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次贷危机影响下西部地区金融优化资源型产业链路径探讨

次贷危机影响下西部地区金融优化资源型产业链路径探讨

时间:2022-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部地区工业投入较高,但与全国相比对GDP的贡献度不高。西部12个省区的工业产值占GDP比重大都低于全国44%的水平、远低于东部地区47%的比例。尽管西部是资源相对富集地区,但各地区近年都出现煤电等能源缺口,每万元GDP耗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次贷危机影响下西部地区金融优化资源型产业链路径探讨

中国人民银行银川中心支行课题组[1]

摘要:次贷危机对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影响较大,主要原因在于较落后的资源型产业链与开放经济发展的不适配。本文基于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链的发展情况和次贷危机影响下产业链演进特征,通过论证次贷危机爆发以来金融对资源型产业链的优化效应和要素驱动,探讨金融促进资源型产业链升级的作用机理,分析金融资源型产业链金融配置存在的问题,结合资源型产业链演进的动力机制,探究了金融支持资源型产业链升级的有效途径。

一、引言

资源型产业链是指依赖于某种特定的自然资源而构建起来的产业链,如石油、煤矿、铁矿、农产品等,在其发展中居于主体地位的生产要素是自然资源。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从金融领域迅速演变为世界性经济衰退:国际需求大幅下降,国际油价下跌、煤价连连下挫。与此同时,我国外向型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受金融危机影响,出口制造业萎缩,电力、煤炭需求下降。面临外需和内需的双向影响,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大幅回落,经济明显震荡。

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资源型产业。西部地区对外输出主要是未经加工或初级加工的产品,不仅是东部沿海外向型经济的原材料提供者,也与国际接轨,成为资源稀缺国家的资源供给方。但西部地区长期以来未摆脱“资源诅咒”[2]的宿命,资源产业以开采和输出为主,资源的深加工和精加工较少,过度依靠外部加工和制造,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低。根据金融危机的产业联动存货加速原理(当出现经济衰退和消费需求下降时,生产企业的库存会大量增加,为了使存货降低到企业所能承受的水平,企业在短期内会大幅度减少生产,从而减少对供应商的原料采购),西部地区作为“资源提供链”受次贷危机的影响深度与东部“制造链”受影响的深度是同样的。

次贷危机使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链问题凸显,产业链的升级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链现状

西部地区工业投入较高,但与全国相比对GDP的贡献度不高。西部12个省区的工业产值占GDP比重大都低于全国44%的水平(详见表1)、远低于东部地区47%的比例。究其原因,主要是西部地区重工业[3]增加值在工业增加值中占较高的比重,而西部地区的重工业大部分是原材料、能源、采掘、冶炼、石化工业等资源型产业,资源型产业发展不充分,引致工业经济增长乏力。由此看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资源型产业链的发展息息相关,资源型产业的有效升级能最大限度地带动西部地区经济的增长。目前,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属于中间投入型基础产业,其产业关联的特点是前向关联效应大,后向关联效应小。即资源的开发、采掘、初级加工关联度大,但下游的产品深加工业薄弱,延伸其他产业几乎没有。其产业链出现以下特征:一是产业链窄,导致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过于单一,抵御风险内力相对低;二是产业链短,产业附加值低,导致区域经济效益不佳。

表1 西部地区部分省区工业产值占GDP比重及重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

img28

根据资源、资本和知识三者在产业链演化过程中所起作用的大小,可将产业链演化阶段划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阶段。资源型产业链的演化并不完全从初级向高级递次演进,可能会跨越式演进;也不完全是一个阶段代替另一阶段,而是存在过渡重叠的特征。伴随着三个阶段会出现三种模式,将西部地区资源产业链的发展现状与三个阶段进行对比分析,如表2。

表2 资源产业链在不同演化阶段的特点

img29

通过表2可以看出,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链目前发展并不充分,大多处于初级阶段,没有达到每个阶段应有的要求和规模,产业链模式的经济效应没有发挥出来。其中内含式产业链居多,但是产业链短、附加价值低,外延式与复合式有待发展。

三、次贷危机影响下资源型产业链的演进特征

从全国的形势看,次贷危机对资源型工业经济的影响较大。2008年9月以后,39个工业大类中,钢铁、电力、有色金属行业利润同比下降幅度较大;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由盈利转为净亏损;主要高耗能行业和产品生产持续下滑;能源需求大幅回落。西部地区资源型工业经济受次贷危机的影响更甚:煤炭、电力等上游产业产品产量增长明显放缓;部分原材料行业经营迅速恶化,铁合金、电石、钢材行业无利或微利经营,电解铝焦炭和PVC行业则出现较大亏损,其增长率大都低于全国水平。以天然原油和天然气产量为例(详见图1、图2),西部地区12个省区天然原油和天然气平均增速变动趋势与全国的增速走向相近,但变动下跌的时间较晚,幅度更大。说明西部地区资源型工业受次贷危机的影响与全国相比,受影响的时间滞后,程度更深。我们通过分析危机影响下资源型产业链演进特征来探究原因。

img30

图1 西部地区天然原油产量增速与全国间的比较(2007年-2009年)

img31

图2 西部地区天然气产量增速与全国间的比较(2007年-2009年)

(一)资源型产业链的开放性

资源型产业链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开放的过程。西部资源型产业如煤炭产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等进入壁垒低,与外界很容易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外部依存度高,产业链很容易发生变化。根据“长鞭效应”理论,当产业链下游需求数量发生改变时,其上游的需求数量将发生更大变化即“乘数效应”,因此资源型产业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时间更晚、程度更深。

(二)资源型产业链的不平衡态

1.资源利用效率低,高耗能问题严重。西部地区工业过度依赖能源和资源,矿产工业和高耗能重化工业比重日益加大,资源利用率低下。尽管西部是资源相对富集地区,但各地区近年都出现煤电等能源缺口,每万元GDP耗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如甘肃矿产资源点多面广,其开采方式多为原始粗放,技术含量低,乱挖乱采,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2.工业结构层次低,产业发展乏力。西部地区产品多为初级制成品,附加值不高。随着能源等原材料成本的提高,企业利润空间日渐减少。目前西部大部分地区发展最快的产业多为政策要求限制和减产的行业,如焦炭、有色金属等传统工业行业。次贷危机加速了西部产业链的不平衡态。面临金融危机影响,西部地区在不改变现有产业格局的情况下很难完成国家节能减排的任务。

(三)资源型产业链的规模效益与增长极

资源型产业链的形式大多为轮轴式的产业链,即产业链的形成、发展和绩效依赖居于主导地位的大企业和大项目(即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核心发展带动新产业、新部门及中小企业的发展,产生规模效益。当前西部地区增长极的作用还未充分发挥,工业经济总量规模小,规模效益不明显。西部地区工业投入占第二产业投入的80%,但产出占第二产业平均比重仅为57.6%,比全国低近22个百分点,高投入低产出,受次贷危机影响惨重。

四、金融促进资源型产业链升级的作用机理

次贷危机的爆发给西部地区带来了机遇。2009年全国实施适度从宽的货币政策,西部地区加大金融扶持力度,扩大了信贷投资规模,一定程度促进了资源型产业链的升级。

(一)金融对资源型产业链的优化效应

为了反映金融业发展与资源型产业的相关关系,我们选取金融相关比率(FIR)作为度量区域金融业发展水平,选取重工业增加值(Y)作为资源型产业发展水平的指标(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在重工业中占较高的比重,基于数据的可得性,将重工业增加值作为资源型产业增长指标)。由于缺乏各地区金融资产和M2的统计数据,无法直接采用戈氏和麦氏指标来衡量金融发展状况。西部主要金融资产集中在银行,而银行的最主要资产也是存款和贷款,所以利用存贷款的数据,基本可以揭示西部地区金融发展的状况。即FIR=(SL)/GDP,其中FIR表示金融相关比率,S代表存款额,L代表贷款额,GDP为地区生产总值。采取2008年6、9、12月和2009年3、6月的西部12省区的相关平均数据进行分析。金融相关比率和资源型产业发展水平的相关比率是0.62,两者的回归结果为Y=11.23+0.65FIR,说明金融相关比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会导致资源型产业的产值增加0.65个百分点,可见金融业对资源型产业进而对资源型产业链升级具有优化效应。

(二)金融实现资源型产业链的要素驱动

随着资源约束不断强化,为了实现较高的价值创造,资源型产业链在突破不可再生资源约束的基础上,必须实现以资本(投资)和知识(科技)为外在驱动力的演进。金融业在扩充资本、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扩大信贷投资规模实现资本驱动。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在国家扩大内需加大投资政策拉动下,2009年一季度,西部地区投资力度强劲(资金来源大部分是国内贷款),第二产业主要是资源型工业投资占比最高。除甘肃、广西、新疆和重庆外,有8个省区投资增幅居全国前十位;GDP增速除宁夏、甘肃的增幅低于全国6%平均水平外,其他10省区均高于全国平均增幅,有7个省区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高于全国5.1%水平。突出表现出主要依赖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

表3 2009年一季度西部地区投资与GDP增长情况

img32

2.增加技术改造投入促进产业链调整。技术创新是资源型产业链优化的动力。技术创新的目的在于使资源产业链在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过程中,能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大的产出,通过不同层次、不同方向上技术创新效应,实现资源产业链有序演化,形成较高层次的产业结构。银行业将新增贷款积极用于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发展的优势产业,可以大力推进产业链升级,导致产业结构发生质的演进。2009年上半年,西部地区GDP增速居前列的省区均得益于大幅增加的技术改造贷款(详见表4)。全国的技术改造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比为0.6%、累计同比增速为15.09%。内蒙古技术改造贷款占比和增速分别达到1%和131.22%,远超过全国水平。在2008年下半年煤炭价格大幅下挫时,内蒙古积极技术创新,着力开发新能源,从煤炭大省向风能大省转变,GDP增速连续7年占据全国第一,2009年上半年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速186%,超过全国水平近12个百分点。西藏技术改造贷款占比不高,但增速第一达254%,其工业增加值和GDP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8.5%和13.5%,比一季度的增速分别提高0.1%和6%。宁夏、新疆、贵州、甘肃技术改造贷款为负增长,虽然投资额增速居全国前列,但工业增加值和GDP的增速不明显。这些省区大部分资金流向基础设施、大项目的建设和一次性资源的开采上,对于资源企业产品的深加工、技术改造投入不足。加之本身经济发展基础较差,支柱产业单一,资源型产业链科技含量偏低,转型项目建设周期较长,短期难有大的改观。

表4 2009年上半年西部地区技术改造贷款、GDP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速情况

img33

五、西部地区金融配置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整体实力不足

长期以来,西部地区存在着严重的金融抑制现象,储蓄向投资转化渠道不畅、区域内资金大量外流、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等问题困扰着西部地区金融实力的提升,使得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链的调整缺乏强大的金融支撑。西部地区12省区与东部11省的比较分析表明,无论银行、证券或保险业的发展水平,西部地区都大大落后于东部省区,这对资源型产业链的升级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如西部地区蕴涵着丰富的稀有矿产资源、水能资源、生物资源、药材资源,但这在西部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中未能得到体现,具有资源比较优势的上市公司仅占13%的比重,而且大多规模偏小,难以发挥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这与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极不相称。

(二)金融拉动资源型产业链的需求动力不足

2009年以来,西部地区信贷总量快速增长,主要投向资源型大企业、大项目及政府投资项目。与资源型产业链密切相关的中小企业、“三农”及县域经济领域信贷需求强烈,但由于资信等级低、担保不足或达不到贷款条件,其有效信贷需求无法得到满足,难以实现快速发展。另外,一直以来信贷对第三产业的投向是三次产业中最低的,一定程度限制了物流业、服务业、批发零售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些都影响了资源型产业链相关行业及需求行业的增长,从而降低了对资源型产品的需求。在出口需求大幅减少的情况下,国内需求由于增长力不足也相对萎缩,金融拉动资源型产业链的需求动力明显不足。

六、金融支持资源型产业链升级的途径

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链要依赖积累资本、知识的产业属性和实力,结合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资本、人力资源和技术等要素的禀赋优势,进行战略升级。在国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向西部地区倾斜的同时,根据资源型产业链的演进特征,抓住产业创新、供需链变化和价值链增值这几个突破口,充分发挥金融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功能,采取多种方式筹集专项资金,创新金融服务,促进西部地区优势资源产业的开发和发展。

(一)营造多渠道的投资环境,保持产业链系统的开放性

资源型产业链要实现高机理的有序发展,应通过营造多渠道的投资环境来加大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1.着力培育资本市场,加大资本市场对国内外市场主体的有序开放,促进资本市场加快成熟并由此推动西部资源及市场的大力开发,形成良性循环。一是挖掘西部地区有潜力的企业,支持重点行业的重点企业改制上市,通过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和经营转制,帮助和推动西部老企业盘活存量,使一些业绩不佳的资源企业得以新生。二是利用西部上市公司壳资源的魅力和西部的资源优势,吸引东部的资金来西部创业。三是将优势资源型企业保荐到境外上市吸引国际资本进入西部开发。四是开发“创业投资”、“风险投资”板块,吸引国内外有技术、科技成果的创业投资者进入西部,使高新技术产业与资源型产业有机结合,以实现资源型产业链的高附加值

2.鼓励股份制银行、政策性银行及民营金融机构在西部地区设立分支机构,积极扶持本地区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特别是政策性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为企业拓宽间接融资渠道。

3.采取措施吸引外商投资。一方面出台针对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一方面引进包括国外的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各类基金组织、保险公司等外资金融机构,积极吸引外资金融机构进入西部地区设立分行、办事处等机构。

(二)加强政策性金融的引导和支持,构建资源型行业的增长极

应依靠政策性金融引导西部资源型产业确定优势产业、发展产业集群。通过研究分析区域资源优势特征,确定对大企业、大项目的投资,以产业增长极带动整条产业链的发展。不能局限于某个省区的资源经济的发展,要以某种资源禀赋为核心建立区域性产业集群。通过政府和政策性银行总行统一部署进行金融资源的调配,实现特色资源产业的跨省区产业集群和增长极,提高行业集中度,逐步淘汰高污染、低效益的原材料企业,发挥规模效应,减轻环境压力。如在塔里木、陕甘宁、四川、柴达木等10大矿产集中地构建西部矿产资源产业群,加强对铜、锌、镍、优质锰、铬、金等优势矿产资源的开发。可以把经济较发达、物流更便利的陕西确定为矿产集群的增长极,也可以把正开发的宁东煤基地作为增长极,重点扶持发展。这既能为东部经济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又能带动西部矿产相关产业的发展。

由于产业集群项目建设周期普遍较长,接续产业信贷风险不确定性较强,因此在政策性金融支持的同时,必须辅以有效的风险补偿和保障措施,有利于调动银行向资源产业集群信贷投放的积极性。

(三)调整信贷投放结构,重点扶持科技创新项目,形成高效的产业链变更机制

面对不断强化的资源环境的约束,资源型产业链要更多地依赖知识的积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向科技研发、品牌创造和市场营销等高附加值的服务环节升级,寻求产业链价值的增值。西部地区资源产业结构正从低层次的数量扩张型向高层次的质量提高型转换,由初级粗放型开发向深层次技术创新型开发转换,资金需求量大。而金融机构在资源经济发展中定位不准,机制不灵活以及地方政府短期利益的追逐导致信贷资金错配,金融资本过渡集中在粗放型能源工业的发展,忽略了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因此,当务之急要调整资源信贷投放结构。人民银行要灵活应运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资源企业的技术改造、生物能源、可再生资源开发应用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着力提高信贷政策与资源产业的协调产业的衍生产业、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加快资源的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进一步引导消费需求,提高产业链的附加值,使产业链向更高层次发展。

1.重视对第三产业的金融支持。消费是资源型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其对经济的拉动更具持久性。增加消费需求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因为消费和服务总是密切相关的。第三产业发展了,对资源型产品需求会提升,同时有利于资源型工业衍生行业的发展。如运输物流业可加快产品的市场化流动、国内外贸易可促进产品的生产销售等。以资源丰富的美国为例,其工业仅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30%,而其服务业却占了其国内生产总值的近70%。其批发零售、广播电视、体育卫生成为推动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这远比单纯发展工业产生大得多的收益。因此,要着力提高金融资源对第三产业的配置比重,与产业政策协调配合,创新金融产品、提高金融服务,充分发挥金融对第三产业即服务行业的推动和支持作用。

2.有效率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资源型产业链中的中小企业是产业链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力量,其与产业链中的大型龙头企业共同存在于产业链中,互为补充、互为促进。在西部资源产业链发展过程中,独立的中小企业不能成为纵向分工链条上的一员,主要依靠获得大型龙头企业升级而产生溢出效应得以成长,大部分中小企业成长缓慢,竞争力下降,过度开采和浪费自然资源、污染环境。因此,金融支持要充分考虑中小企业的生存现状,认真做好贷前市场调查,除草保苗、区别对待:淘汰“两高一低”、资源利用率低的企业;大力培育科技含量高、节能环保、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协助资质和规模较好的资源型中小企业并购,或收编于国家扶持的大项目、大企业中,从而促进财富和资源向优势集中,最终达到优化产业链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郎咸平,2008:《产业链阴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东方出版社。

[2]李小牧、李春锦、傅卓斌,2001:《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90年代的理论与实践》,中国金融出版社。

[3]王传荣,2009:《产业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

[4]姚慧琴、任宗哲,2008:《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5]唐浩、蒋永穆,2008:《基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产业链动态演进》《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5期。

[6]张伟,2009:《资源型产业链中中小企业成长机制研究》《商业经济与管理》,2009年第3期。

[7]吴金明、张磐、赵曾琪,2005:《产业链、产业配套半径与企业自主能力》《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2期。

[8]程宏伟、冯茜颖、张永梅,2008:《资本与知识驱动的产业链整合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3期。

[9]王志宏、何志强,2003:《矿区可持续发展中的技术创新与产业链延伸》《煤炭学报》,2003年第4期。

[10]张米尔、孔令伟,2003:《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模式选择》《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11]本文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中经数据、2008年12月西部统计月报、2009年3月和6月全国及西部省区信贷收支表。

【注释】

[1]课题组成员:李文靖 柏雪冬

[2]能源经济学界流传着“资源的诅咒”的理论。根据这一理论,那些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地区),其政治体制容易失去变革、创新的动,常常被锁定在某种不自由、不发达的状态。

[3]由于西部重工业大部分是资源型产业,基于数据的可得性,拮取重工业的数据说明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