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师德建设的四大要求

高校师德建设的四大要求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良好的师德修养是言传身教的前提和保证,强化高校教师道德建设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保证。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成功育人的原动力,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那种完全指望依靠强制手段来树立师爱信念的做法是违背师德建设客观规律的。师识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普遍提高教师技能,才能有力地推动素质教育。

一、高校师德建设的四大要求

思想教育是师德建设的基础。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师德取向。为人师表,要以自身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优秀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为基础。要将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学、积极上进的青年,教师首先要具有这样的道德魅力。良好的师德修养是言传身教的前提和保证,强化高校教师道德建设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保证。

(一)必须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

新时期师德建设,对构建德育新机制,实施“以德治国”方略,实现教育现代化有着重要意义。加强师德教育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认识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法规和文件,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认识新时期师德建设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尤其要充分认识加强师德建设对于加快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现实意义。

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础。要形成教师优秀的师表风范,学校必须制定较完善的学习制度、业务提高计划和标准,严格地按《教育法》、《教师法》的规定对教师的执教能力、职责范围和义务进行培养、检查和监督,使教师从思想深处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与精神实质融为一体,把狠抓学习、树师德风尚与教书育人贯穿始终。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以自身完美的人格来培养人,以自身高尚的品格来打造人,用自身的说服力和影响力来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让文明的言行举止成为学生的表率。在政治素质、道德修养和学识学风等方面以身作则,激发教师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的职业情感,使每位教师认识到立业德为首,执教品为先,注重修身立德,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力求做到为学与为人的统一,立言与立志的统一,自尊与自强的统一,诚信与守信的统一,从而对全社会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产生积极而广泛的影响。

(二)树立师爱形象

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成功育人的原动力,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教师爱岗敬业的具体表现,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自内心的,充满科学精神的,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教育之爱,希望之爱。真诚的师爱缘于对事业的忠于职守,对知识的不懈追求,对育人的责无旁贷。学校要实施师爱工程,对教师进行师爱形象塑造,要求教师要从热爱教育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做起,力求在淡泊名利、积极上进、自觉锻炼上下工夫,以培养新时期科技发展人才为己任,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严而有序、严而有据、严而有方、严而有度地向全体学生赋予博大的爱,用耐心、信心、热心、爱心、关心爱戴每一个学生。

教师提高师德修养是一个长期而又艰苦的自我教育过程,加强师爱信念,主要在于发挥广大教师的自觉性。那种完全指望依靠强制手段来树立师爱信念的做法是违背师德建设客观规律的。加强师德建设必须同推进学校民主建设,落实教师主人翁地位,维护教师合法权益,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因为好的管理能形成好的创业的氛围,能够充分发挥人的优势和潜能,高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亲情化管理理念,实施管理创新,积极创造一种团结、和谐、民主、进取、有为的工作氛围,建立起以自我激励为主,外力约束推动为辅的师德建设新机制,为教师实现工作目标创造有利条件,让每个教师都感到工作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从而把加强师德修养变成教师的自觉行动。

(三)坚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师识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师识包括教师自身的素质学识、教师的信用意识、教学质量意识、教书育人意识和教学发展竞争意识。高校教师要具备高超的师识本领,必须加强学习。学校要严格规划培养方案,及时稳妥地、有计划地、分批分期地派送教师进行在职或兼职深造,指导教师进行研修,积极组织各种观摩助教活动,把教师道德修养的提高放在首位,促进教师主动加强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社会等方面的文化建设,端正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尊重真理、守信育人的工作态度。

强化教师的师识意识,强调的是个体的主观修养和能动性,必须坚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其中自律就是自我要求、自我约束、自我解剖,经常检查和清除自己思想中有悖于师德规范的观念。教师只有懂得了师德的重要性,真正提高了自我修养能力,才能把职业道德转化为相应的情感和信念,强化师识意识,进而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在师德建设中,要真正提高教师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水准,还必须加强道德监督。监督包括行政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等。学校要定期监督检查教师是否对所教学科具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是否能够独立掌握、正确分析和处理教材的业务技能,要把师识考核的结果作为教师职务评聘、培养培训、实施奖惩的重要依据,要用严明的制度约束教师,要把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甘愿奉献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要强化教师管理工作中的政策导向。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只有将师识考核作为一种管理手段,才能有效地促进良好师德的形成。

(四)健全和完善教育评价制度

教师技能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关键,高校教师具有坚实的知识基础和精湛的师艺技术是科教兴国的重要条件。信息科技时代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和爱国敬业、明理诚信的品质;必须具有掌握深厚的文化底蕴、勇于钻研业务、积极进行创新和开拓的现代意识;力求在教学改革中积极与国际教育体制接轨,不断提高教学改革的力度和竞争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把握科学前沿脉搏,培养现代化复合型人才。只有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普遍提高教师技能,才能有力地推动素质教育。只有高校教师自身具备不断学习提高的能力,在执教中提炼师艺、升华师艺,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

培养教师职业技能的重要途径就是建立和完善教育评价制度。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评价不仅要评价教师的教,还要评价学生的学;不仅评价教育活动的结果,还要评价教育活动的过程;不仅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智力和能力等认知方面的发展,还要评价学生情感、意志、个性、人格等非认知因素的发展。健全和完善教育评价制度,对于消除师德失范,促进良好师艺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评价一个教师职业技能不能仅仅只看其静态的工作实绩,更重要的是要看其动态的工作过程以及长远的工作效果,看其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是否用自己的高尚品德熏陶和感染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强化和巩固教师的职业技能修养,规范教师的行为。

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培养与激励机制是建立在终身教育理念上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保证。对高校教师进行以加强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为核心内容的教育,不断学习现代教育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使教师不仅成为业务上的行家,而且成为以德修身的模范。树立高校教师师德评价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宣传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先进事迹,树立典型,使师德建设目标具体化,从而进一步激发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有效建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