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职业人格测验研究

职业人格测验研究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格与职业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职业人格是人格特征和人格类型在职业选择与活动生涯中的反映。21世纪以来,在积极进行人格及职业人格理论探讨与测验研究过程中,学者们对职业人格内涵也进行了不同的阐释。职业人格是人作为职业的权利和义务的主体所应具有的基本品质和心理特征。我国学者除应用国外的职业人格测验量表外,还根据国情,自编了一些较有影响的通用和特定的职业人格量表,并不断提高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人格与职业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职业是人们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的工作类别。不同职业岗位需要不同人格类型的人。职业人格是人格特征和人格类型在职业选择与活动生涯中的反映。识人、用人需要了解人格。同一类型的人与同一类型的职业互相结合,才能达到适应状态,个体的才能与积极性才会得以很好地发挥。即每一特定类型人格的人适合从事与之相匹配的职业。如果个体从事的职业与人格类型不相匹配,或差距太大,就会出现不和谐的状况。

人格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特征和综合品质,具有复合性、相对稳定性、差异性和可变性的特点。人格不能被直接看到,但是可以从人格类型或行为模式中去观察、推测和了解。人格的应用导致了人格测验的产生。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国内开始引进和修订西方人格理论与测验工具。之后,一大批学者对职业人格进行了探讨和测验研究。宋维真(1982)介绍了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量表在我国的修订经过及使用评价,1984年完成修订,并建立了中国常模。孔克勤等(1989)修订了“Y-G人格测验”。1991年龙立荣等学者(1991,1996)对“斯特朗—坎贝尔职业兴趣量表”(Strong-Campbell Interest Inventory,SCII)、库德职业兴趣调查表(Kuder Occupational Interest Survey,KOIS)和霍兰德(Holland)的“自我导向搜寻量表”(The Self-Directed Search,SDS)三个国外著名的职业倾向测验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1996年又修订和施测SDS。时勘于1993年介绍了霍兰德的SDS及其使用。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宋维真、张建新、张建平与香港中文大学张妙清、梁觉(1993)将合理建构法、实践标准法及因素分析法三者结合起来,编制了“中国人个性测量表”(Chinese Personality Assessment Inventory,CPAI),并得到较广泛的实证与认可。方俐洛、白利刚和凌文辁(1996)以霍兰德(J. L. Holland)的职业人格理论为依据,结合我国国情和职业分类体系特点,搜集参考了霍兰德的SDS等国内外有关量表,编制了《霍兰德中国职业倾向量表》,实现了“霍氏量表”的“国产化”。刘少文、龚耀先(1996)对国外职业人格研究的发展情况,职业人格的评估方法以及在实际中的运用作了概括的介绍。杨晔、郝玉芳和罗岩等学者(1997)编制了“护士职业人格量表”。

21世纪以来,在积极进行人格及职业人格理论探讨与测验研究过程中,学者们对职业人格内涵也进行了不同的阐释。罗高峰(2000)认为,职业人格是一个人为适应社会职业所需要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的独特结合。良好的职业人格往往表现出有自制力、创造力、坚定、果断、自信、守纪律等优良意志品质。韩素芳(2007)、毛丽娜(2008)、刘国晖(2010)均认为,职业人格是指人作为职业的权利和义务的主体所具备的基本人品和心理面貌。它既是人的基本素质,又是一定社会政治制度、物质经济关系、道德文化、价值取向、精神修养、理想情操和行为方式形成的综合体。刘洋(2008)指出,职业人格是职业人在其职业劳动过程中形成的优良的情感意志、合理的智能结构、稳定的道德意识和个体内在的行为倾向性。鲁建敏(2009)认为,职业人格是个体的人格特征在职业选择和职业行为上的体现。王益富(2010)强调,职业人格是个体通过教育和生活经验而形成,以适应一定职业活动要求为特征的一系列个性特征的总和。白世明(2012)指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职业人格是人作为职业的权利和义务的主体所应具有的基本品质和心理特征。袁玉娟(2012)认为,职业人格是一个人为适应社会职业所需要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的独特结合,由个人的生活环境,所受的教育以及所从事的实践活动的性质所决定。综合国内外学者对职业人格的阐释,职业人格是个体综合的和稳定的人格特征在职业活动中的集中体现,是个人最核心的职业素质,能反映其适合做什么样职业的倾向。

我国学者除应用国外的职业人格测验量表外,还根据国情,自编了一些较有影响的通用和特定的职业人格量表,并不断提高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刘广文和龚耀先(2000)、龙立荣和彭平根(2000)以霍兰德的SDS为框架进行修订和测验,并将职业人格类型与大学专业联系起来,编制了一个大学部分专业的专业搜寻表。许志超等人(2000)基于国内外研究,构建了“华人工作相关人格量表”(Chinese Personality at Work,CPW)。王登峰和崔红(2001,2005,2008)综合国内外人格量表研究,编制了“中国人人格量表”(Qingnian Zhongguo Personality Scale,QZPS),并持续对中国人的人格特点进行了全面、有效的测量和验证。蔡永红、林崇德和肖丽萍(2002)自行设计了适合于我国中学生的“职业人格测验”。徐玉明和张大庆(2002)编制了由责任感、外向性、开放性、理智现实、成熟机警五个维度组成的“标准化警察职业人格测验工具”。国家人事部人事考试中心(2002)组织国内心理学等有关学科的权威专家开发的大型测验工具《中国成人职业心理素质测验系统》就包括有外向性、情绪稳定性、独立性、自律性和开放性五个特质的《人格特征系列量表》。寸晓刚(2003)在借鉴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MBTI)性格测验内容的基础上,探讨了荣格心理类型在中国企业人群的因素结构,建构了“中国人职业个性测量工具”(Chinese Vocational Personality Sorter, CVPS)。韩向前等学者(2004)编制了“军队基层连队干部人格特质问卷”(Personality Trait Questionaire for Chief Officers of Grass Root Units of PLA)。黄丽婷等学者(2006)基于“YG人格测验”问卷,开发了我国护士专用的职业人格测验工具。王芙蓉、张亚林和杨世昌(2006, 2010)以人格特质理论、霍兰德(Holland)的职业人格理论作为依据,编制了符合我国实际的“军官职业人格量表”(The Military Officer Vocational Personality Scale,MOVPS),研究表明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于军官心理教育、训练和选拔实践。于惊涛(2008)采用心理测量学的技术和方法,构建了“医院管理者职业人格测验量表”,对医院管理者的人格特征进行科学定量的测量与评价,为有关的人事决策提供参照依据。

此外,我国一大批学者,如张厚粲等学者(2004),许志超等学者(2004),甘怡群等学者(2004),陈睿(2006)、姚永松(2006)、曾维希等学者(2006),张芳(2006)、凌文铨(2007)、韩素芳(2007)、毛丽娜(2008)、刘洋(2008)、鲁建敏(2009)、张进辅(2009)、刘国晖(2010)、王益富(2010)、董振华(2011)、白世明(2012)和袁玉娟(2012)等学者,不断推进职业人格的测验与研究。由此可见,职业人格研究受到了国内学者的持续关注,从早期对国外职业人格理论的引进、学习与借鉴,到目前的修订编制与测验运用,人格和职业人格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课题,并积极进行推广和应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