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军校图书馆开展学科化服务的思考

军校图书馆开展学科化服务的思考

时间:2022-03-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资料显示,部分大型军队院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开展较好,如国防大学图书馆,从情报服务至学科化服务,到开辟学科服务空间,学科化服务相对全面。目前,军队院校图书馆都在分析自身保障特点基础上,开展了学科信息资源的建设,已颇具规模。
军校图书馆开展学科化服务的思考_创新服务融合:图书馆建设发展研究论文集

崔旭峰 魏乔仪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青岛校区图书馆 山东青岛 266041)

摘要:本文分析了军校图书馆开展学科化服务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学科化服务体系的策略。

关键词:军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策略

1 军校图书馆开展学科化服务的现实意义

学科化服务是按照科学研究如学科、专业、项目而不再是按照文献工作流程来组织科技信息工作,使信息服务学科化而不是阵地化,使服务内容知识化而不是简单的文献检索与传递,从而提高信息服务对用户需求和用户任务的支持力度。[1]1998年,清华大学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开始了国内大学图书馆的学科化服务。近20年来,全国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学科化服务,是高校图书馆从传统图书馆迈入现代化图书馆之后新的努力方向,也是高校图书馆在网络信息便捷时代生存与发展的立足点。

1.1 深化院校教育改革的要求

《中央军委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意见》中强调,“遵循军事人才培养规律,构建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健全军事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全员全时全域军事职业教育平台”。这一战略决策要求军队院校要不断深化推进军事教育改革,以军事职业教育为例,其建设重心已经由学科理论研究转向学科应用研究,学科应用性、交叉性强,突出特色,强化学科融合。在军事应用学科尚未创立之际,军事职业教育院校要系统而有重点地筹划学科建设无疑面临巨大挑战。[2]图书馆作为院校信息文献中心必然同时面临困难,一方面,学科自身建设有难度,那么与之对应的信息资源必然有限,另一方面,教育改革的步伐又迫切需要相关学科信息资源来支撑。因此,对图书馆而言,学科化服务保障是军队院校教育改革的要求,是培养新型高素质军事人才的要求,是图书馆的使命。

1.2 图书馆自身建设发展的要求

军队院校图书馆在多年的学历教育过程中,构建了系统的文献资源服务保障体系。然而,军事教育的改革,要求教学科研人员不断创新教学训练内容以紧跟实战化需求,随之要求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不断创新与之相适应;另一方面,部队院校网络条件不断改善,全军教学训练信息的共建共享不断推进,教学科研人员获取通用类信息资源简单快捷,更多的需求都向学科化集中。图书馆长期积累的资源不再被重视,曾经擅长的服务不再是优势,从办学的支撑之一到可有可无,这对图书馆来说严峻的考验。因此,围绕改革进步中的教育科研和学科建设的需求,突出特色,在构建新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基础上,提高学科服务能力,将学科服务体系化,是图书馆实现自身突破和发展的要求。

2 军校图书馆开展学科化服务存在的问题

2.1 学科化服务开展不平衡

学科化服务是按照科学研究如学科、专业、项目组织科技信息工作,应该说军校图书馆很早就开始了学科化服务。在传统图书馆时代,每个军校图书馆基本都有图书情报组或图书情报部,其部分功能就是针对专业、项目或课题而为之服务的,只是受条件限制,服务能力有限。然而进入现代化图书馆时代,军校图书馆的学科化服务没有跟上时代步伐,发展不平衡,进展缓慢,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服务上都落后于地方高校图书馆。

资料显示,部分大型军队院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开展较好,如国防大学图书馆,从情报服务至学科化服务,到开辟学科服务空间,学科化服务相对全面。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也组建了学科化服务部,调聘学科馆员,为下属的研究所提供学科化服务。[3]第二军医大学图书馆积极构建的Lib 2.0学科服务网络平台开展服务以来,受到其专家教授的好评。[4]而大多数中小型图书馆的学科化服务基本以学科资源建设、与用户联络、开辟学科专业研究空间等一般性学科化服务为主。这些服务一定程度改进了图书馆的服务,但却不能满足深层次的需求,尤其在面向科研大项目开展学科信息服务时,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2.2 学科化服务队伍培养周期长

军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意识的历史很长,但学科化服务一直不尽人意,有很多因素,其中的重要原因是,要提供深层次的学科化服务需要高素质的学科馆员。学科馆员比一般馆员素质要求高,需要熟练应用计算机,了解学科专业知识,熟悉部队熟悉装备,尤其是后两者,需要较长时间的锻炼学习。而且一个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只培养一个或两个学科馆员都是不够的,需要的是一个高水平的团队。长期以来,图书馆专业技术队伍以现役军人为主,学科馆员培养周期较长,现役军人流动性大,不利于形成稳定的高素质服务团队,这成为图书馆学科化服务能力难以形成的主要因素。

3 全面建设学科化服务体系的思考

学科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全方位的建设过程,军队院校图书馆可以根据自身条件以学科化服务为原则,从学科资源建设、学科馆员的培养、团队服务模式、改进文献布局、参与全军联合咨询等多方面开展。

3.1 建设学科化信息资源

学科化资源建设模式是在资源的采集、藏阅布局等环节以本校学科专业为主线而组织进行的资源建设模式。学科信息资源的建设,是构建一个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竞争力的关键。目前,军队院校图书馆都在分析自身保障特点基础上,开展了学科信息资源的建设,已颇具规模。以笔者所在馆为例,纸质书刊突出校区专业进行布局,打破分类法的排架顺序,将军事、机械、航空等大类集中在同一阅览室;外购和自建的数字资源都建立在校区专业需求基础之上,网站数据库排列学科特色类、通用类清晰明了。这种组织原则非常便于教学科研人员查询借阅。随着信息资源的联建共享,院校、部队、科研院所之间研制、训练、教学及装备资料等资源建设的途径也会越来越通畅,学科化信息资源的保障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3.2 大力培养学科馆员

学科馆员是开展学科服务的基础,是学科服务的提供者与实际操作者,开展学科化服务,必须着手学科馆员的培养。随着我军文职人员制度的实行,文职人员已经成长为图书馆骨干技术队伍,文职人员整体学历层次高,接受新知识快,队伍相对稳定,培养以文职人员为主的学科馆员及学科馆员团队符合图书馆长期建设发展的要求。对中小馆来说,前期可以采用“学科馆员——图情教授协作式” [5],在院系教学科研队伍中聘请“图情教授”,与部队联系紧密的馆还可以聘请部队专家。图书馆学科馆员以联络为主,充分了解教学科研人员的需求,查找文献、进行整合,或求助于院校和部队的“图情教授”,对学科信息知识进行整理分析组织,提供知识产品和服务。图书馆在服务过程中逐步培养自己的研究型学科馆员,不断提升学科馆员的知识服务能力,从学科联络员培养成学科咨询员、咨询专家,这是图书馆能否持续开展高水平学科专业服务的关键。图书馆可以通过请专业教员讲座授课等方式,增强学科馆员对校内专业状况、课程设置的学习了解。同时组织学科馆员积极参与到为部队服务的工作中,贴近部队,了解需求,提升服务技能的同时,也能培养国防情怀。有条件的馆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科馆员到军内或地方其他图书馆参观学习,开阔思路拓宽视野。

3.3 创新学科化服务模式

教学科研信息需求的内容不断变化,难度不断加深,尤其是面对一些学科信息服务时,一个学科馆员的服务常常难以满足需求,这就需要图书馆有一个完善的、团队系统协作的工作模式来更好地支持服务。图书馆团队式工作模式的理念是基于多种技能类型人员组成的工作团队,分别负责联络、信息组织、情报研究、个性化服务等任务,最终达到为教学科研人员提供深层次知识服务为目的。[6]团队式服务模式能很好地适应当前信息服务的需求,是未来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发展趋势。因此,对军队院校图书馆来说,建设培育优秀的文职人员学科化信息服务团队,创新信息服务模式,对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满足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适应现代军事人才培养要求至关重要。建设团队有利于学科馆员队伍在信息服务理论和服务实践方面交流活动的开展,能够集中力量对图书馆开展服务过程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突破。

笔者所在馆的学科服务团队以系统工程运作模式,设计了高效的工作流程,制定工作细则、加工特色数据、研制软件、安装更新数据库、培训用户、编辑情报刊物等,成员各司其职、分工合作,虽然与一些高水平的学科服务团队还有差距,但已经在学科特色资源建设、参考咨询服务、为部队延伸服务等方面成绩斐然。

3.4 参与全军联合参考咨询服务

学科馆员形成服务能力需要一个过程,教学科研信息需求的挑战却在不断升级,个体图书馆力量薄弱,由此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积极参与全军院校图书馆联合参考咨询服务是图书馆提升自身咨询服务能力的必经之路。成员馆之间利用网上平台,依托联合参考咨询专家队伍,可以共享各馆的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目前全军院校图书馆联合参考咨询服务还在起步阶段,但随着其日臻完善,军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整体水平会有新的突破。

3.5 优化硬件条件建设

完善优化硬件条件是学科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主要包括空间环境的提供和网络服务平台的优化。空间环境主要是纸质资源的藏阅布局围绕学科专业组织专业阅览室,同时提供的学科专业研究室等专门场所供教学科研人员使用。学科服务平台则是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来保证学科服务的顺利开展,平台可以协助学科馆员工作的开展,通过该平台完成所有的日常工作,如参考咨询、资源建设、学科信息推送等;对于教学科研人员,可以通过该平台了解学科各种信息,可以讨论问题、共享学科信息等。目前,由于Web 2.0技术符合学科服务的个性化、主动化等特点,所以人们对于学科服务平台的建设构想大多是基于Web 2.0技术基础之上。

参考文献

[1]张晓林.科研环境对信息服务的挑战[J].中国信息导报,2003(9):18-22.

[2]西安政治学院课题组.任职教育条件下学科建设问题研究[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1(2):105-109.

[3]吕婷.论医学图书馆学科化服务之核心要素[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3(2):23-27.

[4]王霞,曹洪欣.基于Lib2.0的第二军医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构建[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4(5):12-15.

[5]郭晶.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研究与进展[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71.

[6]李春旺.学科化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6(10):14-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