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欧盟的发展阶段和表现特征分析

欧盟的发展阶段和表现特征分析

时间:2022-06-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欧盟FDI的发展阶段和表现特征分析自从1975年中欧建交以来,欧盟就开始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欧盟东扩战略也使部分中东欧国家成了中国吸引欧盟直接投资的主要竞争对手。长三角地区的项目数约占欧盟对华投资总数的43%。欧盟已渐渐成为中国第一大技术供给方。

第一节 欧盟FDI的发展阶段和表现特征分析

自从1975年中欧建交以来,欧盟(前身为欧共体)就开始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但是欧盟在华直接投资的发展过程相对来说比较缓慢,总体上可以分为起步、发展、调整、新一轮的上升这四个阶段(见图4-1)。

img37

图4-1 1984—2011年间欧盟在华直接投资

数据来源:《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官方网站和中国投资指南网。

第一阶段(1984—1992年)是起步阶段。这一阶段,由于中国与欧盟的经济关系基础较差,欧盟在华投资的规模相对较小,每年只有大约100个欧盟投资项目,合同外资额每年都未超过10亿美元,而实际利用的欧盟直接投资更是低于2亿美元。到1986年之后,欧盟在华投资的发展更是进入了一个停滞阶段,其所占外商在外实际投资的份额也逐渐减少。欧盟在华投资项目占中国全部外资项目数的比重由1986年的2. 14%下降到1992年的1. 56%,欧盟合同外资额占比从1986年的10. 57%下降到1992年的1. 66%,实际利用欧盟投资额占中国总投资额的比重从1986年的7. 96%下降到1992年的2. 21%。

第二阶段(1993—1999年)为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高了欧盟投资者对中国的兴趣,政府出台的外商投资优惠政策和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众多领域的投资者,一些国际著名的跨国公司开始加大对中国的投资。这个阶段期间,欧盟每年的投资项目都超过1000个,实际投资额从1993年的6. 47亿美元上升到1999年的44.79亿美元。

第三阶段(2000—2006年)为调整阶段。这一阶段,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跨国公司以强化市场地位、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为目的进行的国际并购活动异常活跃。但这些并购活动大部分发生在欧美发达国家之间。同时,1999年欧元的启动使得欧元区一些国家成为初级加工产品和劳动密集产品的供应国。欧盟东扩战略也使部分中东欧国家成了中国吸引欧盟直接投资的主要竞争对手。在这种国际背景下,欧盟对华直接投资停滞不前,实际投资额一直徘徊在40多亿美元上下,占外商在华实际投资的比重不足10%。(1)

第四阶段(2007年至今)为新一轮的上升阶段。2007年,欧盟对外直接投资总量大幅增加,对华投资项目也从2006年的1793个增加到了2474个,但是对中国的直接投资金额却减少了将近16亿美元。其主要原因是来自其他新兴市场的国家吸引外资的竞争力得到了加强,这些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俄罗斯和印度)加大了吸引外资的力度,与此同时,欧盟认为中国的部分产业例如金融和电信等,开放程度还不够,这使得欧盟对中国的投资出现了相应减少。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得全球的投资环境恶化,欧盟对外直接投资总量也减少了28%。中国虽然也受到了经济危机的影响,但是影响程度远不如欧美及其他新兴市场国家那么严重,相比较而言,中国的市场更具有吸引力。为确保资本的稳定升值,欧盟在其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大幅下降的情况下,依然加大了对华直接投资规模。2009—2012年间,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依然保持了年均8%的增长率,吸引外资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欧盟对华投资金额也基本呈上升趋势。

总的来说,欧盟在华直接投资金额虽然不是很大,但是具有比较突出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欧盟在华投资主要集中在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医药及医疗器材制造业,电子、电气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以及机械工业等支柱型行业,投资额相对较集中。欧盟投资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的项目数占所有行业投资项目数的比重仅约为8%,但投资额却占投资总额的27%。同样地,欧盟投资医药及医疗器械的项目数的比重约占4%,但投资额却高达21%。当然,欧盟对华投资领域也在不断拓宽,正从科技、海洋开发、能源等领域,扩展到核能、空间技术、电力化工冶金遥感等领域。许多中小型欧盟企业也开始加大了在华投资力度。

其次,欧盟在华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上海、江苏、浙江等长三角地区,而非广东、福建等地。长三角地区的项目数约占欧盟对华投资总数的43%。欧盟投资之所以集中在这一区域,主要是看中了该地区雄厚的工业基础、丰富的人才资源和发达的交通,这都便于形成地区辐射,从而有助于其开拓更广阔的市场。(2)

最后,欧盟在华投资的个体平均规模和技术水平均领先于其他国家和地区。欧盟在华投资的单个项目的资金水平为405. 5万美元,高于美国的181. 3万美元和日本的178. 8万美元,且75%的欧盟投资项目的技术水平都处于20世纪90年代或21世纪的先进水平。欧盟已渐渐成为中国第一大技术供给方。正是由于欧盟在华直接投资的这一特点,使得其对中国企业的技术转移成为了可能,欧盟在华投资的良性发展很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的技术进步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