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外人格及职业人格测验主要工具介绍

国外人格及职业人格测验主要工具介绍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外学者在人格及职业人格测验的研究过程中,先后开发和编制了数百种人格及职业人格测量工具。下面是目前国外使用频率较高的几种职业人格测验工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哈塞维和麦金利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根据精神病临床需要于1942年设计并出版了“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适用于年满16岁,具有小学以上文化水平,没有影响测验结果的生理缺陷的人群。理想的职业选择是使人格类型与职业类型相互协调和匹配。

国外学者在人格及职业人格测验的研究过程中,先后开发和编制了数百种人格及职业人格测量工具。下面是目前国外使用频率较高的几种职业人格测验工具:

(一)“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量表”(MMPI)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哈塞维和麦金利(S.R. Hathaway & J.X. McKinley)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根据精神病临床需要于1942年设计并出版了“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innesote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MMPI)。MMPI根据经验校标编制,内容涉及范围很广,包括健康状态、心神症状、情绪反应、社会态度、神经障碍、家庭婚姻、动作失调、性的态度、政治态度、宗教态度、习惯、志气、职业关系、教育关系、社会态度和精神病的行为表现等26类13个量表共566个题目,可用于测验正常人的人格类型,也可用于区分正常人和精神疾病患者,还可鉴别精神分裂症、抑郁性精神病、强迫观念、强迫行为、幻觉、妄想、病态恐惧和焦虑等。

MMPI适用于年满16岁,具有小学以上文化水平,没有影响测验结果的生理缺陷的人群。经过数十年的不断修订和补充,MMPI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很多国家进行了使用,并有大量的研究文献。尽管原来是根据精神病学临床实践而编制的,但MMPI从多方面对人的心理进行综合考查,也广泛用于其他学科以及人类行为的研究、司法审判、犯罪调查、教育和职业选择等领域。同时在心理咨询中心、心身医学门诊、精神病院、人才市场、职业介绍所、大中学校等部门也有广泛的运用。1989年明尼苏达大学出版了《MMPI-2施测与计分手册》,标志着MMPI修订工作的完成和MMPI-2的开始。MMPI对人才心理素质、个人心理健康水平、心理障碍程度的评价都有较高的使用价值,是世界上被使用次数最多的人格测验之一。中国于1980年由宋维真等人开始引进和修订MMPI,并于1984年建立了中国常模。宋维真等学者(1992)还对MMPI-2进行了引进和修订,形成简短式的MMPI,称为“心理健康测查表”(Psychological Health Inventory,PHI)。中国化的PHI由七个分量表168个题目组成,功能接近MMPI,并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量表”(16PF)

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R. B. Cattell)基于人格特质因素分析的多年研究,提出了包括16种人格因素测验的模型。该模型分成个别与共同特质,表面与根源特质,体质与环境特质,动力、能力与气质特质共四个向度。卡特尔采用系统观察法、科学实验法数理统计方法和运用因素分析技术,于1949年分析了乐群、聪慧、稳定、恃强、兴奋、有恒、敢为、敏感、怀疑、幻想、世故、忧虑、实验、独立、自律和紧张16种人格特质,并编制了用以对人格进行量化分析的调查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量表”(Cattell’s 16 Personality Factors Questionnair,16PF)。之后,很多心理学家证实,这些因素普遍存在于初三以上文化背景不同的人群之中。由于这16种主要人格因素的不同组合,构成了一个人不同于他人的独特性人格。2002年的16PF第五版,包含了185个三选一的题目,每个因素的分量表分别包含10~15个题目。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达到0.64~0.85。测验总时间为34 ~ 50分钟([美]艾肯,等,著,张厚粲,等,译,2011)。这使得16PF具有客观性、标准化、多功能、广泛性和深刻性等特点,并成为一种全面的人格测验工具,被世界许多国家所采用。

(三)霍兰德“自我导向搜寻量表”(SDS)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J. L. Holland)于20世纪50年代在职业指导过程中设计了用于测验职业性向的“自我导向搜寻量表”(SDS)。他对求职者进行了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人格和职业价值观等要素分析,并把职业分为实用技术型(R)、调查研究型(I)、形象艺术型(A)、公众社会型(S)、经营管理型(E)和常规事务型(C)共六种基本类型。霍兰德认为,不同的个体职业性向对应不同的职业类型,劳动者趋向于选择最能满足个人需要、实现职业满意的职业环境。理想的职业选择是使人格类型与职业类型相互协调和匹配。一个人在与其职业人格类型相一致的环境中工作,容易得到乐趣和内在满足,最有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如果个体进入的是与自己职业性向完全不同的职业环境,则工作起来可能难以适应,或难以做到工作时觉得很快乐,甚至每天都可能会觉得很痛苦(赵东芝,施俊琦,2006)。在择业就业指导中,首先要通过一定的测验手段与方法来确定个体的人格类型,然后寻找到与之相匹配的职业种类。为了确定个体的人格类型,就需要大量运用人才测验的手段与方法。霍兰德职业人格类型理论和“自我导向搜寻量表”(SDS)应运而生,得到了世界范围的广泛推崇,被大量地应用于职业指导、社会科学和商业领域等方面。其影响和作用正在日益扩大。

(四)“大五”人格因素测量表(FFM)

1961年学者图普斯和克罗斯特尔(E. C. Tupes & R. E. Christal,1961)用词汇学方法对八个不同群体的人格特质变量进行了再分析,发现了外向性、随和性、尽责性、情绪稳定性和智慧或文化五个相对稳定的人格特质因素。随后,学者们的认识逐步趋向达成较一致的共识,认为这五个人格特质是:外倾性(社交性)、宜人性(利他性)、情绪性(适应性)、开放性、尽责性(道德感)。即所谓的“大五”人格特质(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1985年学者麦克雷和科斯塔(McCrae & Costa)编制命名了外倾性、随和性、尽责性、神经质和开放性的“大五”人格因素测量表。许多学者(Norman,Mount,Golderg,Timothy,Thoresen & Barrick等)的研究也重复得到了可以用五个因素进行人格概括,形成了“大五”人格因素模型(Big Five-Factor Model,FFM)。1991年,约翰、多纳休和肯特尔(O.P. John,E. M. Donahue & R. Kentle)发表了“大五”量表(Big Five Inventory,BFI)。该量表有44个题项,用短语来测量“大五”的人格核心特征(叶奕乾,2011)。2001年巴里克、摩恩特和嘉吉(Barrick,Mount & Judge,2001)提出的“大五”人格因素模型包括:外向性(好交际、爱群居、自信、健谈和积极的);神经质(焦虑、沮丧、愤怒、局促、闷闷不乐和不安的);宜人性(好奇、灵活、信任、和善、合作、仁慈、好心肠和忍耐的);谨慎性(可信赖、辛勤工作、成就导向和毅力坚强);开放性(有想象力、有修养、求知欲强、有创造力、思路开阔、有才智和有艺术天分的)。之后世界很多国家的学者也参与了“大五”人格因素测量的相关研究和验证,至今被广泛应用于职业心理、管理心理和工业心理等研究领域,显示其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和全球化应用的趋势。

(五)“职业人格问卷”(OPQ)

英国学者萨维尔和霍尔德斯沃斯(Saville & Holdsworth)编制的“职业人格问卷”(Occupational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OPQ)是一种较为流行的职业人格测验量表。OPQ 的5.2版本,共有248个项目、31个因子,每个因子由八个项目组成。其中五个维度分别对应“大五”模型的情绪稳定性、外倾性、经验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外加一个活动水平维度(王芙蓉,刘嫦娥和张亚林,2008)。目前,较新的OPQ版本为人际关系、思维风格、感觉与情绪三个维度,共32个因子的一种自比测验。即:人际关系(说服、控制、坦率性、独立、好交往、亲和、社交自信、谦虚、民主、同情);思维风格(数据理性、评价性、行动、传统、概念、寻求多样、创新、适应变化、进取、关心细节、尽责、规矩意识);感觉与情绪(放松、焦虑、坚韧性、乐观、信任、情绪控制、活跃、竞争、成就动机、决策)。OPQ是英国一份广泛应用的人格问卷,旨在为企业提供描述员工行为风格的信息,解释其行为对工作胜任力表现的影响。同时,它也用于人事的选拔和职业发展。比如,总部设于英国伦敦,分支机构遍布世界各地50多个国家的人才咨询管理公司SHL,即在岗位招聘、员工发展到继任规划的全过程中采用了OPQ。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