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外人格理论研究的主要流派

国外人格理论研究的主要流派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下面就国外人格理论的主要流派分别进行介绍:精神分析人格理论也称“精神动力学派”,由奥地利著名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他不赞同弗洛伊德的泛性论而与之决裂,继而发展了自己的人格理论。荣格强调人的精神有崇高的抱负,反对弗洛伊德的自然主义倾向。荣格强调,人格能由未来的希望引导而塑造和改变。人格的面具功能在于个体要与外部集体世界周旋。荣格的人格理论强调人格类型的整体性,开创了个体差异研究的新领域。

人格理论是用来描述或解释人的心理与行为的一套假设系统或参考框架。同人格内涵理解一样,国外人格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并形成了诸如精神分析学派、新精神分析学派、特质学派、生物学派、人本主义流派、行为主义学派、社会学习理论流派和认知学派等众多的理论流派,使得人格理论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发展态势。下面就国外人格理论的主要流派分别进行介绍:

(一)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精神分析人格理论也称“精神动力学派”,由奥地利著名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伊德(S. Freud,1856—1939)提出。该理论主要包括人格的结构、动力、适应及发展四个部分。从结构上讲,人格是一个整体,包含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彼此交互影响的部分。本我由人的先天本能、基本欲望所构成,代表生物学遗传力量,受“唯乐原则”支配;自我是个体出生后在现实环境中分化发展出来的理智部分,代表后天的学习和经验,遵循“现实原则”;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包含自我理想和良心,是人格中最文明的部分,追求“完美原则”。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能交互调节,和谐运作,就会形成一个发展正常、适应良好的人;三者失去平衡,或长期发生冲突,就会导致个体适应困难,甚至演变为心理异常(赵红英,黄鹤龄,1988)。从动力上讲,一切作用于人格的能量都来自本能。人体有多少种需要,就有多少种本能。人体是一个复杂的能量系统,操纵人格运转和作用的能称作性力(心理能,“力比多”),主要向躯体提供并储存能量。他认为,人格的动力状态是由能量在整个人格结构中的不同分布决定的,而一个人的行为则取决于其所具有的动力状态。人的全部行为都受无意识的本能的支配。无意识是人格结构的最深层部分,为不在意识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和曾经是意识领域却被压抑起来的心理活动(张书义,1998)。在适应上,人格处于适应状态就会有快乐的情绪体验;不适应状态就会引起痛苦的情绪体验,即焦虑。他认为,焦虑分真实性、神经性和道德性三种,根源分别是外部世界、本我和超我。焦虑是可以自我防御的。从发展上讲,人格发展主要是本能的发展,本能的根源在于身体的紧张状态,多集中在身体的某些部位,称为动欲区。他将人格发展划分口唇、肛门、性蕾、潜伏和生殖五个时期。每个时期都有与性有关的特殊的矛盾冲突,每一时期获得的经验决定了他的人格特征。总之,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建立了第一个系统的人格理论体系,标志着西方人格心理学的开始,对现代哲学、伦理学、文学以及社会学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与冲击。不足之处在于:他夸大了性力作用的泛性论;偏激的还原论,导致把人还原为动物;过分强调无意识内容,贬低意识理性的作用;同时理论和假设缺乏操作性,难以通过实证加以验证等(孙贵林,段黎,2008)。

(二)新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20世纪40年代,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中分离出一支新的力量,把文化、社会条件和人际关系等因素提到了首要位置进行探讨,形成了新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有:阿德勒(A. Adler,1870—1937)、荣格(C. G. Jung)、霍妮(K. Horney,1885—1952)、沙利文(H. S. Sullivan,1892—1949)、弗洛姆(E. Fromm,1900—1980)和埃里克森(E. H. Erikson,1902—1994)等。

1.阿德勒的新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德勒(A. Adler)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学者,是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现代自我心理学的创始人。他不赞同弗洛伊德的泛性论而与之决裂,继而发展了自己的人格理论。他将重点放在社会的需要与社会文化的影响上,主张应该从客观社会环境中去寻找人类行为动机的根源。他认为,人是自我意识的个体,强调意识是人格的中心。阿德勒用创造性自我、生活风格、假想的目的论、追求优越、自卑感、补偿和社会兴趣等概念来表述人类行为的动力特征。其中,创造性自我是一种个人的主观体系,它追求经验,使人格具有稳定性和一贯性。生活风格决定个人有哪些经验要渗入其人格之中。假想的目的论指人的行动是受他对未来的各种假想愿望的深刻影响,激发他去完成事业。追求优越是为求得自身完美所作的一种努力。正常人以对社会有益为努力目标。自卑感缘于生活中的不完善,使人努力克服其造成的缺陷。这种努力即为补偿,是个人发展的基本动力。社会兴趣是人希望对社会作出贡献以便使之更加完善的一种天赋的特性,是个人缺陷的最后补偿,可促进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2.荣格的新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C. G. Jung)是一位有影响的新精神分析专家。他继承了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最先把人格划分为内倾和外倾两种类型倾向,并进一步把思维、感情、感觉和直觉四种人类基本功能与内、外两种类型倾向进行了交叉组合,构成了八种常见的人格类型。荣格强调人的精神有崇高的抱负,反对弗洛伊德的自然主义倾向。在荣格的人格理论中,人格包括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三个层次。其中,意识是心灵中能够被直接感知的部分,与思维、快感、记忆和知觉有关;个体潜意识包括了一切被遗忘了的记忆、知觉以及被压抑的经验或在一开始就没有形成意识的那些下意识的东西组成;集体潜意识是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世代积累的人类祖先的经验,是人类必须对某些事件作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荣格强调,人格能由未来的希望引导而塑造和改变。他认为,本我才是整体心灵的调节中心,而自我不过是个人意识的中心而已。人格的面具功能在于个体要与外部集体世界周旋。荣格的人格理论强调人格类型的整体性,开创了个体差异研究的新领域。不足之处在于个体和集体潜意识等一些概念带有假设性质,有神秘色彩,很难用实验来加以证明。

3.霍妮的新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德国心理学家霍妮(K. Horney)作为新弗洛伊德主义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虽然在原则上接受弗洛伊德潜意识观念,但她极力反对弗洛伊德把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做法。她对幼年经验决定一生的理念也持反对态度,认为人类的精神冲突是由外部文化及环境造成的。霍妮将自我视为个人在生活经验中所形成的自我意象,认为由于个人生活经验不同而有现实的、真实的和理想化的三种不同的自我意象。霍妮强调,理想化自我是个人脱离现实而凭空虚构的自我意象,表现方式是设想自己具备胜于他人的完美条件。霍妮认为,人格发展的因素不只是先天的、生理的因素,还有家庭环境的因素。她把生活环境的作用提到了第一位,强调社会制度、人际关系和文化模式等社会环境对人格形成的作用(何东亮,1995)。霍妮坚持生活环境是形成人格和导致精神疾病的根本原因。因此,她重视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对人格的影响。但是,霍妮所说的家庭环境是一种脱离经济、阶级和社会关系的抽象的家庭环境,并没有真正揭示其本质含义。所以,霍妮的人格理论本质上仍是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

4.沙利文的新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美国学者沙利文(H. S. Sullivan)是新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人格形成的主要根源是人际关系独特的动力场和能量转换模式。他强调人的社会本质,指出只研究个人而不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无法确定人格的形成和发展问题。人格可以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理解和处理。人在本质上是离不开人际情境的,人只有在人际情境中才能生存和发展。沙利文声称,与“心间”相比,“人际”应获得更多的关注。他认为,人格发展具有连续性,个体必须达到某种能力的成熟才能意识到外界环境中的种种人际关系,从而加以对待和适应,由此构成人格发展的序列。沙利文则把它分为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前青年期、青年初期与后期六个阶段。他认为,个人与他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是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原因。同时提出了自我系统概念,认为自我系统是人能意识到的一种意象,目的在于寻求满足和获得安全,以降低身心张力和焦虑状态,是人格发展的要素。通过社会人际关系才能理解和解释人的心理和人格。人际关系的安全对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5.弗洛姆的新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弗洛姆(E. Fromm)是美籍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杰出代表,被尊称为“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人。他认为,个人的行为是社会所决定的,而社会又是受各种客观条件所制约的。他提出,人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认为人格是某一个体所特有的并使之与众不同的,所有先天遗传的和后天获得的精神品质。他强调,人格是个体在同化与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行为模式,是社会与心理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他认为,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是人的外在的社会条件和内在的主观需求。现代社会与人存在需求的交互作用,并导致二级化的人格倾向:非生产性人格倾向与生产性人格倾向。他强调人格的后天成分,每一个体都以其特有的行为模式在与社会化的过程中拓展自己的潜能。人格特点依次决定思维、情感和个体的活动。他把人格理论同价值观联系起来,首次提出具有生产性人格的人是具有美德的人(罗继才,1997)。他认为,人格的高低,是一个人生存艺术和道德素质的集中表现。独立人格是明晰的自我意识,创发性的爱和思维,开创性的心向特征等的统一和综合。其塑造离不开社会、群体和自我,必须依靠自我的觉醒,爱的回归,幸福的评判,信仰的力量和道德的良知才能确立(张明佐,顾忠,2001)。不足之处在于,他对人格发展因素的考察是片面的,只强调社会文化因素中的政治经济制度。

6.埃里克森的新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美国学者埃里克森(E. H. Erikson)是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他将人发展中的人格结构,从弗洛伊德的本能过程转到自我过程,把人的发展动机从潜意识扩展到意识领域,从先天的本能欲望转移到现实关系中。他指出,本我代表着先天的盲目性的动物冲动;自我把人在进化中的内心生活和社会计划结合起来,以思想、语言、游戏和行动等手段来作出适当的反应(孙贵林,段黎,2008)。超我为社会准则和行为规范的一种心理过程,它引导并协助着自我对本我起监督与控制作用。埃里克森把人格发展看成是终生的任务,并为各发展阶段提出特定的心理社会任务。他将人格发展分为八个不同的阶段——获得基本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获得自主感,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获得同一感,克服同一性混乱;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获得完美感,避免失望感。埃里克森提出的人格发展阶段论注重自我发展,认为人格是人在自我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是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三个方面的因素组成的统一体。埃里克森强调自我与社会生活在个体人格发展中的作用,每一阶段的特殊社会心理任务都有一个特殊矛盾,矛盾的顺利解决是人格健康发展的前提。

(三)特质人格理论

特质人格理论认为人格是由多种特质结构及基本单元构成的。特质是人拥有的、影响行为的品质或特性,是神经心理结构或先天性持久而稳定的行为倾向,包括所有人所共有的共性和个人独特的差别性。该理论强调,对个体人格特质的了解,便可预测他的行为反应。代表人物有:奥尔波特(G. Allport,1897—1969)、卡特尔(R. B. Cattell,1905—1998)和艾森克(H. J. Eysenck,1916—1997)等。

1.奥尔波特的特质人格理论

奥尔波特(G. Allport)是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他1921年出版的《人格特质:分类与测量》被公认为第一部特质的著作。1937年奥尔波特首次提出人格特质理论,认为特质是一种概括化和聚焦的神经生理系统,是人格构造单位,具有激发和引导适应性和表现性行为,可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其中,个人特质包括首要、中心和次要特质等类型。奥尔波特指出,特质之间是相对独立而又彼此重叠的,一系列的特质相互交织整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人格(赵红英,黄鹤龄,1988)。他重视人在多变的环境中如何形成个人独特的,适应环境的多样变化的多种人格特质,认为人格是个体内部决定其独特的顺应环境的那些心理生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作为一种“动力组织”,奥尔波特指出,健康人格具有自我扩展的能力;密切的人际交往能力;情绪上有安全感和自我认可;现实主义的知觉;具有多种技能并专注于工作;自我客观化和统一的人生哲学的特点。多年来,奥尔波特特质人格理论被广泛应用在心理测量中。但通过人格特质预测个体未来,其解释力还有待深入探索。

2.卡特尔的特质人格理论

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心理学家卡特尔(R. B. Cattell)是人格特质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把特质分为表面和根源特质。前者是从外部行为直接观察到的特质,后者可分为体质和环境特质,指那些内隐的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可影响多种表面特质。他把人格划分为:共同与独有;表面与潜源;体质性与环境养成性;能力、气质和动力;团体五类不同的特质。卡特尔认为人格差异主要表现在量的差异上,并可对人格进行量化分析。为了对人格进行描述、揭示和测量,卡特尔采用系统观察法、科学实验法数理统计方法,运用因素分析技术,于1949年分析了16种人格特质:乐群、聪慧、稳定、恃强、兴奋、有恒、敢为、敏感、怀疑、幻想、世故、忧虑、实验、独立、自律和紧张,并编制了用以对人格进行量化分析的测量工具——《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Cattell’s 16 Personality Factors Questionnair, 16PF)。其主要功能是对个体的人格特质因素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分析,并通过科学方法进一步了解其各项心理素质指标。他认为任何个体的人格都可以根据他在这16 种特质中分别占多少来加以描述。16PF在世界各国工业组织、临床、教育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各行各业的人格测验中得到了普遍承认和广泛应用,并在中国也有了修订本和比较常模。尤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16PF用于预测应试者的工作稳定性、工作效率和压力承受能力等,在选拔人才、安置员工以及培训员工方面获得个体的人格特征,为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蔡圣刚,2010)。

3.“大五”特质人格理论

在特质人格的探索过程中,心理学家菲斯克(Fiske,1949)的研究结果,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的人格因素。1961年学者图普斯和克罗斯特尔(E. C. Tupes & R. E. Christal, 1961)用词汇学方法对八个不同群体的人格特质变量进行了再分析,发现了外向性、随和性、尽责性、情绪稳定性和智慧或文化五个相对稳定的人格特质因素。之后,许多学者(Norman,Borgatt,Goldberg,Mount,Timothy,Thoresen & Barrick等)的研究也重复得到了可以用五个因素进行人格概括,形成了 “大五”因素模型(Big Five-Factor Model)。随后,学者们的认识逐步趋向达成较一致的共识,认为这五个人格特质是:外倾性(社交性)、宜人性(利他性)、情绪性(适应性)、开放性、尽责性(道德感)。即所谓的“大五”人格特质(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1989年学者麦克雷和科斯塔(McCrae & Costa)编制了“大五”人格因素测量量表。之后在世界很多国家获得验证,我国一些学者也参与了相关研究,至今被广泛应用于职业心理、管理心理、工业心理等研究领域,显示其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和全球化应用的趋势。特别是“大五”的人格维度与工作绩效之间存在相关性,可用于预测员工未来的工作表现,对人员选拔具有重要性。不足之处在于:理论假设不够充分明确。虽然也体现了人格的静态性,但仅得自于五个因素分析的外部观察不足以充分理解人格和建构人格模型;同时也未能涉及人格最具魅力的动态性。

(四)生物学人格理论

长期以来,学者们注意到人格特质来源于个体的生物基础。如父母通过基因把生物性特征遗传给孩子。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和巴甫洛夫等都赞同人格特质是神经生物倾向的产物。在生物学流派人格理论中,最有代表性的学者是心理学家艾森克(H. J. Eysenck,1916—1997)。

艾森克(H. J. Eysenck)运用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人格结构层理理论,创立了生物学流派的人格理论。他通过人的特质因素分析,发现决定人格的内外倾性、神经质和心理变态倾向三个基本因素。他认为,个体在这三个基本因素上的不同倾向和表现的不同程度,构成了他们各异而独特的人格特征。他指出,外倾和内倾可按行为区分,也可按人的生理构成来区分。外倾和内倾的人在无外界刺激,处于休息状态下的大脑皮质唤醒水平不同。但外倾的人皮质唤醒水平比内倾的人低。典型的内向者喜欢在安静的环境中独处;而外向者则喜欢嘈杂的社交聚会。艾森克把自主神经系统看作是神经质的神经生物学基础。他认为内倾者:“我不愿意与他人来往。”神经质者:“我害怕与他人来往。”心理变态者:“我恨其他人。”(海慧,1982)基于人格理论研究,1975年艾森克编制了“艾森克人格量表”(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1975),包括内外倾E、情绪稳定N、心理变态P和测谎L四个基本的分量表。EPQ现已被很多国家翻译或修订,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研究、医疗、教育、司法、人才测验与选拔等领域。中国的艾森克人格问卷由陈仲庚等人于1981年引进和修订。艾森克人格理论强调,遗传及生物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格特质类型。虽然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但这一观点也引来许多学者的质疑。原因在于它很难加以直接验证和解释。

(五)行为主义人格理论

行为主义人格理论是一种典型的环境决定论,认为行为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代表人物有:华生(J. B. Watson,1878—1958)、斯金纳(B. F. Skinner,1904—1990)和班杜拉(A. Bandura,1925— )等。

1.以华生为代表的早期行为主义人格理论

以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 B. Watson)为代表的早期行为主义者,反对构造学派的观点,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基础上创立了行为主义。他认为,应屏弃意识、意象等太多主观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而直接去研究所观察到的并能客观地加以测量的刺激和反应。他指出,行为的基本成分是反应,反应可分为习得的反应和非习得的反应。他把引发有机体反应的外部变化和内部的变化称为刺激,而刺激属于物理或化学的变化。他认为,环境变化是行为差别的主要原因,而不是内在素质的不同。由于环境会有改变,即决定行为的外部客观因素在不断变化,因而人格在一生中会随着环境变化而不断改变。他强调研究行为的任务,就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即根据刺激推知反应,根据反应推知刺激。他认为,人格是由环境中的行为习惯形成的,自然也可以由改变环境来改变人格。为此,他重视早期行为习惯对个体的人格影响,强调个体人格的发展过程,人格结构的复杂性和人格由环境引起的调节性。

2.以斯金纳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人格理论

以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B. F. Skinner)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者,修正了华生的极端观点,指出在个体所受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存在着中间变量——个体当时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他认为,行为可分为两类:一是应答性行为或学习。这是经典行为主义和条件反射中由刺激引起的反应行为。应答是由一种确定的刺激所激发的行为。它可以是无条件反射,也可以是条件反射。二是操作性行为或学习。它不是已知的刺激引起的行为,而只是由有机体内不时地发出来的行为。他指出,操作性行为作用于环境,以便能按照某种形式来改变环境。他认为,人格是个体可塑性极强的外显行为方式或方式的组合,是一种系统化的行为模式,并受一系列的操作性行为与强化之间的相倚控制。斯金纳通过其强化理论,即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来说明人格的形成,尤其是人格形成和改变的操作原则,从而达到预测和控制人格发展的目的。他强调,人通过操作性行为作用于环境,而环境又选择某些行为。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和经历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行为方式和人格特点。人格不断改变的根本原因在于环境在不断地改变。斯金纳行为主义人格理论关注能够改变个体行为的环境因素,对消除唯心主义的主观性和改善环境具有积极作用,并将强化理论推广应用。不足之处在于他过多关注可以观察到的外表的行为,而不是行为的内部机制,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把人仅看成受环境驱动的产物。

3.行为主义的互动人格理论

作为对特质心理学的一种矫正,米谢尔(Mischel,1968)提出了互动的观点,认为行为是人格特质与情境的联合功能。他认为情境对行为的强有力的控制,在预测行为时重点应放在可观察的特定刺激条件,而不是内在的特质上。人格是个体与他们自身或所处环境相互作用的一种前后一致的方式。个体是情境的主动建构者,情境则是社会性的个体与客观环境互动的结果(杨慧芳,2009)。随后,恩德勒等人(Endler & Magnusson,1976)提出互动人格的四个特征:现实的行为,有目的的个体,认知和动机因素是个体行为的决定因素、情境是个体心理意义重要的决定因素(J. P. Forgas & V. G. L. Heck,1992)。班杜拉(A. Bandura,1986)在吸收了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互动人格理论,强调个体因素、环境刺激、认知行为三因素。他把这三个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称之为“相互决定”。他指出,人的行为习得既受遗传因素和生理因素的制约,又受后天经验环境的影响。

(六)人本主义人格理论

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一批学者掀起了人本主义心理学运动,形成人本主义人格理论,强调人的成长过程和责任。代表人物主要有马斯洛(A. H. Maslow,1908—1970)、罗杰斯(C. R. Rogers,1902—1987)和罗洛·梅(R. May,1909—1994)等。

1.马斯洛的人本主义人格理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A. H. Maslow)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第一思潮)和华生的行为主义(第二思潮)的突破和扬弃,形成了心理学的“第三势力”,被誉为“人本心理学之父”。其人格理论中主要包括:自我实现、高峰体验和需要层次。首先,自我实现是个体在成长中其身心各方面的潜力获得充分发展的历程与结果,是马斯洛人格理论的中心。他认为,人有自我实现的潜能,从而达到人性的最高境界。自我实现是一种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和积极向上的人格学说,构成西方行为科学的基础理论。他关注人格特点对自我实现的推动与促进作用,并概括了相关的人格标准和心理特征。其次,高峰体验是在人生追求自我实现时所体验到的一种接近顶峰而又超越时空的自我的心灵满足感与完美感。他认为,自我实现本身就是奖赏,是一种“高峰体验”和极度欢乐状态,一种不可思议的或海潮汹涌般的情感,或与自然合一的欢乐感(智银利,1998)。最后,需要层次是马斯洛动机理论的核心。他认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组成。马斯洛把人类的需要概括为: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需要层次。需要的满足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低级的需要得到了基本满足,高一级的需要才会出现。当所有的需要层次相继满足以后,自我实现的需要才能充分表现出来。总之,马斯洛人格理论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心理学范畴,波及了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和伦理学等领域。不足之处在于脱离了一定的社会生活条件,片面强调以个人为中心的自我实现,忽视个人对社会的服务和贡献。

2.罗杰斯的人本主义人格理论

美国当代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C. R. Rogers)以“性本善”为出发点和目标,把人的发展看成是充分发挥机能的过程,人们具有自我实现的倾向。他称其是“个人奋力实现与保护自己的自我结构”(徐云,2003)。罗杰斯坚持“以人为中心”,相信人的潜力是巨大的,强调人的主观经验和自我实现潜能,认为人生可以自己把握。在他看来,人格是由自我组成的。人格动力是源于人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每个人都有正向关怀的需求:希望得到他人的爱、接纳、温暖、肯定和尊重的强烈需要。在自我实现目标的驱动下,人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个体能得到正向的他人关怀,才能发展出正向的自我关怀,形成独立和成熟的人格。在罗杰斯看来,好的人生,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状态;它是一个方向,而不是终点。达到自我实现的人比其他任何时候更聪明、敏锐、机智和强健,是富有创造性的人。罗杰斯对人性的乐观态度对于推动正常人的心理研究作出了积极贡献,其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于实践,有很强的实用价值。然后,罗杰斯的人格理论忽视了与社会他人互动的意义和存在价值,将情绪体验视为自我选择的重要标准,忽视了人的理性和目的性(李杉家,2012)。

3.罗洛·梅的人本主义人格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罗洛·梅(Rollo May)以存在主义为理论基础,以现象学为方法论,构建了自己的人本主义人格理论。他坚持自由意志,反对决定论,认为在现实中个人根据自己的条件作自由选择,个人的潜力才会获得充分发展。他强调自由选择是个体自我实现的先决条件。这与人本主义人格理论领导人马斯洛和罗杰斯的思想观点是一致的。罗洛·梅是介于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之间的桥梁人物。他指出,每个人生而具有长成一个人的先天潜能,每个人都会努力地将其天赋潜能充分表露出来,以期臻于自我实现。人之所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不是靠自然条件,而是靠自己的选择。他认为,人同时存在于周围环境、人际世界和自我内在三种世界之中。自由是人性的重要本质。然而,当个人在现实生活中自由选择时,选择的后果往往非但未必使人心安,反而使人感到焦虑。因此,罗洛·梅将因自由选择带来的焦虑分为:健康的焦虑和神经质焦虑两种,认为“人格是与社会整合且具有宗教紧张的自由,独特的个体生活过程的现实化”(闫黎杰,2008)。罗洛·梅强调,人的行为是自身选择的过程,人格的中心是自我,注重人格中心性、自我肯定、参与、知觉和自我意识的整体性。他反对马斯洛和罗杰斯的“性本善”观点,认为人性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

(七)社会学习人格理论

20世纪50—60年代,心理学家开始对传统的行为主义提出质疑:人类所有的学习行为难道都是经典或操作条件反射的结果吗?思维、态度这样的“内部”过程为什么不能成为研究的对象?学者们对传统的行为主义进行反思,开始注重学习行为的内部心理与外部机制研究,由此出现的理论被称为社会学习理论。基于社会学习的人格理论代表主要有朱利安·洛特(Julian B. Rotter,1916— )和班杜拉(A. Bandura,1925— )等。

朱利安·洛特(Julian B. Rotter)认为,人类行为的产生原因远比实验室的小白鼠要更为复杂。他用行为潜能、期望和强化价值来描述人类的人格。行为潜能是在特定的情况中作出某种反应的可能性。如果某人决定了采取某种行为,就意味着该行为的潜能比其他反应的潜能大。他认为,期望和强化值决定行为潜能的大小。如学生决心认真准备竞赛之前,他会考虑努力学习能使竞赛成绩提高多少,洛特把这样的考虑或估计叫期望。生活中一些人总是执着于工作,认为工作比家庭更重要,按照洛特的模型,他们赋予了工作成就很高的强化价值。当人们决定采取某种行为时,人们会计算这个行为所造成的强化刺激带来的后果和强化的价值。班杜拉(A. Bandura)在传统的行为主义中加入认知成分,从而扩充了对人格的理解。他(1986)抛弃了人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的观点。他认为,内部状态、环境和行为三者是相互作用的,个体会调整自己的行为。观察和模仿是人类的主要学习方式。个体在社会学习中,模仿他喜欢的人物,模仿后自己的表现如果受到社会赞许而获得满足,就会产生社会增强作用。他认为,个体的任何人格特质,都是在生活的社会环境中经过耳濡目染向别人模仿学习而形成的。

(八)认知流派的人格理论

认知流派的人格心理学家认为人格是由人们信息加工方式不同造成的。这一人格研究取向代表了当前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是当代西方最受欢迎的人格理论之一。该人格理论的代表人物有威特金(H. A.Witkin,1916—1979)和凯利(G. A. Kelly,1905—1967)等。

1.威特金的认知人格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H. A.Witkin)在研究知觉时发现,人们从整体中区分部分的能力各有差异。场独立性的认知方式意味着个体不依靠外界线索,而是根据自身的内在标准和线索认知事物,而场依存性则恰恰相反。他认为场独立性、场依存性并不只是简单地反映个体的认知方式,还反映了个体的人格特点。场依存性的人比较容易受当时环境的影响,很难离析出知觉单元;场独立性的人比较少受情境的影响,比较易于离析出知觉单元。他指出,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的人,是按照两种对立的信息加工方式工作的。前者倾向于以客观事物作为信息加工的外在参照依据;后者倾向于更多地利用主体感觉为内在参照。从认知方式中可以看到,威特金将传统意义上一直分离的两大领域——人格与认知整合到其理论框架中,一改以往对个体心理学的孤立的、单向的研究,开创了人格与认知研究的先河,其理论贡献是不言而喻的(郑雪,2007)。

2.凯利的认知人格理论

凯利(G. A. Kelly)是认知流派人格理论的开拓者,他提出的个人建构论强调,本能促使人们去认识世界。凯利对人格的探讨开始于他对人性的假设,认为人们不断提出并检验自己对世界的假设,继而得出世界是什么的新观点。凯利指出,行为的差异主要源自人们建构世界的方式的不同。他把人们用来解释和预测事件的认知结构称为个人建构,没有任何两个人会有完全相同的个人建构,也没有两个人会完全相同的态度来组织其建构。个体建构是两极的,如友善与冷漠,聪明与愚蠢等,人们把有关的事物在建构中是以“不是……就是……”的形式加以区分。在凯利看来,个体的人格就是他或她的建构系统。个体之间的不同之处表现在他们所使用的建构在类别、数目上不同,建构系统的复杂程度也各有差异。他认为,心理治疗就是帮助人们重新调整建构系统,建立适用的建构系统。因此,从认知角度对心理治疗进行探讨越来越普遍。凯利人格的认知理论对心理学的影响无疑是深远的,这不仅因为认知的人格观是基于观察和实验的结果,还由于认知理论形成了新的思想和观点,引发了许多新的研究,为当今心理学研究的主流趋势。凯利认知人格理论的不足之处是一些概念模糊不清,只注重认知,而忽视了诸如情感和动机等重要心理现象的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