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个性化课堂之我见

个性化课堂之我见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创新思维属于创新教育的智能机构,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依赖于智力。这是造成许多学生创新能力低下的重要原因。这类学生的的创新思维较为活跃,需要教师点拨,把创新思维转化为创新才能,进而塑造他们的创新人格。

个性化课堂之我见

——对语文课堂实行创新教育的几点认识

吴晓伟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训练学生创新思维为主要内容的创新教育再次成为教育界同行重新审视的一个热点问题。那么如何看待创新教育,语文教学需要怎样的创新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适应创新教育的需要。对于这些问题,根据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语文教学需要怎样的创新教育

提到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有人就感到犯难。在他们看来,中学语文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打好语言修辞等方面的基础,能够较准确地运用汉语言文字遣词造句、看书作文就算基本达到了要求。而培养创新能力谈何容易。具有这种看法的人实际上存在有三个认识和理解上的不足:一是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认识不足;二是对基础与能力的关系理解不足;三是对创新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不足。事实上很多人因为对创新教育的理解有误区,就把“创新思维”这种普遍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思维方式神秘化了。有人甚至认为“创新能力”只是作家、科学家、发明家所具有的,这实在是一种误解。

中学生并非都像作家、科学家、发明家一样,创造出惊人的成绩。但几乎每一个学生身上都不同程度地具备有创新思维的素质,在他们中间有的素质好些,有的差些,有的在这方面表现突出些,有的在那方面表现突出些,一点创新潜在因素也没有的学生几乎是不存在的,只不过他们的这种素质由于受到其阅历和经验不足的限制,往往处于一种萌芽或被压抑的状态中,有待于教师去开发、去挖掘、去培养。一个中学生,他能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随机应变,举一反三,这就是创新思维的一种体现。他能够不拘于书本,不依常规,积极地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敢于标新立异、别出心裁,这也是创新思维的一种表现。正如当年爱因斯坦制作的第三只小板凳,相对于他原先的两只小板凳难道不是一种创新吗?

就语文教学而言,创新教育应该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创新思维的训练,创新才能的培养,创新人格的塑造。

1.新思维的训练

创新思维属于创新教育的智能机构,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依赖于智力。智力包括观察力,想像力,联想力,迁移能力等等。而语文教学所依据的文本,那一篇篇优秀而规范的名篇佳作,本身就是前人创新思维的结晶,这些作品,不仅是砥砺中学生智力的砂轮,更是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的路标。他们在读完每一篇作品之后。或者发出一些质疑的言论,(即使是对作品的异议并不准确)或者是对作品的意义进行深刻而独到的理解。或者是对作者的思想及风格有了更全面的感受和领悟。这本身需要创新思维,同时又是创新思维训练的好方法。

2.创新才能的培养

创新才能是反映学生行为技巧的动作能力,是在创新思维的控制和约束下形成的,属于创新教育的工作机构,语文教学中,运用不同的方法分析不同的文章。根据个人的理解诵读一篇篇文章都属于创新才能的表现,因为汉语言最大的特点是表意上的多元与模糊,表达上的概括和内隐。即使是一篇清晰明朗的文章,在结果的探求方面,理解也是允许多角度多方面的。不仅阅读,更为重要的是文章的写作,最直接地体现了把创新思维转化为创新成果的才能,一个创新才能潜质好的学生,经过教师的引导,往往能写出立意新颖,意境开阔的好文章。教师还能从笔意纵横的文字中看到学生敏捷、流畅的思路,看到不同于常人的思考。当然,创新才能也和其他技能一样只有通过训练和实践才能够得以开发和培养

3.创新人格的塑造

创新人格是创新教育最高境界,是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才能的内在动力机构,集中体现为强烈的创新动机和创新欲望,顽强的创新意志和健康的创新情感,它反映了学生良好的思想面貌和精神状态。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塑造起来的创新人格会使他感到读书是一件最美的事情,他会感到自己畅游在古今中外伟大思想的大海中,他会感到自己的思想也变得丰富而成熟了,他会切切实实地感到一种创新的冲动和力量,而这正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之一。

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应该是创新思维的训练、创新才能的培养、创新人格的塑造这三者的结合体。那么在实行创新教育过程中,最核心、最关键的部分是什么呢!

二、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崇尚历史追求完整的传统教学往往给学生思维套上一个又一个“框框”,加之教学结构的程式化、刻板化,学生的主体精神不但没得到发展,反而受到压抑。这是造成许多学生创新能力低下的重要原因。弘扬主体精神、倡导学生从自己的个性出发,去获取、构建与运用知识的精神,实质上成了创新教育最为核心的关键所在。

在现实的教学中,学生大体可呈现出两种类型:一类学生是死守书本,迷信老师、死记硬背。这些学生只会机械记忆,不会理解变通,当然谈不上有创造性了。但前文已说过,他们并不是不存在潜在的创新思维,只是由于教学体制教学方法等原因,他们潜在的创新思维未能被发掘出来。另一类学生却不是这样,他们不拘泥于书本,对所学知识善于独立思考,乐于生疑提问、勇于创新。这类学生的的创新思维较为活跃,需要教师点拨,把创新思维转化为创新才能,进而塑造他们的创新人格。无论哪类学生,教师对于学生的创新教育,关键在于学生要主动、积极地参与而教师只是引导、点拨。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在三个层面上,即自主、主动、创新。自主是对自我认识和自我实现的不断完善,是信心的表现。主动体现在较强的竞争意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积极的参与态度。而创新则是对现实的超越,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本身就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最高表现,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有训练创新思维的机会,尤其对于前一类的学生更要在课堂上为他们提供创新的机会和条件,从而使他们改变思维定式,使他们相信自己能学习、会学习。首先确定自主意识,进而产生主动参与的态度,最终达到提高创新才能的目标,因此,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

从教师方面说,要实行创新教育,就必然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痛改嗜讲之癖,而应注重巧讲、引导、点拨。这使我想起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的主持人崔永元,在一个很容易让人感到单调乏味的“说话”类节目中,崔永元一改其他主持人那种滔滔不绝一展唇锋的主持方式,以一个倾听者形象出现,展现他朴素、清新、自然、轻松的真实面目,他的话并不多,却能引导别人去说、去倾述。我们语文教师也应像崔永元一样,重在引导学生去思考、去理解、去表达,带他们走进作品的空灵的艺术世界,让他们自己去感悟形象和情感的美,让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的活动中来,而不是越俎代庖,把语文的形象、情感提升为抽象概念强抛给学生。课堂上永远要让学生当主体,做主角,作为教师永远要激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变“一言谈”为“群言谈”。

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创新教育应注重学生主体的发挥,这实际上是一个教学观念的更新问题。有的教师虽然观念有所转变,但在具体的教学中仍有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常常会影响创新教育的顺利实行。如何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以适应创新教育的需要呢?

三、课堂上实行创新教育的几个具体问题

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顺利地实行创新教育呢?我想以下几个问题是特别值得注意的。

1.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

语文课上,总有部分学生畏畏缩缩,对于老师的问题不敢回答,即使勉强回答也是吞吞吐吐,前言不搭后语。这是一种畏惧心理作祟。就一节课而言,学生怕回答错误招来老师的责备和同学的耻笑,影响并不明显,但久而久之,这种心理在学生之中占据上风,形式习惯定势,发展成惰性,那就连一般的思维都达不到,更不必说训练创新思维了。作为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克服度这种畏惧心理,积极鼓励学生向畏惧心理挑战。对个别学生,除了有意识地启发点拨外,还要给他们留下足够的活动空间,以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自由驰骋。另外,有针对性或难度较低的提问也可使学生在回答之后增加自信的力量。

2.提问要恰当,要精心准备

以课文为本,思考题的设计要特别精心,课堂上的随意发问,不仅不利于创新教育的实行,反而容易淆乱学生的思维,甚至压抑学生的创新思维。而问题的设计,如果能考虑学生的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那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必定是事半功倍的。例如,在学习《〈孟子〉两章》后,我设计了一个对课文内容作多层面理解的思考题:从课文看孟子思想的社会价值有哪些?学生的讨论和思考非常活跃:有人从“舍生取义”谈到人生的价值观;有人谈孟子“利”的观念,针砭时弊,提醒人们正确处理“利”与“义”的关系;也有人阐述“与民同乐”的思想;也有人分析孟子“仁政”的实质就是爱民……学生的见解虽不甚全面,但对于课文内容的总体把握却体现出“个性”的东西,而且学生的回答也远远超出了教师对答案的约束,这对于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极有好处的!

3.教学要发扬民主作风

课堂上教师不应把课文当作面包一样细细嚼碎,吐哺给学生,教师也不应为了一点强权式的权威而压制学生中出现的创新思维的苗头。据科学研究,创新能力较强的青少年多数具有以下三种特征:(1)顽皮、淘气、放荡不羁。(2)所作所为,时逾常规,有时甚至荒唐。(3)处事不固执,较幽默,但难免常有嬉戏态度。按传统观念来看,这三种特征,除了“处事不固执,较幽默”可以算是优点外,其余的恐怕都是缺点了。作为教师,我们往往有意无意地对那些“听话”的学生爱护有加,而对这些具有“缺点”而创新能力较强的学生不怎么喜欢,甚至反感或厌恶。殊不知在我们反感那些“出格”的问题和“令人生厌”的行为时,一棵棵创新的嫩芽也从此夭折了。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教学民主,还学生以学习主人的地位。容忍甚至于鼓励学生“犯上作乱”,真正为创新教育铺设良好的环境。

4.鼓励学生不迷信权威

语文课所学的课文大多是经典名作,但并不是篇篇完美。学生所接触的作家大多是名家大家,但也并非个个无暇。教师应鼓励学生不迷信权威,勇敢地对作品的内容、作者的思想提出质疑。

例如学习《石钟山记》时,教材上设计了这样一个思考题:苏轼认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你对此有什么看法。揣摩题意,可知编者希望学生提出与苏轼不同的看法。但同学们的讨论并没有多大的效果。因为苏轼作出判断的前提是“臆断”,凡是臆断的,不管是否目见耳闻,判断的方式是错的,判断的结果自然是错的。因此苏轼通过反问形式作出的论断是非常正确的。可见书中问题的设计并不恰当,后来,我鼓励学生换了问题:“对于苏轼对石钟山山名的考证及其结论,你有何看法。”结果学生讨论极为活跃,有的同学根据后人对石钟山的探访和科学研究,阐述了“耳闻目见”往往受时空限制的局限。有的同学根据从郦道元、李渤到苏轼到后人对石钟山名的认识说明了科学的认识往往是不断加深和修正的道理。还有的同学通过苏轼夜探石钟山的惊险阐述了追求真理要有勇敢精神的道理。这篇文章中苏轼对前人的质疑给同学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同学们对编者问题的修改和讨论,又使大家进行了一次不迷信权威的实践,真正为学生创新才能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5.创新教育中的师生关系

这个问题,前文已有论及,这里再作总结。实行创新教育,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转变传统教育“唯师是从”的师生关系模式;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学生会感到教师对自己人格的尊重,自尊、自信、自强的信念最容易树立起来,创新的潜力最容易激发起来。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主要体现为教师对学生的独立思想、情感和个性的尊重。表现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抱者“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为着共同的目标,师生之间探讨争辩、探求真理。这种师生关系最有利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最有利于创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使同学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地呼吸,健康地成长。

总之,语文课的教学只要抓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个核心,切实解决好创新教育中的具体问题,那么创新思维的训练,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人格的塑造将不会是一句空话。创新是一种享受,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需要。作为教师,应该像魏书生所说的那样,让学生在“大胆的创新活动中去享受人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