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立良好的学术交流和评判机制

建立良好的学术交流和评判机制

时间:2022-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建立良好的学术交流和评判机制问:做研究就关系到学术评判。这个圈子里的许多人也向《新闻与大众传播季刊》投稿,也属于那个圈子。学术刊物凝聚出一些圈子,但并不意味着圈外人的文章不能被采用。但留学生却是教育学家特别是比较教育学家所关注的中心群体之一。

建立良好的学术交流和评判机制

问:做研究就关系到学术评判。这对于学者也是非常重要的学术生态环境。您如何评价美国的学术评判机制?

答:美国主要有两个渠道评判学生和研究者的学术水平,一个是研究者向各种学术协会年会提交的论文或者所做的论文陈述,另一个也是主要的是学术刊物。这两个平台一般都采取匿名评审的办法,能比较客观地反映研究者的实际水平并挑选出真正比较优秀的论文。研究者在这两个平台上展示自己的学术水平,而其他人通过这两个平台相互评价。到每年博士毕业生求教职的时候,大家都清楚哪些人是最强的。美国的期刊尽量保持学术研究的多样性、质量和自由度,博士生从获得教职到一级级晋升都直接受到学术刊物评审过程的影响。

国内的学术刊物有一个问题,就是很多学术刊物隶属于高校和研究机构,主要成为本单位教师、研究者和学生发表文章的园地,而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学术平台。这影响了学术刊物的公共性。国内有刊物开始实施内稿外审,编辑尊重评审员的意见,若严格执行这个制度,可以解决许多问题。另一个补充办法是让新增刊物隶属于学会,使之成为一个更公平更开放的平台。只有在这个评价系统比较完善的时候,真正优秀的研究者才能大量地经常地涌现。

问:美国新闻传播类刊物很多是季刊,如《舆论季刊》(Public Opinion Quarterly)、《新闻与大众传播季刊》(Journalism&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传播研究》(Communication Research)。设置为季刊的出发点是什么?

答:一方面是因为重要科研的周期都比较长,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障质量。虽然很多人在做研究,但高质量的研究还是比较少。退稿率也比较高,达到80%~90%。研究者一般是被退后再投别的地方。

问:美国的新闻传播类期刊在综合性和专门性上是如何体现的?

答:有综合与专门之分。《新闻与大众传播季刊》是比较综合性的刊物。有的刊物专门性比较强,比如广告方面的刊物很多,有《广告》(Journal of Advertising)、《广告研究》(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市场营销》(Journal of Marketing)、《市场营销研究》(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消费者研究》(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至少有七八个刊物。(广义)传播学把广告纳入自己的研究范围,而市场营销学也把广告纳入自己的研究范围。广告方面的文章既可以在新闻传播类的期刊上发,也可以在市场营销类的期刊上发。实证性的新闻传播研究可以向《新闻与大众传播季刊》、《传播研究》、《传播》(Journal of Communication)投稿。

稿件选择的过程也是圈子形成的过程,这个圈子包括读这个期刊的人,也包括投稿的人,还有评审和编辑这个期刊的人。这也是个自然形成的过程。这几个期刊的人群有重合,也有区别。《新闻与大众传播季刊》的人群较大,包括一些搞历史研究的、法学研究的和广告研究的。《传播研究》这个群体较小,主要是量化的、经验的研究,许多是政治传播研究。这个圈子里的许多人也向《新闻与大众传播季刊》投稿,也属于那个圈子。有的人只属于一个圈子,而有的人既属于这个圈子也属于那个圈子。

学术刊物凝聚出一些圈子,但并不意味着圈外人的文章不能被采用。很多研究者偶尔也会向圈子之外发稿。比如,我曾做过一个研究,测量美国文化和媒体如何影响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这与新闻传播学有关,但一般传播学者关注的是“普通人”,而外国留学生是“普通人”中一个很小的小群体,某一个具体国家的留学生就更不起眼了。但留学生却是教育学家特别是比较教育学家所关注的中心群体之一。于是我觉得这篇报告发表在教育学的刊物中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于是投给了比较教育学的顶尖刊物《比较教育》(Comparative Education),这是我平常不太关注的刊物,但他们却发表了这篇文章,而且认为这个研究有创见,因为比较教育学家以前没有研究媒体和文化的影响。可见匿名评审制度不会因为你是圈外人而拒绝你。只是圈外人由于不熟悉路数而遭遇拒绝的机会要多一些,圈内人由于了解路数文章更对口而获得录用的机会要多一些。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圈子和国内的“圈子”概念有所不同,这个圈子是有共同兴趣的人,是不断流动的人群。期刊很希望圈外人投稿,这有利于扩大它的影响,但由于要坚持期刊的原则和规矩,期刊不得不回绝大部分圈外人的投稿。

问:国内的新闻传播刊物既有高校主办的如人民大学的《国际新闻界》、复旦大学的《新闻大学》,也有传媒机构主办的如中央电视台的《电视研究》、新华社的《中国记者》。前者更注重理论研究,后者更注重文章对传媒实践的操作性指导价值。美国的新闻传播刊物也有注重实务的吗?

答:美国也有注重实际操作的刊物,如《哥伦比亚新闻评论》(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创办的宗旨就有点像国内的《新闻战线》和《新闻业务》。但它对实务的研究还没有具体到像国内的一些期刊所讨论的内容那么细,它更关注的是整个行业的问题,而不会具体到某个媒体内部的变动或者发展战略。国内一些实务性的刊物履行了西方媒体企业内部刊物(newsletter)、研讨(retreat)和培训(workshop)的功能。

问:华人学者和华人学生在美国的新闻传播类学术刊物中的竞争力如何?

答:我在国内时就不太关注今天谁是权威,谁是热点,到了美国也一样,没有把注意力放在具体的人身上,只是当我对某个问题感兴趣的时候,我才去搜集相关的文章。所以,我很难判断哪些华人学者和华人学生最有竞争力。不过,我也注意到,一些明显是华人学者的名字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学术刊物上,比如以W、Zh打头的名字。华人学者研究中国问题的比较多。在我看来,华人也应该多关注美国问题,这一方面,我们与众不同的背景给了我们不同的视角和不同的敏感度,我们应当借此对当地的学科发展做一点别人难做的贡献;另一方面,做美国的题目有利于我们加深对美国的了解,对40岁以下的年轻人尤其是如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