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英国演出产业

英国演出产业

时间:2022-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英国演出产业一、英国演出产业概况英国的文化演出市场是全世界最繁荣的演出市场之一。英国的文艺演出全部是市场化运作,其古典音乐、歌剧等文化市场能保持常青,与社会各方的“爱”与支持分不开。

第二节 英国演出产业

一、英国演出产业概况

英国的文化演出市场是全世界最繁荣的演出市场之一。它的繁荣有两大标志:一是观众的参与率极高。据2003年的统计,去电影院的观众占人口比例的61%,观看各种剧目演出的占24%,参观博物馆、画廊或展览会的占24%,音乐会13%,芭蕾舞7%,歌剧7%,现代舞5%。这些数字从1991年至今稳中有升。二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英国文化、传媒和体育部的统计,创意产业占增加值的8%左右,有190万从业人员。2001年音乐产业的收入为40亿英镑,其中出口13亿英镑。

英国的演出市场都是纯熟的商业化运作,非常多样化,可谓经典、通俗并举,传统、现代共存。大一点的城市都有自己的交响乐团、芭蕾舞团或歌剧团,作为城市的文化品牌。伦敦更是国际艺术之都,每天晚上几十家剧院上演各种剧目,从莎士比亚话剧、芭蕾舞、歌剧、交响乐到大众化的音乐剧、爵士乐、流行乐等等,票价从5英镑到200多英镑不等。仅伦敦就拥有4支国际水平的大型交响乐团。

英国演出市场的丰富多样有几百年的传统,也与政府的鼓励扶持政策分不开。1997年英国首相布莱尔提出发展创意产业的设想后,文化艺术作为创意产业的组成部分,被提高到国家战略的地位。文艺演出不仅提供娱乐与艺术享受,还可以激发社会创新文化,促进国家的竞争力。现在,艺术的创新受到特别鼓励,知识产权得到特别保护,这些为英国的现代艺术文化演出市场注入了巨大的活力。

英国政府不干预文化市场的具体运作,但通过多种渠道给予经典的、创新的剧团、剧目强有力的资助、扶持,其中艺术委员会是一个最主要的运行机构。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分别有自己的艺术委员会,它们是非政府的独立机构,负责政府拨款和福利彩票基金的分配使用。以英格兰艺术委员会为例,它成立于1946年,实行非政府运作,但代表政府辅佐艺术发展。它的经费来源于英国文化、传媒和体育部,是英国最大的艺术拨款机构。如2003~2006年的经费预算超过10亿英镑,其中8.35亿英镑(78.6%)用于1000多个长期资助机构;1.455亿英镑(13.7%)用于单个艺术项目,任何艺术机构或艺术家个人均可申请;0.82亿英镑(7.7%)由该委员会自行控制,对某些处于发展关键时期的机构进行战略性指导,给予资助。

英格兰艺术委员会长期资助的主要艺术团体包括皇家歌剧团、皇家芭蕾舞团、英国国家歌剧院、皇家莎士比亚公司等,主要的巡回演出公司有北方歌剧和英国国家芭蕾舞团等。与流行音乐相比,这些传统经典剧团在现代演出市场中处于相对劣势,但作为宝贵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家文化的品牌,不仅受到政府的特殊扶持,还得到许多民间基金会和剧院之友组织的爱护和支持。但剧院的演出运作仍然是完全市场化的,政府的资助一般不会超过50%。实际上他们的市场运行也相当积极活跃,如皇家莎士比亚公司为适应现代观众的欣赏习惯,编排了很多现代版的莎剧演出。

英国的文艺演出全部是市场化运作,其古典音乐、歌剧等文化市场能保持常青,与社会各方的“爱”与支持分不开。这种支持来自政府、大企业家、富人和热爱它的观众。如建于1951年的伦敦皇家庆典大厅,是二战后国家投资兴建的首座重要公共建筑,也是现在伦敦的几大古典音乐演出中心之一。伦敦爱乐交响乐团常年在此演出,还有许多国际水平的系列演出也安排在此,每年的演出在两三百场左右。

音乐厅设计和管理十分注重亲和力。厅内除剧场外有多重开放式空间,设有展览、舞蹈课、午餐音乐会等众多活动,附设有数个餐厅、酒吧、咖啡厅、音像书店等,常年对公众开放。即使无目的地参观或与朋友喝杯咖啡都是受欢迎的。不同的演出系列和服务由不同的公司独立运作,在董事会统一协调下达成合作伙伴关系。

二、伦敦西区:英国戏剧演出的产业名片

伦敦西区是与纽约百老汇齐名的世界两大戏剧中心之一,是表演艺术的国际舞台,也是英国演出产业的代名词。准确地说,西区剧院(West End Theatre)特指由伦敦剧院协会(The Society of London Theatre)管理、拥有或使用的49个剧院。这49个剧院除金融城的巴比肯中心、南岸的国家剧院和老维克剧院、市政公园的露天剧院以及南华克亚(Southwark)的莎士比亚环球剧院等少数剧院以外,大多数集中在夏夫茨伯里和黑马克两个街区。方圆虽不足1平方英里,却在商业和娱乐业高度发达的市中心形成了一个剧院区,这一剧院区也称为西区(West End)。伦敦共有剧院约100个,剧院区就集中了40多个,它当之无愧地成为英国戏剧界的代称。在如此有限的区域内集中如此之多的剧院,在世界上只有纽约的百老汇可与之相比。

伦敦西区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做是英国戏剧的发展历史。16世纪末,英国出现了第一家露天剧院。在此之前,戏班子只能在街头巷尾和酒吧中流动演出。16、17世纪是英国戏剧的黄金时期,莎士比亚创作了大量深入人心的作品,戏剧开始由寻找观众变为在固定场所演出,来吸引观众。由于王宫、教堂等重要建筑都集中在伦敦西部地区,英国的早期剧场也就集中在了市中心一带,奠定了西区的基础。此后,经过历次的瘟疫、大火和战争,西区的剧院不断地改建、增加,逐渐形成今日的规模。20世纪初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西区剧院迎来了最后一次大发展时期。虽然后来又经历了二战的炮火,但今日的西区基本保持了30年代的格局。

西区的剧院大多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规模从400多观众席至2000多观众席不等,上演的剧目从音乐剧、话剧、歌剧、芭蕾舞和现代舞到木偶剧、儿童剧应有尽有。近50个剧院中以自负盈亏的商业剧院为主,只有皇家歌剧院、英格兰国家歌剧院、皇家剧场、皇家国家剧院和皇家莎士比亚剧院享受政府资助。这5个剧院在西区占有很大的分量。它们规模较大,在国际上享有显赫的声誉,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从艺术上来讲,由于它们能够获得政府资助,也有能力上演一些具有探索性、艺术价值更高的作品,而这样的作品是那些商业剧院不敢轻易尝试的。很多剧目往往是在国家资助剧院首演,取得成功后再转入商业剧院。例如音乐剧《悲惨世界》和话剧《侦探到访》就是首先由皇家莎士比亚剧院和国家剧院推出,随后转入商业性质的宫殿剧院和盖里克剧院。对于商业剧院来说,生存是首要问题。它们相对规模较小,多上演热门的音乐剧和话剧,有时会花重金聘请好莱坞名演员以吸引观众。近年来,音乐剧和话剧的小成本制作趋势见涨。商业剧院的另一大特色是有些剧目在一些固定的剧院常年上演,如音乐剧《猫》和《歌剧院的幽灵》分别已不间断地上演了24年和19年,话剧《捕鼠器》、《黑衣女人》和《侦探到访》分别连续上演了52年、14年和10年。这些剧目已经成为西区的经典剧目,成为西区的象征。

英国戏剧演出业对世界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西区对于英国戏剧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更是毋庸置疑的。尤为重要的是,时至今日,伦敦西区作为一个演出产业中心和娱乐中心,在英国经济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成为带动伦敦经济发展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1999年,西区共有44家剧院营业,年演出17089场(平均每家剧场年演出388场),推出265个新剧目,吸引观众1193万余人次,票房收入2.67亿多英镑,仅构成西区经济效益最基本的部分。以伦敦剧院协会1998年所作的调查为例,1997年西区的票房收入为2.46亿英镑,而观众各种与看戏相关的消费如用餐、住宿、交通和购买节目单、纪念品等总计为4.33亿英镑,西区为政府上缴各种税款2亿英镑。作为一项产业本身,西区的剧院每年也有大量的支出,如维修剧院、投资新剧目等,因此,对于英国的经济来说,西区剧院本身也是一个大消费体。1997年,西区剧院的消费为2.82亿英镑,也就是说,1997年西区对英国经济的直接消费贡献为观众消费和剧院消费的总和——7.15亿英镑。根据经济学规律,每1英镑的直接消费可以带来0.5英镑的其他消费,换言之,西区对英国经济的消费贡献为10.75亿英镑。

作为一项文化产业,西区还是一个出口创汇大户,其主要外汇收入来自海外游客和出口剧目。根据伦敦旅游局的统计,剧院是游客游览伦敦的一项重要内容。1997年,观众在西区消费达到6.79亿英镑,其中海外游客消费就有2.26亿英镑,占了近1/3。每年还有大量的西区剧目在海外上演,1997年出口剧目创汇5000万英镑。与英国其他一些新兴的、发展迅速的产业相比,西区的创汇能力令人吃惊。

下表是西区与一些产业1997年外汇收支情况对比(单位:百万英镑):

img1

需要指出的是,影视、广告等产业遍布全国,而西区却只集中在伦敦有限的区域内,其外汇收入相当于影视业的1/3,贸易顺差同广告业和咨询业基本相同,由此可见西区戏剧演出产业巨大的创汇能力。

西区演出产业在为英国创造大量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带来了可观的就业市场。据统计,大约有2.7万人就职在与西区剧院直接相关的行业中,如剧院演职人员、售票代理人员和道具服装制作等行业,占整个伦敦文化娱乐业从业人数的12%;还有1.4万余人就职在与剧院相关的行业,如戏剧出版业、唱片销售业等。更多的人则因西区的繁荣而受益,如餐饮、旅店、交通等行业。

与票价低廉的电影和普及到户的电视相比,戏剧的观众要相对固定一些。据统计,西区剧院的观众,无论是英国人还是海外游客都以中上等收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群为主,多为管理阶层人士。音乐剧的观众主要是外地游客,而严肃话剧、歌剧和芭蕾舞等则以伦敦本地、将观看演出作为经常性消费项目的人群为主;34岁以下的年轻观众偏爱喜剧、悬念剧,35岁至55岁的观众喜爱经典话剧和音乐剧,55岁以上的观众则更喜欢话剧、歌剧和芭蕾;年长一些的观众比年轻人更经常到西区观看演出,在每年平均到西区观看演出6次以上的观众中,55岁以上的人占47%,2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34%。不同口味的观众在西区都能找到自己中意的节目,而西区的魅力和优势正在于它在有限的空间内为观众提供了多样的选择,以集体的优势吸引了庞大的观众群,产生连锁效应。西区的繁华程度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数字说明,如1997年西区剧院共售票11466248张,也就是说平均每天晚上有近3万人来到这不到1平方英里的区域内观看演出。如果这些人全部乘坐出租汽车,每车4人的话,那就需要7350辆出租车。根据调查,这些人中有70%会在外用餐,15%会在旅馆住宿,如果每桌4人,每个房间2人的话,那就需要5000多张餐桌和2000多个房间。可以说,如果西区的剧院不是以今天这种相互依存的形式存在的话,也就不会产生如此可观的经济力量,出现一个几百个座位的小剧院年复一年天天上演同一个剧目仍然可以维持生存的情况了。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数字虽是六七年前统计的,但与今日英国文化产业的状况相差并不大。据伦敦剧院协会的最新统计,2004年,伦敦西区剧院的收入达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的最高峰,售票总数近1200万张,与1999年的数字基本一致。而近年来,除了2001年因“9·11”事件的影响观众人数下降了14%以外,西区的年平均观众数皆接近1200万人次。从中可以看出,伦敦西区演出已经成为一项稳定发展的产业。(3)

三、英国演出产品经典案例剖析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捕鼠器》是世界上连续上演时间最长的话剧,也是各种舞台表演艺术中连续上演时间最长的剧目。自1952年在伦敦大使剧院首演以来,每晚一场,逢周四和周六加演下午场,不间断地上演了50多年。

相关链接 经典话剧《捕鼠器》简介

《捕鼠器》的剧本创作于1947年,最初只是一个为庆祝玛丽王后八十大寿而编排的半个小时的广播短剧,在BBC播出。后来,阿加莎·克里斯蒂将其扩充成两个小时的舞台剧,在英格兰中北部巡演一个多月,并于1952年11月在伦敦西区正式上演。当时,克里斯蒂预计该剧最多上演半年。但著名演员理查·阿登伯罗的加盟使该剧更加光彩,一晚演出谢幕曾达7次之多,也使上演时间超出了克里斯蒂的预计。两年后,阿登伯罗离开了剧院,观众数量随之下降,在剧院考虑结束该剧的演出并开始洽谈新的剧目时,奇迹出现了:演出即将结束的消息一经传出,观众蜂拥而至,争相观赏。于是,演出得以继续并由此长演不衰。即使1974年3月,该剧转演至圣·马丁剧院,也未影响搬家当晚的如常演出。该剧的从不间断上演,使其成为世界上连续上演时间最长的剧目,并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多年来,该剧更换导演20位、演员321位(全剧共8个角色),替补演员156位,历经11位美国总统、10位英国首相,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在44个国家上演,观众约1000万人次。而大卫·拉文和南茜·西布鲁克也因在该剧中分别长达11年和15年的连续演出,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捕鼠器》甚至还有自己的一群“追星族”,每逢更换演员,他们都来捧场,还组织了《捕鼠器》俱乐部。

伦敦西区是英国演出产业的中心,也是世界著名的戏剧中心。全伦敦共有剧院100多家,此地便集中了40多家,常年演出各种音乐剧和话剧,竞争十分激烈。为了提高票房,许多剧院不惜花费巨资聘请好莱坞大牌明星,争相推出热门剧目。然而,在激烈的竞争中,一夜间被迫停演的事情也屡见不鲜。在这种情况下,一部作品能够长演不衰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在演出产业中,一台音乐剧长演不衰并不少见。如韦伯的《猫》和《歌剧院的幽灵》等,均在伦敦西区、百老汇等地的剧院不间断地上演。然而,作为既无歌又无舞、也无宏大布景和悦耳音乐、吸引观众因素相对简单的话剧而言,能不间断上演54年却十分难得。在伦敦西区,除《捕鼠器》外,还有两部话剧也保持着骄人的纪录。一部是斯蒂芬·马拉泰特导演的《黑衣女人》,1989年6月起在幸福剧院上演至今达17年;另一部是斯蒂芬·达特利导演的《侦探到访》,1992年在国家剧院首演,1995年起在盖里克剧院上演至2002年,达8年之久。是什么使得这些剧目能够长演不衰,在激烈的演出产业竞争中获得成功呢?纵观这三部作品,我们可以看出它们的一些共同特点。

首先,在内容上靠悬念取胜。三部戏均属传统话剧,每出戏开幕即设置一个悬念,观众被这个悬念牢牢牵引,欲罢不能,直至真相大白。剧情紧张,线索清晰,激发了各个年龄、各个阶层人人都有的好奇心。而传统意义上的“悬念—真相大白”式的作品,无论是小说、影视还是戏剧作品,都最能迎合广大读者或观众的口味。在《捕鼠器》中,悬念是“谁是凶手?”;在《侦探到访》中,悬念是“谁应该对女孩的死负责?”;而在《黑衣女人》中,则是“神秘的黑衣女人到底是谁?”。有意思的是,所有观看《捕鼠器》者都会被请求不要泄露剧情和谜底,而观众和媒体均十分乐于参与这个游戏。

其次,作者知名度高,作品艺术性强,老少皆宜。

阿加莎·克里斯蒂是世界著名侦探小说家,据196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调查,她是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英国作家,就连莎士比亚也屈居第二。据悉,世界上每7秒钟就有一本她的作品出售,至今已达20亿本。《捕鼠器》亦堪称精品,其情节扣人心弦,结构紧凑,对白机智幽默,具有典型的英国风格,是一家老少共度一个愉快夜晚的不错选择。

另外两部作品也是英国话剧的经典。《侦探到访》的作者普莱斯特利是英国现代著名剧作家,其作品批判英国现代社会的种种不公正,具有极强的社会改革意识,对于二战后的英国社会变革和工党上台执政具有推动作用。《侦探到访》是其代表作之一,虽然故事背景是上个世纪初,但其表达的对种种社会弊端和人性弱点的谴责和对新的美好社会的向往,却跨越了时间、国别和不同的社会制度,至今仍有积极的社会政治意义。该剧首演于1945年的莫斯科,后来曾多次被搬上舞台。现在伦敦演出的是1992年的版本,获得过多项戏剧大奖。普莱斯特利的作品被收入英国统一课程,《侦探到访》受到小学戏剧教师的青睐,盖里克剧院主要面向学生的下午场,常在年初就被预订一空。《黑衣女人》改编自苏珊·希尔的悬疑小说。该剧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成功地利用最简洁的手段制造了最神秘恐怖的气氛。它所上演的幸福剧院是西区最小的剧院之一,该剧舞台布景简单空荡,全剧只有3个演员,道具只有一个藤箱,藤箱时而代表旅行时乘坐的马车,时而又变为桌子,颇有些中国京剧的神韵。该剧营造的气氛使观众深感震撼,高明的构思使它享有“如何制作戏剧的范本”之美誉,成为学习戏剧的学生的必修剧目。

再者,这三部戏的成本都很低廉。首先,三部戏所在的剧院都属于中小型剧场:幸福剧院有432个座位,圣·马丁剧院550个,盖里克剧院690个。其次,这三部戏的布景非常简单:《捕鼠器》只有一个固定的客厅场景,而《黑衣女人》则根本没有布景,只有《侦探到访》的布景相对复杂一些,但也没有场景的转换。再次,这三部戏角色简单,没有大牌演员,花费低廉。《黑衣女人》只有3个角色,《侦探到访》6个,《捕鼠器》8个。在这三部戏的历史上,只有当年《捕鼠器》中的阿登伯罗是大牌演员,但也是唯一的一个。以后的演出虽也有著名演员,但他们出演时大多都还名不见经传。伦敦西区的许多剧院为吸引观众,不惜重金聘请大牌演员甚至好莱坞明星,被巨额的明星费用拖得苦不堪言,而这三部戏却无须为此烦恼。《侦探到访》每晚平均上座率约50%,但剧院却能保持盈利,演员费用低廉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由于这三部戏都有着较长的历史,名声在外,其历史本身也是吸引观众的一个重要因素,省去了许多宣传费用。演员同剧院签约一般半年至一年,经过一至三星期的彩排便可演出,无须新闻发布,无须制作广告宣传演员的更换。(4)

在长期的演出历史中,几部戏都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观众群。成千上万的海外游客,特别是美国游客将观看《捕鼠器》列为与参观大笨钟(5)和议会大厦并列的旅游项目,而对其他两部戏来说,学生则是最主要的观众群。

在世界戏剧演出产业中心之一的伦敦西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上述三部戏不靠明星效应,不依赖哗众取宠的广告宣传和花哨的演出技巧,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屹立不倒,凭借的是其自身的艺术魅力。它们成功的经验对于今天日益繁荣的国内演出市场来说,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作用。首先,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门类之一,演出作品必须靠内容取胜。其次,背景豪华的所谓“大制作”并不一定就能取得良好的市场回报。目前,我国各文化产业门类中普遍存在一种盲目追求大牌演员、豪华场景、大投资的观念和操作误区。一些刚刚起步的演出产业,更是依靠所谓强大的“明星阵容”勉强支撑场面。《捕鼠器》等英国经典演出产品的成功说明,没有强大明星阵容的演出产品照样可以成功。再次,打造品牌对于演出产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