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甘肃省工业发展的历程回顾

甘肃省工业发展的历程回顾

时间:2022-06-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甘肃工业是伴随着我们国家对甘肃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逐步形成的。国家的这两次战略布局,拓展了甘肃的工业体系,初步构成了甘肃工业的基本框架。一季度全省实现生产总值586.55亿元,同比增长4.2%。一季度全省生产原煤836.77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10.2%;工业用电量112.0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5.6%;兰州铁路局甘肃境内完成货运量1008.5万吨,比去年同期多运3.6万吨,基本持平。

(一)甘肃省工业发展的历程回顾

甘肃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对我省工业发展的历程进行了较为详细、准确的分析:

甘肃是我们国家的老工业基地之一,是我国石化工业的摇篮,也是重要的有色冶金工业基地,曾在全国生产力布局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为我国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共和国重工业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

甘肃工业是伴随着我们国家对甘肃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逐步形成的。在我国的“一五”时期,国家重点建设的156项工程中,落户甘肃的就有16项,包括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兰州炼油化工总厂、白银有色金属公司、兰州石油化工机器厂等企业都是这一时期兴建的。到了六七十年代的“三线”建设时期,又从我国东部及沿海地区迁入了142户以机械、电子、军工为主的企事业单位。国家的这两次战略布局,拓展了甘肃的工业体系,初步构成了甘肃工业的基本框架。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通过对原材料工业的结构调整和“三线”企业的调迁改造,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电力能源、机械电子、食品医药为主体的工业格局,使我省成为全国重要的原材料基地,并初步构建了以兰州为中心的石油化工、机械电子、有色金属工业基地,以白银为中心的铜铅锌为代表的有色金属、稀土材料工业基地,以金昌为中心的镍钻及铂族金属工业基地,以嘉峪关为中心的钢铁工业基地,以天水为中心的机械电子工业基地。

总之,至目前,在我省基本形成了石油化工、冶金有色、机械电子、食品医药等为主体的工业产业格局,构建了兰州、白银、金昌、嘉峪关、天水等老工业基地,并使甘肃成为我国石化工业的摇篮和重要的有色冶金工业基地。2007年全省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56.7亿元,增长17.06%。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的工业经过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升级改造、规模扩张和结构的不断调整,尤其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落实“十五”计划以来,国家对我省的石化、有色、冶金等行业技术改造,给予了大力支持,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和竞争力大幅度提高,主要产品生产能力实现翻番,相应产业规模得到了较大扩张。兰州石化已形成千万吨级炼油和70万吨乙烯综合生产加工能力,成为目前西部最大的炼化一体化企业。酒钢已形成800万吨铁钢材综合生产能力,不锈钢生产线已建成投产。金川公司已形成镍13万吨、铜40万吨、钴1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镍和铂族金属产量均占国内总产量的90%以上。兰铝3×30万千瓦自备电厂相继投产发电。电解铝生产企业全部实现了预焙化。“十五”计划确定的“1161”工程全部实现,五年期间工业年均增长12.6%,是历次五年计划中增长最快的时期,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近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主要企业走出去到境外获取资源、与国内外知名企业进行战略重组,取得一定进展。金川公司与澳大利亚必和必拓、酒钢集团与哈萨克斯坦欧亚财团已形成矿产资源领域的长期合作,白银公司引入中信集团战略合作、增资扩股,兰石集团与美国国民油井重组,兰电集团与德国西门子、长开集团与俄罗斯电工电气所进行技术合作,宇通、新希望等国内著名民营企业入驻甘肃。

我省的工业结构调整也取得了成效。具体而言主要抓了3个方面:

把延伸产业链与加快原材料工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坚持把延伸产业链作为加快原材料工业结构调整的切入点,努力提高石油化工原料、电解铝、铜、镍、钢铁等初级产品就地加工比例,重点向乙烯中下游产品深加工、铝板带箔、铜材、碳钢薄板和不锈钢薄板等方向拓展,着力改变我省原材料加工程度较低的局面。已建成了兰州石化甲乙酮、顺酐、丙烯酸及酯,金川公司超细镍粉、中铝西北铝加工分公司5万吨铝箔等项目,正在实施金川公司铜镍合金、西北铝20万吨板带以及兰州石化5万吨丁腈橡胶、碳五综合利用等项目。

在装备制造业的重点领域,狠抓技术改造项目。抓住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机遇,通过争取国家资金、安排省技改资金支持等方式,在数控机床、专用设备制造、集成电路等装备行业的重点领域,实施了一大批技术改造项目,装备制造业走出了多年徘徊不前、全行业连续亏损的局面,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吉利汽车兰州分公司建成年产5万辆轿车项目。

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依托特色农产品资源,大力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等。通过对马铃薯淀粉、啤酒原料、脱水蔬菜、干酪素、浓缩果汁、橄榄油等特色资源加工骨干企业的支持,全省马铃薯精淀粉加工能力已超过30万吨,麦芽年加工能力达到54万吨,食品工业以年均增长20%左右的速度快速发展。中药材加工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

2008年全省实现工业增加值1222.7亿元,比上年增长9.5%,占全省生产总值的38.5%。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工业增加值增长比上年下降7个点。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一季度以来,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呈现回落态势。一季度全省实现生产总值586.55亿元,同比增长4.2%。第一产业增加值54.02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273.47亿元,与上年持平;第三产业增加值259.06亿元,增长9.3%。一季度全省生产原煤836.77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10.2%;工业用电量112.0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5.6%;兰州铁路局甘肃境内完成货运量1008.5万吨,比去年同期多运3.6万吨,基本持平。有色、钢铁价格继续低位运行,镍、铜平均价格分别只有上年同期的56%、58%,铝价格只有上年同期的74.23%,钢材平均价格下降近30%。

在近年来,我省把原材料工业规模扩大与产业升级相结合,加快石化、有色、冶金等行业重点企业的技术改造步伐,建成了一大批重点项目。在主要产品产能翻番的同时,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高,竞争力明显增强,产品结构正在发生积极转变。兰州石化300万吨重油催化裂化和500万吨常减压工程,以及大乙烯等项目的建成,使兰州石化形成千万吨级炼油和70万吨乙烯综合生产加工能力,成为我国西部最大的炼化一体化企业。榆中钢厂和酒钢产品结构调整系列项目的建设,使酒钢的生产规模和产品结构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兰铝、连铝和白银华鸳铝业等企业更新改造项目的实施,使我省电解铝生产全部实现了预焙化,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金川公司矿山改造和镍精炼、铜电解等一系列改造项目的建成,不但进一步提高了镍冶炼的技术和产能水平,也使我省铜冶炼能力跨入全国前列。2007年全省原油加工量1426万吨,乙烯产量68万吨,合成树脂产量110万吨,粗钢和钢材产量分别为603万吨与98万吨,10种有色金属产量143万吨,其中电解铝74万吨、铜32万吨、镍11万吨、铅锌26万吨。

与此同时,抓住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和发展农产品加工、医药等新兴产业的机遇,通过规划引导和争取国家资金、安排省技改资金支持等方式,在数控机床、专用设备制造、集成电路等装备行业的重点领域,实施了一大批技术改造项目,取得了明显成效。从而使我省装备制造业走出了多年徘徊不前,全行业连续亏损的局面,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吉利汽车兰州分公司年产5万辆轿车项目的建成,使我省汽车工业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通过对马铃薯淀粉、啤酒原料、脱水蔬菜、干酪素、浓缩果汁、橄榄油等特色资源加工骨干企业的支持,全省马铃薯精淀粉加工能力已超过30万吨,麦芽年加工能力达到54万吨,缩果汁、番茄酱、干酪素、白瓜子等产品出口创汇额持续增长,食品工业以年均增长20%的速度快速发展。医药行业重点企业GMP改造基本完成,中药材加工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加工、医药等新的支柱产业正在形成。

2008年我省工业发展将继续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产业政策,继续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突出技术创新,把加快结构调整,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与节能减排、淘汰落后有机结合起来,在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等支柱产业领域,围绕产业链延伸,重点实施一批下游深加工项目,继续加大对装备制造业的扶持。另外,将进一步加强水泥、铁合金、电解铝、钢铁等行业清理整顿和淘汰落后工作,通过上大压小、等量置换等方式,进一步提高行业集中度,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