,汲取好的经验和做法。通过开展校级、省级甚至国际交流的方式,以交流合作促教育,开拓民族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新视角和新思路。同时,积极开展成果应用转化研究,从宏观上进行统筹安排,有序推进民族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