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视制片人制的本质

电视制片人制的本质

时间:2022-04-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以看出,电视制片人的工作就是典型的经营与管理工作。而在广播电视产业系统,由于长期不承认其产业功能,其经营与管理观念就更加淡薄。这样一来,减少了经营活动的中间环节,各级管理层次的职责明确,一切围绕栏目或节目展开,大大提高了广播电视产业经营与管理效益。由此可见,制片人制是科学的广播电视产业管理制度。

二、电视制片人制的本质

实行电视制片人制,是为了通过制度创新,将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应用于电视产业领域,充分发挥人才的能动作用,进而实现对电视产业资源的合理配置,达到“两个效益”最佳结合的目的。

(一)制片人制的核心是现代科学管理

1.管理的实质

管理的实质是通过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的实施,去实现系统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系统结构,达到最优目标。一个社会系统若缺乏有效的管理,将陷入耗费高、效率低、秩序差的境地。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管理理论与实践长期处于一种落后状态。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如下:一是轻视管理,看不到管理的重要性;二是长期处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闭关锁国岁月里,排斥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思想,认为管理学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列宁评价泰勒的“科学管理方法”时指出:它一方面是优秀的科学成果,另一方面是资本家剥削的手段。也就是说,管理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科学的管理方法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资产阶级可以采用,无产阶级也可以采用。关键是看谁来实施管理。

改革开放后,由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思想的确立,使我们国家的各项建设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上来。管理工作日益得到重视。邓小平同志指出:要大胆学习外国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今天,管理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特别是在产业经济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制片人制的核心

对于电视制片人制有几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制片人制是一种节目生产制度;另一种观点认为制片人制是一种新型人事制度。其实,这些概括都是不科学的,真正科学的概括应该是制片人制是广播电视产业的一种科学的管理制度。如果从电视制片人制的内容上看,它是一系列管理制度的集合,涉及宣传、制作、人事、财务管理等方方面面。如果从管理职能上看,电视制片人制以制片人为中心,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职能在电视制片人的职责当中体现得十分明显。以电视剧制片人为例,在计划管理方面,他有选择剧本、制定摄制计划的权力;在组织管理方面,电视剧制片人具有用人权,他可以决定导演、制片主任、主要演员和其他剧组主创人员;在资金管理方面,他有按照规定指导制片主任编制预算、审批财务开支的权力;在收入分配方面,他可以决定主创人员以及制作组其他成员的酬金;在电视剧摄制完成后,他还要指导实施片子的宣传工作和发行销售工作。可以看出,电视制片人的工作就是典型的经营与管理工作。

过去,在我国的许多行业中,轻视经营与管理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而在广播电视产业系统,由于长期不承认其产业功能,其经营与管理观念就更加淡薄。在我国,人们常常把现代管理的着眼点放在社会经济系统,管理活动也往往围绕着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进行。在这种思想观念指导下,广播电视不是经营部门,于是经营与管理也很少被人们重视。其实这种观念是不对的。就管理来说,它并不是仅仅限制在经济部门,非经济部门也需要管理,况且广播电视产业部门本身就是一个经济系统,那种人为地把它当做“上层建筑”是不科学的。21世纪是我国广播电视业朝着产业化、集团化的方向迈进的世纪,在这一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对广播电视产业的经营与管理。许多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都看到了这一点。以前广播电视系统的管理大都依赖于行政手段,人事调配、财务收支、物资设备、宣传计划等各项管理都依靠单一的上下级式的行政命令来完成。这种管理模式,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是行得通的,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却暴露了它的许多固有的弊病:信息反馈迟缓、应变性差、系统效率低下,只讲“管理”,不讲经营。从纵向看,过去电台、电视台的管理结构是一级级的行政结构,即台领导—中心主任—部门主任—科组长—节目编导,层次复杂,且各级之间的授权不清,造成系统目标不明确;从横向看,各部门之间的制约性强、协调性差。而现在的栏目总监(或频道总监)—制片人—编导结构,不仅打破了以往的行政管理模式,纵向缩减层次,横向将管理权限予以调整,赋予制片人以较大的管理权限,使其有足够的管理权限保证栏目的正常运行,而且十分重视经营,把管理活动同经营活动紧密地结合了起来。这样一来,减少了经营活动的中间环节,各级管理层次的职责明确,一切围绕栏目或节目展开,大大提高了广播电视产业经营与管理效益。由此可见,制片人制是科学的广播电视产业管理制度。

(二)制片人制是符合电视节目制作的最佳制度

从电视产品的生产特点上看,电视产业的产品——电视节目属于不可以大批量生产的,而是有针对性的、依靠人的脑力劳动和协作劳动来完成的。任何一种电视节目的完成都是电视节目制作人员共同努力、共同协作的结果,但绝非个人力量的简单叠加。它不像生产一辆汽车、一台电脑,可以有图纸对照,电视节目反映的是变动的世界,在电视节目的创作过程中,人主观因素的影响力相当大。这就意味着电视节目不能进行“流水线”式的组装生产,也不能采取一般企业的生产管理制度,而只能采用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的“电视制片人制”。正如我国台湾省学者徐钜昌所说的那样:一个节目的产生,并不是机械式的工作(Mechanical work),不能够用“模子”大批地生产,而是智慧的创造成果(Creative result)。而且每一天的每一个节目,都需要不断的创造。既然如此,电视台本身就不可能拥有那么大的人力,而必须借助“节目制作人制度”。这样就是说,电视节目生产可以更好地利用社会力量。制片人制是一种利用社会力量制作广播电视节目的最佳制度。[3]

(三)制片人制是合理配置电视产业资源的一种制度

1.制片人制有利于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实行电视制片人制,能够充分发挥电视从业者的能动作用,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力。人是生产力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劳动者一旦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及生产工具,就会产生出很大的生产能力。但是,如果不加以有效组织、协调,单一个体的生产能力终究是有限的。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中,任何劳动者的劳动只能完成社会生产中的一个环节或者这一环节中某一部分的任务,他们需要相关的支持与合作,才能完成这项任务的全部生产环节。所以在现代社会生产中,尤其强调团队协作精神,因为不靠大家通力合作,任何一个单个的人都是无法胜任一项复杂的劳动任务的。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培养个人对于集体、团队的归属感,增强凝聚力,使每个人都有“我是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可以使每个人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使他们站到最能充分发挥他们能力和特长的岗位上,从而达到系统的最优人力资源配置和效能最大化。纵观国内外优秀产业成功的根本,莫不在于尊重人、量才用人,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创造性。

我国电视产业过去长期沿用的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人员定岗定编,财政拨款维持。在这种体制下,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无法保证分配公平,人们的竞争意识很弱,容易形成“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心态,严重打击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导致许多优秀人才不能够出头,最终的结果是效率的低下。另外,在传统体制下,人员的调配完全是行政安排,流动性差,无法保证一个栏目组的人员的最优组合。人不是机器,人的行为受其大脑控制,人的个性、脾气、素质、喜好决定了他的自身特点,因此,在配置人力资源时不能像对待物质资源那样简单。例如,在物质产品生产企业中任务相近的2个小组,甲小组3个人相处融洽,合作愉快,工作效率高;乙小组也有3个人,就单个人讲无论人品、工作能力都不错,可把他们放到一起就合作不好。在管理中必须考虑到这种因素的存在。但是,在传统体制下这些都是难以做到的。制片人制的引入,使得制片人在用人上有“组阁权”,使他可以召集到最满意的人才,也可以对平庸之辈说“不”。同时制片人制使得有效激励机制的建立成为可能,使优秀人才可以脱颖而出,完全避免了以往僵化的人事管理体制造成的弊端。《东方时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灵活的栏目招聘机制。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电视台引入制片人制的成败关键在于用人机制的改革是否到位。

2.制片人制有利于合理配置电视产业的其他资源

资源具有稀缺性,要想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就必须对其进行合理配置。以往我国各行各业对于资源的配置方法是在计划经济体系之下建立起来的,主要是靠计划、行政命令、指令来实现资源的调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市场成为了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一切社会资源都必须经由市场来进行配置。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办法就是竞争。而电视制片人制正是这样一种适应竞争的制度。

电视制片人制有利于实现电视时间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往电视台栏目靠“拍脑袋”,几个人一“合计”(拍脑袋)一个新栏目就诞生了;在制片人制下,创建新栏目必须通过受众调查、严密论证。在众多预测方案中,采用哪个方案要根据客观的考评答辩结果而定。对于节目质量差、收视率长期维持低水平的栏目,经营与管理者可亮黄牌警告,若再无改观则重新调整栏目时段或撤换制片人。现在许多电视节目经营与管理者是通过受众调查、专家评审和对收视率的研究而作出决策的。实践证明这种方法不仅仅能将有限的资金、设备用到刀刃上,而且通过竞争,保证了黄金时段被高质量、高收视率的栏目所占据。实现了电视时段资源的合理配置。

制片人制的实行,同样使节目经费、物质设备得到了合理的利用。实行制片人制后,节目经费下达到栏目组,制片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安排节目经费,做到既节约了经费,又满足了不同节目的制作需要。另外在原有体制下,电视节目经营与管理者各部门之间往往是相互制约,灵活性很差,造成设备的闲置和浪费。如传统的管理体制下,凡是要使用设备必须提前几天向录制部报单申请,经批准后才能使用,否则不准使用。这样的管理体制使许多编导临时动意要拍摄的很好的题材因无设备而放弃了。实行制片人制后,栏目组自身就可以调配设备,无论何时有了好的选题,只要获得制片人批准就可以随时出动拍摄,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可见,制片人制的实行有利于经费的合理安排及设备的有效利用,达到了合理配置电视产业资源的目的。

再从电视剧生产来看,实行制片人制后,不仅提高了电视剧的质量,而且可以有效地利用资金降低成本,调动了摄制组成员的积极性,缩短了制片周期,同时促进了电视剧的发行,取得了比较理想的回报率。在竞争中,由于市场经济规律制约,资源必然向行业中经济效益高的地方流动,进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