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格及相关概念

人格及相关概念

时间:2022-05-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格从心理学意义上来说,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种特有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人格具有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与社会性四个基本特性。如果能得到心理咨询与治疗专家的帮助,他最终摆脱了焦虑特质,则说明他的人格发生了改变。在心理学临床研究中,人格改变也常被作为心理与行为异常的指标。人格的独特性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和行为是不相同的。

任务1 人格及相关概念

“人格”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词汇,我们有时会说,这个人人格不错,有时也会说这个人人格恶劣,但到底什么是人格?多少年来,哲人、诗人、科学家们都在用他们各自的理解诠释着人格的概念。

一、人格的概念

人格(personality)一词,最初源于古希腊语“persona”,最初主要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面具随人物角色的不同而变换。在文艺复兴时期,一个演员往往要扮演许多角色,而区别不同角色的道具就是面具,不同的面具代表不同的人物性格。而这种面具模式与我国的京剧脸谱有异曲同工之妙——红脸代表忠义,白脸代表奸诈,黑脸代表刚强,不同的面具体现了角色的特点和人物性格。在舞台表演时,一个演员所表现的行为要与所扮演的角色相称,即面具规定与限制了演员的行为。

后来心理学借用这个术语来说明:在人生的大舞台上,人也会根据社会角色的不同来换面具,这些面具就是人格的外在表现。面具后面还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真我,即真实的人格,它可能和外在的面具截然不同。

人格从心理学意义上来说,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种特有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人格具有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与社会性四个基本特性。

1.整体性

人格的整体性是指人格虽有多种成分和特质,如能力、气质、性格、情感、意志、认知、需要、动机、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等,但在真实的人身上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综合形成一个有机组织。人的行为不仅是某个特定部分运作的结果,而且总是与其他部分紧密联系、协调一致进行活动的结果。正像汽车一样,它要顺利运行,各部分必须协调一致朝着一定的目标,作为一个整体而运作。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的各方面彼此和谐一致时,人们就会呈现出健康的人格特征;否则,就会使人发生心理冲突,产生各种生活适应困难,甚至出现“分裂人格”。

2.稳定性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说的就是人格的稳定性。其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格的跨时间的持续性;另一方面是人格的跨情境的一致性。这两个方面是密切联系的。在人生的不同时期,人格持续性首先表现为“自我”的持续性。每个人的“自我”在世界上不会存在于其他地方,也不会变成其他东西。昨天的我是今天的我,也是明天的我。一个人可以失去一部分肉体,改变自己的职业,变穷或变富,幸福或不幸福,但是他仍然认为自己是同一个人,这就是自我的持续性,它是人格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一位性格外向的大学生,他不仅在家里爱说话,而且在外面,面对同学、朋友、老师等也都表现及出爱表现爱讲话的特点,即使毕业几年后也依然如此。

但心理学家在研究人格的稳定性时,也看到了人格的可变性,即人格在长时间的生活过程中,也许会有一定的变化。但人格的改变和行为的改变是不同的,行为的改变是一种外在、表层的变化,人格的改变是内在、深层的变化。例如,焦虑特质(一种一般性的人格特点或特质,它表现为一种持续的担心和不安)在不同的时间状况下表现不同,如当一个人是学生时,他会表现出考试焦虑、升学焦虑、考前睡不着、考试发挥失常;当他进入社会工作时,他对竞争与压力有焦虑反应,可能表现为逃避行为,不去面对竞争。虽然在不同的时间表现出来的行为是不同的,但焦虑的特质是相同的。如果能得到心理咨询与治疗专家的帮助,他最终摆脱了焦虑特质,则说明他的人格发生了改变。在心理学临床研究中,人格改变也常被作为心理与行为异常的指标。

3.独特性

人格的独特性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和行为是不相同的。由于人格结构组合的多样性,使每个人的人格都有自己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观察到每个人的行动都异于他人,每个人各有其能力、爱好、认知方式、情绪表现和价值观,如有的人爱助人,有的人较冷漠,有的人很易处,有的人较难打交道等。而人格之所以具有独特性是和一个人的遗传、环境、教育等先天、后天因素的交互作用分不开的,不同的遗传、环境及教育因素,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

强调人格的独特性,并不意味着否定心理的共同性,心理学家仍然关注在某一文化或某一团体背景下人们所共有的人格特征,如中国人含蓄、西方人开放等。我们知道共性中包含着个性,同时个性中也体现着共性,所以我们在研究人格时,也不能忽视共性的一面。

4.社会性

人格的社会性是指社会化把人变成社会的成员。人格是社会的人所特有的。人格是在个体的遗传物质基础上形成的,受个体生物特性的制约。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人格是个体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综合。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所有属性相加的混合物,或者是几种属性相加的混合物。构成人的本质的东西,是那种为人所特有的,失去了它人就不能称其为人的因素,而这种因素就是人的社会性。其实,即使是人的生物性需要和本能,也是受人的社会性制约的。例如,人满足食物需要的内容和方式是受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

5.功能性

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当面对挫折与失败时,坚强者能发奋拼搏,懦弱者会一蹶不振,这就是人格功能性的表现。

二、人格的内容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内容系统,它包括很多成分,其中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自我调控系统等方面。

1.气质

气质是指那些由遗传和生理因素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是在个体生活早期就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个性差异。具体来说,它是指在人的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动力特征。气质主要表现在情绪体验的快慢、强弱、表现的隐显以及动作的灵敏或迟钝等方面,因而它为人的全部心理活动表现染上了一层浓厚的色彩。它与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说的“脾气”、“性格”、“性情”等含义相近。

气质是一个很古老的概念。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认为,人体内有四种体液,即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不同的人体内占优势的体液不同。后人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气质类型学说。胆汁质(黄胆汁占优势)的人像夏天一般暴躁;多血质(血液占优势)的人像春天一般热情;黏液质(黏液占优势)的人像冬天一般冷漠;抑郁质(黑胆汁占优势)的人像秋天一般忧伤。用四种体液来解释气质类型,虽然没有科学依据,但四种气质类型的用语一直沿用至今。四种气质类型与心理特性的不同组合如表5-1所示。

表5-1 四种气质类型与心理特性的不同组合

img8

(1)胆汁质 胆汁质的人坦率热情、精力旺盛、容易冲动、脾气暴躁、思维敏捷、准确性差、情感外露,但表现持续时间不长,胆汁质又称兴奋型、不可遏止型或战斗型。典型表现有强烈的兴奋过程和比较弱的抑郁过程,情绪易激动,反应迅速,行动敏捷,暴躁而有力。在语言、表情和姿态上都有一种强烈而迅速的情感表现;在克服困难上具有不可遏止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不善于考虑是否能做到;性急,易暴躁而不能自制。

(2)多血质 多血质的人活泼好动、善于交际、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情绪容易产生也容易变化、消失和外露,体验不深刻,多血质又称活泼型。典型表现为敏捷好动,善于交际,在新的环境里不感到拘束。在学习或工作上富有精力、效率高,表现机敏,善于适应环境变化;能迅速地把握新事物,在有充分自制能力和纪律性的情况下,会表现出巨大的积极性;兴趣广泛,但情感易变,如果事业上不顺利,热情可能消失。

(3)黏液质 黏液质的人稳重、考虑问题全面、安静、沉默、善于克制自己、善于忍耐、情绪不易外露、注意力稳定而不容易转移、外部动作少而缓慢,黏液质又称安静型。典型表现为在生活中其是一个坚持而稳健的辛勤工作者。其行动缓慢而沉着,严格恪守既定的生活秩序和工作制度,不会无故分心;态度持重,交际适度,情绪上不易激动,也不易流露情感,能自制;这种人长期坚持性很好,能有条不紊地从事自己的工作;不足之处在于不够灵活,不善于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4)抑郁质 抑郁质的人沉静,对问题感受和体验深刻、持久,情绪不容易表露,反应迟缓但深刻、准确性高,抑郁质又称抑制型。典型表现为感受能力很强,易动感情,情绪体验的方式较少,但是体验持久而有力,能观察到别人不容易察觉到的细节,对外部环境变化敏感,内心体验深刻,外表行为表现为迟缓、忸怩、怀疑、孤僻、优柔寡断、易恐惧。

巴甫洛夫根据神经过程的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把动物和人类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划分为四种: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和抑制型,与之相对应的是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表5-2)。

表5-2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及特征

img9

另有许多学者也对气质类型做了不少探索。如艾森克提出由情绪稳定性和内、外向两个基本维度所构成的四个象限与传统的四种气质完全吻合,稳定的外向性属于多血质,不稳定的外向性属于胆汁质,不稳定的内向性属于抑郁质,稳定的内向性属于黏液质。又如德国的精神病学家克瑞奇米尔根据他对精神病患者的表现和体型分析提出了体型气质理论:肥胖型气质类型为躁狂型,特征为善交际、表情活泼、亲切热情;瘦长型气质类型为分裂型,特征为不善交际、孤独、神经质、多思虑;健壮型气质类型为黏着型,特征为固执、认真、理解问题慢。

而当代的研究者一般认为,气质是体质特征的一种功能,同时还与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缺乏、去甲肾上腺素系统或中脑多巴胺通道的性质有关。

气质是人的天性,无好坏之分。它只给人的言行染上某种色彩,但不能决定人的社会价值,也不直接具有社会道德评价含义。任何一种气质类型的人既可以成为道德高尚、有益于社会的人,也可以成为道德败坏、有损于社会的人。气质也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就。任何气质类型的人只要经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在不同实践领域中取得成就。

知识链接

测试你属于哪种气质类型

本测试采用陈会昌等人编制的《陈会昌气质量表》,在回答这些问题时,你认为:很符合自己情况的记2分;比较符合的记1分;介于符合与不符合之间的记0分;比较不符合的记-1分;完全不符合的记-2分。

img10

续表

img11

续表

img12

2.性格

性格是一种与社会关系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它包含了许多社会道德含义。“性格”一词源于古希腊语,意为雕刻的痕迹,它强调了个人的典型外显行为表现。在我国,性格常常被定义为个体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所谓态度,是指个体对社会、自己及他人的评价、好恶和趋避。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是指个体在活动的过程中,受外界环境,特别是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而构成一定的态度体系,并以一定的形式表现在行为之中,成为特有的行为方式。例如,雷锋在各种场合总是表现出对同志热情、诚实、与人为善。

性格的形成既受生物因素的影响,也是在后天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受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是人的最核心的人格差异。性格同时也表现出了一个人的品德,如有的人大公无私、热爱人民,有的人自私自利、为所欲为。

此外,性格也是个人社会行为的特征,主要包含性格的认知特征(如有的人看到事物的正面,而有的人总是看到事物的负面),性格的意志特征(如有的人很有目的性、主动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力等,而有的人正好相反),个人在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态度中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如是否善交际、孤僻、正直、诚实、狡诈,是否富有同情心、正义感等),个人在对待学习、工作、劳动的态度中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如是否勤奋、是否认真细致、是否勤俭节约等)。

许多心理学家都对性格类型的划分做过研究,例如,瑞士著名人格心理学家荣格依据“心理倾向”来划分性格类型,最先提出了内-外向性格类型学说。荣格认为,当一个人的兴趣和关注点指向外部客体时,就是外向性格,而当一个人的兴趣和关注点指向主体内部时,就是内向性格。在荣格看来,任何人都具有外向和内向这两种特征,但其中一种可能占优势,因而可以确定一个人是内向,还是外向。外向性格的特点是:注重外部世界,情感表露在外,热情奔放,当机立断,独立自主,善于交往,行动敏捷,有时轻率。内向性格的特点是:善于自我剖析,做事谨慎,深思熟虑,多疑虑、困惑,交往面窄,有时适应性较差。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根据个体竞争性的不同,将人的性格分为优越型和自卑型:优越型性格的人好强,总想胜过别人;自卑型性格的人遇事退让,不愿与人竞争,有很深的自卑感。也有人根据人们是否有好胜心,是否觉得时间紧张把性格分为A型与B型:A型性格的人时间感强,闲不住,同一时间可以做不同的事,争强好胜,效率高,易冲动,缺乏耐性等;B型性格的人悠然自得,一般不紧张,没有时间紧迫感,有耐性,能容忍。德国的哲学家与教育家斯普兰格将人的性格划分为理论型、政治型、经济型、审美型、社会型、宗教型六种类型。

3.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1)区别:

①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质,它使个体活动带有某种特定的色彩。与性格相比较,气质受先天因素影响大,在后天中难以变化;性格是后天的,受社会文化与生活事件影响很深,所以有可能改变。

②气质与行为的内容无关,因此气质无好坏、善恶之分;性格涉及行为的内容,表现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因而有好坏、善恶之分。

(2)联系:

①气质影响性格的动态,使性格“涂上”一种独特的色彩。例如,多血质的人往往会情感外露,动作敏捷;而黏液质的人则可能情感不外露,动作有条不紊。

②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使之符合社会实践的要求。例如,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需要具备沉着冷静、随机应变的性格特征,这种性格特征的形成可能掩盖或改造胆汁质个体容易冲动、不沉着的气质特征。

③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同样的性格特征,相同气质类型的人也可以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

4.自我调控系统

自我调控系统包含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其作用是对人格的各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和谐。

(1)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认知使个体认识到自己的身心特点、自己和他人及自然界的关系。自我认知主要涉及“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我为什么是这样的一个人”等问题。如果一个人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只看到自己的不足,就会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而变得自卑。相反,如果一个人过高地估计自己,就会骄傲自大、盲目乐观,导致工作失误。因此,恰当地认识自我,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是自我调控和人格完善的前提。

(2)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知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自我体验主要涉及“我是否满意自己”、“我是否悦纳自己”等问题。当一个人对自己做积极评价时,就会产生自尊感;做消极评价时,则会产生自卑感。自我体验可以使自我认知转化为信念,进而指导一个人的言行;自我体验还可伴随自我评价激励适当的行为,抑制不适当的行为。

(3)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调控的最后环节。自我控制包括自我监控、自我激励和自我教育等。它表现为个体对自己行为活动的调节、自己对待他人和自己态度的调节等。自我控制主要涉及“我怎样节制自己”“我怎样成为理想中的人”等问题。

知识链接

自尊及自我妨碍

有些人有着消极的自我概念,我们称之为低自尊。自尊是个体对自己的一种概括性评价。自尊对思维、情绪和行为都有强烈的影响。低自尊的人对自己各方面的评价普遍偏低。大多数人都会尽力维护自尊,以保持自我概念的完整性。人们会采用多种形式维护自尊,例如,当你担心自己没有能力完成某任务的时候,你也许会采取自我妨碍行为。例如,当你担心自己不能通过医师资格考试时,你也许会与朋友聚会,而不是努力去准备这一考试,这样,如果你没有取得成功,你可以将失败归咎于不够努力。

有两位研究者通过询问大学生是否同意下面的叙述,来测量他们的自我妨碍。

(1)如果努力的话我可以做得更好。

(2)我比大多数人更多时候感到不舒服。

(3)我总是把事情拖到最后一刻。

在第一次考试前询问同学们,什么成绩能让他们满意。考试结束后,他们得到假的反馈信息,即告诉他们得到的成绩比“满意的”成绩低1/3级(例如,如果他们的满意成绩是B,则告诉他们得了B-)。此时,由研究者评定这些学生的自尊水平。如果自我妨碍保护了自尊,我们可以预期高自我妨碍者在得到不满意成绩时其自尊受到轻微的伤害。这正是研究中男生表现出来的模式。而女生并没有表现出自我妨碍与自尊有任何相关。研究者推论:男性有更强的保护自我免受威胁的倾向。

自我妨碍现象提示了自尊的某些重要方面和自我表现有关。当人们知道结果要公开的话,采取自我妨碍的可能性就会增加。毕竟,既然你所面临的困难是那么明显,人们又怎么会降低对你的好感呢?类似的自我表现问题有助于解释高自尊者与低自尊者之间的行为差异。高自尊者展现给人们的是一个雄心勃勃、有进取心的冒险者形象。低自尊者常表现出的是处处小心、谨慎。

三、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先天遗传因素与后天环境的关系与作用。心理学家认为,人格是在遗传因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并发展的。

1.人格的遗传基础

多年前,心理学家对“生物遗传因素与人格”的研究已经开始了。由于人格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特征,因此人格研究者也会注重遗传因素对人格的影响。在研究遗传因素与人格关系时最常用的方法便是双生子的研究。曾有心理学家分析研究了139对同卵双生子与异卵双生子,观察与研究他们的情绪是稳定还是激动,个性是爱动还是好静,是大方还是羞怯。按照常理,他们同样都是双生子,出生后又生活在同一家庭中,环境因素的影响应该大致相同。然而,该研究却发现,同卵双生子人格之间的相似度远远高于异卵双生子的,各人格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高于0.60。这说明,遗传因素对人格特质的形成的确有相当大的影响。一般来说,大多与个人身体或生理有密切关系的人格特质,诸如情绪、气质、外貌方面的自我概念等,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索里曾比较了“外貌好”与“外貌不好”的两组女孩,发现“外貌不好”的一组,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别人的外貌持否定态度的人数都比另一组的要多,且大多具有一种用特定的消极方式应对外部世界的倾向,例如,她们不喜欢参加同龄伙伴的大多数活动,不愿突出自己或去做领导工作,有着一种排斥社会的倾向以及愧不如人的自我概念。这说明,外貌这一遗传因素的确影响了个体的人格特征。

另外,研究发现,遗传因素对人格障碍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Kallmann等心理学家通过对家谱的研究发现,人格障碍患者的亲属中人格异常的发生率与血缘关系的亲近程度成正比,即血缘关系越近,发生率越高。Lange和Slight对同卵双生子与异卵双生子的研究也表明,前者比后者在人格障碍方面的一致率更高。对双生子犯罪问题的研究也表明,同卵双生子的犯罪率显著高于异卵双生子的。有关寄养子的研究也发现,人格障碍患者的子女寄养出去后,人格障碍的发生率也较高。

2.环境影响

(1)家庭环境 个体一出生,与之联系最紧密的首先是家庭,因此家庭常被视为人类性格的加工厂,它塑造了人们不同的人格特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不仅具有其自然的遗传因素,也有着社会的遗传因素。这种社会遗传因素主要表现为家庭对子女的教育作用以及家长行为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上,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其中有一定的道理。父母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方式教育孩子,使他们逐渐形成了某些人格特征。正如西蒙斯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和他(她)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息息相关。

个体的人格是个体在与其父母相互作用中逐渐形成的,父母是怎样的人及父母是何种教育方式都会影响个体人格的塑造,家庭教养方式的不同也会导致不同的人格形成。家庭教养方式按“爱-规则”维度划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专制型教养方式,这类父母在与孩子的接触中“规则”太多,表达的“爱”太少,因此在对子女的教育中,表现得过于强势,愿意支配孩子的行为,孩子的一切都由父母来控制。成长在这种教育环境下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特征。第二类是溺爱型教养方式,这类父母在与孩子的接触中表达的“爱”太多,“规则”太少,这类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事事迁就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唯我独尊、蛮横胡闹等。第三类是民主型教养方式,“爱”与“规则”同存,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并给予孩子积极正确的指导。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使孩子形成了一些积极的人格品质,如活泼、快乐、直爽、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富于合作、思想活跃等。第四类是放任型教养方式,这类父母既没有“爱”,也没有“规则”,对于孩子的成长不太关心,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从小不懂得爱和关心,多表现为情感冷漠、自制力差、意志薄弱、自以为是、任性、固执、自由散漫、社会适应性差等。

(2)社会文化教育环境 个体一出生,便置身于某一社会文化之中,在与社会文化的接触中不断受其熏陶与影响,或者说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影响伴随着人的终生。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而这种相似性又具有维系一个社会稳定的功能。这种共同的人格特征又使得个体正好稳稳地“嵌入”整个文化形态里。例如中国人崇尚集体主义,而西方人崇尚个人主义。社会文化对个体影响力的强弱是根据其行为的社会意义的大小而定的,对于不太具有社会意义的行为,社会允许有较大的变异(如个体何时睡觉);但对于在社会功能上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行为,社会文化的制约作用很大,不允许有太大的变异(如性行为的限制)。因此,当个人极端偏离其社会文化所要求的人格基本特征,而不能融入社会文化环境中时,可能就会被视为行为偏差或心理疾病,如恋童癖、恋尸癖等。

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影响,还反映在不同文化的民族有其固有的民族性格。例如,米德等人研究了新几内亚的3个民族的人格特征,结果表明:居住在山丘地带的阿拉比修族人,崇尚男女平等的生活原则,成员之间互相友爱、团结协作,一派亲和景象;居住在河川地带的孟都古姆族人,男女之间有权力与地位之争,对孩子处罚严厉,这个民族的成员表现出攻击性强、冷酷无情、嫉妒心强、妄自尊大、争强好胜等人格特征;居住在湖泊地带的张布里族人,男女角色差异明显,女人是社会的主体,掌握着经济实权,而男人则处于从属地位,其主要活动是艺术、工艺与祭祀活动,这种社会分工使女人表现出刚毅、支配、自主的性格,男人则有明显的自卑感。

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影响力一直被人们所认可,后天形成的一些人格特征(如性格、价值观等)受社会文化影响颇深。

此外,教育对个体人格的发展具有指导、定向作用。教师与同辈群体的人格特征、行为模式与思维方式可对个体产生巨大影响。洛奇在一项教育研究中发现,在性情冷酷、刻板、专横的教师所管辖的班集体中,学生的欺骗行为增多;在友好、民主的教师教育下,学生的欺骗行为减少。心理学家勒温等人在研究中也发现,在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的教育管理风格下,学生可表现出不同的人格特点。

(3)自然环境 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等自然环境会影响人格。一个著名的跨文化心理学研究实例是关于美国阿拉斯加州的爱斯基摩人和非洲的特姆尼人的比较研究。这个研究说明了自然环境对人格的影响作用。

爱斯基摩人以渔猎为生,夏天在船上打鱼,冬天在冰上打猎,主要吃肉,少食蔬菜,过着流浪生活,以帐篷遮风避雨。这个民族以家庭为单元,男女平等,社会结构比较松散,基本没有什么政治与宗教权威。在这种生存环境下,父母就是要教会孩子独立生存下去,故男孩由父亲在外面教打猎,女孩则由母亲在家里教家务。子女教育比较宽松、自由,子女不受打骂,父母鼓励子女自立,使子女逐渐形成了坚定、独立、冒险的人格特征。而特姆尼人生活在灌木丛生地带,以种田为生,居住环境固定,形成了人数较少的村落,有一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阶层。在哺乳期时,父母对子女很疼爱,断奶后子女就要接受严格管教,使子女形成了依赖、服从、保守的人格特征。由此可见,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了人格的形成。

3.儿童早期经验

中国有句俗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说明早期的生活经验对于孩子成年后的人生会有重要影响。西方人也说早期的亲子关系决定了行为模式,塑成一切日后的行为。人生早期所发生的事情对人格的影响,历来为人格心理学家所重视。为什么人格心理学家会如此看重早期经验对人格的作用呢?

斯毕兹对孤儿院里的儿童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些早期没有母亲照顾的孩子,长大以后在各方面的发展均受到影响。许多孩子患了“失怙性忧郁症”,其症状表现为哭泣、僵直、退缩、表情木然。鲍尔毕受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委托,对在非正常家庭成长的儿童和流浪儿做了大量的调查,在提交的《母性照看与心理健康》报告中,他得出的结论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在于婴儿和年幼儿童与母亲建立的一种和谐而稳定的亲子关系。西方一些国家的调查发现,“母爱丧失”的儿童(包括受父母虐待的儿童),在婴儿早期会出现神经性呕吐、厌食、慢性腹泻、阵发性绞痛、不明原因的消瘦和反复感染,这些儿童还表现出胆小、呆板、迟钝、不与人交往、敌对、攻击、破坏等人格特征,这些人格特征会影响他们一生的发展,出现情绪障碍、社会适应不良等问题。

艾斯沃斯通过陌生情境进行婴儿依恋的研究,将婴儿依恋模式分为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与反抗型依恋三类,并做了数十年的追踪研究,结果发现:早期建立安全型依恋的婴儿在长大后有更强的自信与自尊,确定的目标更高,表现出对目标更大的坚持性及更小的依赖性,并容易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