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视媒介消费趋势

电视媒介消费趋势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八节 电视媒介消费趋势进入21世纪以来,电视媒介的生产空前地高涨,随着科技的进步,其生产的组织方式也发生了变化。[32]当前和未来,电视消费正在呈现一些趋势。这在消费者来说,是分众化消费;对生产者来说,是频道化生产。数字化消费,是人们对数字电视的消费。[35]五、楼宇电视消费指人们在楼宇、车站等公共场所的电视消费。六、手机电视消费指在手机上收看电视节目。

第八节 电视媒介消费趋势

进入21世纪以来,电视媒介的生产空前地高涨,随着科技的进步,其生产的组织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节目辛迪加出现。一些专门制作节目的国际辛迪加出现,以播出权出售节目输出部门。甚至个人作为自由节目制作人,可以制作节目。在美国,出现了一个人是一个电视台的情况,其节目可以随时发射到有关台网。

频道经营出现。由于制播分离,传统意义的电视台概念发生了变化,电视台更多了播出与经营,频道经营、节目经营的功能正在显现。[32]

当前和未来,电视消费正在呈现一些趋势。

一、类型化消费

类型化,即观众按照自己不同的社会价值、文化品位、生活态度和习惯行为,对适合自己这些特征生产出来的不同类型节目进行消费。这在消费者来说,是分众化消费;对生产者来说,是频道化生产。

“类型是制作人与观众达成的某种共识。观众知道自己要了解什么内容。事实上,部分的愉悦在于,知道类型的要求是什么,了解在类型框架下该节目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想弄清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因此,观众会抱着肥皂剧类型所赋予的各种期待去观看肥皂剧,并从这些期待得以实现的方式中获得快感。”[33]

对于媒介生产者而言,就是频道化经营。美国有线频道有20多个频道,除新闻、影视、娱乐频道,还有专门的野生动物、旅游、喜剧、儿童、公共事务、科学探索、天气预报、食品烹饪、户外活动、科幻片、游戏、历史、知识等频道。法国可收看的专业化频道达到了100多个,电影频道中还分家庭影院频道、喜剧电影频道、文化电影频道、动作电影频道等等,体育频道中分经典体育频道、足球频道、赛车频道、体育新闻频道等等。

有人甚至断言,电视节目的最终发展趋势是,没有台只有频道,甚至没有频道只有节目。那么到节目的时代,就是人们定购电视的时代了。

二、网络化消费

网络电视,是电视节目在网络上的消费。

2002年,上海东方宽频公司与中国电信互联星空合作,为网络用户提供新闻、体育、娱乐、电视剧等10多套电视节目的网上直播、点播和下载服务,2005年用户达到250多万户。2005年8月中央电视台开办了CCTV网络电视(tv.cctv.com)新闻频道和娱乐频道。

三、数字化消费

数字化电视消费,是在有线电视的基础上,使用高清数字电视,增加机顶盒后可使电视实现数字化播放。

所谓高清数字电视,是指采用全新的高清晰显示技术制作、传播和接收电视节目信号。目前国内收看电视,仍是用基于显像管技术的传统电视接受模拟信号。

数字化消费,是人们对数字电视(DTV)的消费。真正的数字化是在电视生产、传输到接收全流程中的信号处理数字化。它不仅仅是画质的高清晰,关键是人们通俗说的“三台合一”(即电视台、电讯公司、网站在同一平台之上互动互享),电视上从此可以浏览网页,可以即时通讯,可以网上游戏,可以视频点播、远程医疗、电子银行或网上购物等等,具有多种功能。并有DVD的影像及AC-3型立体音响效果。

目前数字电视进展最快的美国,计划2006年实现电视广播的全数字化。2003年全美DTV电视台达到1000余家,用户达到500万户。英国2004年数字电视普及率达到60%,仅新闻集团的用户就达到了726万户。

国内从2001年起制定了先有线、后直播卫星、再地面三步走的DTV策略,计划从2005-2015年全面实现有线电视数字化。2002年首次在上海开通,第二年底在全国就有了20多万用户。2004年102万户。有线DTV只须在入户时多买一个机顶盒,就能将接收到的DTV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收看。四种机顶盒中,其中DA机顶盒具有DTV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作用;CA机顶盒,用于加密节目的收费观看;IP机顶盒,则是电视机与互联网的连接作用;DBS机顶盒,为接收直播卫星节目之用。

菲德勒描述了2010年交互式电视家庭的情景:一个高分辨率、挂在卧室墙上的数字式电视屏幕——具有多种叫醒程序;拥有荧屏导视系统;个人电视代理器可以选择、创造出一个个人频道;同时在屏幕上开几个不同的窗口,同时观看三四个频道;交互讨论正在进行的自行车大赛,调阅比赛表和路线图;进行远程学习,听取全息模型讲演;等等。这无疑是非常诱人的景像。[34]

四、移动影院消费

这里指在汽车、轮船等运动状态下的电视消费。目前的车载电视,基本上是一种录像光碟消费,大多还没有实现可接收电视信号的功能。

移动DVD的消费在中国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它给汽车族们提供了全新的视听享受。

欧洲的DVB标准电视可以在飞驰的车船中收看电视,可称之为移动电视。香港路讯通公司2003年在全港2600部客运车辆上安装车载电视,仅播送娱乐节目每天就有超过200多万人次的消费者。2005年8月成都市在16条公交线路上开播了移动数字电视,每天可以播出14个小时的节目。AC尼尔森调查显示, 72%的乘客喜欢这一多媒体服务。[35]

五、楼宇电视消费

指人们在楼宇、车站等公共场所的电视消费。

楼宇电视发展不过3年,就培育出10亿元的广告市场。聚众和分众传媒2005年合并。

六、手机电视消费

指在手机上收看电视节目。2005年上海首次试播手机电视节目。随后在全国开通手机电视业务,当年用户达到40万,其中中国移动用户30多万,中国联通用户10多万。

【注释】

[1]蒂埃里·茹斯等编:《电光幻影100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89页。

[2]程予诚:《新媒介科技论》,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页。

[3]铃鹿叶子:《2006年海外传媒产业发展报告》,引自崔保国主编:《2006: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56页。

[4]郭镇之:《中国电视史》,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13页、59页。

[5]吴冰沁:《新兴贵族:中国电视》,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43-244页。

[6]《2004年中国电视栏目成长报告》,引自CMA《华语传媒参考》,2004年9月13日刊,第8页。

[7]崔保国主编:《2006: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11-412页。

[8]张海潮:《眼球为王》,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19页。

[9]阿伯克龙比:《电视与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2-46页。

[10]莫利:《英国家庭收视行为的家庭关系框架》,引自迪金森等编《受众研究读本》,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第254、262页。

[11]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85、387页。

[12]埃里克·麦克卢汉等编:《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3页。

[13]埃里克·麦克卢汉等编:《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72页。

[14]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91页。

[15]阿什德:《传播生态学》,华夏出版社2003版,第165页。

[16]拉斯德威尔:《引爆流行》,中信出版社2002年版,第81页。

[17]菲斯克:《电视文化》,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9页。

[18]阿伯克龙比:《电视与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9页。

[19]冯建三:《开或关,这是个问题》,《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10期,第25页。

[20]菲斯克:《电视文化》,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2页、169页。

[21]莫利·塞弗:《电视憎恨复杂?》,引自《南方人物周刊》,2005年3期。

[22]多米尼克:《大众传播动力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88页。

[23]波兹曼:《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4-115页。

[24]张海潮:《眼球为王》,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5-8页。

[25]格雷柯:《媒体与娱乐产业》,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10页。

[26]格雷柯:《媒体与娱乐产业》,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10页。

[27]田隽主编:《中国主流消费市场研究报告》,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年版,第186页。

[28]张海潮:《眼球为王》,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29]贾米森和坎贝尔:《影响力的互动》,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183页。

[30]支庭荣、邱一江主编:《外国新闻传播史》,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6页。

[31]张海潮:《眼球为王》,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10页。

[32]吴飞:《大众传媒经济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8页。

[33]阿伯克龙比:《电视与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2页。

[34]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165-168页。

[35]卢泰宏主编:《营销在中国(2002-2003)》,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年版,第24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