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分析网络媒介传媒影响力

分析网络媒介传媒影响力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对甘肃大众传媒的调查与分析,实际上也是对甘肃省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现状一个向度的了解和把握。
调查背景与基本情况_2010~2011年甘肃省社会发展分析与预测

一、调查背景与基本情况

近年来,甘肃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省域范围内,不管是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还是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人均拥有量都有了大幅增长。麦克卢汉曾说,“媒介即讯息”。媒介享用数量越多,人们所获知的信息量将呈现几何级数增长趋势,而当越来越多的人依靠大众传媒获得各种生产、生活所需信息资讯时,大众媒介就会对广大受众乃至整个社会的认知、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及相关社会行为方面产生广泛而又深远的作用力,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大众传媒的社会影响力。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大众传媒社会影响力的形成,不仅与大众媒介占有率有关,而且也与媒体受众的职业、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兴趣偏好等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就此而言,甘肃大众传媒所面对的不同的受众对象,决定了其社会影响力的程度、范围、效果等也有别于其他省区。当然,我国的新闻事业始终是党和政府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体社会影响力的发挥,同样也与政府的传媒政策、管理模式、经营模式等诸多因素息息相关。新闻传播史也一再证明,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尤其是经济实力、开放程度等,在很大程度上,又决定着政府对媒体的“态度”以及媒介经营能力。因此,对甘肃大众传媒的调查与分析,实际上也是对甘肃省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现状一个向度的了解和把握。为此,我们甘肃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于2010年7月至8月间,先后深入到兰州市、泾川县、宕昌县等地展开甘肃省大众传媒社会影响力的实地调研与走访。

本次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40份,调查对象涉及工人、农民、干部、知识分子等群体以及新兴群体(包括城市个体工商户、私营业主、民营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国有企业管理者、城市贫困群体等主要社会群体。年龄跨度:18~60岁,其中男性88名,占总人数的62.8%,女性52名,占总人数的37.2%;民族成分:汉族120人,占受访人数的85.7%,少数民族20人,占受访人数的14.3%;文化程度:大学本科以上14人(占10.0%),本科40人(28.6%),大专39人(27.9%),高中23人(16.4%),高中以下25人(17.9%)。居住地:乡村36人(26.1%),县城/乡镇41人(29.7%),市州城市14人(10.0%),省会城市49人(35.5℅);收入:500元以下占21.7%(30人),500-1000元的占13.8%(19人),1001-2000元的66人(占47.1%),2001-3000元的18人(13.0%),3001元以上的7人(5.0%)。

从调查对象的职业分布、年龄跨度、居住地以及收入水平等相关信息及统计结果来看,此次调研具有广泛性、代表性和可信性,调查结论基本上是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总体上能够反映甘肃省大众传媒的社会影响力状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