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工业的奠基之举

甘肃工业的奠基之举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53年,在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着重进行了以“156项”工程项目为主体的工业建设,这一任务的顺利实现,为中国工业化奠定了基础。甘肃省是“一五”计划国家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156项”中有8项建在甘肃大地上,加之与其配套的、限额以上的以及国防军工企业共16项,这些统称为“一五”期间甘肃的16项重点工程。甘肃是重要的战略后方。甘肃经济落后,工业基础尤为薄弱。

甘肃工业的奠基之举——“一五”时期甘肃重点工程建设

1953年,在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着重进行了以“156项”工程项目为主体的工业建设,这一任务的顺利实现,为中国工业化奠定了基础。甘肃省是“一五”计划国家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156项”中有8项建在甘肃大地上,加之与其配套的、限额以上的以及国防军工企业共16项,这些统称为“一五”期间甘肃的16项重点工程。

由国家投资在甘肃建设的16项重点工程项目,对改变甘肃乃至西北极其落后的工业现状,推动甘肃经济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同时,也搭建起了甘肃现代工业的框架,使甘肃成为一个具有石油化工电力、建材、机械制造、有色金属、国防军工等门类独特的重工业省份。今天,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向纵深发展的新形势下,重新审视“一五”期间甘肃的重点工程建设,展示那个时代甘肃16个重点项目的建设全景,对于了解共和国创业初期先驱者们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探索甘肃经济发展规律,正确认识甘肃的历史与现实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重大的战略决策

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烂摊子。长期的战乱破坏,国家的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现代化工业的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很低,1949年只有17%左右。整个工业领域,重工业很少,国家不能制造汽车、飞机、坦克,甚至连一辆自行车都不能制造。诞生不久的共和国还承受着西方国家的“禁运”和“封锁”;抗美援朝战争也在进行之中。面对这一切,共和国亟待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增强国力。经过头三年的艰苦努力,被战争破坏了的国民经济得到恢复。由于实现了全国财经工作的统一,国家已经能够集中相当的资金用于建设。百废待兴,国力有限,党中央确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指导方针。从1953年起开始的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是发展重工业。

在新中国工业化刚刚起步的困难时期,得到了苏联的鼎力相助。1953年5月15日,中苏两国政府签订了《关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援助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发展中国国民经济的协定》。协定规定,1953年至1959年内苏联援助中国建设91个钢铁、冶金、机械、石油、化工、发电、医药方面的大型企业。协定还规定,连同1950年签订的50个项目共141个企业,将在1953年至1959年期间分别开工。为了保证国家经济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和需要,1954年10月,两国政府商定再增加15个项目,双方签署了《中苏关于苏联政府帮助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新建15项工业企业和扩大原有协定规定的141项企业设备的供应范围的议定书》。上述协定,苏联援助中国的工业建设项目达到156项。这156个项目是当时国家最需要、最关键而且能迅速增强国家工业实力和国防力量的主要工程。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的694个建设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中央确定甘肃省为国家新的工业基地之一和“一五”计划国家建设的重点地区,决定在甘肃以兰州为中心兴建苏联帮助建设的“156项”中的8项现代化工业企业,连同“156项”配套项目、限额以上项目和国防军工企业共16项。它们是:石油工业部所属兰州炼油厂;电力工业部所属兰州热电站;重工业部所属白银厂有色金属公司、兰州氮肥厂、兰州合成橡胶厂;第一机械工业部所属兰州石油机械厂、兰州炼油化工设备厂;第二机械工业部所属八○五厂。在这8项中兰州炼油化工设备厂是1954年10月中苏签订的新15项工业企业项目之一,白银厂有色金属公司是1954年8月91项项目调整时新增的项目,其余6项均属1953年5月15日中苏两国签订的91个大型企业中的项目。[1]

与上述8项配套,限额以上的是永登水泥厂,该厂由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援助建设,全套设备由该国引进。配套项目是兰州供排水工程(兰州自来水厂),该项目由苏联设计,并提供主要设备。国防军工企业项目有一三五厂(万里机电厂)、二四二厂(新兰仪表厂)、七八一厂(长风机器厂),此三厂均为1955年11月中苏两国政府签订关于苏联援助中国22个航空电子工业项目协议中的项目。同属核工业的五○四厂、四○四厂,是1956年8月17日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签订的《关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建立原子能工业方面提供技术援助的协定》中的主要援建项目。酒泉火箭发射场(即八一二○基地、现酒泉航天基地),是根据1957年10月15日中苏双方签订的新技术协定,1958年初苏联专家来中国进行发射场选址,确定在甘肃酒泉以北戈壁滩建设的中国第一座火箭发射场。

以上16个项目,统称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在甘肃建设的以“156项”为核心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

中央之所以在甘肃安排这样多的项目,这与甘肃所处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及中央改变工业的地区分布,促进经济落后地区改变面貌的战略是分不开的。

甘肃是重要的战略后方。国家在编制“一五”计划时,抗美援朝正在进行,中央按照“边打、边稳、边建”的方针来进行大规模建设。甘肃地处祖国大西北,省会兰州又处在全国和西北的中心位置,是西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又是西北重要的交通枢纽,早在抗战时期就是苏联援华的最重要的战略通道。甘肃地广人稀,黄河在兰州穿城而过,有建设大项目的有利条件。在远离战争的后方建厂,是当时战略上的需要。正如薄一波同志回忆的:“开始编制计划时,朝鲜战争还没有结束,蒋介石集团还在妄图反攻大陆,这就迫使国家不得不把新建的工业企业布置在后方地区。特别是国防工业企业,除有些造船厂必须摆在海边外,其他都没有摆在敌人飞机可以轰炸到的沿海地区。”[2]

甘肃有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当时,探明的矿藏资源主要有铀、铜、铁、煤、油页岩、石灰石等。白银等地探明的有色金属矿区,特别是金属铜储量,在全国居重要地位,因此,建立白银厂有色金属公司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新中国成立初国家石油勘探表明,甘肃的玉门油田,可采石油储量占当时全国原油产量近1/3,兰州炼油厂也因此就近建厂。就资源产地建厂是当时建设工业的一个原则。

甘肃经济落后,工业基础尤为薄弱。旧中国不多的工业设施70%左右集中在沿海大城市,广大的内地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工业,甘肃更是一穷二白。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的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所占的比重为23.1%,而甘肃的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总产值只占19.15%,比全国低4个百分点。甘肃现代工业的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只占2.15%。我国有限的工业过于集中于东部沿海一隅,不仅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制,对于国家的经济安全也极为不利。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一五”时期,中央对“156项”及其他重要项目的安排偏重于工业基础薄弱地区,以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中央的这一战略决策从客观上起到了带动甘肃经济发展,改变甘肃经济落后面貌的决定性作用。

另外,甘肃经济的较快恢复也为大规模工业建设准备了一些条件。在三年经济恢复时期,甘肃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国民经济恢复到解放前的最高水平。到1952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3.5亿斤,比1949年增长30%;整个工业生产增长近一倍。特别是国家投资整修了宝鸡到天水的铁路。1952年8月,天(水)兰(州)铁路通车,10月,兰(州)新(疆)铁路破土动工,包(头)兰(州)铁路也准备抓紧修建。这些都为大规模工业建设准备了条件。另一方面,为尽快改变甘肃经济落后面貌,在“一五”计划开始时,甘肃省委、省政府领导也积极向中央争取项目,争取投资,积极配合中央对工业的布局。

综上所述,中央将甘肃列为“一五”计划国家建设重点地区之一的决策是高瞻远瞩的,是深思熟虑的,正如时任国家计委副主任的李富春所说:“中央考虑在甘肃建设是周到的。”中央对甘肃的投资也非常慎重,不仅多次派专家来调查,负责国家经济建设的主要领导还亲自来考察。1953年11月,李富春带领苏联专家、中国专家以及有关部委负责人来兰州,就兰州的工业布局、城市建设、发展规模进行实地考察。先后到兰州市、郝家川(1956年更名白银市),对已初步选定的厂址实地勘察,分析研究,确定了兰州西固工业区、七里河工业区和郝家川工业区的工业布局。大规模建设开始后,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的朱德,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彭德怀,国务院副总理、国家计委主任李富春等都先后来到兰化、兰炼、兰州水厂、兰石厂等新建厂工地上视察。特别是周恩来总理,一直关心着甘肃的重点工程建设。1959年3月20日,在兰炼正式投产之际,周总理欣然为兰炼题词:依靠党的领导,发挥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加强组织工作和具体措施,鼓足干劲,力争石油生产的量多、质好和品种齐全,以逐步满足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同年10月14日,周总理又亲自来到兰州炼油厂视察。

甘肃的这些重点工程项目从论证、立项、选址、建设以及到最后竣工投产,中央领导倾注了很大的心血。

二、重点工程的建设

甘肃经济落后,尤其工业基础太差,技术力量薄弱,在甘肃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如何进行?需要在实践中探索。1949年解放时,全省除玉门油矿略具规模外,其他只有设备简陋、生产手段非常落后的几十家小厂矿和近千家小手工作坊,从业人员仅7100人。如机械制造业仅有一些破烂不堪的皮带车床,只能从事一些简易农机具制造、少量零配件生产和汽车修理。重工业比重小,在1949年的工业总产值中,重工业只占22%。主要生产资料如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等都是空白。尽管经过几年艰苦努力,经济有所好转,但基础差底子薄、技术人才奇缺的状况并没有太多的改变。1955年7月,中央工作组在兰州地区检查大工业建设时在向中央的报告中就反映了这种状况:兰州地区建设任务是艰巨的,许多项目(如炼油厂、橡胶厂、西固供水工程等)是国内从未作过的技术复杂的工程。以兰州与其它城市比较,它的特点是工业配合条件很差。这些都增加了将来建设的困难。然而,刚刚站起来的甘肃人民,对建设自己的家园有着巨大的干劲和热情。甘肃省委、省政府把支援以“156项”为核心的大工业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全力以赴配合这些重点工程的建设。

更为重要的是,党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运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集中动员组织全国的资源优势支援甘肃重点工程建设。

建立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和国防现代化基础,改变甘肃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一五”时期在甘肃建设的以16项为主的重点工程,就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铺开了。

(一)中央的集中调控

为了保证甘肃重点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国家利用计划经济的手段,全国一盘棋,集中调控,在资金、人力、物资等方面全力给予扶持。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力保重点,对156项在甘项目和铁路建设的投资达23.27亿元,占甘肃全省基本建设投资的95.56%。在人力方面,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制定了“调配技术力量支援兰州城市建设和工业建设”的方针。1954年9月,中央建筑工程部决定在全国抽调大批专业建筑队伍,支援甘肃建设。1955年2月起,曾经转战大西北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筑工程第三师等建筑单位奉调来到兰州,组成兰州工程总公司,承担新厂建筑施工。随着工程的展开,1955年9月3日,建筑工程部党组决定抽调东北一公司七千工人三千干部支援兰州,指出:该公司长期在哈尔滨曾担负锅炉厂、仪表厂及扩建的飞机工厂和高层民用建筑等任务,培养了一批干部,积累了一定经验,估计增加这一批力量可以完成兰州工程任务。1956年2月,兰州总公司和东北一公司合并正式成立兰州工程总公司,共2万余人。大规模工业建设开始后,国家有关部委又从全国抽调安装队伍支援新厂建设。化工部在1956年至1957年间就从吉林省抽调吉林第八机械安装公司70%的力量来兰,组成兰州第一机械安装公司,负责兰州氮肥厂和兰州橡胶厂的设备安装。石油部从玉门、大连、上海等炼油厂集中数百名专业技术干部和技术工人,组成石油部第二建筑安装公司,承担炼油厂的设备安装。电力工业部抽调西安基本建设局第三十三工程处,负责兰州热电站(1958年更名西固热电厂)设备安装。兰州自来水厂建设中,仅上海自来水公司调来的技术骨干就有108人。还有从广州、北京、天津、沈阳、大连,以及四川、湖北等省市支援各新建厂开工的一大批技术工人。与此同时,国家在全国范围内的企事业中抽调干部、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上千人,安排部队转业干部,组成各新建厂强有力的领导班子,负责新厂建设。

在物资方面,重点工程建设所需要的钢材、水泥、木材、大口径的铸铁水管等重要物资,以及大批施工机械都从全国各地运来。刚刚建成的陇海铁路西端的铁路部门,承担起了为甘肃重点项目建设运输物资和设备的繁重任务。此外,新建项目的设备,按中苏协议,近70%由苏方提供,其余部分国内自己解决。由此,当时全国上百家企业为甘肃重点项目赶制配件、备用品、辅助材料等。千军万马支援甘肃重点工程建设,保证了重点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甘肃人民及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

大规模工业建设即将铺开,时任中共甘肃省委第一书记的张德生指出:“必须使干部认识工业化的重要意义,这是从根本上改变甘肃经济落后的问题。”“省委领导要迅速转到工业方面来”。“一五”期间,甘肃省委、省政府将重点工程建设作为全省经济建设中的中心工作,及时研究、指导,解决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1.加强对现代化工业的领导。在新厂的筹备、建设过程中甘肃省委经常听取新建厂的汇报,定期讨论、研究新建厂矿的工作,深入施工现场,检查他们对国家计划执行的情况。1953年下半年,省委就多次听取白银厂六四一队的工作汇报,对六四一队提前完成矿山爆破任务起到了鼓舞和鞭策作用。1956年,省委又多次召开国营筹建单位工作座谈会、建筑安装汇报会等,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解决。如对兰州工程总公司第三工程处存在的职工生活问题、施工管理问题,某些单位执行苏联专家意见不认真问题都及时给予解决和纠正。解决不了的向中央反映。如甘肃省委于1956年4月10日向中央上报《关于国营厂矿筹建单位中存在问题的报告》,将甘肃几家新建厂矿筹建中存在的问题整理后报于中央,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上下沟通,相互协作配合,使新建厂建设按国家计划正常进行。

2.建立省市工业机构。在甘建设项目确定之后,为适应大工业建设的需要,在省委主持下,甘肃省和兰州市很快组建了一批工业组织机构。1954年9月甘肃省计划委员会成立,10月郝家川建设委员会成立,兰州市委工业部、兰州市委基本建设部、兰州市公用事业管理局等相继成立。1955年3月成立了兰州工程总公司,等等。鉴于兰州市新厂建设任务繁重,为加强兰州市领导力量,1954年7月省委决定省工业厅原厅长杨一木担任兰州市委第一书记。同时对三个工业区(西固区、安宁区、七里河区)的领导班子,省委从人事上予以调整配备,加强领导力量。这就从组织上保证了支援和配合大工业建设的问题。另一方面,大工业建设需要大量干部,需要大批的技术人员。1953年,省委抽调120人,分三批到工业比较集中的东北、华北参观,省委书记要求:“再困难也要去”。同时派人去省外企业实习,取得经验,特别是管理企业的经验,为大工业建设做干部准备。为了培养技术人才,省委加强对技术学校的领导,扩大原有技术学校,成立新的技工学校。如培黎技工学校等通过短训班、专业学习,培养了许多初级技术人员。

3.发展地方工业为大工业建设服务。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地方建筑材料必不可少。甘肃省积极发展地方工业,1953年5月,做出《关于发展地方工业的意见》,要求地方工业的建筑材料走在前面。随即,在兰州、张掖、酒泉等地建起了砖瓦厂、石料厂、耐火材料厂、木材加工厂和木器制造厂等,满足大工业建设的需要。1956年4月10日,甘肃省委在给中央的报告中指出:为适应大工业建设的需要,几年来国家给甘肃地方工业的投资差不多有三分之一都搞了砖瓦、石、灰、砂等建筑材料。说明甘肃地方工业全力以赴为大工业建设配套服务。

4.大力发展农业,从农业生产上支援工业建设。甘肃历史上是有名的“协饷省”,缺粮少钱,解放后面貌才有所改变,到1953年粮食达到自足,且有数千万斤支援外省。大工业建设的到来,使甘肃省委、省政府认识到,必须抓紧农业生产,把粮食生产作为工作的第一要务来抓。这是因为大工业建设的展开,必然使城市人口急剧增加,相应的要增加粮食供应,而粮食供应主要靠本省解决。因此省委提出:农业必须迅速的有计划的相适应的发展,否则将不能保证工业的需要,将加重全国的负荷。“一五”计划的几年里,甘肃农业生产稳步上升,到1956年粮食总产量达到76亿斤,为历史最高水平。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平均每年增加近5亿斤粮食,使农业的发展与大规模工业建设相适应。

在甘肃省委的领导下,甘肃人民对大工业建设表现出一种极大的热忱。他们说:“中国人多少年梦想的工业救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全省上下积极行动,只要涉及重点项目建设的事都全力予以支持。新厂建设要征地,而征的地大都在河谷平原中,原有居民比较集中。据统计,仅兰州市西固区和七里河区需要迁移的居民就有3万多人,全部就地安置有困难。被征了地的广大农民理解大工业建设的意义,他们响应甘肃省委提出的“为祖国工业化离开故土”的号召,顾全大局,拆了房、迁了坟、砍了果树,舍弃家园,移居他乡。为大工业建设做出牺牲。在建设中,当兰州化工厂劳动力紧张时,甘肃省省长邓宝珊等省、市领导先后率军民5万余人到工地义务劳动,挖运土方6万多立方米。当兰州热电站缺乏运输力量,将要影响工期时,兰州市运输公司派出大批汽车和架子车,西固区各农业合作社抽出大量的马车和人力帮助搬运材料。永登水泥厂所在的中堡地区原是偏僻的农村,生活用品供应十分困难。永登县政府积极支援建厂,在中堡设立了百货公司、粮站、银行、邮局,逐步满足了职工生活需要。当地驻军也派来电影放映队慰问职工。运输紧张时,部队还派出汽车帮助运输。甘肃省、兰州市党政领导经常带领慰问团到工地慰问建设大军。五年中全省各族人民支援建设的劳动力约达30余万人次。

(三)苏联专家的真诚援助

在甘肃的重点工程建设中,苏联政府给予了大力的援助。苏联政府不仅提供项目的成套设备,而且派来大批专家帮助建设。甘肃重点项目的建设大多是在苏联专家指导下进行的。1953年就有苏联专家到甘肃来帮助选择厂址,搜集设计资料。1954年大批的苏联专家不断来甘肃帮助建设,仅支援白银厂建设的苏联专家就有50余名。他们在地质勘察、选址、资料搜集、设计,指导建筑安装、开工运转以及提供新产品技术等方面给予全面系统的技术指导。特别在工程建设中,苏联专家以其高超的技术,热情无私地帮助解决了许多重大技术问题。

兰州热电站在当时是一座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大型电站,质量要求严格。施工中主厂房内锅炉基础的流沙无法处理,苏联专家提出在锅炉基础旁边挖个深井,用抽水机抽水来固定流沙的意见,帮助工厂解决了技术上的重大问题。在设备安装中,由中国技术人员安装这样的高温高压电站还是第一次,苏联专家给工程人员讲课达70多次予以指导。同时,专家指导解决了锅炉的大型组合、水冷壁的热胀冷拉、大块炉墙预砌砖、冬季试水压的防冻措施、焊接中第三类射线透视标准、远方自动控制与新型电器设备调整等重大技术问题,使工期大大缩短。

在新厂的建设中,苏联专家还根据实际情况,帮助节约项目资金。化肥厂的建设,苏联专家对个别工程设计做了修改,提高了质量,节约了资金,加快了施工进度。苏联专家在指导、配合兰州炼油厂施工中,提出的1877项建议,帮助解决了设计和施工中的关键性问题。在白银厂有色金属公司,苏联专家1958年到1960年间共提出技术革新建议32033条,其中95%以上都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苏联专家建议用钢球代替球磨机中的铁球,不仅每年可节约600万—700万元,而且大大提高了球磨机的生产能力。对打转炉的气口提出改进建议后,作业时间由原来的五六个小时缩短到五分钟。对厂区通行地沟的一项建议和修改,为工厂节约钢筋500吨,水泥700吨,价值达40万元。在兰州自来水厂的施工中,苏联专家们提出的两项重大建议就节约了300多吨钢筋和8吨不锈钢板。

“一五”期间,在甘肃进行技术援助的苏联专家达200多人。除“156项”及重点工程外,苏联专家还在甘肃的地质勘探,玉门油矿的改扩建,兰新铁路、包兰路、宝成路和兰青线(河口西宁段)四条新建铁路干线设计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正如陈云同志曾经说过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一百五十六项,那确实是援助,表现了苏联工人阶级和苏联人民对我们的情谊。”

(四)参加新厂建设的工人焕发出冲天的干劲,创造了高速度建设的奇迹,许多项目提前竣工

1954年到1958年甘肃16个重点工程项目陆续开始施工,甘肃人民无不为之振奋。尽管当时甘肃生活条件很艰苦,建设者们住的是临时搭起的工棚,农村的土房、窑洞,吃的是发糕、土豆、青稞等杂粮,喝的是沉淀后的黄河水。施工条件差,机械化程度低,许多作业要靠人拉肩扛,劳动繁重。然而,数十万劳动大军以建设全国一流的现代化企业为荣,万众一心,群策群力,工程进展日新月异,许多工厂提前建成投产。

第一个建成的是兰州自来水厂。筹建于1955年5月,1956年3月破土动工,1957年9月26日提前建成投产。当时这个厂在国内属设备最新、规模最大,有“亚洲第一水厂”之称。它的建成投产首先满足了新建厂的工业用水,为兰州热电站提前发电创造了条件。

img56

兰州市自来水公司第一水厂全景

兰州热电站筹建于1953年3月,1955年12月开工兴建,1957年11月16日一期工程一号机组正式投产发电。到1958年12月一期工程全部移交生产,装机容量达到10万千瓦,是西北地区最大的一座电站。除了发电,还能为新建厂提供充足的热能。兰州热电站发电后,强大的电流通过高压输电线路送到100公里以外的正在建设中的永登水泥厂、白银工业区。

永登水泥厂筹建于1950年,总投资5582万元,年生产能力36.1万吨。1954年9月破土动工,1957年12月10日正式建成投产,通过国家验收。这是西北第一座现代化水泥厂。它的建成使甘肃基本建设所需水泥不再从2000公里以外的地区运进,奠定了甘肃现代水泥工业的基础。

兰州炼油厂筹建于1953年9月,1956年4月破土动工,1958年9月建成投产,1960年1月20日通过国家验收。该厂是156项中唯一一项新建的石油炼油厂,年加工原油100万吨,也是新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炼油厂。兰炼一期工程投资1.8亿元。自破土动工到1958年9月18日炼出第一批汽油、煤油、柴油等6种成品油,仅用了两年零五个月时间,比国家计划提前15个月,工程造价比预算低5.75%,节约投资1055万元。兰州炼油厂的建成,使中国炼油工业在装备水平、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诸方面得到很大提高,并为20世纪60年代以后国家新建炼油厂积累了宝贵经验。

兰州肥料厂(即兰州氮肥厂)和兰州合成橡胶厂是国家在西北建设的第一批石油化工企业。筹建于1952年10月。1957年9月,两厂合并成立兰州化工厂。1960年9月,在此基础上,正式成立兰州化学工业公司(简称兰化),兰州肥料厂和兰州合成橡胶厂同为兰化分厂。

img57

1958年兰州化工厂肥料装置硝酸铵造粒塔

肥料厂1956年3月开工建设,1958年11月建成投产,比国家计划时间提前一年半,创造了中国化学工业基本建设中高速建成的奇迹。同时为国家节省投资3739万元,节约钢材5400吨。1959年3月15日国家建设委员会验收,质量总评优良。兰州合成橡胶厂1958年10月开始主厂房施工,1959年年底建成。1960年5月20日生产出第一批合格的丁苯橡胶,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合成橡胶的历史。

兰州石油机械厂、兰州炼油化工设备厂两厂相邻,一些辅助生产能力和动力设施可以同时使用,为节省投资,第一机械工业部于1958年4月16日批准两厂合并,定名为兰州石油化工机器厂。1953年筹建,1956年7月破土动工,1959年12月局部项目投产。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台大型石油钻机,开创了中国制造深井石油钻机的历史。1965年12月正式通过国家竣工验收。

img58

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炼油厂年产70万吨乙烯装置

白银有色金属公司的建设是从矿山资源开发起步的。1953年3月成立六四一地质队。1954年底基本建设开始。根据设计,白银公司概算投资5.37亿元,年生产规模:采铜矿325万吨,选矿330万吨,电解铜3万吨,硫酸18万吨。1956年底,白银矿山完成三次大爆破,拉开了矿山露天开采的帷幕。1959年10月1日,露天矿提前一年出矿。1960年3月选矿厂正式投产,1960年6月14日冶炼厂建成投产,当天生产出第一炉粗铜25吨,品位98.7%。到1965年,主要产品生产能力和机修、动力、运输等辅助生产能力全部形成。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49509万元,比概算节约资金4198万元。至此,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第一个大型有色金属联合企业——白银有色金属公司全面建成。

国营八○五厂(即国营银光化学材料厂)是国防军工企业。筹建于1953年9月。设计能力为生产高能炸药4万余吨。在郝家川建厂。1956年破土动工,次年国家决定缓建, 1958年6月恢复建设。1964年8月建成投产。

国营一三五厂、二四二厂、七八一厂均为国防军工企业。筹建于1956年1月。2月,中央第二机械部四局第四设计院与新厂筹备处勘选厂址,将三厂厂址选在兰州市安宁堡。1956年10月1日,二机部在兰州成立“二机部安宁堡总甲方委员会”,负责三厂的筹建工作。1957年2月,国家调整建设计划,三厂“暂缓建设”。1958年1月13日又恢复建设。5月1日,二机部撤销安宁堡总甲方委员会,成立“兰州建厂工作处”。5月20日,一三五、二四二和后来划归电子工业部主管的七八一厂厂区同时动工兴建,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全面铺开。

一三五厂1958年9月28日局部建成投产,12月10日试制成功甘肃省第一台航空产品APY-2A型电动机构。二四二厂1958年10月20日建成投产,1959年4月28日研制成功第一个产品——APY-2B型飞行指示器。1966年11月20日,一三五厂、二四二厂同时通过国家验收。

七八一厂1959年4月完成厂区建设。同年底成功试制出新产品。1963年工厂归属四机部。次年,四机部调整建设规模和生产大纲。到1966年8月,工厂全面建成,总投资4146.7万元。经四机部验收合格。

国营四○四厂1956年11月由中苏双方组成选址小组,经考察,确定在甘肃酒泉地区建厂。1958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批准选厂报告。同年10月开始施工。1963年10月工厂一线工程建成投产。1964年5月加工出第一个核部件,1970年二线工程建成投产。至此,四○四厂总体工程全部建成。

国营五○四厂是由中苏专家共同创办的。1956年10月中苏双方专家组成选厂委员会选址,经实地勘察,厂址选在兰州西郊。1958年5月31日,邓小平总书记批准选厂报告。同年工厂破土兴建。1959年1月,苏联第一批主机设备到厂。1964年1月14日一次投产成功,生产出质量合格的高浓缩铀产品。到1964年7月20日全部机组联通运行,国营五○四厂一期工程建成。

酒泉火箭发射场1958年开工建设。1960年9月10日首次用国产燃料,成功发射了苏制P—2导弹,揭开中国导弹试验史的第一页。1960年11月5日,新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枚近程导弹发射成功。由此,也全面考核了在甘肃建成的第一个导弹发射试验场。

至此,建在甘肃的16项重点工程项目全部建成投产。

(五)自力更生渡过难关

重点工程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建设中发生了中苏关系交恶,苏联撤走专家的事件,遇上了“大跃进”浮夸风、三年经济困难,以及国家对基本建设投资的调整等问题。在接踵而至的困难面前,有骨气的中国建设者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团结奋战、艰苦奋斗,战胜了一个个困难,把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推向新的发展之路。

兰州炼油厂刚刚投产,苏联专家便全部撤走,而且停止供应催化裂化所必需的硅酸铝小球催化剂,生产高级油品的车间由于缺少这种催化剂一年后就面临着全面停产。更为严重的是苏联大大减少了对中国石油产品的供应,导致中国出现严重的石油产品短缺。兰州炼油厂作为新中国第一个建成的最大炼油厂,干部职工艰苦奋斗,克服经济困难,急国家所急,勒紧裤带炼制“争气油”。经过艰苦努力,1962年攻克“三航”产品(即航空煤油、航空汽油和航空润滑油)的生产技术。同时,重型机械制造业所急需的电缆油、压缩机油、轧钢机油等产品也开发成功。1964年又成功地开发出制约炼油工艺技术“瓶颈”的催化剂和添加剂,快速建成并优质生产出了中国自己的硅酸铝小球催化剂,被誉为炼油战线的“五朵金花”之一,在中国炼油工业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1962年兰炼生产的石油产品由原设计的16种增加到70种,1965年达到125种。保证了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

兰州石油化工厂(简称兰化)建设同样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发展过程。兰化橡胶厂装置刚刚建成,苏联专家就撤走了,同时带走酒精法丁二烯生产的关键技术——触媒的配方制备技术。面对这种恶劣的形势,橡胶厂职工自力更生,边学边干。他们团结协作,艰苦奋战,不仅将装置开了起来,而且在较短时间里攻克科学技术难关,研制并生产出自己的“304触媒”,其使用寿命和收率均达到苏联列别捷夫触媒的性能,苏方认为中国人不能攻克的高难技术,在橡胶厂职工手中攻克了。正是这种自力更生、奋发拼搏的精神,使兰化成为开拓中国石油化工产业的第一个基地。

在国防工业建设方面,参建人员战胜困难,依靠自己的力量艰苦奋斗,完成了重点项目的建设任务。

国营五○四厂是新中国第一座铀同位素厂。1960年8月,在工厂建设的关键时刻,援建的苏联专家全部撤走。此时,工厂主工艺设备还没有完全配套,苏方实际交付的设备项目数和台件数分别只占合同规定数的57%和75%。一些重要的技术资料或被专家带走或销毁。在困难时刻,全厂对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摸底排队,进行技术攻关。到年底,攻克了主机转向指示器、真空焊接等大量技术问题。当时以周恩来总理为主任的中央专委责成有关部委组织全国22个城市的81个企事业单位大力协同,研究试制专用配套设备和材料832种,40多万件,为技术攻关提供了物质条件。1962年11月,中央二机部提出了争取在1964年、最迟在1965年上半年爆炸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规划报告,要求五○四厂提前拿出高浓缩铀产品。据此,五○四厂把机组启动投产的各项工作以倒计时进度进行调整、安排,经过数千次的调整试验,获得了启动操作的实践经验。又经过大量严格细致科学的工作,掌握了核心技术。1964年1月14日终于一次投料成功生产出合格的高浓缩铀产品。周总理热情地赞扬五○四厂“提前完成关键性生产和解决了关键性的技术试验”。1964年2月7日,首批产品出厂。同年10月16日15时,以该产品作装料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作为新中国规模最大的核工业生产科研基地的四○四厂,在1960年3月苏联专家撤走后,工厂建设面临极大困难。建设者怀着为国争气,打破帝国主义核垄断和核讹诈的崇高信念,住帐篷、食草籽、战风沙,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克服种种困难,在最短的时间里,拿出了第一颗原子弹的核心部件,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

三、“一五”时期甘肃工业发展的重要历史作用及其对甘肃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

“一五”时期,甘肃以16项重点工程为主的建设,是甘肃现代工业的开始。

(一)构筑了甘肃现代工业的基本框架、奠定了甘肃工业的基础

首先是基本建设投资发生了根本变化。“一五”期间,全省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35亿元,占全国同期固定资产投资的3.97%,年平均增长39.49%,高出全国平均数2.79个百分点。[3] 新增固定资产15.73亿元。国家重点投资、布局的这些重点工程建设,使甘肃现代工业迅速崛起,化学工业、炼油工业、重型机械制造业、电力、建材、有色金属冶炼以及国防工业方面的航空、航天、核工业等都从无到有的建立起来了。与此同时,配合重点工程建设进行的一批改建、扩建企业的基本建成,新修铁路的通车,极大地提高了甘肃省企业的生产能力。工业总产值大幅度增长,年均增长率达19.4%,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到1957年底,工业总产值达6.35亿元,比1952年增长了143%。

经济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重工业,改变了甘肃以农业为主的传统经济结构,开始向以工业为主的结构转变,使工农业的产业结构,由2∶8调整为4∶6。[4]

甘肃经济的大发展,甘肃重工业基地地位的确立,也使得国家东西部工业布局极不平衡的状况得到改善,区域经济差距缩小。

(二)装备了国民经济重要部门,填补了中国工业领域的一些空白

中国现代炼油工业便是以兰州炼油厂为发端,开始它艰难而辉煌的历史的。兰化合成橡胶厂则成为开拓新中国合成橡胶技术的第一个基地,它生产的丁腈橡胶等一系列产品是国防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原材料。兰州石油化工机器厂是新中国最大的石油钻采、炼油化工设备制造企业,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即创造了中国工业的众多第一,如中国第一台深井石油钻机、第一台万吨维尼纶设备的大型第六精镏塔、第一台年产11万吨的不锈钢衬里尿素合成塔、第一台1500大气压高压釜,等等,填补了中国工业领域的一些空白。白银有色金属公司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建设的大型有色金属联合企业,它的铜、硫产量在20世纪70年代占全国产量的25%和40%。在国防工业方面,四○四厂的建成,使国家核工业生产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五○四厂是新中国第一座铀同位素分离工厂,中国首次核试验及以后的“两弹一艇二站”(即原子弹、氢弹、核潜艇动力装置、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的制造生产、科研使用的核燃料都是由他们提供的。所有这些,形成了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国防现代化大格局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门类。

(三)推动了甘肃城市建设,使兰州、白银成为新兴的工业城市

“一五”期间,国家将兰州市列为全国重点建设城市,为全国8个新建工业城市之一。而旧日的兰州市是一个消费城市,原有城市公用事业基础十分落后。“一五”时期兰州市如此多的大型工业企业上马建设,亟需城市建设与之配套。

在甘肃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按中央要求首先编制了兰州市1954年至1974年城市总体规划,1954年12月由国家建设委员会审查通过。同时,加大了对城市公用事业的投资,五年计划中全省城市公用事业的投资8119.89万元,98.21%用于兰州市,为7974.82万元(此数字中不包括白银市)。由于重点投资,兰州市在市政建设、交通运输、文教卫生、公共福利事业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重点建设的西固、七里河等新工业区的上下水、道路、公共交通和防洪工程等都顺利完成。然而,要把严重滞后的城市商业,尤其是服务业、轻工业同一日千里的大工业建设配套,就甘肃自身的力量远远不够,迫切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各地的商业、服务业、轻工业纷纷支援兰州,尤其是上海,1955、1956年上海市47家商业、服务业、轻工业企业迁兰,支援大西北建设。其中有历史悠久、享有盛誉、社会有影响、经营有特色的信大祥绸布庄、王荣康西服店、泰昌百货店、意姆登洗染店、上海照相馆、悦宾楼餐馆、登记理发店、佛慈制药厂、美高皮鞋厂,等等。同时还从上海公私合营企业中引进资金200万元,在兰州市修建了商场、饭店、浴池以及商业学校等,不仅填补了兰州市的空白,也为全省的商业、服务业、轻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示范推动作用。经济发展、市场繁荣,为各地支援甘肃建设者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与重点项目建设同时展开的大规模城市建设,使兰州市由旧日的消费城市转变成为一个以石油、化工、电力、机械制造现代化的新兴工业城市。全市工业生产能力得到飞速增长,据统计,工业企业从解放初期的16个增加到126个。1957年工业总产值达到2.17亿元,为解放前的19倍,1952年的4.7倍。“一五”期间年平均递增36.2%。建设大军汇集兰州,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到1959年8月兰州解放十周年时,兰州市行政辖区面积由1949年的146平方公里,增加到9688平方公里,人口由1949年的19万增加到100多万。[5]

白银市的建市也是先有工业后有城市。“一五”期间,国家在郝家川地区投资兴建白银厂有色金属公司、国营银光化学材料厂。1955年4月,甘肃省委开始讨论郝家川城市(即后来的白银市)规划问题。1956年6月国务院批准,设立白银市(县级市)筹备委员会。1958年4月升格为地级市。昔日仅有数户人家的荒凉的郝家川随着大工业的建设,到1957年已是一个有4万多人口的城市了。白银市已成为国内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

(四)培养了一批技术专家、技术工人和管理干部

“一五”时期苏联援建的重点企业,都是采用当时先进的工艺设计和新型的设备装备。为了掌握新技术,国家从建厂开始就注意培养技术人才。在建设初期,国家选派留学生、技术干部、技术工人,到苏联的学校、厂矿对口学习。例如,为建兰州热电站,早在1954年3月,国家就从上海、西安和东北等发电厂抽调厂长、总工程师、运行班长和技术工人80余名到苏联实习。兰州炼油厂选拔135名人员,分三批赴苏联实习。白银公司选派副经理李子奇等56名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赴苏联实习。兰州橡胶厂、国营八○五厂等也先后派骨干去苏联培训。在新建项目的施工中,广大工程技术人员从土建施工、设备安装到开工试车,学习苏联专家的先进经验,技术水平得到提高,较快地掌握了先进技术。

在项目建设中,甘肃省委热情接受外来支援,虚心吸收外来技术,重视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除明确规定在生活、工作等方面对他们给予照顾外,强调要“关心他们的政治生活和政治前途,大胆选拔其中的优秀分子参加各项领导工作”。

“156项”在甘肃的重点项目建成以后,它们生产的能源、原材料、机械设备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全国各地,所培养的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和管理干部成了一批又一批新工业基地的骨干。被誉为“新中国炼油工业人才摇篮”的兰州炼油厂,1957年至1997年间,向全国石油化工工业近40个企业输送1万余名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1960年在化肥、橡胶两厂基础上成立的兰州化学工业公司,不仅是新中国成立后开拓的第一个石油化工基地,同时也是支援全国建设石化企业的人才、技术基地。从1958年到1999年,兰化先后开发国内首创技术115项,研制成功26种石油化工关键设备,为国内外设计了60多套石油化工装置,承建或援建了130多项重大的石化工程。向国家机关和全国3000多家企事业单位输送了2.6万多名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骨干。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建成的白银有色金属公司、西固热电厂(即兰州热电站)以及国防工业企业的四○四厂、五○四厂、国营八○五厂等也都发挥了显著的人才辐射功能,足迹遍及华夏大地。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特别是30多年的改革开放,在由封闭走向开放,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改革大潮中,这些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56项”在甘肃的重点企业,经过脱胎换骨的改革,今天依然是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在甘肃国民经济中依然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为社会创造着巨大的物质财富。

中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供稿 牟慧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