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栏目制片人制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栏目制片人制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2-04-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栏目制片人制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一)栏目制片人制的优势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经济的发展将产生巨大影响。目前,电视节目特别在电视台内部栏目生产推行制片人制已成为各电视台栏目管理的基本模式。(二)当前栏目制片人制存在的问题我国电视制片人制虽说已经实行了10多年,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真正在全国普遍推行还只是在近几年。

三、栏目制片人制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一)栏目制片人制的优势

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经济的发展将产生巨大影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使政府的大部分经济管理职能让位于市场调节。市场资源合理配置的内在动力将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虽然广播电视行业并未彻底开放,但电视台运作的市场化程度无疑将进一步提高。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将带来节目重心向受众身上的转移,也就是电视台办节目的性质向“经营型”转化,那么电视节目的商品化程度也就会越来越高。这样,深谙市场经营之道,同时又有影视专业技能的职业制片人将成为电视行业这个大市场中的宠儿。我们知道,中国在“入世”谈判及达成的协议中,没有就开放媒体方面做出时间上的承诺,但世贸组织的一般性运作规则是强调市场开放、贸易自由化、经济全球化,在这种制度下,没有任何行业能够继续保持封闭,坚持垄断的思维。在这种态势下,中国的电视业也必将会逐步地向外开放。

中国的电视事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电视业制播分营体制的势在必行,要求在电视台内部推行栏目制片人制也成为大势所趋。具体说来,推行栏目制片人制主要有以下优势:

1.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

实行制片人制,首要的一环就是要引进竞争激励机制,革新用人观念,铲除滋生“官本位”、“终身制”的土壤,创造有利于人才合理流动和能上能下的竞争环境。目前,推行制片人制的电视台大多仿效《东方时空》的用人方式,即制片人一般由电视台各级部门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聘任或聘用。在栏目内,竞争上岗的制片人享有人员的录用、进出、岗位分配、待遇设定等权利。这有利于制片人合理配置栏目内部资源,调动有限的人力、财力来做好节目。在栏目内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动态化的管理使每个工作人员形成一种良好的竞技状态。这种人才激励机制的建立,大大提高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组织激励水平越高,员工积极性越高,组织生产力也就越高。美国哈佛大学威廉·詹姆士的一项研究表明,员工在充分激励时可发挥能力的80%~90%,而在仅保住饭碗不被开除的低水平激励状态,员工仅发挥其能力的20%~30%。制片人制的推行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电视节目集体生产中存在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弊端,有利于解放电视队伍的生产力;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成为人力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本的关键一步。

2.提高制作节目的效率

电视节目制作过程是主持人、编导、记者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协作劳动的过程。制片人制要求制片人在这个过程中要具有较高的艺术功底、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制片人协调好各类人员的行为,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拍摄、制作电视节目的效率,高质量地完成电视节目制作的任务。

从经费管理方面来讲,电视节目制片人制普遍实行自收自支的财务政策,有的电视台栏目制片人还要向台里上交创收款。这使得节目的收视率与栏目所有成员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逼迫制片人在激烈的同行竞争中注意对成本的控制并制作出高质量的节目。目前,电视节目特别在电视台内部栏目生产推行制片人制已成为各电视台栏目管理的基本模式。制片人制确立了栏目作为单独的制作单位,使节目生产决策环节大大减少,也使得制片对市场反应更加快捷,在制作节目的过程中,提高了效率和节目的针对性。

3.节目制作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制片人制要求制片人拥有节目支配权,即是说电视节目制片人对节目选题、节目形式、节目风格都拥有相对的支配权力。目前,试行电视节目制片人制的电视台基本上都实行放权与制约相结合的方式。在受媒体性质、宣传政策、宏观管理综合制约的前提下,制片人以其较大的节目支配权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栏目科、组长,集相对较大的责、权、利于一身,所以,其栏目、节目表现出明显的制片人个人风格,也为栏目的多样化铺平了道路。

4.实现节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较好结合

制片人制的节目制作管理体制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产生的。要求经营部门必须具有较强的经营意识和竞争意识,这是占领电视节目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的重要条件。制片人制的节目制作管理体制能够科学地把电视节目制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能够纠正以导演为中心的“导演制片共同负责”的制片管理体制的那种过多强调电视节目制作的艺术效果,而忽视电视节目制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倾向;纠正以制片主任为主的“制片导演共同负责”的制片管理体制过多强调行政领导,而忽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艺术规律对电视节目制作的影响;纠正以承包为主要形式的制作管理体制过多强调经济效益,而忽视电视节目制作社会效益的倾向。

(二)当前栏目制片人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电视制片人制虽说已经实行了10多年,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真正在全国普遍推行还只是在近几年。由于尚无统一的规范管理,各地制片人制在实行或试行中,还存在如下问题:

1.栏目制片人制发展不平衡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省级以上台和地市、县级台之间不平衡,前者近80%的台已经实行或开始试行制片人制,而后者几乎为零。即使省级台之间也有很大差距,在沿边地区的青海电视台、新疆电视台和西藏电视台尚未实行制片人制。二是表现在电视台内部发展也不平衡,有的台只有少数部门正式实行制片人制,而大多数部门还处于试行或只有名义上称呼存在,实际上并没有按栏目制片人制方式运作。

2.栏目制片人制运行不规范

我国电视制片人制实行的时间不长,可供交流借鉴的经验也不多。有的台还沿用过去行政管理体制的一套做法,对制片人的产生习惯于行政任命、指派,没有引入竞争机制,使制片人一开始就带着旧体制的痕迹进入运行。运行不规范的问题还表现在对制片人的职责、权力范围也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配套措施和制度不到位使制片人的“三权”缺乏可操作性。在节目经费的使用上,制片人也受到种种限制,一切开支都必须按照过去财务管理方式执行,先作预算,层层把关,遇到客观情况发生变化,制片人不能及时调整和补充预算。

3.栏目制片人制推行不彻底

目前,电视制片人的节目没有推向市场,制片人承包的栏目都是事先安排好播出时间,“等米下锅”,因此制片人的节目不愁销路,只要没有大的问题,不管节目优秀与否电视台都得一样同等收购,没有体现优质优价的交易原则,不利于推出优秀作品。另外,由于制片人的节目制作经费都是台里统一拨款或用广告时间相抵,制作人员的工资、福利也由台里统管,无后顾之忧,因此,这些部门的制片人风险不大,活力不强。

4.制片人制的运作水平有待提高

电视台原有的体制是一套行政管理的运作方式,即台下设部门、部门下设节目部或节目组,台长负全责。而制片人制实际上把台长或副台长的责任转化为众多采编人员的责任,特别是制片人要承担起较大的责任。节目没办好就要被淘汰,该制片人就要被撤销。

对于制片人制的运作,必须解决新旧两种机制并存的矛盾,穿“新鞋”走老路的方法或不切合实际地照搬照套都无法体现制片人制的优越性。要明确,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担任制片人,也不是无边际的放纵就是制片人制。制片人制运作水平的高低,关键要看是否激发出了高昂的制作热情,是否确保了栏目的高质量和高收视率

目前,一些台表面上在实行制片人制,但实际上制片人根本没有发挥前期策划、确定选题和后期制作的作用,无法体现决策者的意图。节目制作粗糙,生搬硬凑,制片人成了“找钱人”、“捞钱人”;采编人员无的放矢,做完节目就了事,主动性和创造性更无从谈起。本是先进的体制却得到相反的效果,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制片人制没有得到科学而有效的运作。

5.制片人的产生没有引入竞争机制

电视的产业功能对制片人有着区别于其他职业的要求,制片人必须具备“四个意识”和“四种能力”。“四个意识”是指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法制意识、风险意识。“四种能力”是指研究受众、了解受众需求的能力,吸纳优秀人才的能力,开拓节目市场、占领节目市场的能力,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能力。因此,制片人不是一种职务,而是一种素质,应该让市场优化制片人的配置。

6.制片人制缺乏科学的培训考核管理机制

现有的制片人许多是由编导、剧务、技术人员、行政人员转行而来的,对制片人的工作要求缺乏必要的了解,在走上制片人岗位前没有经过必要的培训,对栏目的管理大都凭经验和感觉。各电视台也没有根据事业发展的需要,由台里主管部门(或委托高等院校)对制片人制定出相应的培训计划、培训大纲,使得制片人得不到定期培训,知识得不到更新,业务素质得不到提高,从而缺乏适应电视事业发展的能力。

同时,制片人的考核缺乏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首先,制片人制没有参照播音员主持人的管理办法,实行任职资格证书制度,没有根据制片人本身的素质高低由行业主管发给相应档次的等级证书,以规范制片人的管理。另外,制片人的考核没有将任期内的业绩作为主要的考核依据,只凭领导印象,缺乏科学性。而多长时间考核一次、由什么部门来考核,也没有具体规定,缺乏制度性。

7.制片人制没有引入风险机制

就电视的产业功能而言,制片人实际上是国有资产的经营者,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如何实现国有资产的良性循环,是他们要面对的问题。因此制片人必须有风险意识。什么是风险?简单地说,如果节目的售价低于成本,或者根本就卖不出去,亏损就成为必然,作为制片人必须为此承担责任——这就是风险。而我们现行的制片人制,栏目的运作方式大都是拨款式,即制片人作预算,台里拨经费,然后制作节目使用经费。经费如果不够,或者追加预算,或者由栏目广告补偿。由于电视台目前制播合一,栏目生产出来的节目由台里安排播出,不参与市场竞争,节目只是产品不是商品。电视台对制片人的要求是产品的数量而不是利润,所以制片人不必考虑投入产出比、不需要考虑赢得市场、不需要考虑经济效益、不需要担心亏损,因此也就没有风险。当盈亏与制片人的利益毫无关系时,制片人必然缺乏危机感和责任感。

8.制片人制没有引入成本管理

电视节目成本的发生从价值形态来看,表现为一定量的资金耗费;从实物形态来看,表现为人、财、物等各种资源的耗费。价值形态的成本管理表现为通过科学的成本预测,编制成本计划,确定目标成本,严格准确地核算成本,客观公正地分析与评价成本,以寻求各种降低成本的途径;而实物形态的成本管理表现为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各种财产物资的充分有效利用,节目流程的科学设计,节目规模化生产,等等。但由于电视台对节目大都没有真正的成本核算,因此栏目的管理水平很难科学地评价。

在实际工作中,栏目的考评往往采用以下三种方式:一是领导主观评价;二是领导评价与专家评议相结合;三是领导评价、专家评议与栏目的收视率、满意度相结合——以此为栏目评定等级或打分。这三种方式都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会因片面而导致不公平。因为无论领导评价还是专家评议都只停留在艺术的层面上,不涉及经营效果,也就是说不计算投入和产出。比如两个栏目,经费可能相差很多,人力成本各不相同,机器设备的使用情况也不一样,如果采用等级考评制度,势必使得制片人为了追求好的评比结果,在栏目运行中不计成本,使用最高的经费、最多的人员、最好的编导和最棒的设备,造成节目成本攀升。

9.制片人制没有引入动力机制

与制片人制缺乏风险机制相对应的是没有动力机制。

首先,制片人没有根据受众需求和市场需求调整栏目的权力。现行的节目管理体制是由台里确定栏目,制片人按播出计划完成栏目。在栏目运行过程中,无论受众的收视需求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无论栏目是否受欢迎,制片人都无权“转产”;同时,因部门条块分割的限制,再好的创意如不属本部门节目范畴就不可能被批准,使得制片人的职能失效。当制片人的才智无从发挥、价值难以实现的时候,其积极性必然受损。

其次,制片人没有经营权。电视台现行的节目管理方式使得节目资源的再开发无从实现。栏目播完之后,优秀节目的市场价值仍然存在,但制片人却无权向其他电视台或影视机构出售节目版权,使得节目沉睡片库;在完成栏目规定和任务之后,现有人员、设备如有闲置,也不允许对外承接节目制作任务;另外,围绕栏目开展的外围经营活动,比如培训、咨询、中介、产品销售、出售纪念品等不被批准。长期下去,必然造成制片人缺乏经营意识和市场观念、满足现状不思进取。

再次,对于经营效果好的栏目,台里并不允许制片人将部分利润用于扩大再生产,以发挥优秀栏目的市场优势;对于长期经营不好、长期不受受众欢迎的栏目,电视台也很少能及时将其关停并转;从而限制了竞争,保护了落后。其结果是好的栏目得不到发展,差的栏目照样生存;不利于节目结构的调整,不适应受众收视需求的节目结构得不到改善。

最后,缺乏有效的奖罚措施。制片人如果把栏目经营得很好,效果很好时,他的收入并不能因此提高;相反,栏目经营得不好,制片人既不会减少收入,也不会下岗。奖罚不分明,必然会挫伤那些努力工作的制片人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得不努力的制片人能够长期混日子。

10.制片人制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制片人掌握栏目人财物大权,如何对其权力实行有效的监督呢?目前各台都有纪检监察部门,对于防止腐败、减少违法乱纪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由于这种监督主要是针对党纪政纪,是在“事后”起作用,并且节目制作具有栏目数量多、资金规模大、人员构成复杂、管理手段多样化、合作单位涉及面广等特点,纪检监察很难作为制片人制有效的监督手段。

最理想的方法是建立电视台的内部审计制度,设置独立的专职审计机构和专职审计人员,依法对栏目的财务收支及相关经济活动进行审计,强化经营管理和经济监督,保证制片人的一切活动都能遵守国家财经法规,促进廉政建设,提高经济效益。遗憾的是,这种机制还没有在电视台实施。

【注释】

[1]华宣飞:《模式效率——对电视节目制片人制的初步考察》,载http://www.zjonline.com.cn/node2/node38/node40/node46/userobject7ai924.html。

[2]《制播分营体制的确立对电视业的影响下》,载http://www.cbttn.com。

[3]《节目制片人究竟是干什么的》,载http://hurray.nease.net/tv/rencai/rclw/rc_02.htm。

[4]《节目制片人究竟是干什么的》,载http://hurray.nease.net/tv/rencai/rclw/rc_02.htm。

[5]《节目制片人究竟是干什么的》,载http://hurray.nease.net/tv/rencai/rclw/rc_02.htm。

[6]周鸿铎:《电视节目经营策略》,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272~273页。

[7]大众网青年记者:《探索制片人制运作规律》,载http://www.dzwww.com/qingnianjizhe/2002dishiqi/20021016113.htm。

[8]邓兆安、李洪广:《城市台如何规范完善制片人制》,载http://hurray.nease.net/tv/rencai/rclw/rc_31.htm。

[9]周鸿铎:《电视节目经营策略》,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284~287页。

[10]邓兆安、李洪广:《城市台如何规范完善制片人制》,载http://hurray.nease.net/tv/rencai/rclw/rc_31.htm。

[11]范明献、宋清涛:《内地电视节目制播制度现状浅析和发展前瞻》,载传媒观察http://www.chuanmei.net。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