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体系的阶段特征与表现

上海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体系的阶段特征与表现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阶段上海接受国际产业转移还处于起步阶段,承接的产业主要是以轻纺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行业,如服装、玩具、鞋帽及家用电器等。这一阶段,由于市场化的需求,上海开放程度提高,紧紧抓住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难得机遇,承接了大量制造业的国际转移,进入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快速发展阶段。上海在此阶段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步伐加快,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

第一节 上海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体系的阶段特征与表现

一、改革开放后上海接受产业转移的不同阶段

20世纪中后期是世界各国产业结构变化最快的一个时期。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和信息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进行了新一轮的大调整,它们着重于发展耗能低、耗材少、附加价值高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保持对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品牌、营销、产品设计等产业链高端部分的控制,而将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低端部分大规模转移到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通过产业的国际转移实现产业结构的大调整。与此同时,我国在确立了“改革开放”作为基本国策之后,持之以恒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充分利用劳动力成本低、市场容量大等方面的比较优势积极吸引外资,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投资环境不断改善,恰好满足了世界产业结构新一轮大调整大转移的要求。在发达国家进行国际产业转移的内在动力增强与我国对国际产业的吸引力增大两方面共同作用下,国际产业向中国的转移明显加速,我国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而上海作为中国的第一大城市和中国最大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也积极地参与到这新一轮的大调整、大转移之中,使得上海成为拥有中国这个世界工厂最大的工业基地和最大的外贸港口

上海接受国际产业转移大致经历了如下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改革开放后至90年代初(1991年)。这一时期,外国企业在上海的投资还处于小规模、试验性的阶段,上海吸引的外资较少,而对于外商直接投资,则是少之又少。上海引进的外资主要来源于对外借款,对外借款金额是外商直接投资额的两倍。此阶段上海接受国际产业转移还处于起步阶段,承接的产业主要是以轻纺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行业,如服装、玩具、鞋帽及家用电器等。发达国家将这些附加值低、技术要求低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至上海,而上海正好把握这次转移的时机,利用自身的劳动力资源和技术禀赋,大力发展加工制造业,这成为此时上海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一个重要方式。

第二阶段为1992年至2001年。1992年,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为上海完善接受国际产业转移提供了制度基础。这一阶段,由于市场化的需求,上海开放程度提高,紧紧抓住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难得机遇,承接了大量制造业的国际转移,进入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快速发展阶段。外国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开始在我国进行大规模、系统化的投资,上海吸引外资逐年增长。在表3.1中,1992年,上海直接利用外资项目2000余个,协议外资金额达33.57亿美元,超过以往12年的总和,1993年又比1992年增长了1倍,项目数达3650个,协议外资金额达70.2亿美元;1994年项目数达3802个,协议外资金额达100.26亿美元,1995年项目数2845个,约达105.4亿美元,1996年项目数达2709个,协议外资金额继续增长,达151.42亿美元,连续三年创下超百亿美元的高纪录,此后均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此时,上海引进外资的重点已经由对外借款转变为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金额达到对外借款的3至4倍。此阶段上海承接的产业以资本和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为主,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式也日趋多样化。就全国来看,跨国公司在上海的投资最多。上海在此阶段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步伐加快,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

表3.1 1990—1995年上海直接利用外资基本情况    金额单位:万美元

img10

资料来源: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19828/index.html)。

第三阶段是20世纪(2002年)以来。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为其第143个成员。这一时期,上海市场显得更加开放,同时伴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给上海带来了巨大市场空间,进一步增强了上海对国际产业的吸引力,上海逐渐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首选地之一。从2002年开始,上海进入接受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的高速增长阶段,如表3.2所示。2002年以来,我国承接的国际产业转移仍然集中于制造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加工组装环节,但是相比之前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外商投资企业主要将中国定位为低技术档次的加工组装基地,国内的配套率较低。近年来,外商在华投资企业的国内配套率上升较快,而且在向技术含量较高的零部件和工序升级。外商直接投资增长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现有企业的增资较多。增资的一种重要形式,是现有企业从单品、单环节的生产和加工开始向下游产品及相关产业延伸。发达国家将已经发展成熟的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型产业,如电子信息、家用电器、汽车、石化产业等,向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大规模转移。而且国际服务业向中国的转移也明显加速,房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批发和零售业等服务业吸收了较多的外资,一些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了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和地区总部。

表3.2 2002—2007年上海利用外资基本情况

img11

资料来源:中经网。

二、改革开放后上海接受产业转移的特征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上海接受国际产业转移,在经济社会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在此过程中也呈现出一些鲜明的特征,总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制造业是国际产业转移的核心产业

在上海接受国际产业转移以来,制造业一直是产业转移的核心产业,而在制造业内部,接受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产业已经由轻工业转向重工业,特别是加工工业。国外发达国家为了减少生产成本,希望通过将附加值低的、环境污染重的制造业向其他国家转移,来调整其产业结构。上海起初凭借着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便利的交通、宽松的政策获得了外国投资者的青睐,接受的产业也主要就是在制造业特别是加工工业方面,而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更是重要的方面。自1998年起到2002年,上海利用外资更是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外商对制造业实际直接投资额占当年全部外商实际直接投资额的比重均达到50%以上,且所占比重逐年上升。2001年,上海制造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创历史新高,达到了55.10亿美元,占全部外商直接投资合同比例的74.73%。

(二)国际服务业向上海转移的速度逐渐加快,并逐渐成为上海接受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组成部分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国际服务业向新兴市场国家转移的趋势日趋明显,国际服务业向上海的转移也明显加速,上海服务业利用外资的领域不断拓宽。1995年,上海除继续利用外资改造旧城区、建造内销商住房、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金融业外,第三产业利用外资领域不断拓宽。全市全年共批准外商投资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商业等第三产业项目933个,占全年外资项目的32.79%。2005年,上海吸引外商投资的产业初步形成“三、二、一”格局。第二产业外商投资项目1308个,合同外资65.06亿美元,占全市合同外资的47.03%,第三产业吸引外资超过第二产业,外商投资项目2775个,合同外资73.14亿美元,占全市合同外资的52.88%。第一产业外商投资项目8个,合同外资0.12亿美元,占全市合同外资的0.09%。2006年,上海吸引外商投资产业中第三产业领先的格局进一步巩固。第二产业外商投资项目1093个,合同外资47.88亿美元,占全市合同外资的32.85%,第三产业外商投资项目2962个,合同外资97.62亿美元,占全市合同外资的66.98%。第一产业外商投资项目6个,合同外资0.24亿美元,占全市合同外资的0.17%。产业结构进一步呈现服务经济为主的分布格局。其中商业项目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全年引进商业项目1386个,合同外资17.1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1.8%;金融配套服务项目保持增长,合同外资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2%;一批大型服务外包项目落户上海。2007年,全市外资产业结构继续保持“三、二、一”态势,第三产业吸收合同外资额95.87亿美元,扣除房地产吸收外资下降因素,比上年增长14.3%。“三、二、一”合同外资占比分别为64.5%、35.3%、0.2%,上海的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近几年的数据显示,服务业已经逐渐成为上海接受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组成部分。

(三)接受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逐步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

上海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行业,已由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逐步转向以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1995年,上海市政府确定了鼓励外商投资的产业导向和重点项目,如属于高新技术、先进技术,能够改进产品性能、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提高企业技术经济效益或者生产适应市场需要而国内生产能力不足的新设备、新材料的项目;属于综合利用资源和再生资源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的新技术、新设备的项目;与上海老企业改造结合,引进先进技术,改进产品性能,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提高企业技术经济效益,或者生产填补国内空白并适应市场需求的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项目等九个方面的项目。此外,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等是近年来外商投资的主要行业,其中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增幅尤其突出,2007年的增幅较上年增长58.4%,这也反映出上海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项目明显增加,技术水平和技术开发能力提高,同时,也说明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已经逐步从劳动密集型加工业转向了资本与技术密集型加工业。之前引进的一批附加值低的劳动力密集型及污染程度高、能耗高的重工业都逐步向郊区和长三角周边城市转移,这也是国内的一种产业垂直分工。

(四)上海逐渐成为跨国公司的集聚地,国际产业转移的规模越来越大,层次越来越高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在上海投资的数量逐年增加,上海逐渐成为跨国公司的集聚地,先后有西门子、埃克森石油、壳牌、宝洁、大众等78家跨国公司落户上海。同时,不仅有数量上的增加,更有质量上的飞跃。跨国公司不再是之前的利用廉价资源、抢占市场、转移相对落后的污染型生产项目为目的的产业转移,而是开始进行大规模系统化的投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跨国公司较少向单个的企业项目投资,而较多的是对一个产业上、中、下游各个阶段的产品进行整个产业链的大规模投资,即纵向一体化投资。其二,跨国公司不仅把生产基地设在上海,研究开发、采购、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各个运营环节也开始在上海建立,即实行横向一体化投资。其三,跨国公司更多地将总部设在上海。2002年,上海颁布《上海市鼓励外国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的暂行规定》,推进一批国际著名的跨国公司落户上海。截至2007年底,外商在上海设立总部经济机构593个,其中地区总部184个,投资性公司165家,研发中心244个。由于跨国公司的社会化协作程度高,横向联系广,一家跨国公司的投资往往会带动一批相关行业的大量投资,随着竞争的加剧,跨国公司主动带动和引导相关投资,鼓励其海外供货商到中国投资,加大零部件供给当地化战略的实施力度,将整条产业链转移到中国。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国际产业向我国转移的重要推动力量。从图3.1中可以看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首选在上海,而在跨国公司的推动下,国际产业向我国转移的规模会越来越大,层次会越来越高。

img12

图3.1 在沪投资的跨国公司数量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19828/index.html。

三、上海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上海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上海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后,工业和服务业得到极大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中的金融服务业、房地产、服务外包等产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坚持“三二一”的产业发展方针,产业结构由适应性调整转向战略性调整,突出城市基础设施、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三大战略重点,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取得阶段性的巨大成就,产业结构日趋合理,成为推动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增长的强大动力。

1.第一产业

改革开放以后,上海第一产业占GDP的比例明显下降,如表3.3所示,到2009年末,其比重已经下降到0.8%。与此同时,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现代化都市型农业初显雏形。上海市政府确定了鼓励外商投资的产业导向和重点项目。按照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上海把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农业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由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化的途径和主要抓手。农业发展正在转变生产和经营方式,调整农产品结构,培育了一批以“名特优”新品种为主的主要产业,基本实现了每个区县各有特产、有名品,形成了一批以园艺场、示范场为主的规模化生产基地。基地提供的商品粮、蔬菜、肉蛋奶等副食品,分别占郊区生产量的65%、80%、90%以上。此外,还建立了一批以蔬菜批发交易市场为主的运销组织和以农产品产加销一体化为主的龙头企业,郊区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龙头型企业已达到130多个。一个由农商联营、城乡经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储运配送中心、产销直挂、个体贩运等多种形式组织的多层次、多渠道流通框架已基本形成,初步呈现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农业发展格局。

2.第二产业

上海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逐渐降低,如表3.3所示,这也是上海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制定的“积极调整第二产业”产业发展方针的结果。在90年代初,上海市确定了汽车制造业、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钢铁制造业、生物及现代医药工业、电站设备及配件制造业和家用电器制造业等六大工业支柱产业,率先对工业结构进行调整。将不符合中心城区发展需要的占地面积大、有污染的工业搬迁到郊区,大力调整纺织、传统制造业等行业,为中心城区发展高层次服务业腾出增长空间。1992年,六大工业支柱产业产值达706.62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29.76%;1998年达2434.37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50.99%;2000年,六大支柱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661.9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53.6%,新增产值占全市工业新增产值的59.1%,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1.1%;2009年六大支柱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5538.23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64.5%。传统工业六大支柱产业得到稳定的发展。

3.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持续增长,呈现领先增长的良好势头,1999年,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过了50%,达到50.8%,此后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第三产业逐步取代第二产业的主导地位。代表上海第三产业发展方向的金融保险、商贸流通、通讯服务、房地产、旅游等行业增势强劲,服务网络、辐射地域迅速扩大;生产服务性行业中的研究开发、营销推展、融资筹划等服务性部门及其业务增长迅猛;房地产业、旅游业、信息咨询业等新兴第三产业经过大力培育和扶持,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上海经济在加速结构高度化的过程中,高层次服务型经济特征日趋显现,进一步增强了中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这标志着上海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的新阶段。

表3.3 上海三大产业生产总值结构变化情况

img13

资料来源:上海市统计局:《上海市统计年鉴2006》;上海市统计局:《2006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二)上海产业结构发展存在的问题

自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上海的整体经济成为全国受影响最为显著的地区之一,在此过程中,充分反映出上海产业结构发展的问题和制约因素。上海产业结构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

1.工业结构不合理,重化工业比重过高,高新技术领域的发展不足

在上海的工业结构中,重化工业一直占据着约75%的比重,钢铁、石化、机械、电子、汽车等重化工业产业成为支撑上海工业经济的主导力量,而这轮危机中受冲击影响最大的也恰是这些行业。但是,随着商务成本上升、土地资源有限、能源消耗紧张等多方面因素制约的不断加剧,上海逐渐失去了在重化工业等产业发展上的竞争优势,这对上海工业的发展存在极大的影响。与此同时,上海在高新技术领域发展不足,例如,高新技术产业总体实力不够强,产业规模还不大,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化进程相对滞后等。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国际市场需求剧烈萎缩严重影响到了工业产业运行,使得上海工业结构的问题也充分暴露。

2.出口导向产业比重过高,承接大量低端产业,缺乏内生创新性

20世纪90年代,上海利用地缘、国家政策等优势成功接受了大量国际产业转移,至今仍有很多产业都是出口导向型,它们主要是为了国际市场而生产的,包括一些代工生产、来料加工产业等。其中有大量的产业属于低端产业,这些主要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这使得上海产业的能级和水平的提升力度严重不足。上海这种典型的外源性发展,过分依赖国际市场,经济很大一部分用于供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同时上海以及其腹地自身需求不足,对经济的推动力明显不足,加上科技创新体制的缺陷,导致上海缺乏内生的创新能力。

3.服务业整体规模小,水平落后,国际竞争力不大,发展后劲弱

近年来,上海的服务业虽然得到相当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在整体规模方面,生产总值超过5000亿元,但与国际大都市相比,无论是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还是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均存在着较大差距(参见表3.4)。在内部结构方面,传统商贸业在上海服务业中仍占主要地位,呈现劳动生产率和附加价值双低的特点,发展水平仍较低。在国际竞争力方面,上海的一些服务业企业仍与国际同行有较大差距,比如位列中国零售业榜首的百联集团也与沃尔玛、家乐福等全球型大型服务企业相差甚远。在发展潜力方面,上海服务业的发展以产业链的中下游为主,高端服务业增速较低,发展滞缓,后劲不足。

此外,上海还存在着现代制造业比较优势下降、服务业比重不够高等问题。因此,调整工业结构,加速发展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大内需,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上海发展经济的必然选择。

表3.4 上海与国际大都市服务业发展水平比较

img14

资料来源:根据熊世伟:《上海与国际大都市服务业发展的对比》等资料改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