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欧盟及欧盟东扩

欧盟及欧盟东扩

时间:2022-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欧盟的统一货币为欧元,1999年1月1日正式启用。欧盟自成立以来,先后经历了多次扩张。1986年1月1日,葡萄牙和西班牙加入欧共体,使欧共体成员国增至12个。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共体更名为欧盟。1995年,奥地利、瑞典和芬兰加入欧盟,欧盟成员国扩大到15个。2003年4月16日,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的欧盟首脑会议上,上述10国正式签署加入欧盟协议。2004年5月1日,这10个入盟协议签署国正式成为欧盟的成员国。
欧盟及欧盟东扩_聚焦:当代青年热门话题100 例

欧盟及欧盟东扩

欧洲联盟(简称欧盟,European Union,缩写EU)是由欧洲共同体(European Communities)发展而来的,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欧盟现有25个成员国和4156亿人口(2004年1月),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欧洲联盟的宗旨是“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行统一货币的经济货币联盟,促进成员国经济和社会的均衡发展”,“通过实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弘扬联盟的个性”。

欧盟的统一货币为欧元(Euro),1999年1月1日正式启用。除英国、希腊、瑞典和丹麦外的11个国家于1998年首批成为欧元国。2000年6月,欧盟在葡萄牙北部城市费拉举行的首脑会议批准希腊加入欧元区。这次会议还决定在2003年以前组建一支5000人的联合警察部队,参与处理发生在欧洲的危机和冲突。2002年1月1日零时,欧元正式流通。

欧盟自成立以来,先后经历了多次扩张。

1946年9月,英国首相丘吉尔曾提议建立“欧洲合众国”。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罗伯特·舒曼代表法国政府提出建立欧洲煤钢联营。这个倡议得到了法、德、意、荷、比、卢6国的响应。1951年4月18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在巴黎签订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又称《巴黎条约》)。1952年7月25日,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1957年3月25日,这六个国家在罗马签订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条约》。1958年1月1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正式组建。1965年4月8日,六国签订的《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三个共同体的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但三个组织仍各自存在,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布鲁塞尔条约》于1967年7月1日生效,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

1973年,英国、丹麦和爱尔兰加入欧共体。

1981年1月1日,希腊成为欧共体第10个成员国。

1986年1月1日,葡萄牙和西班牙加入欧共体,使欧共体成员国增至12个。

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了以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为目标的《欧洲联盟条约》,亦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共体更名为欧盟。

1995年,奥地利、瑞典和芬兰加入欧盟,欧盟成员国扩大到15个。

2002年11月18日,欧盟15国外长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决定邀请塞浦路斯、匈牙利、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波兰、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10个中东欧国家入盟。2003年4月16日,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的欧盟首脑会议上,上述10国正式签署加入欧盟协议。2004年5月1日,这10个入盟协议签署国正式成为欧盟的成员国。这是欧盟历史上的第五次扩大,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扩大。欧盟以往的扩大都是向西方国家开放,而这次入盟的10国多为中东欧和波罗的海沿岸国家。此次扩大后的欧盟成员国将从目前的15个增加到25个,总体面积扩大近74万平方公里,人口从约3.8亿增至约4.56亿。

欧盟的扩大,是一个既有象征意义、又有实质影响的重大政治事件。在过去几个世纪里,欧洲始终充斥着吞并与反吞并、侵略与反侵略、征服与反征服的刀光剑影。欧盟东扩,这是和平与繁荣的推广,也是主权国家自愿结成利益共同体的超大型试验。

除了政治意义,欧盟东扩也使欧洲的经济面貌从此改变。欧盟成员国增到25个,成为一个拥有4.56亿人口的大市场,整体国内生产总值将增加约5%,经济规模达到10万亿美元,与美国大致相当。毫无疑问,欧盟在全球经济中的角色已变得更为举足轻重。新成员国的加入,将带来大批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同时也为发达成员国提供了新兴的消费市场。这些因素都将为欧盟经济的持续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随着欧盟的扩张,中欧、东欧国家的关税会降低,欧盟市场容量扩大,中国可以扩大出口市场,这些对中国的出口商和生产商是有利的。

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始于1998年。1998年1月,欧盟倡议在举行第二届亚欧会议期间举行中欧领导人会晤,并建立领导人定期会晤机制,建立面向21世纪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并每年举行一次领导人会晤。加强经贸关系是中国—欧盟关系不断发展的重要基础。当今世界继续朝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发展,在“一超多强”的格局下,中欧都面临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在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方面,有不少共同语言,也有许多共同利益,这就决定了中国与欧盟之间有进一步扩大合作的基础。自1998年以来,世界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在取得巨大经济成就的同时,在国际事务中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中国在伊拉克、朝鲜等热点问题上发挥了独特的影响力,与欧盟有深入的合作,增加了中国在欧盟眼中的分量。

近些年,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成为推动中欧经贸合作的动力,也成为欧盟重视对华关系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贸易额的迅速增长,2003年中国已成为欧盟第三大贸易伙伴,2004年又上升为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欧不但在工业制造、服务和市场开发方面,而且在高科技领域都有广阔的合作前景。

鉴于政治制度、历史文化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中欧之间也存在某些分歧。比如,政治方面的人权问题、宗教问题、对华武器禁售问题等;经济方面的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确认以及人民币的汇率问题等。此外,还有非法入境者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然而,这些问题远远小于双方的共同点,双方彼此都会用求同存异的态度来正确处理,无碍于中欧建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欧盟本身也在发生着变化,这样的情况使得中国也调整着对欧洲的战略。2002年1月1日,欧元的流通给中国的领导阶层、商界和公众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欧盟扩大的前景、欧盟防御和安全能力的建立以及欧盟在世界舞台上采取共同外交政策的愿望,都是促使中国加强中欧关系的重要因素。

欧盟支持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与自身相匹配的政治和经济地位,支持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经济和社会改革。欧盟在对华关系战略文件中是这样说的:欧盟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以战略伙伴采取行动有不容置疑的利益”,“中国是欧盟的主要战略伙伴之一”。这表明,欧盟已从战略高度来加强同中国的战略伙伴合作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