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发挥地名档案在本土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探析

发挥地名档案在本土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探析

时间:2022-10-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地名档案是地名管理的专业档案,也是地名管理工作成果的载体,与整个地名管理工作密切相关。地名档案在研究和挖掘本土文化底蕴工作中具有独特的作用。根据有关规定,地名档案的保管期限为永久,这充分说明了地名档案的长远利用价值。
发挥地名档案在本土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探析_档案管理理论与实践:浙江省基层档案工作者论文集.2016

杨晓燕

(海盐县民政局)

摘 要:地名是基本的社会公共信息,也是重要的文化形态和载体。地名文化内涵丰富、源远流长,见证着社会生活的变迁与发展,记载着人们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认识和思考。每个约定俗成的乡土地名背后都有着一段地方历史的见证、文化的记忆、情感的寄托。在保管好地名档案的基础上,开发利用好地名档案资源,向社会提供有价值的地名资料和地名信息,发挥地名档案在本土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让地名承载拾得起的乡愁,是新时期地名档案工作的一个重要落脚点和服务方向。

关键词:地名档案 本土文化 关系 作用

一、地名档案的本土文化特性及作用

地名档案是指在地名管理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记载各个地理实体的标准名称及其他信息的文字、图表、声像等材料。地名档案是地名管理的专业档案,也是地名管理工作成果的载体,与整个地名管理工作密切相关。地名档案工作是地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名是历史的产物,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特别是历史悠久的地名,更是具有独特的地理文化、深厚的历史文化和质朴的乡土文化内涵。地名档案文化特征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地名语词文化;二是地名实体文化。地名语词文化揭示了地名语源的文化内涵,地名实体文化则体现了其所指代实体的地理历史及乡土文化。地名档案在研究和挖掘本土文化底蕴工作中具有独特的作用。

(一)地名档案展现了独特的本土地理文化

历史悠久的地名中承载着深厚的地域文化信息,任何一个地名的命名都能代表一座城市,能体现出一个城市独有的文化,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地名代号。每个地名词语变迁,都能展示出地方本土地理特色文化。地名是一座城市的专属名片,如一提到中山陵、虎踞关,人们就会想到南京,一提到灵隐、岳庙,人们就会想到杭州。又如海盐因“海滨广斥,盐田相望”而得名。中国第一部区域地理著作《尚书·禹贡》中说:“厥土白坟,海滨广斥。”唐经学家孔颖达所著《孔颖达疏》中解释说:“海畔迥阔,地皆斥卤,故云广斥。”《史记》中也记有“地方数千里”“东海煮水为盐”之说。如宋时海盐县城内分为十坊,分别为海瑞、海会、海晏、海康、海清、海安、海丰、海熙、海润、海阜。这些地名采词,从地名语词文化的层面表现了滨海县城的地域特色,又反映了地方悠久的文化内涵。

(二)地名档案展现了浓厚的本土历史文化

历史悠久、见之于历史文献中的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地名,既可以是某个地名背后所蕴藏的神话传说,也可以是对于名字本身的字意推敲及语言学阐释,虽无从考证,却也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历史传说集。清光绪《海盐县志》卷七记载:“伯牙台,一名琴台。东门外二十步,台侧有闻琴村,闻琴桥。武原志云,台基陀坡犹在。相传伯牙鼓琴于此。”据传春秋时,晋上大夫俞伯牙鼓琴于此,故得闻琴村一名,旧时村北还有琴台和闻琴桥等。又如海盐于城,又称欤城。始建于东周吴越争霸时,吴王筑城以御城,为“吴御越城”之一,后废。据《清一统志》卷二八七记载:“嘉兴府境东有顾城,西有新城,南有于城,北有主城,皆吴越争战时所筑。”东晋隆安时,吴郡太袁山松有筑城(高一丈,周一里)以备孙恩,“欤”乃“安”之义,故名欤城,并渐有市肆。

(三)地名档案展现了浓郁的乡情乡愁文化

地名是一个地方历史文化和人文气息的缩影,每一个地方的民间艺术、手工技术、方言、风俗、民间故事、槛词诗书画等,都展现了一个地方的乡土文化。如海盐腔,是南(方)戏(曲)剧种之一,被《辞海》《中国戏曲曲艺词典》等典籍列为明朝南戏四大声腔之首,在我国戏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来的昆曲、京剧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据元姚桐寿《乐郊私语》记载,海盐澉浦人杨梓吸收村坊俚曲,南北歌调而创新成海盐腔,展现了浓郁的乡情乡愁。

正如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曾说“地名是各个历史时代人类活动的产物,记录了人类探索自然和自我的辉煌历程,记录了民族的变迁与整合,记录了自然环境的变化,有着丰富的中国特色、地理、语言、经济、民族、社会等内涵,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类历史的活化石”。

二、发挥地名档案在本土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要发挥好地名档案在本土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必须以地名档案资源为基础,科学制定地名档案管理规划,积极探索改进地名档案管理的方式和手段,研究挖掘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名,再现城市发展的历史及特有的本土文化魅力。

(一)建立科学完整系统的各类地名档案是发挥地名档案作用的前提

根据《档案法》《地名档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健全完善档案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地名档案收集管理制度,收集的材料主要有:

1.反映地名实体内容的材料,包括:(1)地名调查(包括普查、补查和资料更新)的原始记录、补充调查记录和收集的考证材料等;(2)地名照片(含底片)等声像材料;(3)地名普查成果表、地名卡片、地名文字概况、地名补查和资料更新成果表及地名图的原始稿、审定稿、正本(成图);(4)《地名录》《地名志》《地名词典》及各种资料汇编的原始稿、审定稿、出版本和计算机软盘;(5)本单位编印的地名刊物的审定稿和出版本;(6)各种地名图的审定图和成图。

2.反映地名管理工作活动情况的文件材料,主要是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颁布的关于地名工作的文件。地名档案部门要随时收集和掌握各种反映地名情况的信息,尤其是对反映地名实体内容的材料要进行及时收集,以确保地名档案能够准确地反映地名的真实面貌。加强与有关业务部门的联系,收集与地名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历史民俗,以及与新地名相关的照片、录像、录音、媒体报道、地名来历、地名解说典故、名人逸事等信息,以便能更好地发挥地名档案的文化功能。

(二)科学规范地整理保管好地名档案是发挥地名档案作用的基础

根据有关规定,地名档案的保管期限为永久,这充分说明了地名档案的长远利用价值。在对地名档案进行完整及时收集的基础上,要对地名档案进行科学规范整理与保管。

1.要按照地名档案管理的要求,在每项地名工作告一段落或结束时及时对地名材料进行整理归档。如对地名的普查,应在该项普查工作告一段落或结束时即将地名普查的原始记录、收集的有关考证材料、照片、声像等整理归档。

2.地名材料按照一名一卷的原则整理。具体来说,可将地名文化概况与地名表装订成册,将地名卡片入卡片柜或卡片箱、盒内保管,地名图采用图简或专用柜等方法妥善保管,声像档案按照《照片档案管理规范》《磁性载体档案管理与保护规范》的要求进行整理保管。

3.加大对档案保管设施设备的资金投入,创造地名档案管理必要的条件,采用先进技术,实现地名档案的数字化管理。

(三)主动为本土文化建设提供地名档案利用是发挥地名档案作用的手段

1.准确把握地名档案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加强对老地名的甄别,对历史悠久、故事性较强、有典故的地名进行归纳整理,建立数据库,作为今后地名命名的首选名称。优先使用反映当地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的地名,将优秀文化融入新地名中,更好地体现本土地域文化特色,延续本土地名之脉。如可以根据本土历史文化,命名一批有地无名的地点,使地方历史文化信息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淹没;可以根据人文传说典故,重新命名旧地名,让那些反映时代特征,蕴含深厚历史文化及地理特征的地名得到传承;可以通过移借、派生,命名一些与本地旅游、文化名人有关的地名,体现本土文化特有的魅力。

2.在本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进一步挖掘地名文化遗产的历史沿革、文化内涵,了解保存现状,充分挖掘人文历史资源,讲好地名文化故事,传播好地方文化,保护濒临消失的地名。如做好地名文化遗产宣传工作,加强历史文化名村非遗申报工作等。

3.围绕建设“两美浙江”“诗画浙江”的战略部署,把地名文化建设作为提高城市“软环境”品质的重要内容来抓。加速推进地名档案信息化建设,应用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延展地名文化内容。利用库存地名卡片、照片、视频、地图等地名档案,有针对性地开发地名档案信息资源,编纂出版地名录、地名词典、地名图册、地名工具书等地名档案编研成果,增进公众对本土地名的立体了解。

总之,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好地名档案,发挥其在地方本土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让千百年历史积淀形成的地名不再沉睡淹没于典籍,使乡土地名“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参考文献:

[1]薄洋.浅谈地名档案开发与编研工作的创新[J].中国地名,2008(12).

[2]张伟夫.地名档案对传统文化传承方式浅析[J].中国地名,2015(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