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上海高校媒介素养现状分析与思考

上海高校媒介素养现状分析与思考

时间:2022-04-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六、上海高校媒介素养现状分析与思考本次调查的样本随机取自上海十大高校,涉及性别分布为男性47.3%,女性52.7%;大一占14.2%,大二与大三占39.2%,大四占20.2%,研究生占25.8%;理工科学生为47.1%,文科学生为52.9%;月消费300元以下为5.4%,300元到500元以上为33.3%,500元到800元为41.3%,800元以上为19.9%。

六、上海高校媒介素养现状分析与思考

本次调查的样本随机取自上海十大高校,涉及性别分布为男性47.3%,女性52.7%;大一占14.2%,大二与大三占39.2%,大四占20.2%,研究生占25.8%;理工科学生为47.1%,文科学生为52.9%;月消费300元以下为5.4%,300元到500元以上为33.3%,500元到800元为41.3%,800元以上为19.9%。综上所述,本次样本各项分布比较均匀合理,比较能反映大学生的状态。

通过本次调研,可以看出上海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总体表现不错,通过分析问卷回复结果,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接触媒介范围较广,新旧媒体平分秋色

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受访者接触媒介均有一定广度,并且大多具有对网络的使用能力。

我们的调查表明,大学生在对网络频繁使用的同时,与传统媒体也有很紧密的联系。每周仍旧有70%的人听广播,有66.8%的人使用平面媒体。可见,大学生与媒介接触的方式是多方面的,无论是平面媒体报纸期刊,还是立体媒体如电视,以及传统的广播和新兴的网络媒体,都有半数或者接近半数的同学介入,而其中接触网络媒体最为突出,高达84.6%,网络受欢迎程度为52.3%。而报纸仍旧是大学生喜欢的媒体,接触度高达78%,受欢迎程度为24%。至于电视与广播,由于设施的便利性,在大学生中也有大量拥护者。至于被赞为“第五媒体”的手机的接触程度则非常可观,高达51.7%,但是由于手机广告短信等原因,在几大媒介中手机的受欢迎程度反而是最低的,仅仅为7.1%。

从接触时间来看,基本四分天下,网络占87.7%,电视占73.1%,广播为71%,平面媒体为66.8%。从长远来看,虽然媒介物理性质的改变会深刻影响人类的生存规则,但是“媒介即信息”这一经典议题注定了在数字时代,无论是网络等新兴媒体还是传统媒介,内容的价值性始终是放在第一位的,同时两者的结合也会出现新媒介包装旧媒体的趋势,在今后的媒体中,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的定位将逐渐模糊,将会出现传统媒体网络化、新兴媒体传统化的趋势,传统媒体将更多定位为内容供应商。

媒介素养的重要标志在于主动接触媒介,从媒介获取信息、娱乐等。从调查来看,上海大学生接触媒介的动机中获得资讯占到首位,为58%;其次是娱乐,占到34.3%;学习占到第三,为22%;打发时间为7.3%,其他为2%。由此可见,上海大学生还是很善于利用媒体为自我服务的。

2.普遍具备中等信息查找使用能力

受访者使用媒介具有一定深度,基本具有查找相关信息的能力。

在信息时代,媒介已成为人们最重要的知识来源之一,有学者指出,现代中国人一天所接触到的各种信息量,相当于20多年前的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所接触的信息总量。而我们谈媒介素养,尤其是在数字鸿沟日渐拉大的今日,强调媒介使用能力尤其具有现实意义。所谓媒介使用能力,也就是对的媒介认知能力,指的是从无数信息中获取、分析各种形式的有效信息的能力,而大学生的媒介使用能力尤其重要。在大学生的上网动机中,获取资讯占到58%,娱乐占到34.3%,可见这两项功能是最普遍的。

而如果不上网的话,44%的学生会选择学习,使用其他媒体的人则占19.3%,23.7%的人会选择体育活动,近三成的人则可能选择做其他事情。而大学生中如果选择上网看新闻的话,大陆的门户网站成为67.7%的人的选择,有32.8%的人会去bbs,传统媒体网站则有21.4%的人会去。这表明bbs与门户网站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两大选择,一个以小众化得到青睐,一个以内容丰富、快捷而受到关注。至于被很多人关注的博客传播,只有23.4%的人会留意上面的新闻,约有16%的人不知道博客为何,而经常和总是写博客的人只有11.5%和2%,由此看来,博客的普及程度并没有人们想的那么乐观,更不用说传播效果了。最为重要的能力,就是对自己信息查找能力的判断,仅仅有6.8%的人认为自己精通,较好与一般的人分别达到38%和50%,不佳和很差的仅仅有4.1%和0.7%,整体看来基本属于平均偏上水平。

3.基本具有辨别媒体信息的理性能力

(1)持理性批判态度,对不良信息有相当的抵制能力。

大众传媒在信息时代越来越成为知识的来源,它可以帮助我们,但更有可能对人的精神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媒介素养在西方最为深入探讨的是它的批判功能。

在我们的调查中,对媒体报道,大部分人都将其作为辅助判断依据,有62.1%的人如此选择,同样也有22.7%的人将其作为主要判断依据。而对于媒体报道的真实程度,认为准确还原的仅仅有1.6%的人,17.7%的人认为比较属实,而认为带偏向性以及部分歪曲的人则分别占24.4%及14.5%,值得注意的是,有1.1%的人认为是完全失实。可见大部分受众对于媒体报道还是存疑地接受。但是媒体的观点则遭遇很强烈的抵制,有73.3%的人将其作负面评价,而奉为引导以及正面评价的只有11.1%与11.4%。对中国媒体的印象,舆论导向工具仍旧是第一位,占到54.2%,而文化商品与娱乐工具则分别占25.0%及17.8%。而在不同媒介的报道相左时,32.7%的受众最相信的是电视,而25.8的受众相信报纸,19.3%的受众相信书,对于新兴媒介网络与手机,则分别只有13.2%与0.43%的人相信——这与新兴媒介不规范引起的安全性低、公信度差不无关系。而对于媒体的黄色、暴力类报道,11%的人认为是客观事实,16.8%的人认为是生活调剂,39.3%的人不作评论,18.4%的人表示无可奈何,2.6%的人深受困扰,只有13%的人表示坚决抵制。可见在多元的社会氛围下,大学生对各类报道是存在一定容忍度的。

广告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甚至占据极大位置。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就指出,资本主义由消费主宰,购物商场、游乐园、大众传媒的影像已经让生活成为模拟与仿真的狂欢;中国学者严峰、韩玉芬认为,广告“作为现代生活的宗教,是隐秘的消费意识和大众性仪式的混合,并创造出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疑似环境’”,并且“按照商品化逻辑操纵人的心理和行为”(11)。《2004—2005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以翔实的数据显示,2004年中国传媒产业整体市场规模已达3270亿元人民币,这其中广告的作用更是功不可没。在《理解媒介》中,麦可卢汉特别说明广告的鼓惑作用,“幸福就是痴迷于长期受蒙蔽的状态”。在此次调查中,对报章上频频出现的美容、医疗、声讯等广告,只有1.5%的受众会一律细看,而11.9%的受众会按需购买,有23.2%的人会简单浏览,而视而不见与跳过的受众分别为20.9%、40.5%。可见,大学生对于广告的态度是比较消极的。

(2)以财经媒体为例考察。

现代社会的特征在于商业成为主流,而信息的交换目前主要还是由财经媒体来承担,经济报道因而成为最受欢迎的报道之一。与此同时,经济浪潮催生了中国的不少财经媒体,所以本次以对财经媒体相关方面的调查作为高校学子媒介素养的一个案例。

在调查中,认为中国的财经媒体专业或者非常专业、相当专业的受众不到三成,而46.2%的人认为一般,认为有所欠缺的则有12.5%。而对于其写作风格,认为大众语言的有16.5%,认为平实易懂的有29.8%,认为深入浅出的有21.1%,而认为理论艰深的有15.3%,认为逻辑晦涩的有8.4%,3.7%的人认为无法理解。可以想象,大学生应该属平均水准之上的读者,但是中国财经媒体的报道却对相当多的调查者的阅读构成障碍新闻报道的典型特点是以平易近人的叙述风格启迪民智,在写作风格上中国财经媒体要多下工夫。

4.媒介素养教育有待积极开展

心理学家荣格论证环境对心理人格的影响时曾经说过:“每一位罗马人都生活在奴隶的包围中。奴隶及其心态在古代意大利泛滥成灾,每一位罗马人在心理上——当然是不知不觉地变成了奴隶。因为他经常不断生活在奴隶的氛围之中,所以他也透过潜意识受到了奴隶心理的浸染。谁也无法保护自己不受这样的影响。”(12)

置身大众传播年代,媒介的影响更是无孔不入。同样,戈夫曼(Erving Goffman)经典的“拟剧理论”也以为,人们在社会这个多幕舞台上的林林总总的行为角色与“社会情境”息息相关。而梅罗维茨(Joshua Meyrowitz)教授曾经指出,大众媒介所形成的环境之所以难以觉察,其原因在于,只有相当数量的人使用某一媒介时才形成可见空间——今天的数字环境亦然。如何从中准确地找到相关信息,是每个一个现代人应该具有的能力,媒介素养是一个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其意义归根结底是一种教育理念——一种基于媒介素养培养的教育。

1933年,英国学者E.R.利维斯在《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一书中第一次谈到了媒介素养教育,从此欧洲、美洲的很多国家开始重视媒介素养问题,20世纪60年代之后更是开设了大量的课程。这些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在大众传播年代能以批判的心态审视媒介,远离不良信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后,媒介素养教育在联合国以及一些国家政府的支持下逐渐成为一种终身教育。据介绍,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挪威、芬兰、瑞典等国已将媒介素养教育设为全国部分地区中、小学的正规教育内容。而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开始逐步走出保守主义,将多元开放的心态引入媒介素养教育,从抗拒转变为培养辨别能力,这也是一个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过程。

而在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末起开始思考媒介素养问题,但真正成为立论热点却是在最近两年,而媒介素养教育问题更是刚刚起步。陈力丹敏锐地察觉到东西方媒介素养教育的不同:“20世纪30年代西方媒介素养理论的提出,有感于培养公众媒介批评精神的必要,而我国学界提出公众的媒介素养问题,看重的是传媒知识的普及和如何教育公众正确使用传媒。”(13)在笔者看来,实用目的和批判精神并举应该是中国乃至世界媒介素养教育的大方向。

根据蔡骐所注意到的,美国的Stanley J.Baran以及Dennis K.Davis所著的经典教程《大众传播学理论》2000年的版本已经把媒介认知能力及相关讨论列为大众传播理论的最新动向(14)。而在国内,媒介素养理念的滞后让人感到遗憾,据上海某“媒介素养研究”网站的调查显示,对“媒介素养”概念不太了解的人数在受调查者中占近六成——而登录此类网站的人应是对媒介知识有相当理论背景的人,这个数据就更值得反思。

中国新闻界前辈邵飘萍更是在几十年前就感到新闻教育对国民的重要性,他主张,“依愚之私见,新闻与人生之关系,既如此之密切,新闻知识应列为国民普通知识之一”,“中学以上的学校都应开设新闻课程,大学应设立新闻系”(15)。传播学者James D.Halloran曾经说过:“像任何其他种类的教育一样,或者像任何社会建制一样,媒介教育无法在孤立的情况下得到充分的研究,比如离开了更宽广的历史、文化、经济、法律、民族、政治及社会背景,它正是在这些背景中发展起来的并且还在起着作用。”(16)

此言信然,上海乃至中国,从大学生到普通公民,媒介素养水平提升之日,必然是建立在整个教育乃至社会体制配套协调运作之后,其路漫漫,但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James Potter,Media Literacy,Sage Publications,1998.

(2)Stanley J.Baran & Dennis K.Davis,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Foundations,Ferments,and Future,2nd Edition,Wadsworth,2000.

(3)Barrty Duncan,“Media Literacy at the Crossroad:Some Issues,Probes and Questions”,The History and Social Science Teacher,No.4,Summer,1989.

(4)Robert Kubey,Media Literacy in the Information Age,Transaction Publishers,1997.

(5)Joshua Meyrowitz,“Multiple Media Literacy”,Journal of Communication,Winter 1998.

(6)Media Lieracacy—the Ontario Ministry of Education Resource Guide for Teachers,Ontario Ministry of Education,Toronto,Canada,1989.

(7)〔加〕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8)〔加〕麦克卢汉:《预知传播纪事》,汪益译,台湾商务1999年版。

(9)〔加〕弗兰克·泰格龙:《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王灿发:《谈谈我国两岸三地的媒介教育问题》,载《湖南大众传媒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11)张开:《媒体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载《现代传播》,2003年第1期。

(12)〔美〕瑞尼·赫伯斯:《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曹凯译,载《媒介研究》,2004年第3期。

(13)林爱兵、王希华:《面对当代受众:媒体的素养教育》,载《科学新闻杂志》,2003年第8期。

(14)郑保章、柴胡:《我国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建构主体及方式》,载《新闻记者》,2005年第5期。

(15)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6)崔保国:《2004—2005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7)臧海群:《传播学教育新方向:从媒介研究到媒介素养》,载《现代传播》,2003年第6期。

【注释】

(1)见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网站。

(2)见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网站。

(3)〔加〕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426页。

(4)张志安、沈国麟:《媒介素养: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载《新闻记者》,2004年第5期。

(5)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载《现代传媒》,1997年第1期。

(6)转引自张开、石丹:《提高媒介传播效果途径新探》,载《新闻与传播》,2004年第5期。

(7)臧海群:《传播学教育新方向:从媒介研究到媒介素养》,载《现代传媒》,2006年第6期。

(8)鲍海波、杨洁、王喜严:《象牙塔里看媒介:西安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载《新闻记者》,2004年第5期。

(9)陈燕:《对高校学生传媒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以河北省四所高校为例》,载《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10)刘佳:《上海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报告》,载《新闻记者》,2006年第3期。

(11)严峰、韩玉芬:《TV风景线——电视与电视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0页、第196页。

(12)〔加〕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50页。

(13)陈力丹:《2005年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12个新鲜话题》,传媒学术网。

(14)蔡骐:《论媒介认知能力的建构与发展》,载《国际新闻界》,2001年第5期。

(15)邵飘萍:《我国新闻学进步之趋势》,载《东方杂志》,1924年第3期。

(16)James D.,Halloran,,“Media Education and Research:In Search of a Sound Base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s”,Media Development2/1995p.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