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医翻译能力构成模式

中医翻译能力构成模式

时间:2022-10-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些翻译过程理论中,李占喜的“基于关联 顺应理论”的翻译过程结合了关联理论与顺应论各自解释的优点,将翻译过程分为译者对原文的理解与译者的对译文的产出两个部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节将主要采用李占喜的翻译过程模式,来探索中医翻译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能力。李占喜在其博士论文中,以文化意象的翻译为个案,从“关联 顺应研究路向”的语用学视角对翻译过程进行了研究。

5.1.1 翻译的过程

翻译过程(process of translation)指翻译活动所经过的程序,一般认为包括3个阶段:理解原文、用目标语表达、校验修改译文。其中,理解是表达的基础或前提,表达是理解的结果。总的说来,翻译过程主要是理解与表达的过程,即认识与实践、分析与综合的过程。它们既是同一过程彼此衔接,又是互有交叉、互臻完善的两个阶段,是同一问题不可分割的两个侧面(方梦之,2004:15)。对翻译过程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把握翻译的实质,可以让我们对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有一个全面的认知。

国内外学者站在不同学派理论上、从不同的角度对翻译过程进行了考察,有的是翻译过程的阐释论,有的是操作性的程序论,有的是把翻译当作一种社会活动。在这些翻译过程理论中,李占喜的“基于关联 顺应理论”的翻译过程结合了关联理论与顺应论各自解释的优点,将翻译过程分为译者对原文的理解与译者的对译文的产出两个部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节将主要采用李占喜的翻译过程模式,来探索中医翻译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能力。

李占喜(2005)在其博士论文中,以文化意象的翻译为个案,从“关联 顺应研究路向”的语用学视角对翻译过程进行了研究。翻译既是一个寻找关联的明示推理过程,又是一个动态的顺应过程。即译者在原文认知语境中寻找关联,在译文认知语境中做出动态顺应。

李占喜(2005)为了论证的方便,把翻译过程分为语篇释意的交际过程和语篇产出的交际过程两部分。尽管译者在翻译中不可能是机械地按两个阶段来进行,两个过程常会相互交叉,但这种根据关联理论与顺应理论的不同特点,把翻译过程分为释意与产出,较具有说服力。在语篇的释意过程中,译者与原文本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是一个寻找关联的明示推理过程,该过程是根据原文中的词汇信息、逻辑信息,以及百科信息和译者的审美素质来完成的。而在语篇产出的交际过程是一个译者动态顺应译文读者的交际过程。译者使用译文语言传达原文作者的意图是一个不断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该选择过程具有变异性、协商性和顺应性的特点。

李占喜(2005)的研究结合关联理论与顺应论各自解释的优点,分别从关联理论为主来解释翻译中译者对原文文本的理解,以寻求最大关联;从顺应论的角度,根据译者的心理状态,从语言语境、社会文化语境、译者目的、译文读者的审美期待与接受度以及原文文本的语言特点不断地进行动态顺应,较为有力地说明了翻译的过程,如图5.1所示。

图5.1 关联顺应翻译过程(引自李占喜,2005:53)

该翻译过程综合了关联理论、顺应理论对于翻译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解释力的优势,关联理论着重解释原文语篇的理解,而顺应理论则侧重对译文表达上的选择与适应。简而言之,翻译过程就是译者对原文的明示推理和对译文的顺应选择。

5.1.2 中医翻译过程中所需的能力分析

从上述翻译过程的图示可看出,翻译是一个多元的关系,涉及原文、原文作者、译者、译文读者和译文。

首先,译者在原文的认知语境中,通过明示 推理的交际活动,理解原文作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从而寻找最佳关联。要准确理解原文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需要译者根据原文所提供的词汇信息、逻辑信息、文化背景、专业知识以及百科信息等明示,结合译者本身的素养,做出推理,寻找原文的最佳关联。这时,译者是原文信息的接受者。

其次,译者在理解原文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之后,要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考虑译文读者的教育程度、审美能力与接受度等,动态地顺应译文读者。这里要顺应的语境主要包括交际语境与语言语境,其中交际语境又分为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译者使用译文语言传达原文作者的意图是一个不断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该选择过程具有变异性、协商性和顺应性的特点(李占喜,2005)。译者会有意识地根据原文的最佳关联,根据译者的心理状态和认知能力,考虑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阅读反应、文化差异和译文的交际效果,从语言语境、交际语境、译者目的、译文读者的审美期待与接受度以及原文文本的语言特点不断地进行动态顺应,在语言的不同层面进行语言选择,确保译文在译入语环境的可接受性,适合译文读者的阅读期待。

同时,译者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一个桥梁,是跨文化交际的传播者。译者在充分理解原作者文本的基础上,为保证跨文化交际的成功,要考虑译文读者的需求与期待,这时,译者可以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如音译、直译、意译、解释、替换等,其目的是为了保证译文的读者能够最大限度地理解原文作者想传达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在这一框架下,译者不再为了考虑对于原作的所谓忠实,而不考虑译文的读者的认知语境和阅读期待。译者对原文作者来说是一个接受者,但同时又是译文读者的交际者,担负着向译文读者传达原作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的任务,由于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他必须在对原文明示推理和对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的顺应上,选择一种平衡,既能准确传达原文的意图,又能让读者可以接受和理解。

在该翻译过程中,译者自始至终都在这一框架中处于主体地位,无论是在翻译材料的选择、翻译原则的遵循、翻译策略的应用、读者期待的把控,还是翻译中文化权重上采取何种态度,都是由译者决定的。在这一翻译过程中,需要译者各方面的能力,如图5.2所示。

这仅仅是具体翻译任务中要涉及的能力要求。其实,在译者从接受翻译任务到完成翻译作品,需要一整个流程。例如,上海文策翻译有限公司作为上海文化贸易语言服务基地,他们在开展笔译项目时,通常遵循“译前准备—初译—技术初审—语言二审—预交客户—终审校排—交付—译后整理”的规范化流程。王少爽(2012:92)通过对翻译企业网站所公布的流程,总结出一个完整的笔译需要经历项目承接、项目分析、项目团队组建、译前培训、翻译过程管理、质量控制、后期制作、译稿交付、客户反馈和项目总结等工作流程。在这个完整的工作流程中,译者在具备以上翻译过程中所需的能力以外,同时还必须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团队合作、组织协调、诚实守信和保守秘密等翻译服务能力。

图5.2 中医翻译过程中译者所需的能力

5.1.3 中医翻译能力的定义

根据第3章国内外有关翻译能力定义的梳理,大多数学者都认为能力是一种潜在的知识和技能体系。但是,随着现代翻译产业的发展,译者在翻译工作中不仅需要从事具体的语言转换的翻译实际工作,还需要在翻译任务的承接、译前准备、译审、排版、终审、交付客户与译后整理等过程中发挥自己的翻译服务方面的能力。所以,结合第3章对国内外翻译能力定义的梳理、总结翻译工作流程的特点,我们将翻译能力定义为译者在翻译工作中所需的潜在的知识体系、技能体系以及相关职业素养,如图5.3所示。

图5.3 翻译能力的定义

译者在翻译工作中所需的知识体系、技能体系和相关职业素养这三大体系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三者共同作用构成了译者的翻译能力。根据翻译能力这一定义,我们将中医翻译能力定义为译者在中医翻译工作中所需的潜在的知识体系、技能体系以及相关职业素养。

5.1.4 中医翻译能力构成模式

中医翻译能力模式是在国内外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证调研,提出了在中医专业领域的汉译英翻译能力模式。其文献基础主要是PACTE小组的翻译能力研究、欧盟EMT翻译能力模式、马会娟的汉译英翻译能力模式以及法律翻译能力模式。在第3章,我们总结了比较主流的多元成分翻译能力模式(如PACTE小组的翻译能力研究、欧盟EMT翻译能力模式、马会娟的汉译英翻译能力模式以及Cao的法律翻译能力模式)一般都包含了以下的内容,即双语语言能力、主题知识、翻译专业知识、翻译技术能力、策略能力、翻译服务能力、跨文化能力、心理 生理要素和职业素养(能力)。

这些翻译能力的构成成分是中医翻译能力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和文献基础。另外,本研究通过对用人单位的任职要求和不同相关群体对于中医翻译能力要素的认知,总结出中医翻译能力的八大要素,即双语语言能力、医学专业知识、中医术语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翻译工具能力、翻译专业知识、翻译策略以及翻译服务能力。

图5.4 中医翻译能力构成模式

同时,PACTE的研究是以实证为基础,其结论被广泛借鉴,欧盟的EMT模式也被许多大学广泛采用。故本研究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结合PACTE和EMT的模式,参考马会娟的汉译英翻译能力模式,并把法律翻译能力模式和国内外其他翻译能力模式的一些因素考虑在内,构建了一个适合中医翻译的能力模式。本研究认为中医翻译能力包括双语语言能力、翻译专业知识、中医主题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信息通信技术能力(ICT)、中医术语能力、策略能力以及翻译服务能力七个构成成分,如图5.4所示。

中医翻译能力模式是一个动态的模式,各次能力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在这七大次能力中,双语语言能力是中医翻译能力的基础和核心,主要包括英汉双语的词汇句法能力、篇章能力以及语用能力,同时,由于中医翻译的专业性,双语语言、语篇、语用能力还包括中医语言(主要为医古文)的掌握能力。

翻译专业知识是中医翻译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主要包括翻译理论知识和翻译职业的知识。前者指对翻译过程、方法和步骤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知识;后者指中医翻译职业所需要的一些知识和能力,如翻译实践的知识、翻译中与用户的关系、团队合作等。

中医主题与跨文化交际能力除了指译者所具备的一般知识、主题知识、百科知识以及文化知识的能力以外,还包括中西医跨文化的能力。主要包括对中医的源语文化和以西医为主要诊疗手段的目标语文化的准确理解,如对中西医医学体系、医学教育、生物医学、传统医学的认识,中医基础理论以及中医概念的掌握,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熟悉以及对中医在西方的传播的了解等。同时还得具有跨文化的敏感性,掌握对外传播技术,了解目标语文化对待源语文化的态度,总结翻译文献的核心信息以及比较其中的文化因素等。

信息通信技术能力是指译者在翻译中能够辨别他人的信息和记录要求;发展术语研究策略;总结和处理翻译任务的相关信息;创建和使用数据库和文件;并有效使用如互联网、平行文本、网上资源术语软件、翻译软件、语料库和电子词典等工具和搜索引擎的能力。

中医术语能力主要指中医名词术语的翻译能力,主要包括对中医名词术语翻译的指导原则、方法及实践等方面。

策略能力是指译者综合运用自身的双语语言能力、翻译专业知识、跨文化能力、信息通信技术能力、中医术语能力以及语言外知识,解决翻译过程中进行语言转换时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它是译者所具备的各种能力的综合应用。

翻译服务能力指在翻译服务中意识到译者的社会角色,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处理好译者与客户、管理者、其他译者的关系,具备一定的时间管理和预算管理能力,按客户要求提供合适的翻译产品,具备翻译职业道德等。

在中医翻译能力模式的构建中,我们通过实证调研,充分吸收国内外学者对翻译能力的研究,结合中医翻译的具体实际,把前面实证调研中的责任心、团队合作、翻译职业道德、人际交往能力等译者在接受翻译任务到交稿这个流程中所需要具备的一些能力和素养归纳为翻译服务能力,适合翻译工作的实际,具有可操作性。在这一模式中,没有把PACTE的心理生理要素包括进去,因为心理生理要素是任何一个职业都需要的,它可以是影响译者翻译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却不是翻译能力的组成部分(马会娟,2013:71)。另外,在该模式,也没有包含苗菊(2007)所提出的认知能力和王树槐(2008;2013)提出的思维能力和人格统协能力,笔者认为,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人格统协能力与PACTE的心理 生理要素一样,是任何职业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不是翻译能力所特有。另外,我们在中医翻译能力模式中加入了中医主题与跨文化交际能力,把马会娟汉英翻译能力模式中的语言外知识包含在中医主题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之中。由于中医名词术语的翻译是中医翻译中较为复杂,而又特别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中医专业翻译所必须掌握的能力,所以我们把中医术语能力单独列出来,成为中医翻译能力模式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