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课堂提问设计艺术之我见

课堂提问设计艺术之我见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课堂设问要能牵动“牛鼻”,就必须有针对性。有经验的教师,常会提出些出人意料的问题,平中见奇,“一石激起千层浪”。考虑到第四小节概括介绍了阿Q对革命的态度,可通过设计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粗知阿Q思想基调。

课堂提问设计艺术之我见

秦琳娜

(陕西省白水中学,陕西 白水 715600)

【摘要】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创新源之“好奇”与“质疑”。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千呼万唤始出来”使学生始终感觉到知识的“活水”源源不断。

【关键词】艺术 提问 设计

一、瞄靶心

第一,扣住重点。抓住了重点,也就抓准了方向,重点解决了,教学的任务也基本落实了。鲁迅的《祝福》一文,其篇幅较长,可让学生通读课文,在大体了解全文的情节、结构、环境等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研究对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描写。我让学生划出有关语句后提问:在三次肖像描写中,鲁迅先生是怎样用“画眼睛”的技巧写出祥林嫂的眼神变化的?让学生在分析比较中领悟祥林嫂一次次备受摧残和令人辛酸的悲剧命运,从而激起学生对被迫害的劳动妇女祥林嫂的同情和对封建礼教的无比憎恨,同时学习到鲁迅先生“画眼睛”的高超艺术技巧。扣住重点引导点拨,可谓事半功倍。

第二,抓住难点。所谓难点主要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易攻克而教学上又必须落实的地方。它是教学过程中的拦路虎,也是教师解疑的一个“靶心”。抓难点,体现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比如,《拿来主义》一文,第一至第六小节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如何突破呢?我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既然标题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这里要用那么多的篇幅来写“送去”“送来”?第二节和第五节删去,文章也顺通,这两节是否可有可无?问题一提出,学生就兴趣盎然地讨论开了。研读后同学们各抒已见,热情大胆地交流,从而顺利把握了作者的思维过程,也为把握后文的内容打下基础,同时加深了对全文的理解。

二、牵牛鼻

牛鼻子是牵引的关键处。如将学生乐而好学,勤奋钻研精神比之“牛劲”,那么教师的设问如何才能牵动学生学习钻研的牛鼻子呢?我以为必须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因此,牵牛鼻的方法也有不同。课堂设问要能牵动“牛鼻”,就必须有针对性。高中学生的思维和心理已从初中阶段的依赖性,开始转向“独立性”“开放性”,已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尤其高一、高二年级程度中等以上的学生往往爱各抒已见,善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他们大多能举一反三,敢于假设,严于论证,他们对老师的讲授已不轻信盲从,课堂上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能根据自己的知识辐射开去,从而找出新路,挖出新意。根据这一特点,我常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创造性的问题,牵动学生思考这牛鼻,这样既可增强其思维深度,又可发展其思辨能力。

三、扔石子

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此方是长进。”阅读教学中,有时学生初读课文后就说:“全懂了”“没问题”。那么是否真的“全懂”没问题呢?有经验的教师,常会提出些出人意料的问题,平中见奇,“一石激起千层浪”。扔石子是排除学生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满足感”的一种有效方法。在教学中设置一种让学生可望而又可及的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使学生产生一种“原来并没有全懂”的心理体验,使学生在课堂上形成一种不断深入探求的心理流向,从而使阅读向更深更广的程序推进。有经验的教师,常在教学中有意设置矛盾,创造一种“愤悱”的心理情境,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疑窦丛生;创设问题情境,激起认知冲突。正如陈献章所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当然,这石子不宜过重过大,虽然有句名言叫:“难啃的骨头才有嚼头”,但问题的设置,最好是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否则教师还须“引猴上树”或“架桥搭梯。”那还得有另外一番工夫。

四、点豹斑

点豹斑还包括抓关键词句设置提问,语文教学提问中抓关键词是很有实效的。

教《鸿门宴》一文,让学生从范增“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和“吾属今为之虏矣!”二句的比较设疑中感悟其内涵的区别。学生通过讨论明白,前句是范增召项庄,指示其舞剑,伺机击刘邦于坐时说的。时间副词“且”意味着:今日若不击杀刘邦,明天就会惨败在他的手下。主语“若属”意在正告项庄:成为阶下囚的,首先是你等部将。范围副词“皆”强调了到被俘那一天谁也跑不了。在此范增机智地用上了“激将法”,同时也表现出范增当场急切焦灼的心理。后句是范增得知刘邦逃走,项王却无动于衷时说的,换上时间副词“今”句意大变,败局已定,用不着将来了,主语改为“吾属”,意在正告项王:我们已是阶下囚了,包括你项羽在内,结合前句“竖子不足与谋”,可看出,范增是在之指桑骂槐,“吾属”句表现出范增此时万般无奈的沮丧和按耐不住的愤怒。一篇长长的课文,仅从两句子的比较提问讨论中,让学生体会到文章人物刻画的特点,可谓是窥一斑而知全豹。

五、抢占制高点

第一,吃透教材。教师首先须认真钻研教材,真正吃透教材,只有真正“吃透”,才能做到高屋建瓴、纲举目张,真正占领教材的“制高点,”进而占领教学的“制高点,”。

第二,抓住文眼进行问题设计。如《荷塘月色》一文,“心里颇不宁静”句是文眼,是理解全文的钥匙。作者因“不宁静”而去荷塘排解,然而宁静而优美的月下荷塘,也仅仅使作者从压抑、不自由中暂得超脱,暂觉自由。“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没也没有”,作者内心淡淡的哀愁仍未解脱排除。作者忆念江南采莲,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内心的不宁静自然仍不能排解;而古今对比,莲花依旧,世态全非,作者无可奈何只好回到黑暗的现实中来,其感情之曲折,思路之清晰,可通过对“颇不宁静”几字设问讨论,自然理出头绪来。

第三,确定基调。以《阿Q正传》一文为例,如果一开始,就直接分析讲解,难度大,教学呆板。考虑到第四小节概括介绍了阿Q对革命的态度,可通过设计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粗知阿Q思想基调。这有利于学生理解全文。我问道:“阿Q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向深恶痛绝。而这种看法,作者说是“不知”从哪里来的,我们能不能知?”经过一番讨论,明白这是封建正统思想在阿Q头脑里作怪。阿Q这里以统治者自居。再问:既然这样,阿Q为什么又神往革命呢?学生参读题解,认为这是他的阶级本能的反映,最后要求学生找出最能从这两方面概括阿Q对革命态度的一词:“投降”。这两字最能反映一个对革命深恶痛绝的封建“统治者”却在神往革命的心态。学生就此把握了阿Q的思想基调,扫除了阅读上的一大障碍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在课堂提问艺术的探索中是否可以找出一些能让学生迅速理解文章的支点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课堂教学提问的设计艺术里有道不尽的奥妙,写不完的体验,诸如,“顺藤摸瓜”“铺路搭桥”等许多问题本文还未涉及。在此谈些粗浅的看法,只想借以抛砖引玉,以求教于大方之家。我渴望通过问题的设计能找到一个让学生“撬动”文章的支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