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艺术院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探析_信息社会与信息素

艺术院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探析_信息社会与信息素

时间:2022-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 艺术院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需求1.1 阅读方式的改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量的激增,艺术院校乃至所有的人获取信息和阅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改变,因获取信息的需要人们的阅读需要增强,阅读方式也从被动阅读到向主动阅读过渡;随着信息的多样化发展,人们从单一化阅读印刷型文献到多样化阅读各类文本、音视频文件发展。现代图书馆已经由传统的被动服务方式向主动服务转变,服务的内容也由综合化向学科化转变。

艺术院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探析_信息社会与信息素

艺术院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探析

沈 娟

(北京电影学院图书馆,北京100088)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与信息量的激增,艺术院校图书馆对其他服务提出了“学科化”的需求,本文根据艺术类学生的特点及专业要求,提出了艺术院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应具备的内容,总结了艺术院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特点,指明了艺术院校图书馆进行学科化服务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艺术院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学科馆员(www.guayunfan.com)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发展迅速,网络基础设施日益普及,网络资源急剧丰富,为信息的广泛传播和利用提供了条件。互联网已经在很大程度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方式乃至观念,网络环境下人们利用信息的行为显示出许多新的特点。图书馆作为传统的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其地位似乎正受到网络的挑战和威胁。图书馆必须跟随时代的发展,全面审视自身的环境,紧密关注社会信息环境,充分研究用户的信息行为,开展“以用户需要为本”的学科化服务,才能适应变化的信息环境。

1 艺术院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需求

1.1 阅读方式的改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量的激增,艺术院校乃至所有的人获取信息和阅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改变,因获取信息的需要人们的阅读需要增强,阅读方式也从被动阅读到向主动阅读过渡;随着信息的多样化发展,人们从单一化阅读印刷型文献到多样化阅读各类文本、音视频文件发展。人们在阅读方式上的个性化也就日益突出。

1.2 图书馆服务方式的改变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增多,人们的学习、生活方式随之改变,图书馆作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传统方式,其地位也受到很大的挑战和威胁,要想从这种挑战中获胜,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势必要发生改变。现代图书馆已经由传统的被动服务方式向主动服务转变,服务的内容也由综合化向学科化转变。

1.3 艺术类学生的特点

作为艺术院校图书馆主要的服务对象——艺术类学生,他们有着与普通高校学生不同的特点:

1.3.1 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富有创造性

艺术创作需要思维活跃,跳出条条框框,进行艺术的创新与加工。这就造成了艺术类学生的思维活跃、创造性思维强。他们经常热情饱满,喷发激情活力;而且情感丰富浪漫又心思缜密。可有时他们耐性不够,做事有时会有头无尾,这有时会表现在他们的学习上。

1.3.2 个性突出,对事物常采用批判性思维

他们追求鲜明的艺术个性特色,讲求艺术个性的积累。因此艺术专业学生的性格更为个性化和感性化,学生个体性格之间差异较大,总之,艺术专业的学生具有某种个性化、感性化的人格特点,同时他们在普通高校又是比较特殊的一族,具有一定的边缘人、边际人的特征。在强调艺术创新的过程中,他们重视批判性思维,这使得他们善于以独特的视角观察生活,加上具有较为敏感的洞察力,所以他们对社会的观察往往比较细致。但与此同时,他们的认识容易停留在感性层面上,对事物的认识常常以偏概全,不能从整体上看问题,不能从本质上分析问题。艺术思维、感性思维强的特点使艺术院校的学生总是倾向于自然而然地对事物做出敏感的审美判断,同时也使得他们对其他的价值判断不够敏感,有时候只抓住了事物外在的、形式的、审美的细节,而忽略了其中蕴涵的道德价值判断的大节。

1.3.3 重视专业训练轻视基础课

艺术类专业学生一般从很小的时候起就开始专业学习,大都非常热爱自己的专业,甚至认为“没有艺术就没有生命”。他们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专业学习上。基础课相对要薄弱,而且他们对基础课的学习也不够重视。

1.3.4 刻苦努力目标远大

艺术类学生的刻苦练功的精神是有目共睹的。他们内心的远大理想与目标是他们刻苦努力的动力。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成名成家,他们的父母是不惜一切代价为孩子筹集学习费用,这也是他们刻苦努力的重要原因。

1.4 艺术院校学生对图书馆的需求

1.4.1 时刻需要图书馆的服务

在学习期间,由于其基础课的不足,大学期间又没有专门开展相关的基础知识教育或者较少开展这类教育,这就需要通过图书馆里大量的知识弥补;再者由艺术类课程专门的教材也较少,需要学生查找大量的相关资料来弥补上课老师的不足。

艺术类院校一般课程安排较其他院校来讲较少,而实践时间较长,这就需要他们从图书馆查找资料,给自己的实践提供文字资料的支持。例如我院表演学院学生在大二时就开始排练作业,他们经常需要到图书馆查找话剧剧本或电影剧本。

1.4.2 利用图书馆服务的技术比较差

首先是艺术类学生对图书馆服务方式及种类不清楚,这在其他院校也存在,但艺术类学生的个性强,不会向其他同学询问,可能会造成利用图书馆的困难。其次他们计算机技术走极端化,有的学生运用能力强,有的学生甚至邮件都不会发,也造成运用与检索信息的能力不强。

2 艺术类院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内容

由于艺术类学生的特点及他们对图书馆服务的需求,艺术院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教育培训类服务

2.1.1 新生入馆教育

新生入馆教育是高校图书馆专门为每年秋季入学的新生开设的“如何利用图书馆”的短期培训,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刚从高中升入大学的同学们认识图书馆、了解图书馆、熟悉图书馆,进而用好图书馆。培训内容主要涉及图书馆布局、资源分布、图书馆藏书特点、图书馆服务时间及方式等各方面的教育培训,其目标在于帮助新入校同学尽快了解图书馆,并尽快学会使用图书馆。这个是所有高校图书馆都应该有的内容,艺术院校图书馆也不例外。

2.1.2 专题培训

由于艺术类学生的特点,艺术院校图书馆也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培训,比如对信息技术较差的学生开展网络信息技术的培训,对有专题需求的学生开展相关专题资料查找的培训,如前面所提到的我院表演学院学生,对他们可进行剧本查找培训,使他们可以找到图书、期刊、报纸上适合排练的剧本。这些专题培训,时间短,针对性强,与学生的学科关系紧密,而且确实符合了他们的需要。

2.1.3 开设《人文艺术类信息检索与利用》课

“信息检索与利用”是研究如何科学地存储和检索信息,以获取知识、信息、情报的一门科学方法,是由传统的《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衍变而来的。而《人文艺术类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的开展主要从艺术类学生的需求出发,讲述了《人文艺术类信息》的检索与利用,提高手工和计算机查找艺术类信息资源的效率。

2.1.4 与专业院系老师合作,构建整合式信息素质教育体系

信息素质教育是图书馆员的义务,它不仅仅是图书馆的内部事务,它更是整个社会同教育密切相关的工作。信息素质教育与学科相结合,图书馆员与专业教师相结合,学科信息素质教育已成为图书馆服务支持教学的一个新趋势,同时也是受到专业教师和读者普遍欢迎的一个教学模式。美国一些高等教育、图书馆、网络信息技术等组织都倡导把信息素质教育融合到普通课程教育计划中去,把培养学生信息评价能力作为现代教学的目标。笔者认为图书馆员应该加强与专业院系老师合作,共同设计教学内容,构建“整合式信息素质教学育系”,这个整合不仅仅包括信息素质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还包括图书馆员与专业教师这两类授课教师的整合。

王朴在《一个独具创意的信息素质教学案例——美国马里兰大学世博会荣誉课程探析》中曾提出“课程整合式信息素质教学”,他认为,根据美国大学与研究型图书馆协会的解释,就是“把图书馆及其资源的利用教学作为学科课程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基本要求是既要教授学科内容,又要培养成功完成与图书馆有关的作业的能力”[1]。在这种整合式信息素质教育体系中,在图书馆员与教师的合作下,结合具体的学科课程安排对学生进行信息素质的合作教育,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的专业知识,同时又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信息检索、加工处理、利用的能力[2]。

2.1.5 构建不同专业的网络教育体系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也在逐步地发生着改变,从传统的文献服务扩展到网络服务。艺术院校图书馆为了适应学生创造性思维与多媒体信息的需要,也需要在开展网络环境下的学科服务,通过音、视、图等各种感性手段对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这也是艺术院校图书馆的特色之一。

2.2 利用专业优势制作二次文献

艺术院校图书馆往往有大量的艺术信息资源,但由于学生本身时间与检索手段的限制,导致利用率不高。为了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艺术类院校可利用这些专业资源优势制作二次文献向学生提供服务。我院制作的二次文献有“影视报刊篇名索引数据库”(主要收集了我馆订阅的40多种报纸和70多种期刊上有关影视类信息的文章)、“影视图情”印刷版和电子版(主要有影视类图书、期刊、网络信息及最新影视片介绍等,有文摘,有些还有全文)、“话剧剧本数据库”(把我院图书及期刊中学生经常使用的话剧做成全文数据库,学生在表演学院终端就可以下载打印,而不用到图书馆查找、复印)等。这些二次文献使我馆的服务与学科化结合得更加紧密。

2.3 学科推荐服务

2.3.1 建立“学科馆员”制度

学科馆员(Subject Librarians)也称学科专家、学科信息指导、系统馆员等,起源于美国大学图书馆,是高校馆、专业馆为服务对口学科而设立的专门高级岗位。对学科馆员的要求:一是对本馆馆藏文献非常熟悉;二是有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和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三是良好的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四是具备一定的外语语言能力;五是能够提供各类信息服务。艺术院校教师更注重的也是实践,对图书馆的工作支持力度可能不如普通高校的老师。艺术院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设立使图书馆与专业院系的结合更加紧密,学科馆员经常与院系专业教师联系,更加主动地了解该专业的最新动态,及时补充馆藏,更好地为学生进行服务。

2.3.2 学科导读

艺术类学生缺乏耐心,思维跳跃,艺术院校图书馆的读者导读工作应该是以本馆的文献资源和馆舍设施为基础,以引导和影响读者阅读,提高阅读效率,提高选择和阅读文献的能力,提高利用文献的水平。根据艺术类学生文化课的不足,学科导读应该加强不同层次的文化基础教育导向,同时也要以学科专业为背景有目的地推荐专业性文献,指导阅读方法,以达到促进专业学习的目的。学科导读工作可以由有经验、高素质的图书馆员承担,也可由负责本学科的学科馆员承担。馆员应该有广泛的文化知识,熟知文献并具有文献检索技能,能够根据读者的年龄、文化、专业情况,进行准确的文献导读工作[3]。

2.3.3 网络资源学科导航

学科导航是指以学科为单元对Internet上的相关学术资源进行搜集、分类、描述、组织和序化,建立分类式资源组织体系、动态链接、学科资源数据库和检索平台,发布于网上,为用户提供网络学科信息资源导引和检索线索的导航系统。它将某一学科的网络学术资源由分散变为集中,由无序变为有序。它给各个学科用户查询本学科网络信息资源提供了推介作用,使得该学科用户了解并掌握了学科信息的查找途径,快速地了解本学科领域前沿的研究动向、发展趋势和国际动态,实际上是传统文献导读模式在信息时代的发展,对用户掌握学科信息、提高信息素质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4]。

我馆在进行大量网络信息资源采集的基础上,根据我院的专业建立了“电影学学科导航”,这是各类学科导航中没有专门设置的学科,即呈现了我院学科特色,又能更好地为我院师生提供学科化服务。

2.4 组织艺术类学生参与图书馆的工作

艺术类学生最大的特点是感性思维,通过参与图书馆的工作能够更好地让学生了解到图书馆各类学科的藏书及检索方法,更好地为他们利用这些专业文献或电子信息服务。同时还宣传了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还减轻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如我馆设立了“义务馆员”制度,让不同专业的学生了解不同地文献信息与电子资源的查找与制作目的,同时他们也为图书馆工作开阔了思路。

3 艺术类院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特点

根据艺术类学生的特点,艺术院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也有着不同于其他院校的特点:

3.1 服务形式多种

各种咨询方式的设立,使服务音、形、色齐全,更加生动和易于理解,适合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如触摸式查询屏、FLASH动画入馆教育等。

3.2 适应学科的需要

艺术院校图书馆一般规模不大,藏书量较少,但无论是电子资源还是印刷版文献都与本专业结合比较紧密,更加适应了本院校学科的需要。

3.3 翻译服务

艺术类学生大都外语水平有限,但艺术的发展又是无国界的,需要随时与国际接轨,为此一般艺术院校图书馆大都购买了一定数量的外文期刊和图书。为了适应艺术类学生的需要,图书馆就要开展一定程度的翻译服务。如把外文题名及摘要翻译出来制作外文图刊摘要等。

3.4 基础文化服务

前面已讲过艺术类学生不重视基础课的学习,也就导致了他们文化基础薄弱。在他们接受相应专业教师课程讲授的同时,需要图书馆根据他们的专业、文化基础进行文化基础导读服务。

4 艺术院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4.1 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

为了更好地发挥图书馆员在学科化服务中的作用,图书馆员应该不断地接受继续教育,掌握不断地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提高信息能力的基础上加强本校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增强外语能力的学习。只有具备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较强的专业知识及熟练的业务技能才能提供更好的学科化服务。因此,图书馆员也应该是学习型人才,不断地进行继续教育,以提高图书馆人的服务与教育水平。针对艺术院校图书馆,笔者认为主要应该从语言方面、计算机技术方面、艺术相关专业知识方面等方面进行继续教育。

4.2 用户范围的扩大

传统的高校图书馆中学科服务往往是针对在校学生而开展的,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艺术院校教师也逐渐地认识图书馆的重要性。因此艺术院校图书馆的学科化服务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在校学生,还应该有针对性地对教师提供一定信息能力的培训。这种做法不仅仅提高了本校教师的信息素质,而且让本校教师更加了解了图书馆员的能力,尊重图书馆人的工作,宣传了图书馆的资源,增加了图书馆的利用率,使得以后学科化服务中图书馆员与专业教师的配合更加密切。

4.3 在增强互动的基础上主动服务

艺术院校图书馆工作人员通过经常加强与教师、学生之间的联系了解教师、学生的专业需求,提供学科化、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模式,同时主动出击,为专业教师、学生提供“一对一”、“到院系里授课”等多种方式提供主动服务,扩大学科化服务的范围与内容。

4.4 Blog、BBS、MSN、QQ等在线交流和咨询方式的应用

信息时代最明显的特点莫过是网络的应用了,人们之间的交流经常通过网络在线进行,很多免费的在线交流软件也提供了方便,如BBS论坛交流信息,通过MSN、QQ在线咨询图书馆员的问题,还有笔者在《人文艺术类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教学中一直使用Blog发布课件和课堂作业,同时回答学生的疑问。这些交流方式大大方便了学科化服务,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同时促进了图书馆员与教师、学生之间无隔阂地交流与沟通。只是上述的交流是建立在熟悉掌握这些技术之上的,因此图书馆员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继续教育与学习,更好地实现学科化服务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朴.一个独具创意的信息素质教学案例——美国马里兰大学世博会荣誉课程探析[J].图书情报知识,2005(5):65-67.

[2]孙建军,李君君.基于图书馆员——教师合作的信息素养教学模型[J].图书馆杂志,2006(10):64-66.

[3]方丛蕙.导读、导航与信息素养教育.http://edu.lib.tsinghua.edu.cn/.康万武.高校图书馆与素质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54-159.

[4]王桂玲.网络资源学科导航与DC元数据[J].现代情报,2005(8):209-2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