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表现特征

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表现特征

时间:2022-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就是那些以真人真事为主要原型塑造的人物,也离不开“虚构”的处理,否则,他就难以成为具有高度概括力、表现力的艺术典型。无须再多举例,古今中外的小说家对人物进行不同程度的“虚构”,是一个共同采用的基本艺术手段。

中国的小说,历代称谓不同,古代的文学理论并没有为它总结归纳出一个比较确定的概念。现代的文学理论对它的概念作出了界定,但各家的看法并不完全一致。这里,我们综合了一些有代表性的看法,将它归纳为这样的一个文体概念:

小说是一种重在虚构故事,以叙述为主要的表达方式,通过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二、小说的表现特征

从小说的创作实际来看,它不受真人真事和实景的限制,可以按照艺术真实的原则和创作意图的需要,自由地虚构出小说的一切内容;而从小说可以大容量地同时写人、写事、写景、写情的综合需要来看,它比其他文学体裁的表达方式更为多样自由,可以调动一切写作手段。因此,小说的创作具有以下几点显著的特征。

(一)以虚构为其主要的创作方法

小说艺术,可以简单地概括为虚构的艺术。没有虚构,就没有小说。真实地写人写事的作品,是人物传记、报告文学或记叙散文。小说从生活出发又不受真人真事的限制,它可以按照生活中的“原型”进行加工创造,也可以根据生活的可能和作家的想象“无中生有”地进行创造。当然,这一切虚构都必须以反映生活的本质和人的关系的本质为前提。小说正是因为它自由而逼真——即符合艺术真实的虚构,才能够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更集中、更真实、更感人地塑造出各种典型的人物,才能比诗歌、散文、报告文学、人物传记等文学作品更丰富、多元而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

大多数小说中的人物,都是作者与他们同一类的大量的人身上抽出所需的相貌、行为、言谈、心理、情趣特征集中概括而塑造的。这些人物的虚构性是不可缺少的。就是那些以真人真事为主要原型塑造的人物,也离不开“虚构”的处理,否则,他就难以成为具有高度概括力、表现力的艺术典型。历史小说中的许多人物,如刘备、曹操、诸葛亮、关羽、宋江等都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但历史文献对他们的生平事迹的记载都较简略,若作家不对他们进行“虚构”,补充大量的情节和细节,他们在小说里就不会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就难以成为代表他们那个时代的人物。现实小说中的许多人物,如江姐、彭咏吾、华子良、杨子荣等也是生活中的真实人物,若作家不对他们做大量的行为、心理、细节的“虚构”加工,他们也是难以成为艺术典型的。无须再多举例,古今中外的小说家对人物进行不同程度的“虚构”,是一个共同采用的基本艺术手段。

(二)小说的表现中心是人物形象

小说表现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它的中心任务是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人们读完小说,总是首先记住了作品中的人物,再从人物的所作所为中去回味小说的意图。没有人物,小说就无法开展情节。小说必须是有人物和着重写人物的。即使是神魔、动物小说,也是拟人化的,表现的是人的关系、人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人物形象塑造得如何,往往是衡量一部小说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我国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金瓶梅》《西游记》《儒林外史》以及外国的《人间喜剧》《死魂灵》《基督山伯爵》《巴黎圣母院》《红与黑》《简·爱》等小说之所以受到人们喜爱,并成为经典名著,与它们塑造出一大批各具个性的人物形象有着直接重要的关系。人们对这些作品中的人物耳熟能详,津津乐道,并通过这些人物形象看到形形色色的人生,为自己的人生寻找到现实的和理想的参照。

(三)小说的表现手法多样自由

在叙事类文学作品中,小说的表现手法是最为多样和自由的。特别是在中、长篇的小说里,写作的所有表达手法,它都可以采用。它可以吸收各种文学体裁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长处来讲述故事情节,全面、具体、细致地描写人物形象及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别林斯基认为:“长篇和中篇小说是最广泛的、包罗万象的一类诗,才能在这里感到无限的自由。其中结合了一切其他类别的诗:既有作者对所描写事件的感情的吐露——抒情诗的成分,也有使人物更为鲜明而突出地表达自己的手段——戏剧因素。其他类的诗不能容忍的旁白、议论和教训,在长篇和中篇小说里都有其合法的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