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师德建设与人才强国的关系

高校师德建设与人才强国的关系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中最根本的建设。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教师道德是教师的灵魂,简称“师魂”。

二、高校师德建设与人才强国的关系

随着国际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由“智力取向”、“能力取向”向品行取向阶段的发展,高校教师不论是作为人才本身,还是作为培养人才的主力军,其关系整个民族精神风貌的师德修养都直接关系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一)高校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国家兴旺,人才为本;人才培养,教育为本。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先后出现过三次现代化后进国追赶先进国的成功范例:第一次是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美国经济花了大约43年时间赶超英国,第二次是第二次大战后日本花了40年的时间追赶美国,第三次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韩国为代表的亚洲“四小龙”花了30年时间追赶西欧国家。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都是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加速发展产生的高素质劳动力。

高校是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后备队伍的主要基地,是高层次人才的蓄水池,是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向社会提供人才的基地。如果我们把各个层次的人力资源比作一座金字塔的话,拔尖创新人才就是这座塔的塔尖。而高等教育就肩负着吸引、培养这些拔尖创新人才的重任。

据2004年统计,目前我国大学在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领域,共有院士450人,占全国院士的33%,“973项目”中高校的首席科学家有45人,占总数的40%。在高等学校已建立了10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3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6个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依托上述的一大批拔尖人才、重点科研教学基地及有关的重大科研项目,教育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知识贡献和智力支撑。

2004年南京大学面向全球公聘300名教授的活动应者如云,硕果累累,第一阶段正式聘任的200名教授中,就有海外学者17名,并多数在学术上都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兴校、强校,关键是人才。和南京大学一样,很多高校不仅在国内吸引最优秀的人才,更把延揽、培养人才的视野拓展到了海外,在全球的大背景下凝集人才、锻铸人才,通过引进海外智力助推高校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建设国家。

优秀留学人员,是极为宝贵的人才资源。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共向世界100多个国家派遣了58万多名留学生,其中有近16万人已回国工作,还有一大批仍在国外教育或科研机构工作,有的已经成为国际上知名的学术专家,甚至是某一领域的领军人物。教育部多次指出,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和高校的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科研基地,选聘人才工作都应该面向海外留学人员,支持他们围绕国民经济发展中高新技术研究和前沿基础学科建设,进行重大科研攻关和组织创新团队。同时,还要积极鼓励留学人员短期回国进行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开展多种形式的为国服务。而动员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为国服务,对于与他们有着天然联系的高校来说,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2004年,在出国留学人员学成者中,已经有将近一半的人员选择了回到国内工作,高校51%的校级领导为留学回国人员。留学人员的加盟和充实,大大增强了高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能力。

不少高校都推出柔性人事政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采取灵活多样的聘用形式,包括“候鸟式”(每年有一段固定时间来校工作)、“插花式”(只要有空就到学校进行短期讲学或开设讲座)、“项目式”(以承担研究项目的形式为学校工作)、“导师式”(受聘为学校的博士生导师,具体指导学生)。这些政策既让留学人员与国外学术前沿保持紧密接触,又圆了他们回报国家的心愿。

引进海外智力,不仅要将海外优秀人才“引进来”,更要把国内优秀人才“送出去”培养,打造一支深谙国情、了解世界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机遇难得,人才难得。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为吸引海外人才提供了多年难得的历史机遇;高校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战略地位的进一步凸显,使高校在吸引和用好海外人才方面有了更多的优势,也为高校在更广范围内、更高层次上、更深领域内,全面开展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引智工作,在这样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必将为高校高层次人才的打造提供新的贡献力。

高校不仅在引进人才上发挥重要作用,而且是培养人才、向社会提供人才的基地。高校的人才培养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培养合格的教师,二是培养合格的学生。高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师德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思想过硬、品德高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师资人才队伍。同时又要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和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围绕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重点的内涵发展这个中心,加强高校依法自主办学能力,在对自身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促进学生人格、知识和能力的全面提高,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提供创新平台和制度环境。

(二)教师与师德

教师是高校办学的主体,也是培养人才的人才,能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关键和根本。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中最根本的建设。

1.师德是教师的重要素质

教师劳动的知识性、专业性、艺术性、复杂性、长期性、示范性与创造性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素质构成的特殊性。教师素质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人所必须具有的身心的相对稳定的潜在的基本品质。其本质特点是指教师自身的质量,即教师身心发展的总水平。其构成要素主要是教师的机体素质、文化知识素质、道德素质与心理素质等。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我们所认为的教师的道德素质并不是指规范、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但许多教师并没有把道德规范、准则内化,如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就有体罚学生的行为,表现出言行不一致。由于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因此,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教师道德是教师的灵魂,简称“师魂”。

2.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

青少年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正是个性与品德形成时期。尽管社会环境、家庭等因素对青少年的个性形成和品德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但许多研究表明,教师的作用最大。教师的教育具有长期性和系统性,无论是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甚至德育手段等都是长期而系统地对学生产生影响。其次,教师的教育具有科学性。教师的影响主要通过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教师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对学生的影响。另一方面是通过教师本人的人格特征、言行举止等对学生的影响。在学生眼里,教师是正确的,教师的话都是对的。因此,教师的言行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品德的发展。从社会的角度看,一个民族的群体都是一个一个的个体所组成。每个个体的道德风貌反映出整个民族的发展水平。人生最初的二十几年是决定和影响人的一生的发展,是道德观念、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而教师是影响的关键因素。教师的主要职能是培养未来的人才。这些人才毕业后分布在全国各条战线上,对整个国家的文明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把教师的作用提到推进社会向前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3.师德是教师实现职业理想的基本条件

教师的心理素质是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它由四大系统构成,即动力系统、人格特征系统、操作系统和监控系统。每一大系统既有各自的特点和作用,又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教师的动力系统包括教师职业的兴趣、动机、信念、理想等。因此,理想是教师动力系统的重要内容。理想是一个人的奋斗目标,是个体所向往的或所要模仿的事物或人的主观形象。教师的理想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层次。有的把个人发展作为奋斗目标,有的为多培养出优秀人才作为奋斗目标等。由于理想的层次不同,因此在教学工作中产生的动力也不同。那些具有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而努力奋斗的教师、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才具有长远而高尚的理想,由此产生的动力就巨大。他们不为眼前利益所困惑,呕心沥血,对教育事业执着追求,贡献出自己的全部。

4.师德是评价教师的核心标准

当前许多高校都注重教师的职称、学历,不注重教师的道德、为人师表方面的因素,师资队伍建设面临深层次的危机,那就是道德素质下降、师德水平下降。在社会上道德普遍存在危机的环境中,教师的道德素质尤为重要,因为高尚的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教师要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就必须勤奋刻苦,淡泊名利,严谨笃学,做有真才实学的人。尤其是高校教师在学术上应当有追求卓越、攀登科学高峰的精神,在治学态度上要脚踏实地、科学求实、“为人师表”。大学既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又是科学研究的基地,注重学术与学风建设是影响大学以及整个高等教育发展进步的核心问题。而当前受市场经济中的一些负面影响,高等教育的某些方面已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道德失范现象。一些学校在管理理念和制度上出现了偏差;一些教师忘记了学术至上、真理神圣的真谛。这种制度的缺陷和心态的浮躁催生了学术泡沫与腐败,健康进步的大学精神面临严峻考验。这些,都对师德建设造成严重影响。人们常说“大学是社会的良心”,要让严谨、科学、进步的学风成为学校的主流,让教育成为社会大众敬重与向往的事业。随着“品德、知识、能力、业绩”和“四个不唯”的人才衡量标准的提出,我们不得不正视一个现实,教师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发展与工作需要”的关系、“教书与育人”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发挥其高学历、高职称的作用,只有师德高尚的高校教师才是合格的人民教师,才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

(三)高校师德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教育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教师不仅要成为知识渊博的“经师”,更要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师”。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明确指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1.德为教育的根本和前提

这是因为德育对成才起着定向、定性和定势的决定作用。不管教师本人认识与否,承认与否,他的教书行为都在起着育人的作用,这是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师德不同,育人可能向完全不同的方向发展,可能给学生的是正面的正确的教育,也可能会对学生的成长起着相反的作用。可以说,教书是育人的重要途径,“必须育人”是教书的直接目的,“必然育人”是教书的客观规律。每一位高校教师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书育人的重要性和自己不可推卸的这一神圣职责。

高校教师要正确地把握育人的方向性,要讲究育人的科学性,要使教书与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将教学与理想道德等教育密切结合,通过教学和传授知识的全过程,达到育人的目的,使育人建立在教书的坚实基础上。从而使大学生既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理想,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三维健康(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健康)的合格人才。

2.师德水平直接制约高校学生的成长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德之不修,无以嘉言懿行”。可以说,师德兴则育人兴,育人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旺。教师的道德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道德问题从本质上说是一个政治问题,道德是由一定的经济关系决定的,以善恶为标准,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的力量来评价人们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因而它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与阶级性。一个人的政治倾向决定了一个人的道德倾向。但是一个普通人的道德与政治选择可以具有个人化的特征,而教师不同,教师的道德与政治倾向往往影响到一个群体影响到一类人,教师道德的这种特殊性是由于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在社会主义中国,人民教师应具备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学、热爱社会主义等基本道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和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并在实施教育中以教师的独特影响力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树立为人类的伟大事业奋斗的信念。没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的道德是不可靠的,这一点对教师尤为重要。因此,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必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高校教师在各方面都应当起表率作用,要以自己的学识才能,特别是高尚的道德品质来影响学生,教学生做人,首先自身要会做人,教师的外在表现、道德和才华对学生直接起到教育的作用。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要求,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要以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道德品质去影响、感化学生,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时刻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要意识到,教师职业道德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且是长期起作用的。教师的道德具有深刻的知识内涵。学校的道德教育绝不是抽象的政治说教,而是贯彻于以科学文化为基础的知识教育过程中。我们常常说的教书育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书应当以育人为目标,而育人又是以教书为基础的,教师的道德教育往往贯穿于知识教育中。21世纪被称为知识的世纪,教师的道德应该是具有深刻知识内涵和文化气质的道德,一个没有广博的知识没有科学视野的老师是不可能有道德的影响力的,仅仅依靠说教的道德教育必定是苍白的。一个真正具有道德魅力的教师必须同时具有知识的魅力,这就要求教师追踪当代科学与学术的发展,用科学精神武装青年,这样才能使道德教育有一个坚实的基础。

教育的根本职责是要对学生进行做人的教育,每位教师都肩负有育人的重任。教师的教育要使得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强烈的感情,要使得学生获得对美和善的鲜明的辨别力,这是最基本的。

3.教师的道德具有启蒙意义

道德品质是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完成的,青少年学生是成长中的个体,可塑性很强,老师无论是道德上还是知识上对于青少年都具有启蒙作用。虽然人类终身都受教育,但不可否认一个人青少年阶段受到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这一时期有怎样的道德熏陶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具有规定意义的。许多卓有成就的政治家、科学家回忆起自己的成长经历,经常提到的就是老师的启蒙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切实认识到师德的启蒙意义,以高尚的品德给学生指示正确的人生道路。

4.教师的道德具有示范作用

道德不是动听的言词,而是切实的行动,中国古典哲学倡导的“知行合一”强调的就是知识与行动的统一,一定程度上说道德的实践比道德的理论更重要,因为道德本身就属于行动的属于实践的。我们常讲“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重要的道德影响力。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仅讲授道德的理论,更重要的是以自己高尚的人格为学生提供一种道德的楷模,从而起到道德的示范作用。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高校要完成培养高素质的“四有”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重任,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要建设这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就要不断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要加强师德建设。这既是人民教师的崇高职责和时代赋于的使命,也是教师自我完善的要求。教师总是根据社会的要求,为了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合格的、懂经济、善管理和掌握现代科技知识的新型人才,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意志品格等方面教育,培养学生具崇高理想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学生的道德素质直接决定着未来的国民素质和国家的命运,这就要求广大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而且自身也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在教育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不在思想感情、意志品质、道德情感等方面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学生,影响着学生的一生,甚至可能决定或改变他将来的发展方向。李岚清同志在第六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指出:“高尚的师德就是一本好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青少年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往往是巨大的,深远的,甚至是终身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影响着学校培养目标的最终实现。因此,可以说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加强师德建设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