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国际产业分工与转移的角度审视金融危机的本质

从国际产业分工与转移的角度审视金融危机的本质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产业的分工与转移动态地塑造了世界生产体系,决定一国在全球产业和贸易利益的分配以及在世界经济中所处的地位。这是由美国在当代世界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所决定的。当前世界产业经济格局及产业价值链体系提供了一个认识金融危机的绝佳视角。制造业向新兴发展中国家转移带来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国际贸易失衡。

第三节 从国际产业分工与转移的角度审视金融危机的本质

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产业的分工与转移动态地塑造了世界生产体系,决定一国在全球产业和贸易利益的分配以及在世界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各国由于同处一个体系,一个国家经济出现问题之后不能只从该国内部进行解读,而要综合考虑世界范围的生产贸易格局带来的影响。金融危机虽然始于美国,但是由于美国的经济发展与世界投资贸易体系紧密相关,危机所体现的金融资本流动、利益分配格局,其实也应放在世界投资贸易体系框架内加以理解。这就必然需要从世界产业经济格局和价值链结构的角度出发去加以分析。

一、世界产业经济格局及价值链体系

如前所述,当代国际分工呈现金字塔式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的国家,这决定了当代世界产业经济格局的基本面貌。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虽然在这次金融危机中遭受重创,但经济实力依然稳固,尤其在科学技术领域,美国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世界经济论坛最近发布的国家竞争力排名,中国提高了四位,从第34位提高到第30位,而美国还是排名第一。这是由美国在当代世界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所决定的。

按照迈克尔波特给出的定义,所谓价值链,就是将某一特定产业内开展竞争的所有活动所进行的综合分类。价值链分为两部分,上部分“支持活动”指企业的辅助性增值活动,包括企业组织、人事管理、技术开发和采购。下部分是“基本活动”,即企业的基本增值活动,包括材料购进、产品开发、生产加工、成品发运、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20世纪80年代IBM公司为了解决计算机的兼容问题,创造性地采用了所谓的模块化原理,进行模块化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先将系统按功能要素分解,建立功能模块,再进行模块组织。模块化原理的应用彻底改变了计算机行业的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计算机行业被切割为一系列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产业链条,包括软件设计、操作系统、硬盘生产、整机组装、售后服务等环节在模块化生产模式下可以由不同的公司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生产。不同的环节由于技术含量不同,所创造的附加值也是不同的。其中组装环节的附加值最低,向上游和下游延伸,附加值逐渐升高,呈现一条“微笑曲线”。

img3

图1.2 微笑曲线

模块化战略的出现给世界产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思想上的巨大变革,模块化和标准化意味着很多环节可以在主导企业之外完成。跨国公司通过将产业链条上的环节进行分拆,将资源集中在上游的产品研发、工业设计和下游的品牌服务等环节,而将大量的生产制造环节向发展中国家进行转移。当代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开始加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由于没有其他的竞争优势,这些发展中国家只能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进行加工制造环节上的生产,激烈的竞争使得中间制造环节的附加值进一步降低,发达国家在上游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在下游通过把持营销环节集中向发展中国家采购进一步压低制造工序的价格,导致的结果是制造环节的附加价值已经微乎其微,价值链曲线更加陡峭(见图1.2)。价值链两端与中间环节相对比价的降低使得发展中国家在当代国际贸易中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地位。DVD专利费纠纷就是典型的例子,以飞利浦为首的3C联盟以及日立东芝、JAC等六大DVD技术开发商(简称DVD6C)完全控制了DVD的核心生产技术,中国企业每出口一台DVD就要额外缴纳9美元的专利费,而DVD出口价格只有60美元到80美元,内销DVD也被要求缴纳专利费用。目前国内每台DVD的利润仅能维持在5元左右,不少国内DVD制造企业纷纷陷入困境,出口业务也遭到严重影响。

国家统计局在2008年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有210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已经达到世界的14%,与日本一道并列世界第二,但是大多属于高污染、高耗能、附加值低的产品,在价值链中处于低端。2008年中国出口总额达到14285亿美元,这其中有50%以上是由外资企业完成的,加工贸易出口在我国总出口的比重也超过50%,在高新技术出口中加工贸易占的比重更高。由于处在价值链的低端,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遭到破坏,资源严重紧张,与其他国家贸易摩擦增加,在经济上仍然难以摆脱对发达国家的附属地位。

发达国家在此过程中通过金融资本、流通资本对产业利益进行深度的攫取。用标准、品牌、专有权门槛、专利等多种手段进行攫取,导致贸易利益大部分集中到跨国公司手中。中国只获取最少部分的利益。

二、世界产业格局及价值链结构体系与本轮金融危机

对于此次始于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很多学者归因于美联储错误的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的过度创新,这有一定的道理,但解释金融危机的成因不能只考虑金融层面,金融危机的背后必然有其自身的经济基础,只有深刻了解了金融危机的根源,才能吸取教训,找到根治金融危机的良药。当前世界产业经济格局及产业价值链体系提供了一个认识金融危机的绝佳视角。当代跨国公司(主要是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从产业价值链的角度考虑,将“微笑曲线”两端的环节留在本国而将附加值低的制造环节大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种转移过程在当前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报告,美国制造业的比重在过去的十年里下降了9个百分点,目前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已经下降到12%左右,2008年降到了从1947年开始有数据统计以来的最低点。

表1.1  2005—2009年美国三次产业分布(%)

img4

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www.commerce.gov。

国际产业转移的理论告诉我们,低端制造业向外转移是随着经济发展必然产生的现象,美国在二战以后,一方面将制造业向新兴市场国家转移,另一方面,为防止出现“产业空心化”,在国内大力发展以金融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尤其是最近十几年,以《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通过为标志,美国金融机构迅速膨胀,各种金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虚拟经济的规模脱离了实体经济而独自运转,形成了一个金融自我循环体,许多金融产品长期只在金融机构之间买卖交易,住房按揭抵押贷款及相关衍生品将这种疯狂推向了极致,一旦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金融系统将不堪重负。

制造业向新兴发展中国家转移带来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国际贸易失衡。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产业转移中承接了大量的低端制造业,处于价值链两端的环节仍然留在发达国家内部,通过对两端环节的控制,发达国家获得了大部分利益。低端制造业环节由于技术含量低,竞争激烈,为了在国际市场获胜,只能采取压低价格的办法。美国美泰公司的芭比娃娃,每个售价是9.99美元,扣除原材料费0.65美元,中间增值9.34美元,在这里面,中国制造企业只能获得0.35美元,利润率约为4%,美泰公司由于掌握了其他高端环节获得了制造环节23倍的收益。制造环节为了降低成本,只能压低劳动者的价格,导致发展中国家劳动者收入增长缓慢,消费能力弱,大量的产品必须依靠出口返销到发达国家,形成了发展中国家巨额的贸易顺差,美元通过贸易渠道流出美国,拥有大量贸易顺差的新兴国家由于缺乏有效的投资渠道只能将美元投资到美国金融市场,美元从新兴发展中国家回流到美国,形成美国资本项目顺差,支撑了美国国内的高消费。在低消费、高储蓄的新兴发展中国家和低储蓄、高消费的美国之间形成了一种畸形的平衡,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将大量资本投向美国,而生产力发达的美国却要向发展中国家借债消费。这个平衡要想维持有一个必要条件,那就是美国资产价格不断膨胀,为美国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消费信贷,但是资产价格不可能一直上涨,一旦人们对未来失去信心,金融危机将不可避免。

【注释】

(1)引自金芳:《世界生产体系变革的动力机制研究》,上海市发改委研究课题,2009年。

(2)资料来源:http://www.stats.gov.cn/tjsj/qtsj/gjsj/2009/t20100407_402632607.htm,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3)引自金芳:《世界生产体系变革的动力机制研究》,上海市发改委研究课题,2009年。

(4)资料来源:UCCTAD,WorldInvestmentReport,200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