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与作用

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与作用

时间:2022-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球经济和产业结构大调整正在带来新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这一轮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是中国。由于世界经济低迷和国际贸易下滑,迫使跨国企业的经营战略由追求规模效益转变为降低生产成本,市场竞争进入成本竞争的新阶段。国际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改变了全球产业格局。

1.2 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与作用

全球经济和产业结构大调整正在带来新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这一轮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是中国。而随着世界重化工业向中国的大规模转移,中国不断积聚的生产能力将随之改变世界的现有经济格局。

1.2.1 世界产业发展历程与趋势

20世纪60年代至今,国际产业结构经历了三次大的调整与传递。60年代,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大力发展钢铁、化工、汽车和机械等资本密集工业,同时发展部分高附加值的技术、资本密集型工业,如机器人、电子工业和航天工业等。而把纺织、服装、制鞋等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和耗能多、污染大的重化工业逐渐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东亚地区。亚洲“四小龙”等获得了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与出口的良机,开始由进口替代型向出口导向型经济转变,并逐步发展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服装业是产业转移的典型例子:服装业第一次转移发生在1950~1960年,欧洲和美国把服装业转移到日本,第二次转移是从日本转移到中国香港、台湾地区及韩国,70~80年代香港特区、台湾地区和韩国是主要的服装生产地,90年代,世界主要的服装生产地转移到中国大陆和其他亚洲国家以及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

20世纪70年代,由于两次世界石油危机的冲击,导致能源与矿产资源价格上涨,迫使发达国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发展以微电子技术为主的较少消耗资源与能源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而将汽车、钢铁、造船等资本密集型产业和能耗高的重化工业转移到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与此同时,亚洲“四小龙”等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抓住国际经济提供的产业调整和转移的机遇,及时调整自身的产业结构,开始承接和引进美、日等发达国家转移进来的某些资本密集型产业,并将失去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东盟和中国大陆等发展中国家,以实现其产业结构的升级。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掀起了战后第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高潮,美、日等发达国家为了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产业结构重心向高技术化、信息化和服务化方向发展,一方面大力发展以微电子技术为中心的信息产业和以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并以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另一方面把失去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和一部分低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包括汽车、电子等产业转移到他国,特别是亚洲“四小龙”和东盟。这次世界产业结构的转移和传递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是巨大的,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通过大量吸收发达国家的投资,承接美、日转移出来的重化工业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使经济增长有了新的推动力,并促使产业结构迅速升级。80年代中期以来,亚洲“四小龙”已在钢铁、汽车、石化等领域与美、日展开激烈竞争,并已开始大量吸纳美、日微电子等高科技和投资,同时也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一部分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东盟和中国大陆,促进了这些国家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

与前两次国际产业转移不同,第三次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出现新的趋势:

①“无重量”经济或知识经济在发达国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更多的劳动力和物质生产要素脱离物质产业部门,转入咨询业和网络等服务行业;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海洋工程和空间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得到蓬勃发展。

②跨国公司将非核心业务,如生产、营销、物流、研究开发甚至是非主要框架的设计活动,分包给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企业或专业化公司完成,不仅减少了固定投入成本,而且达到了在全球范围内利用最优资源的目的。

③产业转移的重点由以前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初级电子组装、测试活动向电子、化学、运输工具以及机械等中间产品和零部件的生产活动转化,这几个产业是全球零部件和中间产品贸易中的最重要部分。

④生产能力转移不再是个别企业的孤立行为,而是在国际生产的网络或体系的基础上,形成了以领导企业为核心,全球范围内相互协调与合作的企业组织框架。通过这些国际生产网络,生产能力的转移速度和范围都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这样,市场竞争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生产体系之间的竞争,竞争的程度和影响范围都大大增强了。

1.2.2 产业转移的必然性

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式,资本等生产要素服从报酬递减规律,资本的报酬在资本充裕的发达国家要低于资本稀缺的发展中国家。或者说后发地区的资本收益率要高于发达地区。因此,如果资本流动是自由的和竞争性的,那么新资本投资将会较多地出现在发展中国家,或者从发达地区向后发地区流动,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两国间或地区间的资本利润率相等时为止。追逐高收益率的动力促使资本向收益率高的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转移。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利用工业化优势,将传统产业和非核心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不仅可以获得充足廉价的原材料资源,取得成本优势,还可以利用资本、技术、人才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迅速占领发展中国家巨大的消费市场,获得市场地缘优势;在经济发展中占领优势地位,其收益也大大超过了发展中国家。

由于世界经济低迷和国际贸易下滑,迫使跨国企业的经营战略由追求规模效益转变为降低生产成本,市场竞争进入成本竞争的新阶段。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发达国家的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和主动权,加速向低成本地区包括向落后地区和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基地就成了直接有效的手段。美国近年来向巴西大量增加投资证明了这一点。

1.2.3 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与作用

国际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改变了全球产业格局。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报告》(2002/2003)对世界各国1985~1998年间工业竞争力指数(CIP)排名:在发达的工业化国家里,瑞士一直领先于全球,1998年让位于新加坡成为第二;爱尔兰由第15名上升到第3名,最主要的工业国日本、德国和美国分别占据第4、5、6位。在发展中国家里,东亚地区处于领先地位,大多数国家(地区)都有所提高,中国位次提高24名(由第61名提高到第37名),菲律宾提高20名(由第45名排到第25名),印度尼西亚提高16名(由第65名到第49名),惟一下降的地区是香港,由第18名下降到第30名。

中国、爱尔兰、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哥斯达黎加和匈牙利等国是国际竞争排位变化最大的国家,其次是墨西哥、新加坡、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这些国家(地区)除了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不是通过外商直接投资,而是以原始设备制造商(OEM)方式参与全球一体化生产系统外,所有国家(地区)都经历了跨国公司在制成品出口地位上的巨大提高;而名次大幅下降的国家(地区)包括中国香港、巴林、波兰、新西兰和加拿大等。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日益成为消费品的全球性制造国、出口国和消费国。中国不仅成为家电(彩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等)、纺织、服装等产品的世界制造大国,在煤炭、钢铁、水泥、化肥和发电量等方面也位居世界前列,机械、化工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2001年进入世界500强的数量达11家。截至2002年底中国在境外设立的中资企业达7000多家,投资协议总额高达137.8亿美元,投资区域遍布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经济总量上,中国已经位居世界第六,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法国,美国GDP已经超过了10万亿美元,日本4万多亿美元,德国近2万亿美元,英国1.6万多亿美元,法国1.4万亿美元,中国1.1万多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1/9,日本的1/4(国家经贸委综合司,2003年)。

2003年,中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大关,这标志着中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包括汽车和房地产在内的大宗消费品将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原动力。随着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中国在世界经济分工中的地位也由廉价产品生产基地向世界重工业生产中心转变。钢铁、有色冶金、石化、采矿、造船等重化工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整个国民经济结构开始由轻工业为主向重化工业为主倾斜,而重化工业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超过了一半,中国经济开始步入重化工业阶段。这一时期,中国对资源的需求呈现爆炸式的增长,在世界资源消费中的比重迅速上升。包括氧化铝、铁矿石、电解铝、钢铁、铜、镍、锌、水泥、原油、乙烯电力在内的资源产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

世界银行研究局2003年在《改善投资环境,提升城市竞争力:中国23个城市投资环境排名》的调查报告里指出:经济全球化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在全球化程度较高的发展中国家之中,中国是无可争议的领先者。2004年4月《中国经济半年报》显示,中国继续成为全球转移生产设施的首选地。根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组织(UNCTAD)2004年6月3日在日内瓦公布的全球投资前景评估项目的最新成果显示:中国仍然被认为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投资地,巴西排名第二。跨国公司对亚太地区的投资前景极为乐观,调查显示亚洲的外国直接投资将继续增加。中国被认为是亚洲乃至世界最具吸引力的投资地。印度在亚太地区排名第二,尽管它还没成为这个地区主要的外国投资吸收国。泰国,尽管吸引外资规模较小,但排名第三。

同时,中国日益成为亚洲地区发展的推动力。2003年,中国的进口额占韩国出口总额的18%,占日本出口总额的12%,占东盟(ASEAN)国家出口总额的6%~7%。另外,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引发的贸易自由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行业内部及企业内部的电子、电力机械设备贸易正在改变东亚地区的贸易格局,并加强了东亚国家之间贸易关系的互补性。自2002年以来,东亚国家的出口增长中有20%~90%是在中国市场上销售的。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制造业随着外商直接投资(FDI)流入中国而进行的迁移是区域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把生产基地搬迁到中国来,是一个世界性的趋势,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的重大战略转移目标。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组织《2001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目前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约有400多家在华投资了2000多个项目;美国、日本最大的20家工业公司中分别有19家、德国最大的10家有9家来华投资。

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一大特点是区域结构明显,已形成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三大世界级制造区域。三大区域在全国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6%,出口总额比重更是超过85%,主要制造产品的生产基地大多位于三大制造区域。当世界制造业在全球范围优化资源配置、进行产业转移时,有着雄厚产业基础和优越配套环境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成为许多跨国公司、海外投资者的首选之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