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可持续发展在环境方面的现实问题

可持续发展在环境方面的现实问题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只注重于物质和服从于机械,使人丧失理性、人格和个性,使社会出现一种悲剧性的变化。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疫苗、抗生素等医学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对降低婴儿死亡率和延长人的平均寿命起了很积极的作用。
可持续发展战略_自然科学概论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科学技术的两重性

从15到19世纪,大多数学者认为,科学技术是给人类带来幸福的力量。尤其是18、19世纪的两次产业革命,显示了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几乎很少有人怀疑科学技术的社会应用价值。

20世纪以来,人们的科学技术价值观发生了较为明显的改变,这一方面是由于社会历史因素(如战争)引起的;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与科学技术应用有关的生态问题充分暴露。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巨大的伤亡和损失,进一步提出了科学技术应用的评价问题,使科学技术专家更感惶惑。

由于科学技术的应用带来的双重社会后果,一些哲学家、社会学家进一步发挥了科学技术的乐观主义思想。德国的技术哲学家恩斯特·卡普(Ernst Kapp)把科学技术看做是文化、道德和人类自我拯救的手段。随着电子技术及其他现代技术的发展,更多的人如美国的赫尔曼认为,人类社会正在发生一次深刻的质变,许多社会问题都能够解决,从而将步入全新的信息社会。

另一些哲学家、社会学家则进一步加剧了科学技术的悲观主义思想。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只注重于物质和服从于机械,使人丧失理性、人格和个性,使社会出现一种悲剧性的变化。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尔库塞、哈贝马斯则认为,科学技术既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工具,同时也成为人对人统治的手段;科学技术解除了物质的匮乏,同时又使人变成了现存制度的驯服工具,使人失却了最宝贵的批判精神,成为“单面人”,使贫困、侵略和非正义永存。这种把科学技术本身与资本主义对科学技术的利用混为一谈,把科学技术当做是奴役的力量和反动的东西,用对科学技术的批判来代替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显然是片面的。

二、全球性的重大问题

人类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创造人工自然,又会影响乃至破坏人与自然的协调,这种情况在近半个世纪中特别明显,产生了一系列全球性的问题,并由此引出了对科学技术价值的新的认识。

(一)人口问题

在人类大部分历史中,世界人口的增长是相当缓慢的。

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疫苗、抗生素等医学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对降低婴儿死亡率和延长人的平均寿命起了很积极的作用。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人口死亡率都有明显下降,但是多数国家的生育率却没有随之下降,这样,就造成了人口增长率和人口总数的迅速增长。2011年世界人口已达70亿,预计2025年将达到80亿。

医学科学技术的应用,使许多广泛流行的危及人类生命的传染病被征服,原来认为是不治之症的可以治疗或维持生命,其社会伦理价值当然应该肯定。但人口增长快和人口数量多又成为当今最大的或最基本的全球问题。粮食供给不足,就业问题严重,人民生活贫困化,环境压力增大,都与人口迅速增长密切相关。

(二)资源问题

自然资源,如生物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是人类生活的物质基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拓宽着自然资源的范围,某些过去没有列入自然资源范畴的物质,今天已被广泛利用;一些过去因埋藏深或品位低或难采、难选的矿产资源,现在得到应用;某些原来用途单一的资源,现在有多种用途;某些稀缺的资源找到了代用品;土地、海洋资源的开发有广阔前景。科学技术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功不可没。

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加、工业化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应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消耗也急剧增加了。资源问题已成为决定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人类未来的尖锐的全球性问题。

在自然资源中,煤、石油等多种矿产是不可再生、不可循环、不可更新的,更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条件下,人类开发矿藏的速度和规模日益增大,矿产储量日渐减少,已显示和预示着资源短缺的危机。按目前的资源消耗水平推算,世界的石油和天然气仅够开采30~40年,煤200~300年,铁约70年;尽管这种预测可能不够准确,但不可再生的资源终究是要趋于枯竭的。

土地资源是人类衣食之源,土壤是在漫长岁月中形成的。在自然力的作用下,地球表面平均每千年生成约10厘米的土壤层。但是,由于过度开发和滥垦滥牧,造成了严重的土壤侵蚀、耕地退化和荒漠化、沙漠化,世界上沙漠化土壤正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

造成土壤退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森林资源的日益减少。由于过度的采伐利用,世界的森林面积已从文明初期的76亿公顷减少到目前的28亿公顷,且几乎每年还在减少约1%。

由于人口增长和工业的发展,水资源也日趋紧张,与1900年相比,目前全世界用水量几乎增加了10倍。

人类的活动还使生物资源不断减少,动植物物种加速灭绝。

(三)环境问题

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即大气圈、水圈和土壤圈这些生命维持系统的污染,使自然环境的变化远远超过自然系统的自净能力,也超过了人类和生物可以忍受的限度。

1.大气圈的污染

环境问题的一个突出表现,是空气质量的下降和气候异常。由于CO2的大量排放,CO2又与其他微量气体结合,导致地球表面的温室效应。预计到2030年,全球气温将上升1.5℃~4.5℃,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20~140厘米,这将导致气候异常和自然灾害的增加。工业的排放物还会使大气臭氧层变薄,使地球表面紫外线照射量增加,影响人类健康。

2.水圈的污染

水污染是又一重大的环境问题,由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灌溉后排出的含残留农药、化肥的水流,会经转移进入生物系统,使藻类迅速繁殖,鱼类死亡,并经食物链进入人体。据估算,世界上河流稳定流量已有40%以上被污染,人类用水的一半是再生水。水质污染不仅涉及江河湖泊,而且也波及到海洋。目前世界上大约有90个国家和40﹪的人口出现缺水危机。

3.土壤圈的污染

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不仅为人类提供木材、经济植物和食物,而且具有维护生态环境的宝贵功能,如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吸收有毒有害气体、阻滞粉尘、降低噪声、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地球上森林覆盖面积曾经占陆地的2/3,约76亿公顷,到1862年减少到55亿公顷。而近百年来,森林破坏速度加快,到20世纪80年代,已减少到仅26亿公顷。

荒漠化是世界上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面临的严重环境退化问题。荒漠化并不是指沙漠地带流沙滚滚,而是指由于过度经济活动,使原来并非沙漠的地区遭到破坏,生态失去平衡,出现类似沙漠景象的变化。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估计,世界上每年大约有600万公顷土地沦为沙漠,其中320万公顷原为牧草地,250万公顷原为旱作农地。

此外,世界每年平均新增垃圾(还不包括工业废渣)17.85亿吨,并以年均8.37﹪的速度增加,垃圾平均密度达到87吨/Km2。有人甚至预言,人类未来的结局,不是人类消灭垃圾,就是垃圾淹没人类。

4.频繁的公害事件

所谓公害,是指由于人类经济活动引起环境污染,对公众生命、健康、安全、财产和生活等造成重大损害。据统计,全世界平均每年发生200多起严重污染事故,危害严重的有:

(1)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1930年12月1~5日发生在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近地表层的SO2浓度积累到25~100mg/m3,加上氟化物等其他有害气体和粉尘的综合作用,一周内死亡60多人,同时有许多家畜死亡。

(2)多诺拉烟雾事件

1948年10月26~31日发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洲多诺拉镇,SO2浓度达到0.5~2.0ppm,加上粉尘和其他金属元素反应,造成发病者5911人,占该镇总人口的43﹪。

(3)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5~8日发生在英国伦敦,SO2浓度高达1.34ppm形成硫酸雾,4天中死亡的人数比常年多出4000人。

(4)水俣病事件

1953~1956年发生在日本熊本县水市,含汞催化剂的工业废水排放到水湾,形成毒性极强的甲基污染水体,导致鱼类中毒,人食鱼后跟着受害,造成60人死亡。

(5)四日市哮喘病事件

1961年发生在日本四日市。SO2和重金属微粒形成硫酸烟雾危害居民,1972年共确认哮喘病患者817人,死亡10多人。

(6)骨痛病事件

1955~1972年发生在日本富士山县神通川流域,排放的含镉废水污染了神通川水体,两岸居民利用河水灌溉农田致稻米含镉,居民食用含镉米和含镉水后中毒,患者130人,81人死亡。

(7)印度博尔农药泄漏事件

发生在1984年12月3日,受害面积40平方公里,死亡6000~20000人,受害人数10~20万人。

(8)莱茵河污染事件

1986年11月1日,瑞士巴塞尔费多兹化学公司的仓库起火,大量有毒化学品流进莱茵河,致使临近河段变成“死河”,造成水生物绝迹,300英里外井水不能饮用,经济损失惨重,被称为掠夺性的生态灾难。

(9)酸雨事件

酸雨作为环境问题最早出现在1950年代的美国,1960年代后期酸雨范围扩大到北欧,1970年代蔓延到所有国家。酸雨破坏土壤的结构和营养,妨害森林和植物生长,造成水产品减收,并严重危害建筑、工业设备、仪器仪表及人体健康。

(10)切尔诺贝利核泄漏灾难

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在乌克兰境内发生,该电站第4发电机组爆炸,核反应堆全部炸毁,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成为核电时代以来最大的事故。辐射危害严重,导致事故后前3个月内有31人死亡,之后15年内有6~8万人死亡,13.4万人遭受各种程度的辐射疾病折磨,方圆30公里地区的11.5万多民众被迫疏散。为消除事故后果,保证事故地区生态安全,乌克兰和国际社会一直在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资源。

上述由于人类发展不当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又反作用于人类社会并带来灾难性后果,降低了人类生存、生活的质量,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高度关注。

综上所述,人口、资源、环境不光是哪个国家特有的问题,而是区域性、国际性,而且是与整个人类命运,与所有国家相关的问题。一国丧失过量的表土,需要进口更多的粮食,会增加其他国家的土壤压力;一国大气污染,会导致邻国受酸雨的危害;而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几乎涉及所有国家。

三、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由于人与自然、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失衡,引起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种种危害,尤其是当代世界面临人口、资源和环境三大严重危机,迫使人类开始反思,在困境中作出抉择。

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卡尔逊发表《寂静的春天》,对滥用杀虫剂导致的生态危害作了振聋发聩的揭露,为人类前途、地球未来描绘出可怕的前景,第一次给人类敲响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的警钟。

196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环境危机研究》报告,对与人类生存、发展关系密切的12种元素的循环速率做了计算,指出人类活动的影响已导致循环出现危机。

1970年代,英国戈德斯密斯《生存的蓝图》、意大利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联合国斯德哥尔摩大会《人类环境宣言》、迈沙诺维奇《人类处于转折点》等,分别从不同视角对人类发展提出预警和对策,对人类敲响保护环境的警钟。

1972年,13个国家的1300名代表齐聚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围绕“我们应当干些什么,才能保持地球不仅成为现在适合人类生活的场所,而且将来也适合子孙后代居住”的主题,第一次广泛讨论了因发展而引起的全球环境问题,并通过了划时代的文献《人类环境宣言》,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自此,环境问题开始纳入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政治的议事日程。

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同盟等组织和许多国家政府的专家共同参与制定《世界自然保护大纲》,明确提出要把资源保护与人类发展结合起来,“为使发展得以持续,必须考虑社会和生态因素,考虑生物及非生物资源基础。”尽管只在资源范围内强调了发展问题,但概念和内涵已经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1983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成立,在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领导下,经过来自世界各国专家900多天的紧张工作,于1987年向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递交了《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报告。报告中第一次明白无误地指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作了界定,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作了详尽阐述,强调严重恶化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持续发展的影响,指出必须致力于走出一条资源、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兼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世界未来的正确发展勾勒了目标和途径。自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开始成为时代发展的最强音。

(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1.可持续发展的确切含义

“可持续发展”一词在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首次作为术语提出,同期还提出了“可持续性”和“持续发展”等概念。

“可持续性”是指社会系统、生态系统或任何其他不断发展中的系统,持续、正常运转到无限将来,不会由于耗尽关键资源而被迫走向衰弱的一种能力,其含义具有长时间保护和养育的涵义,常用来评价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发展的影响。

“持续发展”意为连续若干年的发展,强调首先消除贫困,实现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概念应该是“可持续性”和“持续发展”两者的结合,即既要考虑发展,也要考虑环境、资源、社会等各方面保持协调、平衡。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能力的发展”。它有两个基本点,一是必须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否则人类就无法生存、延续后代;二是今天的发展不能影响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

这一科学、创新、鲜明的观点,把人们从单纯考虑环境保护,引导到把环境保护与人类发展结合起来,实现了人类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飞跃。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可持续发展概念得到了1989年5月第15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理事会的响应,理事会反复磋商后,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全文如下:

可持续的发展,系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发展,而且绝不包含侵犯国家主权的含义。环境署理事会认为,要达到可持续发展,涉及国内合作和国际均等,包括按照发展中国家的国家计划的轻重缓急及发展目的,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此外,可持续发展意味着要有一种支援性的国际经济环境,从而导致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持续经济增长与发展,这对于环境的良好管理也具有很重要意义。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抗压力及经济增长。再者,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与考虑,而不代表在援助或发展资助方面一种新形式的附加条件。

这是经过发展中国家充分商讨,并最终得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理事会成员国一致同意的声明,它说明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概念,已在最概括的意义上得到了广泛接受与认同。

2.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核心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核心紧密围绕着两条主线。

(1)体现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平衡,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外在需要

由于人类的发展总是同资源消耗、环境退化、生态失衡相联系,因此,可持续发展力求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

(2)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可持续发展要求通过舆论引导、观念更新、伦理进化、道德感召等人类意识的觉悟、唤醒,通过行政规范、法律约束、社会有序、文化导向的组织、实施,逐步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

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可持续发展强调自然资源在本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在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分配,强调全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强调全人类采取联合行动。

(1)就其自然观而言

主张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

(2)就其经济观而言

主张建立在保护地球自然系统基础上的持续经济发展。

(3)就其科技观而言

主张依靠科技进步,采取科学的增长方式。

(4)就其社会观而言

主张公平分配,既满足当代人又满足后代人的基本需求。

4.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特征

(1)发展性

可持续发展是不断发展。它包含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发展的尺度,即是否真正地发展,是否健康地发展,是否在保证生活质量和生存空间不断改善的前提下发展,等等。同时,可持续发展并非不强调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财富积累,因为“无增长的发展”显然与可持续发展背道而驰。

(2)协调性

可持续发展是协调发展。它体现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发展是否协调,即是否维持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平衡?是否维持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平衡?是否维持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在利益分配上的平衡?等等。协调性强调合理优化资源配置,调控经济增长方式,采取理性聚财模式,建立财富分配的合理制度及其满足人类需求的行为规范。

(3)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是持续发展。它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发展能否持续,即看其在发展上是否长期合理。所谓“长期”,近者需要五代或十代人时间,远则直至整个人类未来。

(4)科学性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要以节约资源为基本原则,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要以依靠科技进步为导向,增强创新能力,转变增长方式,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5.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思想

(1)可持续发展与自然

可持续发展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同生态环境相适调,要求在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保护生态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条件下发展社会经济,使人类发展控制在地球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是有限的发展,即必须使自然资源的耗竭速率低于资源的再生速率,以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标志。

(2)可持续发展与经济

没有经济增长就谈不上可持续发展,但可持续发展要求重新审视经济增长。数量的增长总是有限的,而依靠科技进步,采取科学的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益和质量,才是可持续的。要实现可持续增长,必须重新审视能源和原料的使用方式,以低消耗、高产出的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取代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铺张浪费的生产消费模式,减轻环境压力。针对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根据可持续发展思想,要制订自然资源永续利用、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环境与发展战略,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依托技术进步科学管理,发展低污染、低消耗、高产出的产业,达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

提高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的效益和质量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可持续发展与社会

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但单纯追求产值的经济增长并不能体现发展的内涵。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是基础,生态保护是条件,社会进步是目的。只有在每个发展阶段都保持与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这个社会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目标,就是以人为本,自然、经济、科技、社会的复合系统整体、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4)可持续发展与科技

在人类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先进科技不仅能发挥认识功能,使人类更清楚地知道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说,可持续发展过程,也就是通过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协调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使人类社会与地球生态保持和谐、均衡、共生的过程。

①认清当代环境问题产生根源

·原因之一:科技被人滥用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但它具有局限性和两重性。任何时代的科学技术都是人类认识和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为了自身需要可以创造出具有预期属性的人工自然,但却不可能把这种人工自然产生以后的全部效应未卜先知。

工业文明的成就使人们产生了过分的自信和盲目的乐观。随着近代科技的成功运用,科学主义深入人心,以为只要拥有科技手段,在征服自然方面似乎就无往不胜。因此,科技经常被人们有意或无意地误用,而产生危害。

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更被严重“异化”,造成灾难性后果。一方面,人们对使用新的科学技术的后果难以预料,往往出于好心带来恶果。另一方面,人们只着眼于最近的直接的效益,急功近利,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等一系列问题。

·原因之二:科技相对落后

科技进步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从整个过程看,首先,科技落后与生态破坏有内在联系。落后的科技水平导致落后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使资源过度消耗,生态遭受破坏。其次,科技落后也是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事实上,生产技术水平低,资源利用率就低,排放的污染物也就越多。再者,科技落后还是环境决策失误的直接症结。最后,把环境问题单归咎于科技本身是错误的,恰恰相反,环境问题的解决必须要依靠科技的进步。

·原因之三:人类中心主义

近代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进展,凭借科技的强大力量,人类由自然界的“奴隶”变成自然界的“主宰”,“人类中心论”因此占据统治地位。这种观念把人看成世界中心,万物之主;把世界变成对象,把天地万物看成生产原材料,服务于人类;人可以任意向自然索取。在他们看来,科技有利于增加生产,增加收入,就是好理论,好技术,就应该得到优先发展。可见造成环境恶化的根源,并不是科技本身的高度发展,而是对科学技术和生产实践起导向作用的传统发展观。对此,哲学家海德格尔清醒指出,危及人类生存的世界环境恶化的深层次哲学根源,是欧洲传统中的人类中心论。人类要克服生存危机,必须果断抛弃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新的和谐。

②环境保护必须依赖科技进步

·认识环境问题科技作贡献

没有环境化学和分析化学,人类就不可能认清环境污染的危害,也就无法科学治理。没有近代生态学,人类就不能深刻认识生态破坏的威胁。将环境问题提高到战略高度,应当归功于科技的进步。

·治理环境问题科技起作用

生物工程、膜分离、高梯度磁分离、遥感、原子核、活性炭等新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广泛运用,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途径。

·解决环境问题科技有潜力

只有依靠科技进步,通过技术改造,才能够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降低资源、能源的消耗。

③凭借科技来推动可持续发展

《我们共同的未来》指出:“当代科学技术向人类提供了可以全面深刻地认识自然的潜力和手段,人类可以凭借它达到使人类与自然规律协调的目的,并在这种协调中走向持续的繁荣昌盛。”

·发挥科技认识功能

利用科学技术,研究人与自然整体系统及其各子系统内部运行机制,认识作为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物质支撑系统的地球承载能力及其资源环境阈限,弄清人作为生物机体能在多大程度上适应外界环境变化以及是否会随外界变化发生基因突变,预测人类活动对自然界产生的正负影响及其程度大小和自然界对此可能的反应,等等,从而调整人类行为,实现人与自然持续协调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平衡

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证。如果说工业革命以来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归咎于传统技术运行模式及其滥用,那么今天这种模式应该而且正在被取代。例如“清洁生产”模式,通过产品内部循环利用等环节的科学化和合理化,使工业生产最终产生的污染物最少化。它包括清洁生产过程和清洁产品两方面内容。这种生产的实质是生态技术,预计将成为今后50年内的支配性技术,这无疑有利于环境保护。

·缓解能源资源危机

资源能源短缺严重威胁着人类的持续发展,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利用先进的科技。一方面,将生产过程中的物耗控制在最小限度,使资源的消耗速度控制在可再生资源的更新速度之内。另一方面,努力寻找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品,不断变革现有资源结构,并对副产品进行重新利用。

·有效减轻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不仅直接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而且可能导致整个经济系统衰退、社会结构破坏甚至动荡,直接威胁人类可持续发展。而要减轻自然灾害,最重要的途径是依靠科技进步。首先,对地球系统的整体性要更多地认识,把握各种自然灾害形成发生的规律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并不断提高监测、预测以及信息传递的方法、手段。其次,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等综合性减灾网络。再者,引导不同类型地区的发展规划,加强减灾工程建设,改善生存环境等。总之,减灾是一项复杂的自然——经济——社会系统工程,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才能真正收到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粗放型增长方式是在生产要素不变的情况下,单纯依靠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和扩张,通过扩大生产场地、增加劳动力等来实现经济的增长。这种传统增长方式的实质是以数量和速度的增长为中心,主要依靠增加投入、扩大规模来实现,往往造成资源浪费。集约型增长方式,是指通过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优化组合、原材料的利用率以及劳动者的素质等来实现经济的增长,这种增长方式实质是以科技进步为后盾,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可以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要完成这种转变,关键在于提高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

总之,科技不仅是推动人类进步的第一生产力,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第一推手。

6.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公平性原则

发展两个方面的公平。一是代内公平,即本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可持续发展要满足所有人的基本需求,给世界各国以公平的持续发展权、公平的资源使用权,把消除贫困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优先问题来处理。二是代际公平,即世代人之间的纵向公平。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是有限的,当代人在满足自身需求和发展的同时,不能损害和破坏世世代代发展需求的条件,要保障后代人公平利用资源、环境的权利。

(2)持续性原则

资源和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人类发展必须以不损害作为地球生命的大气、水、土壤、生物等自然系统为前提,必须充分考虑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临界性,不能盲目、过度地生产、消费。当今社会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短期行为相当严重,严重危及人类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若不制止,必然导致发展“不可持续”。

(3)共同性原则

地球的整体性和人类的依存性决定了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选择。尽管不同国家、民族有不同历史、文化、经济及发展水平,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一致。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共识和使命,必须全球联合行动,世界广泛协同。

7.可持续发展的3R原则

(1)减量化原则(Reduce)

以较小的资源投入达成既定的经济、生活目标,使节约资源、减轻污染控制在源头。为此,强调产品体积小型化、重量轻型化、包装简单化。

(2)再利用原则(Reuse)

制造品与包装物尽可能以初始形式多次、反复使用,为此,鼓励将制品和包装当成日常用品来设计。

(3)再循环原则(Recycle)

使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可利用资源,终结“资源——产品——垃圾”的传统生产方式和不可逆的物流方式。

8.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系统

自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可能自发实现,需要人类社会在决策、管理、科技、教育、政策、法制各方面的全方位介入,更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

(1)就管理而言

关键在于提高管理者素质,建立科学管理机制。

(2)就科技而言

不仅是人类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钥匙,也是人类合理使用资源、治理环境污染的第一推手。

(3)就教育而言

文化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在可持续发展进程中,承担着智力与道德支持双重任务。发展教育以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4)就政策而言

各国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科技政策的制定,对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和影响最直接,至深远。

(5)就法制而言

建立公正、合理、严厉的法制遏制机智是自然、经济、社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6)就公众而言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行动必须得到公众认同、支持、参与,这是实施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社会基础。

(三)可持续发展的行动

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国际社会大体通过三个方面进行实施:首先,确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对各种发展活动进行评价;其次,制定条约或宣言,形成明确的行动计划和纲领;然后,在设立机构、制定政策、法律法规、公众参与等方面付诸行动。

1.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

在可持续发展的操作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测定和评价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和程度。1994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召开国际会议,鼓励各国制定相关指标体系。目前较有影响的指标大致可归纳为三种:

第一种是测定可持续发展的单项指标,如调节国民经济模型等。方法简单易行,但不能反映可持续发展的复杂内容。

第二种是测定可持续发展的复合指标,如人文发展指数、人类活动强度指数等。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可持续发展内涵,也具有可操作性,因此成为现阶段研究和应用的主流。

第三种是测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性指标,如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指标体系、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国际竞争力指标等。但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目前研究还相对薄弱。

(1)生态需求指标(ER)

197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从环境中取出资源和产生废物污染环境”影响的定量办法,提出了“生态需求”指标,意指“人类对环境所需一切的总和”,即从环境中开采资源的积极需要及各类废弃物返回环境的消极影响之总和,以此定量测量经济增长对于资源环境的压力。但因过于笼统,未获广泛应用。

(2)人类活动强度指数(HAI)

1989年,以色列希伯来大学道夫尼尔提出,运用城市人口百分比与文盲人数百分比的比例关系计算人对区域的作用。他用UP代表城市人口百分比,DN代表文盲人数百分比,(UP-DN)/2作为一种指标,如果该值低于50%,表明人为影响超过环境容忍度,长此以往必然引起环境质量下降,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然环境。该项指数经进一步完善,把气候和地形作为自然要素参加评价,得出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强度指数M(0≤M≤1),规定,若M﹥0.5则表明影响达危险程度,反之则处于安全阶段。该指数可用于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强度效应,但因理论、方法尚存在缺陷,未得到广泛承认。

(3)人文发展指数(HDI)

1990年5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于在《人类发展报告》中首次公布了人文发展指数,用以衡量一个国家的进步程度。它由收入、寿命、教育三个指数构成。“收入”指GDP的多少,通过估算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购买力测算;“寿命”反映营养和环境质量状况,根据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测算;“教育”指公众受教育程度,也即可持续发展的潜力,通过成人识字率和大中小学综合入学率的加权平均数衡量。

(4)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指标体系

由驱动力指标、状态指标、响应指标构成。

驱动力指标包括就业率、人口增长率、成人识字率、可安全饮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运输燃料的人均消费量、人均实际GDP增长率及GDP用于投资的份额、矿藏储量的消耗、人均水、能源消费量、排入海域的氮磷量、人均可耗地面积、农药化肥的使用、温室气体等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等。

状态指标包括贫困度、人口密度、人均居住面积、已探明矿产储量、原材料使用强度、土地条件的变化、植被指数、受荒漠化盐碱和洪涝灾害影响的土地面积、森林面积、濒危物种与本国全部物种的比率、大气污染浓度、人均垃圾处理量、百万人中拥有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百户居民拥有的电话数等。

响应指标包括人口出生率、教育投资占GDP的比率、再生能源的消费量与非再生能源消费量的比率、环保投资占GDP的比率、科研费用与GDP的比率等。

该指标体系经国际专家多次讨论修改而成,突出了环境受到胁迫及环境退化和破坏之间的因果关系。但由于整个指标体系要涵盖各国情况,难免遗漏,而且可持续发展内容复杂,涉及面广,因此尚待完善。

2.联合国组织的文件和行动

(1)组织层次不同的会议,商讨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联合国最不发达国家问题会议每10年举行一次。全世界最不发达国家约50个,有约8亿人口,其中近半数人是文盲,每天生活费不足1美元,没有洁净的饮用水,人口平均寿命只有51岁。为了应对最不发达国家的特殊需要,联合国大会于1981年在巴黎召开了第一次联合国最不发达国家问题会议。1990年,在巴黎召开了第二次联合国最不发达国家问题会议,会议通过了《1990年代支援最不发达国家的巴黎宣言和行动纲领》,对最不发达国家的界定、债务减免、提供援助形成了决议。2001年,第三届联合国最不发达国家会议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制定了《2001—2010十年期支援最不发达国家行动纲领》,为国际社会帮助最不发达国家摆脱贫困、实现发展制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根据行动纲领,发达国家有责任通过援助、贸易和债务减免方式帮助最不发达国家摆脱贫困,但最不发达国家也有义务进行旨在加强国家管理和改善经济环境的改革。2011年,第四届联合国最不发达国家会议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会议审议了《2001—2010十年期支援最不发达国家行动纲领》执行情况,通过了《2011—2020十年期支援最不发达国家行动纲领》。

世界人口大会每4年举行一届,从政治、经济、社会与发展的角度,强调世界人口问题的重要性和严重性、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必要性及相关原则。1974年,世界人口会议通过《世界人口行动计划》这一有关世界人口发展的政策性文件,目的在于协调世界人口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促进人口和社会经济平衡合理的发展。1994年,联合国在埃及开罗召开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通过了《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行动纲领》。2005年7月18日,第25届世界人口大会在法国图尔开幕,来自114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统计学者和专家出席。大会组织了近200场不同专题的分组学术研讨会和辩论会,其中大部分议题涉及全球人口老龄化问题,老龄化也因此成为本届大会的中心议题,大会决定成立专门委员会协调发展中国家老龄化问题研究。2009年9月27日,第26届世界人口大会在摩洛哥马拉喀什开幕,2000多位人口统计学的专家学者及国际机构代表出席本届大会,会议期间就有关世界人口前途的200多个议题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研讨。会议还就人口与发展问题举办了专题讲座和展览。与会专家和学者呼吁各国根据国情确立正确的人口政策,应对本世纪人口问题带来的挑战。

联合国大会特别会议,除每年举行一届常会外,经安理会或半数以上会员国的请求,或应一个会员国请求而得到半数以上会员国的同意,或联合国大会决定,还可召开特别联大和紧急特别联大。1974年第六届特别联大讨论原料和发展问题;1975年第七届特别联大讨论发展和国际经济合作问题;1980年第十一届特别联大讨论经济发展问题,1986年第十三届特别联大审议非洲的紧急经济形势问题;1990年第十八届特别联大全称是“国际经济合作,特别是恢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特别联大”,讨论经济问题,通过《关于国际经济合作,特别是恢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宣言》;1997年第十九届特别联大是“环境与发展问题联合国大会特别会议”,议题是审议保护地球环境、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21世纪议程》的执行情况,中国向大会提交了《中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我国在推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受到国际社会高度评价;1999年第二十一届特别联大,审议《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行动纲领》5年执行情况的特别会议;1999年第二十二届特别联大,小岛屿发展中国家问题;2000年第二十三届特别联大(妇女特别联大),主题为“妇女2000年:二十一世纪平等、发展与和平”;2000年第二十四届特别联大,即社会发展特别会议;2001年第二十五届特别联大,人类住区问题特别会议;2001年第二十六届特别联大,讨论艾滋病问题,主题是“全球危机,全球行动”;2002年第二十七届特别联大,儿童问题特别联大;2003年第58届联合国大会,关于艾滋病问题的特别会议,审议2001年联大艾滋病问题特别会议通过的《关于艾滋病问题的承诺宣言》的执行情况;2004年,第58届联合国大会就道路交通安全问题举行特别会议,呼吁各国重视交通安全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交通事故;2004年,第59届联合国大会举行人口与发展问题特别会议,对1994年召开的开罗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行动纲领》的执行情况进行审议;2006年,第61届联合国大会举行有关发展问题的特别会议,回顾国际社会在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方面取得的进展,并展望下一步应该采取的行动;2008年,第62届联合国大会就全球粮食和能源危机问题举行特别会议,讨论如何加强国际合作与协调,以应对粮食和能源价格上涨所带来的挑战。

1972年,13个国家的1300名代表齐聚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首次把环境问题列入世界政治议程,使国际社会第一次确认指导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行为与责任准则,是人与自然关系史上一次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会议围绕“我们应当干些什么,才能保持地球不仅成为现在适合人类生活的场所,而且将来也适合子孙后代居住”的主题,第一次广泛讨论了因发展而引起的全球环境问题,并通过了划时代的文献《人类环境宣言》、《人类环境行动方案》,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呼吁全球合作,共同应对环境问题的挑战。会议决定成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负责协调全球的环境保护与会议内容的落实,并建议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自此,环境问题开始纳入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政治的议事日程。

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同盟等组织和许多国家政府的专家共同参与制定《世界自然保护大纲》,明确提出要把资源保护与人类发展结合起来,“为使发展得以持续,必须考虑社会和生态因素,考虑生物及非生物资源基础。”

1983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成立,于1987年向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递交了《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报告。报告中第一次明白无误地指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作了界定,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作了详尽阐述,强调严重恶化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持续发展的影响,指出必须致力于走出一条资源、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兼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1987年,联合国召开“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报告,第一次明确指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为世界未来可持续发展勾画了目标和途径。从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世界进步、时代发展的最强音。

1992年,为纪念斯德哥尔摩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召开20周年,联合国在巴西的“里约中心”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这是人与自然关系史上一次具有丰碑意义的会议,又称“地球会议”,来自178个国家的1.5万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其中118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参加了大会首脑会议。与此同时,举办了由非政府组织召开的关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1992年全球论坛”,参加研讨、讲座和展览的人数达1.7万人,大会的筹备时间、出席人数和级别之高创造了历史记录。大会将环境问题定格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的崭新发展观,从而将环境问题再一次由自然科学范畴提升到事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国际政治、经济范畴。大会产生了保护地球环境的5个重要文件(《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确定了使世界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开创了环发领域南北合作的新时代,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在这一领域合作的最高标志。《21世纪议程》,否定了工业革命以来“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和“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做法,并要求世界各国制定本国21世纪议程,从而把可持续发展从理论推向行动,具有重要的历史转折意义,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念得到了普遍接受。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于会议期间开放签署。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关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遏制全球变暖的国际公约。1994年3月21日,该公约生效。

1994年,联合国召开“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全球会议”,就如何减少对海洋及沿岸资源的威胁、使小岛屿发展中国家能以可持续的方式应对环境变化进行了广泛讨论,通过了《巴巴多斯宣言》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行动纲领》。

1995年召开了有118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参加的“社会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这是首次以社会发展为主题的首脑会议,议题是消除或减少贫困、减少失业、缓解两极分化、加强社会和睦,标志着联合国在促进国际合作与社会发展方面挑起了新的重担。会议通过了《社会发展问题哥本哈根宣言》和《议程》。

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上,《公约》实施取得重大突破,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补充条款《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其目标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议定书对减排温室气体的种类、主要发达国家的减排时间表和额度等作出了具体规定,即在2008年至2012年间,全球主要工业国家的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比1990年的排放量平均要低5.2%。

2000年9月6日至8日,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180多个国家的代表,其中包括150多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出席了会议。会议发表的宣言包括价值和原则,和平、安全与裁军,发展与消除贫穷,保护共同环境,人权、民主和善政,保护易受伤害者,满足非洲的特殊需要和加强联合国的作用,其中加强联合国的作用是核心内容。各国领导人承诺,在2015年年底前,将世界上日均收入不足1美元的人口比例、挨饿人口的比例以及无法得到或负担安全饮用水的人口比例都降低一关,使世界儿童都能完成小学教育,将产妇死亡率降低3/4。各国领导人还承诺,要努力制止艾滋病的蔓延;切实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设法满足非洲的特殊需要。

2002年8月,联合国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104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内,192个国家的1.7万名代表在为期10天的会议期间,就全球可持续发展现状、问题与解决办法进行了广泛的讨论。这次会议是1992年里约地球首脑会议的后续。里约会议10年来,世界范围内贫富分化更趋严重,人类在健康、生物多样性、农业生产、水和能源5大领域面临非常严重的挑战,全球可持续发展状况有恶化的趋势。大会通过了《执行计划》和题为《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承诺》的政治宣言。《执行计划》指出,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严重的全球性挑战是贫困,消除贫困是全球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把消除贫困纳入可持续发展理念之中、并作为这次首脑会议的主旋律之一,是里约会议10年来的最大进步,也标志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与里约会议通过的《21世纪行动议程》相比,本次大会通过的《执行计划》目标明确,重点集中在水、生物多样性、健康、农业、能源等几大具体领域,并设立了相应的时间表,其中包括到2005年开始实施下一代人资源保护战略,在2015年之前,将全球无法得到足够卫生设施的人口降低一半,到2015年将全球绝大多数受损渔业资源恢复到可持续利用的最高水平,以及到2020年最大限度地减少有毒化学物质的危害等。在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上,5名世界儿童代表用稚嫩的语言,呼吁与会领导人采取行动,确保后代能继承一个摆脱贫困和环境恶化的世界;出席会议的104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对孩子们的呼声作出了回应;他们在大会正式通过的政治宣言中说:“我们深深感到,迫切需要(为下一代)创造一个更加光明、充满希望的新世界。”在作为这次首脑会议政治宣言的《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承诺》中,各国承诺将不遗余力地执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把世界建成一个以人为本,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美好社会。中国总理朱镕基在大会上宣布,中国已核准旨在控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引起了国际社会的热烈反响,对解决谈判中的遗留问题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充分表明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

200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十三次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会议制定了“巴厘路线图”,为进一步落实《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指明了方向。

2009年9月,第64届联合国大会开幕。联大期间,举行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这是联合国历史上就气候变化问题举行的最大规模的国际会议,联合国192个会员国均派代表出席,其中包括90多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胡锦涛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并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他在讲话中全面阐述了中国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看法和主张,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胡锦涛介绍了中国所做的努力,宣布了中国将采取的进一步措施。

2009年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五次缔约方会议,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这是继《京都议定书》之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毫无疑问,对地球今后的气候变化走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这是一次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会议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哥本哈根协议》主要是就各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问题,签署协议,根据各国的GDP大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哥本哈根协议》目的是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

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大会通过了“德班一揽子决议”,建立了德班增强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决定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并启动绿色气候基金。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在发言时高声怒斥发达国家,赢得很多与会代表的鼓掌喝彩:“一些国家,我们不是看你说什么,我们是在看你做什么。一些国家已经做出承诺,但并没有落实承诺,并没有兑现承诺,并没有采取真正的行动。”“讲大幅度率先减排,减了吗?要对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你提供了吗?讲了20年到现在并没有兑现。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我们要发展,我们要消除贫困,我们要保护环境,该做的我们都做了,我们已经做的,你们还没有做到,你有什么资格在这里讲这些道理给我?!”

2012年6月20日至22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时值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地球峰会”)召开20周年,所以此次大会又称为“里约+ 20”峰会。来自约100个国家的政府首脑以及至少5万名各领域代表参加了此次峰会。峰会的主要议题是减少贫困、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问题。面对百余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新西兰女孩布里塔妮宣布:“你们有72小时可以决定你的孩子、我的孩子以及我孩子的孩子的命运,计时已经开始。”6月22日,倒计时结束之前,同样的位置,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代表各国决策者们,对女孩的呼声给出了有力的回应:“我们将沿着人类可持续发展之路坚定地走下去。”这是对布里塔妮的承诺,更是对人类未来的承诺。这份承诺写入了题为《我们憧憬的未来》的“里约+ 20”峰会成果文件,文件重申了以“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为核心的里约精神,这在世界经济危机持续发酵、一些发达国家以此为由推脱责任的今天,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显而易见,没有理由让发展中国家在贫困中守护空气、森林和海洋资源,而发达国家却在享受公共环境产品时继续其过度生产和消费的习惯;因此巴西总统罗塞夫说,“没有这一原则,奢谈共识”。此次里约峰会提出了绿色经济的政策选项。作为人类对传统不可持续发展方式的一种反思,绿色经济理念是对可持续发展“三大支柱”——经济、社会与环境的有效整合,诠释了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统一的可能性。一些专家甚至预言,绿色发展将成为后危机时代全球发展的重要趋势。中国总理温家宝在里约峰会发表了《共同谱写人类可持续发展新篇章》的演讲。

(2)设立全球性质的机构,指导可持续发展的实施

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经社理事会)成立于1946年,是根据《联合国宪章》设立的主要机关,以协调联合国有关专门机构和委员会的经济和社会工作。经社理事会关注的是世界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挑战,是讨论和辩论这类问题以及发布政策建议的论坛。附属机构包括人口与发展委员会、社会发展委员会、科学和技术促进发展委员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联合国森林论坛秘书处等。

1957年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引起联合国对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关注,于1959年成立了“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其宗旨是促进太空国际合作,研究太空探测和利用的技术问题、法律问题,并与联合国其他组织合作,开展技术交流。随着地球生态环境的日渐恶化和太空资源的诱惑以及空间技术的发展,这一组织对实现地球资源、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研究自然、生态、经济、社会的内在关系,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确保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不仅较早地提出了持续发展的概念,而且于1983年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这个以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首的委员会,由来自全球20个国家的政要和环境专家组成,拥有高度的权利,在1987年发表了长达400页的著名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成为世界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人口问题是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联合国早在1946年就成立了人口委员会,并于第49届联大改名为“人口与发展委员会”。其职责是研究人口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及节育、优生等问题,负责提供人口统计数字,分析世界人口发展趋势,筹备联合国主持召开的世界人口会议,向发展中国家提出人口控制建议和提供技术服务。

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会议召开以后,为讨论、审议国际环境与发展议题,联合国于1993年选举50个成员国(定期分批改选)成立了“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其职能是追踪联合国系统实施《21世纪议程》及环境与发展结合方面的进展,分析各国实施《21世纪议程》的情况与信息,审议《21世纪议程》的执行情况,通过理事会向联合国提出报告。

联合国其他机构中也有与资源、环境直接有关的部门。如成立于1973年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直接以环发问题为工作对象,基本工作包括加强各国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推动各国建立环境机构、重视环境问题,促进环境领域中的国际合作,并提出政策建议,审查世界环境状况,提请各国政府注意新出现的具有国际意义的环境问题,促进环境知识的取得与情报交流。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主持制定的一系列国际环境法律文件,几乎涵盖了所有环境问题,包括淡水、海洋、臭氧耗竭、大气污染及生物多样性等。

(3)通过宣言决议与公约,规范可持续发展的行动

①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联合国宣言

有《关于国际经济合作,特别是恢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宣言》、《墨西哥人口与发展宣言》、《人类环境宣言》、《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社会发展问题哥本哈根宣言》、《关于艾滋病问题的承诺宣言》和《巴巴多斯宣言》。

《人类环境宣言》强调,“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首次将环境权提升到人权的高度,认为“人类环境的两个方面,即自然环境与人为环境,对于人类的幸福和享受基本人权乃至生存权本身,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人类“享有在给人以尊严和健康的生活环境中自由、平等和充实生活的基本权利,并且负有保护和改善当代和后代人的环境的庄严责任”。指出“必须通过多边或双边的协定,与其他适当途径的合作,在正当考虑所有国家的主权和利益的情况下,防止、消灭或减少、有效控制各方面的行为所造成的对环境的有害影响”。使实现环境权与“争取和平和全世界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这两个既定的基本目标共同和协调实现”。在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后,认为在发达国家,环境问题一般同工业化和技术发展有关;在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大多由发展不足造成。因此,发展中国家“必须致力于发展工作,牢记他们的优先任务及改善和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发达国家则“应当努力缩小他们自己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全球合作方能共同应对环境的挑战。并呼吁“筹集资金来维护和改善环境”。这一宣言是人类社会向传统发展方式质疑的开始,也是可持续发展由学者的认识转向人类的行动的标志。

《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在概述各国关于环发权利与责任的基础上,围绕可持续发展和环发国际合作,制定了27条环发行为原则,与《21世纪议程》共同确定了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

《墨西哥人口与发展宣言》和《巴巴多斯宣言》,主要从人口和海洋岛屿环境的角度强调可持续发展。

②联合国制定的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公约、纲领、规则和决议

既有南极环境问题的《南极条约体系》,也有海洋环境、岛屿问题的《海洋法公约》、《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行动纲领》。

既有太空问题的《外层空间条约》,也有大气污染、臭氧层问题的《维也纳公约》、《蒙特利尔协定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执行计划》、《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承诺》、《哥本哈根协议》、《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

既有人口问题的《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行动纲领》、《世界人口行动计划》,也有自然环境问题的《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防治荒漠化公约》、《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世界自然宪章》、《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人类环境行动方案》。

既有自然、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保护地球——持续发展战略》、《我们共同的未来》、《21世纪议程》、《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宣言》、《我们憧憬的未来》,也有把消除贫困纳入可持续发展理念的《1990年代支援最不发达国家的巴黎宣言和行动纲领》、《2001—2010十年期支援最不发达国家行动纲领》、《2011—2020十年期支援最不发达国家行动纲领》。

《21世纪议程》也叫《21世纪行动纲领》,是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人类活动计划,涉及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所有领域,提供了在21世纪如何使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行动纲领和行动蓝图,共计40万字,40章,分成以下4个部分:

·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包括:加速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敦促制定有关的国内政策,消除贫困,改变消耗方式,关注人口动态与可持续能力,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促进人类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将环境与发展问题纳入决策进程等。

·资源保护与管理。

包括:保护大气层;统筹规划和管理陆地资源的方式;禁止砍伐森林;对脆弱生态系统的管理和山区发展;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的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生物技术的环境无害化管理;保护海洋,包括封闭沿海区,保护、合理利用和开发海洋生物资源;保护淡水资源的质量和供应,对水资源的开发、管理和利用;有毒化学品的环境无害化管理,包括防止在国际上非法贩运有毒、危险废料,对放射性废料实行安全管理等。

·加强主要群众的作用。

包括:采取全球性行动促进妇女的发展;青年、儿童参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确认和加强土著人民及其社区的作用;加强非政府组织作为可持续发展合作者的作用;地方当局的倡议;加强工人与工会、工商界、科技界以及农民的作用。

·实施手段。

包括:财政资源及其机制;环境无害化(和安全化)技术的转让;促进教育和公众意识培训;促进发展中国家的能力建设;完善国际法律文书及其机制等。

《21世纪议程》“反映了关于发展与环境合作的全球共识和最高级别的政治承诺”,是21世纪环发领域国际合作的框架性文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