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西方国际分工理论

西方国际分工理论

时间:2022-07-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解释国际分工的理论一直是层出不穷,从古典国际分工理论经历现代国际分工理论到当代国际分工理论。当代国际分工理论研究了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突出表现在水平型、垂直型国际分工,但是并不成熟。国内经济学教科书没有专门介绍国际分工理论,经常是伴随国际贸易理论一起来阐述。

解释国际分工的理论一直是层出不穷,从古典国际分工理论经历现代国际分工理论到当代国际分工理论。古典国际分工理论以斯密、李嘉图等为代表,主要从优势、要素角度来阐述国际分工理论,但是需要许多假定条件。现代国际分工理论以弗农、波特、杨小凯等为典型代表,分别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钻石理论、内生比较优势理论,现代国际分工理论不断修正前人的假定和理论,增加了更多的影响因素。当代国际分工理论研究了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突出表现在水平型、垂直型国际分工,但是并不成熟。随着中国经济崛起,近几年研究和解释中国国际分工越来越多,但还不成体系。

一、古典国际分工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杨小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内生比较优势理论。所谓内生比较优势是指比较优势可以通过后天的专业化学习或通过技术创新与经验积累人为创造出来,它强调的是比较优势的内生性和动态性。杨小凯以事前和事后的生产率差别把比较优势分为内生比较优势和外生比较优势。他认为,内生比较优势是由对生产方式和专业化水平的事后选择产生的,这种内生比较和绝对优势有可能在天生生产条件完全相同的国家之间产生。或者说由于选择不同专业方向的决策造成的事后生产率差别。外生比较优势则是由于天生条件的差别产生的一种特别的贸易好处,它是以外生给定的技术和禀赋差异为基础的比较优势,即外生比较优势是由事前的差别引起的。杨小凯认为专业化分工导致人力资本与知识的积累,从而产生内生比较优势。现代国际分工理论不断修正,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描述一般产品的生命周期,对H-O理论进行了补充,并对现代日益需要复杂技术的产品生产有比较普遍的适用性。但是,该理论不适用于风格型、时尚型、热潮型和扇贝型产品的生命周期的描述。它的最主要缺陷是,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起止点划分标准不易确认,产品生命周期曲线有很多形式,包括标准的S型,未涉及成本及价格等其他影响销售的变数。现代国际分工理论不断修正前人的假定和理论,增加了更多的影响因素,其中以外部规模经济理论和内生比较优势理论为典型代表。

外部规模经济理论。外部规模经济理论在解释国际分工中认为,无论国家间是否存在相对价格差别,规模经济的存在都会引导各国厂商专门生产部分产品,这样便可获得来自规模经济的好处。该理论假定若干部门中至少有一个部门存在外部规模经济,市场结构仍是完全竞争的,两国的相同部门的生产函数、要素禀赋、消费者偏好以及市场规模均相同。

内生比较优势理论。相较于其他传统国际分工理论,内生比较优势理论考虑的因素更加全面,并且更倾向于是一个动态的模型。不仅如此,该理论对古典理论进行了重新思考,进一步突破了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的框架,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内生比较优势理论是现代国际分工与贸易分析的基石,中国对外贸易格局的转换必须基于比较优势的内生演进。与外生比较优势理论相比,内生比较优势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指导意义似乎更大。

二、当代国际分工理论

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出现了产业转移,经济全球化浪潮开始显现。国际贸易出现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两种形式,而且产业内贸易比重不断增加。其中,产业间贸易是一国进口和出口属于不同产业部门生产的商品;产业内贸易是一国既出口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型制成品,两国互相进口和出口属于同一部门或类别的制成品。

弗洛布尔(Frobel,1978)发表了著名论文《新的国际分工》,引起了世界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尽管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但是,新的国际分工现象可以描述以下若干特征:跨国公司为主体的生产体系,并向广大发展中国家扩展;出现订单制造、国际垂直一体化,成为产品内分工,替代福特制、丰田制的分工模式;跨国公司发挥市场价格导向作用,主导全球货物、服务等国家间的分工格局。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原来在企业内部的许多功能外包给专业化的市场厂商,而专注于自己更擅长的部分,产业组织呈现出全球布局发展的趋势。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全球产业链和国际生产网络形成与发展,同时一些产品的生产环节可以实现空间上的分离,这种背景下产生了产品内分工形式。产品内分工是指企业将原来在企业内部的纵向链条上的生产过程分离出去,转而依靠外部供应商来供应所需的产品、支持服务或者职能活动。这种产品内分工快速发展,因而越来越多的学者对这种分工方式进行了理论和实证方面的探讨。21世纪以来,产品内分工理论、垂直专业化分工逐步被学术界广泛关注和接受。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些跨国公司将其产业的某些环节转移到国外,从而出现生产环节跨国界,通过垂直贸易链相互连接的现象。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有学者(如Balassa,1967)注意到这一现象,提出“垂直专业化”概念。除此概念外,学者还使用了其他术语来描述这一现象,例如国际生产分割、国际生产分散化、全球生产分享国际外包、产品内分工、价值链切片等。不管使用什么概念,其内涵基本一致,我们采用垂直专业化分工来说明。

海默斯等对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概念做了准确的说明。他们认为,国际垂直专业化(Vertical Specialization)必须要满足一些基本条件:最终产品由多个生产阶段完成;至少包含两个国家,每一国家从事一个以上的专业化生产阶段,但不是专业化所有阶段;在生产过程中,至少某些生产过程必须跨境。这意味着国际垂直专业化为至少一个国家在其生产过程中,使用进口投入品并将一部分最终产品进行出口。他们把这种由产品内的国际垂直分工带来的贸易,称为基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贸易(Vertlcal Specidizatlon based trade),每个国家只在商品生产的特定阶段进行专业化生产。

三、解释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分工理论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经济理论逐步引入中国教育和经济研究领域。国内经济学教科书没有专门介绍国际分工理论,经常是伴随国际贸易理论一起来阐述。除了教科书外,中国最早运用国外当代国际分工理论的当属学者卢锋(2014),此后国内学者研究国际分工的论文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加。例如,詹丽靖(2016)介绍了斯密、李嘉图等古典的国际分工理论,张苏(2016)从世界体系视角、市场视角、国家视角、企业视角、个人专业化视角阐述国际分工理论,赵明亮(2010)综述了从古希腊以来的国际分工理论。

国内有些学者专门介绍某一分工理论,例如胡昭玲(2016)、庄惠明、王珍珍(2017)、郝俊丽、曹文环(2015)等阐述对于垂直专业化分工理论。总体来看,当代国际分工理论还不成体系,中国学者更多是运用国外学者的某些方法进行分析。

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开始探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现象背后的国际分工情况,并且逐步运用西方的国际分工理论去解释和阐述经济现象,除了定性的研究方法外,还运用了一些定量分析方法,采用的定量分析方法主要如下:

(一)投入产出分析法

宗毅君(2012)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分年度、分行业地测算了连续14年我国工业行业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程度,并实证研究了其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结论是:近十余年来,国际产品内分工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工业各行业进出口贸易额的增长;垂直专业化比重的上升,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工业行业贸易顺差的增长。

(二)计量分析方法

近些年来,国内学者广泛使用计量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如张纪(2014、2015),胡乃武、杜琼(2013),唐铁球(2014),姚志毅、张亚斌、李德阳(2010),徐建炜、姚洋(2010),王中华、梁俊伟(2010),施炳展(2010)。

(三)指标体系分析方法

唐海燕、张会清(2013)运用RCA、NET等指标,从全球价值链视角分析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及其竞争力,目前中国处于全球新国际分工体系的中低端。崔岩、臧新(2014)选用hoover系数和区位指数,对中国20个制造业行业进行定量计算,比较行业集聚地东莞与绍兴参与国际分工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东莞IT业以FDI形式、绍兴纺织业以出口贸易形式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李生明、王岳平(2010)利用贸易结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贸易竞争力指数(TC)等指标,从产品技术层次和价值链等方面,分析不同类型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及变化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