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产业转移理论

产业转移理论

时间:2022-06-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 产业转移理论长期以来,经济学家对产业转移现象一直较为关注,研究成果较多,代表性理论有阿瑟·刘易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劳尔·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理论、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赤松要的雁行模式、梯度转移理论、边际产业转移理论等。雁行模式反映了产业转移对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巨大推动作用。梯度理论表明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梯度差异是产业转移发生发展的客观基础。

2 产业转移理论

长期以来,经济学家对产业转移现象一直较为关注,研究成果较多,代表性理论有阿瑟·刘易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劳尔·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理论、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赤松要的雁行模式、梯度转移理论、边际产业转移理论等。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对产业转移的生成机理、转移规律、影响因素和经济效应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2.1 产业转移的一般理论

产业转移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区域的部分企业顺应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通过跨区域直接投资,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区域进行,从而在产业的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该产业由发达区域向发展中区域转移的现象。产业转移对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及区域间经济关系具有重要影响,并进而影响部分企业的战略决策[2]

产业转移的一般理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

2.1.1 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

阿瑟·刘易斯最早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些发达国家将某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部分发展中国家进行,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现象。刘易斯认为,发达国家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导致非熟练劳动力不足,引起劳动力成本上升,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逐步丧失,于是发达国家将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同时加快国内产业结构升级,从而引起战后国际经济秩序的调整。由于历史的限制,刘易斯没有建立起关于产业转移的完整理论,他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生转移的解释也较为简单。

2.1.2 中心—外围理论

发展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从依附理论的角度分析了中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外围——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他认为:由于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需求弹性低而工业制成品的需求弹性高,导致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不断恶化和巨额贸易逆差,发展中国家被迫实行进口替代战略,试图通过国内工业化替代大量进口工业品;为加速工业化进程,发展中国家向跨国公司打开了大门,虽然跨国公司转让的技术在发展中国家的工业生产中起到了主导作用,但是他们同时攫取了巨额利润,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资本积累。普雷维什关于“中心”和“外围”之间经济关系的分析部分地反映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产业转移的现实,同时也较早地注意到产业转移的消极影响。但是普雷维什没有认识到产业转移是区域间经济关系发展变化的必然产物,对于产业转移能够加快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认识不足。

2.1.3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美国跨国公司研究专家弗农认为,发达国家之所以向国外转移产业是由于企业为了顺应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回避某些产品生产上的比较劣势。产品从进入市场开始,其生命周期大致可分为创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产品及其生产技术的生命周期变动,导致产品生产地点的变动,从而决定了该产品出口国和进口国位置的变化。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将产品及其生产技术的周期和各国的比较优势变化结合起来,从一种动态的角度说明了发达国家从出口、对外直接投资到进口的发展过程,其所建立的产品生产区位的转移模式对于产业转移研究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2.1.4 雁行模式

雁行模式最早是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在对日本棉纺工业发展史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通常被用于描述后起国现代产业发展所经过的历史过程,之后赤松要本人及山泽逸平等日本学者进一步对雁行模式加以拓展,并被引申用来解释以东亚为中心的亚洲国家国际分工和结构变化的过程,以及表述东亚国家和地区在相互依存、相互波及中依次起飞的历史过程。雁行模式反映了产业转移对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巨大推动作用。

2.1.5 梯度转移理论

区域经济学者把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引用到区域经济学中,从而建立起梯度转移理论。梯度理论认为,创新活动所包括的新产业部门、新产品、新技术、新的生产管理和组织方法等大都发源于高梯度地区,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逐步由高梯度向低梯度地区转移。根据梯度转移理论,每个国家和地区都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处在高梯度上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不断地创新,通过发明新产品,建立新产业,保持区域在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处在低梯度上的区域,首先应该发展那些具有较大比较优势的初级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通过接受从高梯度区域转移出来的产业来加速区域经济发展,进而从较低的经济发展梯度向上攀登,最终进入发达区域行列。梯度理论表明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梯度差异是产业转移发生发展的客观基础。

2.1.6 边际产业转移理论

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根据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践,提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亦即边际产业依次进行,以回避产业劣势或者说扩张边际产业。边际产业扩张理论认为,投资国从具有比较劣势的产业开始对外直接投资,而接受投资的国家接受并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从而使潜在的比较优势显现出来。因此,从边际产业开始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对于投资国和接受投资的国家都有利。日本在战后曾经历了引进现代产业部门—创造了比较优势—失去比较优势的过程,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反映了日本具有产业转移性质的对外直接投资的现实。

2.2 梯度转移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梯度推移理论认为,区域间存在经济发展梯度和产业级差是发生产业转移的基础,但产业转移的直接原因是区域间存在产业收益差别。正如经济学“理性人”假说,企业作为产业转移的主体,在产业转移过程中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在不同的经济体系中,由于资源禀赋、市场规模、技术水平等不同,产业成长的利益格局会不一致。企业通过比较同一产业在不同区域间的收益,作出是否实施产业转移的决策,以实现更多的收益。

企业追逐产业收益差是产业转移的内在动力,而产业收益差的产生来自于两方面的诱导因素,一方面是成本压力,另一方面是市场拉力。从成本压力来看,区域间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产业成长相异,这种差异决定了区域间要素价格的差异,即产业经营的成本不同,这是推动产业转移的最主要的诱因。具体来说,作为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产业转出地,随着其产业集聚,必然出现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基础设施如水、电使用成本和环境保护政策成本等产业经营成本的攀升。最终导致一些产业或产品的竞争优势逐步丧失,利润空间逐渐缩小,从而形成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巨大压力。从市场拉力来看,市场需求是产业形成、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追求市场扩张是扩张性产业转移的最主要的诱因。产业的市场需求由于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有差异,取决于区域的人口规模和购买力水平。在发达地区市场已经饱和的一些传统产品,在欠发达地区的市场潜力还很大,市场前景还很好。通过扩张性产业转移来扩大市场容量,最终可获得产业收益差。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区域发展主导政策由对内地倾斜转向对沿海倾斜,区域经济主导理论也由均衡发展转为非均衡发展[3]。即将全国有限的资源首先相对集中、较多地配置在区位条件优越、原有基础较好的东部沿海地区,使东部发展得更快一点,先富起来,然后带动中、西部地区,最终实现共同发展。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在全国资源的总量中,东部地区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渠道增大了分得的份额:一是从原先应交给中央的资源中留下了一部分;二是东部由于中央的政策支持,从中央分得了一部分;三是由于区位和政策,东部又引进了相当大一块海外资源;四是由于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增强,原属中、西部的资源还流入东部一部分。由此,东部经济依托八方之力,突飞猛进,一路领先,中国的区域经济从非均衡投入开始,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实现了非均衡发展。

在此期间,非均衡发展理论还派生出若干分支理论。梯度转移理论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之一。梯度转移理论认为在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中,应由沿海先进地区首先掌握世界先进技术,然后将这些技术及其所形成的产业逐步向“中间技术地带”、“传统技术地带”转移,在实际中,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将表现为“东—中—西”顺序的梯度分布[4]。过去,这种理论思想已被国家采纳,反映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经济政策实践之中。不过对此理论,人们也有种种疑问:(1)全国范围内是否存在产业的梯度转移,按目前的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划分,在这三大地带之间是否存在产业的梯度转移。(2)同是东部或中、西部省区,内部差距也颇大,如江苏的苏北、苏中、苏南地区人均GDP之比大致是1∶3∶5。按正常逻辑,苏南有些需要转移出去的产业当然会先转移到苏中和苏北。那么,中、西部省区何时能承接江苏转移出来的产业。(3)中、西部有些地区特别是中心城市,在某些产业领域也有现代技术及高新产业。这些产业为求发展,很可能会迁向投资及经营环境更好的东部,这是否可以称做“逆梯度转移”。(4)梯度转移理论发挥作用要不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而这些条件在全国经济走向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今天是否已经具备。

2.3 产业转移的规律、类型及特征

产业转移一般呈现梯度推进规律。从产业层次上,首先表现为从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转移,随后逐渐转向钢铁、石化、冶金等资本密集型产业,然后是电子、通信等一些较低层次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从转移的区域看,往往是从发达国家或地区转移到次发达国家或地区,再由次发达国家或地区转移到欠发达国家或地区。产业的转移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也有部分产业部门向外拓展,如交通运输、贸易服务、金融保险等为生产活动服务的领域。第一产业由于自身的特性,转移存在巨大的障碍

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决定了产业转移必然呈现综合性、阶段性、梯度性三个特点。综合性是指产业转移是资本、技术、劳动力及其他生产要素的整体转移,具有单个生产要素流动所不具有的特征和功能。阶段性是指产业转移是按照产业演进的基本路径,按照劳动力、资本、技术、知识的密集程度依次转移。梯度性是指区域经济水平的差异构成了不同的发展梯度,这种经济发展水平的梯度是产业转移的现实基础。

根据转移的内在机理的差别,产业转移可分为市场扩张型和成本节约型两种基本类型。前者是指产业在其原区域仍然属于成长型产业,主要出于占领外部市场、扩大产业规模的动机而主动进行的空间移动;后者是指区域的衰退性产业主要由于外部竞争和内部调整压力围绕成本节约目的而进行的战略性迁移。

根据转移动机的差别,产业转移可分为扩张性产业转移和撤退性产业转移。前者是产业在转出地仍属成长性产业,具有产业发展比较优势,主要是出于占领外部市场、扩大产业规模的动机而进行的主动的区际产业转移。后者是在转出地失去竞争优势的衰退性产业迫于调整压力,为实现最优退出而进行的对外转移。

2.4 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产业转移的诱因在于成本压力和市场拉力,因此可以将产业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归纳为下列几方面:

2.4.1 区域需求状况

市场对产品的需求是该产业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某种产品的区域性需求强弱对吸引该产业转移至本地生产有重大影响。特别是某些传统产业如服装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等具有较明显的消费区指向。影响需求因素主要有商品价格、相关商品价格、人口规模、收入水平等,其中区域内的人均收入水平和人口规模更为重要。

2.4.2 区域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

区域生产要素可分为自然资源、劳动、资本、技术水平等。一般而言,传统产业技术含量较低,资本密集度也较低,因而技术水平、资本对传统产业布局影响较小。但传统产业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比重较大,大多数传统产业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劳动密集指向,倾向于布局在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区域。所以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是引起传统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

2.4.3 运输成本

德国经济学家韦伯在《工业区位论》指出,运费是影响产品生产成本销售成本的重要因素。一般的,区际运输成本越高,产业区际转移可能性越大;区内运输成本越高,产业聚集越困难。

2.4.4 产业集聚经济

引起产业集聚的原因主要有范围经济、规模经济、交易成本降低、学习效应等,表现为企业长期平均成本下降、差别产品价格上升,导致利润增加。产业集聚经济强度越大,产业区际转移难度越大。不同产业的集聚经济力不同,产业转移难度不同。如棉纺织业的集聚经济力比钢铁业的小,较容易转移。

2.4.5 区域投资环境

广义投资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指基础设施条件、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等,软环境指人文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等。投资环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成本与交易成本,因此也关系到产业发展与转移。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对投资环境的好坏影响最大。

2.5 产业转移的经济效应

区际产业转移对转移区域双方经济的发展都有重要作用。对移出地而言,它是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区域产业竞争优势转换升级的有效方式。对转入地而言,产业转移是区域经济起动与发展的强大外力,也是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转换的可行方略。具体来说,产业转移的经济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扩大效应。通过产业转移使欠发达地区生产要素得到大幅增长。欠发达区域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自然资源、劳动力等普通要素丰富,而资本、技术、知识等高等要素短缺。由于产业转移往往伴随着大量的资本、技术的转移,也伴随着其他无形要素的进入,具有综合性,因而接受产业转移能够使欠发达区域迅速积累起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并使相对丰裕的劳动力要素得到充分利用,为区域经济的起飞创造条件。

其次是优化效应。区际产业转移对转移区域双方的产业优化升级都有重要的作用。对产业移出地而言,通过对衰退产业的对外转移,衰退产业所集聚的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得以释放,为其他具有竞争优势的支柱产业、新兴产业提供新的生产要素,实现资源的重新配置,从而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对产业转入地而言,外部先进产业的移入能为传统产业比较优势的升级创造机会。因为先进产业的移入必然带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迅速积累,有助于区域新的主导产业的形成,从而推动产业比较优势的升级,提升产业转入地在区域间的分工地位。

再次是发展效应。产业转移还能够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这种带动作用是通过产业关联实现的。产业关联是指产业之间存在的广泛、复杂、密切的联系,包括后向、前向和旁侧关联。这种关联带动作用实质就是移入产业关联效应的发挥过程,形成产业集聚,从而促进转入地域整个经济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