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柴达木地区自然概况

柴达木地区自然概况

时间:2022-06-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柴达木地区自然概况1.地理位置柴达木地区为青藏高原北部边缘的一个巨大的山间盆地,地处青海省的西北部。2.地貌特征柴达木盆地的地貌是在内陆干燥盆地的背景下发育的,因而具有荒漠特征。多风蚀和风沙地貌,是柴达木盆地的显著特征。4.土壤与植被柴达木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总之,柴达木地区以盐为主的各类矿产资源齐全、储量高度集中,实属世界罕见。

一、柴达木地区自然概况

1.地理位置

柴达木地区为青藏高原北部边缘的一个巨大的山间盆地,地处青海省的西北部。界于北纬35°00′~39°20′、东经90°16′~99°16′之间,盆地略呈三角形,呈北西西~南东东方向延伸,东西长约800km,南北宽约300km,为我国四大盆地之一。柴达木地区西北、东北和南面分别被阿尔金山、祁连山和昆仑山所环绕,为一封闭的内陆盆地。北部与甘肃省酒泉地区相连,东部与本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相接,南部与本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及玉树藏族自治州分界,西部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章郭勒蒙西自治州接壤。若以山脊分水岭为界,柴达木盆地总面积27.50万km2,其中四周山区面积15.08万km2,底部盆地平原面积12.42万km2

在行政区划上,柴达木盆地大部分(257 768km2)隶属青海省,西部还有少部分(17 263km2)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勒蒙古族自治州若羌县管辖。青海省所属部分,除南部有少部分分别归属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3 174km2)、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县(4 500km2)和曲玛莱县(975km2)外,其主体部分隶属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占盆地总面积的90.58%(249 119km2)。归属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柴达木地区部分,包括格尔木市(不含唐古拉山乡)、德令哈市(不含哈拉湖流域)、都兰县、乌兰县(不含茶卡盆地)、茫崖行政委员会、冷湖镇和大柴口镇。柴达木地区从行政区域上可分为两大部分,东部为农业区,西部为工矿业区[1]

2.地貌特征

柴达木盆地的地貌是在内陆干燥盆地的背景下发育的,因而具有荒漠特征。柴达木盆地周围山地海拔在4 000m以上,盆地海拔在2 675~3 350m。盆地呈西北高,东南低。柴达木盆地地貌围绕大小盐湖呈多中心环状分布,洪积倾斜平原位于外环,湖积平原形成内环,中心是现代湖泊。多风蚀和风沙地貌,是柴达木盆地的显著特征。

3.气候特征

柴达木地区属干燥、寒冷、多风、日照长和太阳辐射强等的典型高原大陆性气候,年日照时数可达3 200~3 600小时,太阳辐射在620~750kJ/cm2之间。年平均气温西部的阿拉尔为0.9℃,中部的察尔汗为5.1℃,东部的察汗乌苏为2.6℃,一般年平均气温为2~4℃。以西风为主,盆地年平均风速为3~4m/s,山地在4m/s以上,最大风速为20~22m/s。年降水量由东向西递减,察汗乌苏为176.4mm,冷湖仅17.6mm,是青海省年降水量最少的地区,年均蒸发量在2 500~3 000mm,最高可达3 700mm,在盆地中部和西部广阔区域内蒸发量和降水量之比可达百倍以上。

4.土壤与植被

柴达木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根据国家土地分类的原则、规定及分类依据,柴达木盆地土壤可划分为15个类型:灰褐土、棕钙土、灰棕漠土、新积土、风沙土、石质土、草甸土、粗骨土、山地草甸土、沼泽土、盐土、高山草甸土、高山草原土、高山漠土和高山寒漠土。

柴达木盆地除中心地带盐壳、盐湖,盆地西北的风蚀残丘和沙漠、戈壁荒漠以及祁连山、昆仑山高山积雪、冰川和高山裸岩、碎石带寒漠等无植被外,共有9个植被类型。它们是:森林植被类、山地和河谷灌丛植被类、荒漠植被类、草原植被类、草甸植被类、垫状植被类、高山流石坡稀疏植被类、沼泽与水生植被类和栽培植被类。

5.资源状况

(1)水资源状况

柴达木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115.9mm,仅为全国平均降水量650.4mm的17%。而且降水分布是由东南向西北、由四周山区向盆地中心递减。南部山区达300mm以上,盆地最多的香日德地区为247.1mm,最少的冷湖仅为17.6mm。盆地多年平均径流水深只有17.1mm。多年平均径流量44.1亿m3,偏枯年份(75%保证率)为37.37亿m3,特枯年(95%保证率)为29.70亿m3。地下水资源量38.97亿m3。扣除重复计算量,水资源总量为51.96亿m3。由于人口稀少,垦殖率低,所以人均拥有的水资源量(1.3万m3/人)比较高(相当于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7倍以上)[2],开发潜力较大。

(2)土地资源状况

柴达木盆地总面积27.50万km2,扣除新疆一部分外为25.78万km2,其中海西州面积为24.91万km2。有可利用草场近600万hm2,耕地4.67万hm2,可以开垦的宜农荒地13.33万hm2

(3)矿产资源状况

素有“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地区矿产资源富集,其中石油、天然气、锂、锶、天然碱、制碱用灰岩、盐矿、钾盐、镁盐、碘、硼矿、滑石、硅灰石、云母、长石和铷16个矿种的保有储量就是青海全省该矿种的保有总量,铅、锌、芒硝、石棉、铟和镉矿的储量占全省总量的70%以上。柴达木地区主要矿产资源潜在价值为157 361.18亿元,占全省矿产资源潜在价值总量的91.31%,特别是锂、盐矿、钾盐和镁盐储量占全国保有总量的80%以上,芒硝、石棉和锶矿储量占全国保有总量的47%~66%,硼矿和硅灰石储量分别占全国保有总量的25.84%和13.53%[3]。总之,柴达木地区以盐为主的各类矿产资源齐全、储量高度集中,实属世界罕见。

6.社会经济状况

(1)人口与民族

该地区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是以蒙古族、藏族为主的民族自治区,但藏族、蒙古族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不到5%,主要从事放牧业,占人口大部分的汉族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伴随着柴达木的开发而迁移来的,主要集中于城镇和农场。据2000年统计,总人口32.7万人(不含流动人口),男性17.11万人,女性15.59万人。有33个民族,汉族为23.71万人,占总人口的72.51%,蒙古族2.47万人,占总人口的7.56%,藏族3.73万人,占总人口的11.41%,回族1.55万人,占总人口的4.72%,其他少数民族1.24万人,占总人口的3.79%。在总人口中,城镇人口是20.64万人,乡村人口是12.06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63.1%和36.9%。

农村劳动力(不包括国营农场)为3.51万人,其中男劳力1.82万人,女劳力1.69万人,按农村生产部门分:种植人口1.8万人,牧业人口1.58万人,其他产业人口0.13万人。

柴达木地区人口预计,2010年达36万人,2020年达40万人。

(2)交通及通信状况

铁路:青藏铁路的西宁至格尔木段已于1984年投入运行,全长724.7km,本区内533.5km,形成了横贯盆地东西,联通天峻、乌兰、得令哈、锡铁山到察尔汗等地区的铁路干线。目前,西宁至哈尔盖段运能达600万t,哈尔盖至柯柯段达420万t,柯柯至格尔木段达250万t。青藏铁路格尔木至西藏拉萨二期工程正在施工中。

公路:盆地内已有国道109(北京—西宁—格尔木—拉萨)、315(西宁—德令哈—新疆)、215(格尔木—柳园)及专用公路构成的盆地骨干公路网,通车里程6 270km。

民航:1974年格尔木军民合用飞机场建成,因运量不足及机型退役,于1984年民航停航,1996年3月8日民航已恢复通航。

邮电通讯:现已建成了西宁至格尔木480路数字微波和C3长途自动交换中心,及西宁—拉萨通讯电缆、花土沟地面通讯卫星站和格尔木市10 000门程控电话,通讯条件状况良好。

(3)经济状况

由于柴达木地区自然条件严酷,寒冷、干旱、多风沙,长期以来没有农业和工业,而只是作为藏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游牧地,人口一直稀少,经济不发达。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工矿业和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1987年国内生产总值7亿元,1990年8亿元,1995年达到25亿元,1998年35亿元,2001年达70亿元。就柴达木地区而言,大规模农业垦荒是从1954年开始,到1960年累计开荒达8.39万hm2(126.9万亩)。但因干旱、盐碱、风沙和低温等原因大片撂荒,1960年耕地面积高达6.24万hm2(93.6万亩),1962年降为3.77万hm2(56.5万亩),破坏了大面积优良草场和沙生灌木林,使生态环境遭到人为的极大破坏,导致大面积土地裸露、沙化,草场退化,森林和沙生灌木林损失严重。解放以来盆地的牲畜总头数增长近3倍,1995年达到135万头;并在1969—1978年一度增长到240万头,超载放牧使草场受到严重破坏,约1/3的草场有不同程度的退化。2001年农牧业总产值为46 413万元。

该区的工业以矿产资源采掘和原材料加工为主,其中原盐化工、石油天然气、铅锌有色金属和非金属建材等工矿业已初具规模。由于矿产资源储量大、品种齐全、品位高,发展前途十分广阔。盆地的工业产值1958年为3 011万元,1960年上升为12 419万元,1962年降为1 725.6万元,1989年又上升到38 000万元,1990年68 100万元,1995年151 538万元。到2001年达453 742万元。但工业技术水平仍较落后,规模不大,产品质量不高,工业发展仍处于较低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