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进一步发挥社会组织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进一步发挥社会组织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时间:2022-10-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前,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二)扩大公民有序参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求社会组织承担更多的功能。社会组织是党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可靠力量,也是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领域。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于注重社会建设,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进一步发挥社会组织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我国今后一段时期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宏伟目标,做好新时期的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意义深远,任务艰巨。我们一定要进一步认清形势、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扎扎实实做好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工作。

一、深刻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全面认识社会组织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对社会组织的功能和作用也提出了更高、更新、更全面的要求。

(一)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需要更大程度地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是抓住和利用当前这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发展社会组织,是增强发展协调性的必然选择,是完善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的经验表明,企业自我管理、行业中观调节、政府宏观调控,三位一体、共同作用,是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重要保证,是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在我省经济领域活跃着1500余个行业协会,积极提供政策咨询,反映合理诉求,平衡各方利益,调解贸易纠纷,加强市场交流,促进产业升级,已经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和“助推器”。行业协会把企业组织起来,订立行规行约,规范同业竞争,促进行业信用建设和行业守信自律,防范和打击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各种不正当行为,遏制和消除市场的无序和混乱,对于形成公平合法、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发挥了积极和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市场监管也将更多地向以行业自律为主转变,行业协会在维护市场秩序、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方面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突出。

(二)扩大公民有序参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求社会组织承担更多的功能。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是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基本要求。社会组织是党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可靠力量,也是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领域。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日益多样化,权利意识、民主意识、法律意识普遍提高,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事务管理的愿望日趋强烈。社会组织生长于公众,是不同群体实现自己意愿、维护自身权益的利益共同体,为人民群众理性表达利益诉求、合理维护自身权益、有序扩大政治参与,提供了重要的组织渠道。随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快,政企、政事、政社不断分开,众多社会职能将向社会分离和转移,“小政府,大社会”格局日益明显。社会组织是人民群众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重要形式,为人民群众开展社会自治和互助服务,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提供了有效的组织平台。同时,社会组织又是党和政府联系不同方面、不同利益的人民群众的纽带与桥梁,为党更加紧密地联系群众,更广泛地团结和凝聚各方面积极力量,巩固和扩大执政基础,增强自身活力,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式。

(三)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迫切期待社会组织提供更多的服务。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于注重社会建设,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扩大社会组织的参与,是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首先,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扩大公共服务,需要加快建立健全社会参与机制。我国社会与经济、城市与农村、不同地区之间发展仍不平衡,社会事业发展相对不足,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与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不断变化的需求还很不适应,就业难、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等问题仍比较突出。解决这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不仅需要强化政府责任和财政投入,也迫切要求整合社会资源,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兴办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等社会事业,有效扩大公共服务的供给,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第二,创新和完善社会管理体制,不能忽视社会组织这个重要方面。社会组织来自人民、贴近人民,当社会矛盾出现时,社会组织往往最先觉察,在社会冲突发生以后,社会组织又可以充当调整利益、化解矛盾的润滑剂、稀释剂,减少不和谐因素,维护社会稳定。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中,客观要求加强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协作,形成行政管理与社会自治互联、政府工作与社会工作互补、政府力量与社会资源互动的良性机制。

二、牢牢把握重点,明确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基本思路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按照健全组织、提升能力、培育扶持、规范管理、发挥作用的基本要求,争取在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到位、作用明显的社会组织发展体系方面取得新进展,在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利于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方面取得新突破,在形成党委领导下的政府管理、社会监督和社会组织自律相结合的社会组织管理格局方面迈出新步伐,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一)健全组织。健全各类社会组织,是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基础。一是要全面发展。在依法登记的基础上,丰富种类,壮大实力,鼓励有序竞争,推动全省各类社会组织全面协调发展,形成门类齐全、覆盖城乡、涉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社会组织体系。二是要分类指导。根据社会组织的不同种类、不同特点和不同作用,围绕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突出重点、分类发展。要着力按市场化原则改革和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积极培育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加大扶持公益性慈善类社会组织,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民办非企业单位,支持发展城乡社区社会组织,引导和规范科、教、文、卫、体等社会组织,以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而逐渐涌现的新型组织。三是要有序增长。要遵循社会组织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调控,合理布局,优化结构,既不宜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不能超越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水平。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经济社会发达地区要多在发展质量上下功夫,改善环境,调整布局,优化结构,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社会欠发达地区要注重鼓励发展,大力发展公益类、扶贫类、经济类社会组织,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提升能力。提升社会组织的能力,是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关键环节。一是要增强服务社会功能。要引导社会组织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积极开展活动,着力提高筹措资金、项目运作、技术交流等方面的能力,加强与政府、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合作,面向会员、面向行业、面向社会提供更多、更新的公共服务和公益支持。二是要提高自律性和诚信度。要强化社会组织的独立法人意识,着力推进政会分开,社会组织与政府有关部门办公分开,人、财、物脱钩,减少社会组织的行政化色彩和倾向,实现自主发展、自主运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要推动社会组织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法人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引导社会组织建立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运行机制。要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和诚信奖罚机制,引导社会组织增强社会责任和公益意识,不断提高社会公信力。三是要加强社会组织队伍建设。要着力培养、吸引、用好社会组织人才。加大社会组织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人才队伍素质;规范用人制度,逐步推行秘书长聘任制和培训合格上岗制度,积极动员和利用志愿人才,推动人才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年轻化;完善保障和激励机制,调动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培育扶持。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发挥作用,需要良好的空间和有利的条件。必须把完善培育扶持政策,作为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重点工作,多方呼吁,积极协调,大力推进。一是要提升社会组织的地位。加大社会组织的宣传和研究力度,对诚信守法、自律严格、作用突出、社会认可的社会组织给予褒扬和奖励,树立一批优秀典型,不断提升社会组织的社会地位。二是要拓展社会组织的空间。重点解决影响或制约社会组织发展及其发挥作用的一些体制机制障碍,营造社会组织发展的良好环境。抓住和利用当前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有利时机,深入研究关于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的政策体系,着力解决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承担政府委托任务有关问题,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在更广泛领域与社会组织开展合作。

(四)规范管理。规范管理是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方面。我省社会组织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加强规范管理也就显得更为迫切。一是要健全监管机制。切实改变“重登记、轻管理”的倾向,逐步由重入口登记向兼重准入和日常管理转变,改进和加强以年检为主要内容的依法管理,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部分组织乱评比、乱授牌、乱收费等问题,健全以规范行为为重点的相关管理制度,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二是要改进监管方式。在依法监管的基础上,引入社会监督,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注重舆论监督的社会效果;拓展政府监管方式,健全社会组织评估体系,加快推进社会组织评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和诚信建设。三是要坚持依法行政。切实规范社会组织行政执法,完善执法程序,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社会组织违法违规活动和非法组织坚决予以查处,树立法律权威。依法维护社会组织合法权益,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和依法行政水平。

(五)发挥作用。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社会组织是否真正有效地发挥作用,作为新时期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成效的实践检验标准。一是要发挥社会组织的优势和长处。社会组织跨越不同部门、不同所有制形式,汇聚各类优秀人才,拥有资源、技术、信息、项目等多方面优势,在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保健、扶贫开发、环境保护、法律援助、社会福利、行业管理、社区建设、农村经济等诸多领域具有很强的能量储备。要引导和支持社会组织结合自身业务特点,找准方位,扬长避短,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开展多种形式的会员服务、行业服务、社会服务活动。二是要调动社会组织服务的主动性。要引导社会组织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自觉承担社会责任,以人民利益为重,以服务社会为己任,主动参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用实际行动积极投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任务中去。

三、切实加强领导,将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新的历史时期,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有着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做到认识到位、政策到位、工作到位。

(一)进一步加强领导。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党和政府把这项牵动全局的重要职能赋予民政部门,既是重托,更是信任。各级民政部门特别是主要领导同志,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要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从民政工作服从服务大局、为社会和谐提供基础保证的高度,认识社会组织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真正把它抓实、抓好。要加强组织领导,主动研究社会组织管理工作,及时了解、掌握工作中的新情况、新动向,定期研究新问题、新思路,着力解决当前社会组织管理工作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要在自身重视的基础上,主要领导要亲自汇报,积极争取当地党委和政府领导的理解、重视和支持,将社会组织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二)注重力量整合。社会组织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各级民政部门一定要转变工作作风,在协调上多下功夫,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形成促进社会组织发展和加强社会组织管理的整体合力。首先,要整合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的力量。尊重和发挥业务主管单位在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共同做好工作。其次,要整合相关职能部门的力量。争取相关部门完善社会组织发展的扶持政策,并努力在经济、教育、科学、卫生、文化、体育、环境、人口等事业规划中突出社会组织的内容;积极探索建立多部门参加的长效协调机制,协调发改、财政、税务、外事、审计、监察、公安等部门以及其他行业部门,形成多层次、多方位的综合支持体系和综合管理体系。第三,要整合民政内部的力量。既要加强各级民政部门之间在分级管理前提下的协调配合,实现上下联动、相互支持,又要加强不同民政职能之间的协作,特别是在编制少、人员缺、经费紧的基层民政部门,更要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的合理调配、有机整合。

(三)抓好管理机关自身建设。当前,各地登记管理力量薄弱,监管乏力,这是制约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一个突出问题。切实加强登记管理自身建设,是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必须重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要下功夫着力解决登记管理机构方面的问题。省厅努力争取解决机构升格和编制少问题,市(州)、县(市、区)级重点解决无机构和无专职人员问题。各级民政部门特别是基层民政部门要充分利用当前的有利时机,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向当地党委、政府特别是主要领导反映登记管理力量不足的问题,争取有关部门支持,有效解决登记管理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专职干部、工作经费、执法装备等问题。要切实加强登记管理工作队伍建设。要不断加强登记管理基础建设。千方百计地筹措资金,搞好服务窗口建设,完善软硬件设施,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服务水平。

摘自2008年1月在全省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