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产业分工与转移的理论概述

国际产业分工与转移的理论概述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总体来看,国际产业分工形式主要有水平型、垂直型和混合型等几种。在以上对国际产业分工研究的基础之上,“片段化”分工理论得以提出和建立。因此可以说,国际分工的演进发展最深层次地影响了参与国的产业结构演进。在经济实践中,国际产业分工与产业转移总是相伴发生的。

第一节 国际产业分工与转移的理论概述

考察国际产业发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然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化的发展阶段,产业的发展日益跨出一国或一地区的界限,产业发展呈现动态转移和分布的格局,并形成广泛分布于全球的分工格局与网络体系结构。各国产业结构的演进也被置身于国际产业链条的分工与转移发展变动之中,国际间的产业转移与分工已经成为影响国际产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也就成为了解金融危机对产业发展影响的重要基础。

一、国际产业分工

国际产业分工的思想最早来源于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斯密提出每个国家在生产技术方面存在差异,导致生产成本存在绝对差异,生产成本高的国家应放弃该产品的生产转而从低成本的国家进口,这就是绝对优势理论,这也是产业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分工的基础理论根源。大卫·李嘉图发展了斯密的优势理论,认为只要两个国家生产不同产品存在比较优势,那么进行贸易对每个国家都是有好处的,不同国家可以专注于生产自身存在比较优势的产品。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为现代国际贸易奠定了基石,但对于比较优势存在的条件未进行深入的论述。在此之后,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其弟子俄林先后提出并发展了要素禀赋理论,这一理论常常被称为赫克歇尔—俄林(H‐O)模型,一国某种生产要素的丰裕使得以该生产要素为主要要素投入的产品生产成本低,因此每个国家应该依据本国的生产要素的丰裕程度来决定生产何种产品,即根据要素禀赋不同来实现产业分工发展。此外,保罗·克鲁格曼从专业化生产带来的规模经济角度进行分析,指出每个国家集中某类或某几类产品,进行专业化分工,会获得规模优势带来的经济效益,并认为这是当代产业内贸易兴起的主要原因。雷蒙德·弗农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在不同国家的流动方向,有力地解释了二战之后美国等西方国家产业转移的发展路径。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突破了传统的比较优势分析范式,对二战后国际贸易的新格局具有极强的解释能力,也因此成为发达国际进行国际产业分工定位的指导理论。

随着国际产业分工方式和贸易格局的不断演进深化,针对不同分工形式的分析研究开始盛行。总体来看,国际产业分工形式主要有水平型、垂直型和混合型等几种。其中垂直型分工主要发生在经济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的个体之间,并且已经成为国际产业贸易活动中的重要内容。法尔维(Falvey,1981)、法尔维和基尔考斯基(Falveyand Kierzkowski,1987)、弗拉姆和赫尔普曼(FlamandHelpman,1987)等指出垂直分工是由不同的要素禀赋、不同的收入分配和不同的技术产生的,其本质仍是建立在H‐O理论基础上的。阿恩特(Arndt,1997)则将国际分工表述为全球外包、海外外包、转包、产品内分工等等,其实这些都是国际产业分工特别是垂直型分工体系的重要外在表现。赫莱纳(Helleiner,1973)指出发展中国家制造业与国际制造业之间大多处于纵向一体化的关系,即前者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的专门的生产制造环节。David Hummels,JunIshii和Kei‐MuYi(1999)估计出垂直型分工在世界贸易中所占份额达30%之多,成为国际贸易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在以上对国际产业分工研究的基础之上,“片段化”分工(生产模式)理论得以提出和建立。琼斯和基尔考斯基(Jonesand Kierzkowski,1990)将“片段化生产”解释为:“把生产过程分离开来并散布到不同空间区位”。迪克西特和格罗斯曼(Dixitand Grossman,1982)描述了多区段生产系统如何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分配工序区段。而多区段生产体系将产业活动环节在不同的地区间进行分工分置的同时,促成了地区间的产业结构差异,而且由于不同的区段环节在对其他产业活动的需求推动和关联力量上会产生不同的作用,从而促使分工体系不断复杂和深化,从根本上影响和决定了地区间产业结构的变动。因此可以说,国际分工的演进发展最深层次地影响了参与国的产业结构演进。

二、国际产业转移

在经济实践中,国际产业分工与产业转移总是相伴发生的。各国之间的比较优势导致了国际产业的地域分工和国际贸易,从而也推动了生产要素在不同区域间的流动。地域分工与国际贸易研究主要是基于比较优势产生的商品流动问题,产业转移研究则主要是基于比较优势产生的生产要素的流动问题,要素间的国际流动产生了比国际贸易更直接和更有效的影响,彻底改变了全球产业生产方式,它是国际贸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国际间的产业分工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当某一产业在一国生产不再具有原有的比较优势后,面临着向新的具有比较优势的区域转移的问题,国际产业分工与产业转移之间存在着必然的逻辑关系,国际产业分工决定了产业在国际间的转移,产业的国际间转移在改变原有的国际产业分工体系的同时,促成了新的国际产业分工状态的形成。

早期对产业转移的研究,大多主要从一个国家产业自身的成长历程加以解释,或者从投资和贸易的角度直接加以阐述。赤松要在20世纪30年代研究日本棉纺工业发展史过程中提出了著名的雁行模式。该理论认为,后发国家产业的成长过程包括三个阶段:进口——国内生产(进口替代)——出口(出口替代),描述后发国家从刚开始只能进口产品,到之后建立自身生产体系替代进口,到最后形成出口能力的发展过程。雁行发展模式通过解释后发国家的产业发展历程反映了国际产业转移过程和后发国家的产业成长,具有一定的说服力,为韩国和我国台湾的现代产业成长历程提供了良好注释。弗农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各种工业产品在其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创新、成长、成熟、衰老四个过程,并以发达国家产业成长历程为研究对象,从各国由于禀赋不同导致在产品的不同生命周期竞争优势转移的角度揭示了国际产业转移的规律,论证了国际产业转移是发达国家产业升级的需要,指出其一般方向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但是,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当代跨国公司出现的一些全新的现象,如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产业链条,在全球范围内同步研发和生产新产品等已经无法进行充分的解释。小岛清通过对日本企业对外投资经验的总结提出了边际产业转移理论,认为企业应该投资那些在国内生产已经没有优势,而在东道国生产却存在明显的比较优势的产业,从国际直接投资的角度揭示了国际产业转移的规律,但没能进一步阐述在一国丧失优势的产业在另一国如何获得竞争优势。此外,威尔斯、小泽辉智等从投资的角度研究发展中国家通过投资促进经济转型的过程。刘易斯、普雷维什等从一国要素供给条件的变化及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战略等方面解释了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因。

而随着国际产业分工的不断深化发展,产业生产的内在组织模式不断产生新的变化和发展,这为产业转移的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视角和基础。如前文所述,众多经济学家已经大量研究了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垂直分工、水平分工等多种形态,特别指出了产品内分工成为国际产业分工的重要特征趋势,在此基础上,必然伴随以生产区段和片段分置为基础的产业转移活动,如吴敬琏(2003)指出,当代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特点之一,就是跨国公司把产品的不同生产环节分配到全球最适当的地区所带来的产业转移。而我们可以发现,这种产业转移已经不再是以往那种简单的产业行业门类的转移,它更多的统一于、受制于跨国企业所牵头建立的全球产业生产网络体系,它的植入性、片段化、工序化和专业化特征异常强烈,已然从根本上改变了东道国的产业组织形式和结构形态。对于国际产业转移的研究,也应从早期对于产业自身演进发展过程的专注,转向对生产区段分工分置所引致的生产组织结构变革以及相伴随的产业转移的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