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辽宁省“十一五”期间经济结构调整重大问题研究

辽宁省“十一五”期间经济结构调整重大问题研究

时间:2022-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十一五”期间,适逢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更需要以结构变迁来启动和支撑经济总量扩张。通过对经济结构调整重大问题的前瞻性研究,规划和提出“十一五”期间辽宁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主要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保障,进而为从根本上解决辽宁面临的结构性矛盾打通道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辽宁产业结构也发生明显改变。
辽宁省“十一五”期间经济结构调整重大问题研究_辽宁省“十一五”发展战略研究

近代各国经验表明,经济总量增长与结构变迁密切联系在一起,产业结构的演变往往成为推动经济总量持续扩张的基础启动因素。“十一五”期间,适逢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更需要以结构变迁来启动和支撑经济总量扩张。通过对经济结构调整重大问题的前瞻性研究,规划和提出“十一五”期间辽宁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主要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保障,进而为从根本上解决辽宁面临的结构性矛盾打通道路。

一、辽宁产业结构的演进与变迁

(一)辽宁产业结构的基本状况

1.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九五”以来,辽宁经济始终保持较快发展,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4669.1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6002.5亿元,年均递增8.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由503.4亿元增加到615.8亿元,年均递增6.9%;第二产业增加值由2344.4亿元增加到2898.9亿元,年均递增7.3%;第三产业增加值由1821.2亿元增加到2487.9亿元,年均递增11.0%。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辽宁产业结构也发生明显改变。辽宁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由2000年的10.8∶50.2∶39转变为2003年的10.3∶48.3∶41.4。

2003年,辽宁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4%,农林牧渔总产值由2000年的967.4亿元增加到1215亿元,年均递增7.4%,其中种植业产值由409.8亿元增加到497.3亿元,年均递增6.7%;林业产值由19.7亿元增加到38.4亿元,年均递增24.9%;畜牧业产值由206亿元增加到422亿元,年均递增11.5%;渔业产值由90.2亿元增加到224亿元,年均递增7.6%。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对农林牧渔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5.3%、7.6%、47.6%、17.8%。

2003年,辽宁全部工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2114.9亿元增加到2556.8亿元,年均增长10%,两大基地相关行业完成辽宁工业总产值的80.1%,工业增加值的74.0%,利润总额的78.6%。其中:石化行业总产值由1369亿元增加到1784.7亿元,年均递增9.2%;增加值由368.4亿元增加到455.5亿元,年均递增7.3%;利润总额由75.9亿元增加到93.8亿元,年均递增7.3%;石化行业占辽宁工业产值比重由32.2%下降到29.2%;占辽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30.9%下降到26.5%;占辽宁工业利润总额的比重由43.1%下降到39.8%。冶金行业总产值由642.5亿元增加到1121.2亿元,年均递增20.4%;增加值由169.2亿元增加到317.6亿元,年均递增23.4%;利润总额由10.4亿元增加到38.7亿元,年均递增55.0%;冶金工业占辽宁工业产值比重由15.1%提高到18.3%;占辽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14.2%提高到18.5%,占辽宁工业利润总额的比重由5.9%提高到16.4%。装备制造业产值由1083.7亿元增加到1728.8亿元,年均递增16.8%;增加值由272.9亿元增加到425.1亿元,年均递增15.9%;利润总额由40.4亿元增加到46.7亿元,年均递增5.0%;装备制造业占辽宁工业总值的比重由25.5%提高到28.3%;占辽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2.9%提高到24.8%;利润占辽宁工业利润总额的比重由22.9%下降到19.8%。

“十五”以来,辽宁第三产业增加值在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39.0%提高到2003年的41.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0%。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增加值由大到小依次为: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803.2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495.7亿元,社会服务业386.1亿元,房地产业188.5亿元,教育、文艺及广播电影电视业157.4亿元,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151.0亿元,金融保险业145.4亿元,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89.5亿元,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41.4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20.1亿元,地质勘探业、水利管理业9.7亿元。从各行业在第三产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看,目前大体可以分成三个梯次水平,即第一梯次为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在第三产业增加值中约占1/3;第二梯次为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和社会服务业,这两个行业增加值之和约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3;第三梯次为除以上三个行业之外的其他各行业,其增加值的总和约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3。

2.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国的比重有所下降

从全国来看,2003年,辽宁以占全国1.5%的国土面积、3.2%的人口、3.2%的耕地面积实现了4.1%的农林牧渔总产值、3.5%的粮食产量,4.4%的肉蛋奶产量,8.2%的水产品产量。同占有的农业资源相比,辽宁对全国农业的贡献率处于中间偏上水平。按人均主要农产品计算,在某些品种上辽宁位居全国前列。

2003年,辽宁生产原油1332万吨,位居全国第四位,天然气产量位居全国第七位,原油加工量以及柴油、石蜡沥青丙烯生产均居全国首位,石化工业实现销售收入占全国的9%,居全国第3位;辽宁的钢和热轧板、镀锌板产量均居全国第2位;装备制造业则集中了一批关系国家综合竞争实力,可以体现我国产业形象的主导产品。如:战斗机、军用和民用船舶、机车、组合机床和数控机床、大型电站设备、冷冻冷藏成套设备等。辽宁造船产量居全国第2位;内燃机、变压器、工业锅炉均居第3位;微型计算机居第4位;组合机床和数控机床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30%和10%;工业机器人、医疗用CT机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也分别达到1/3和1/4。此外,沈阳的中华牌轿车,是全国目前唯一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高档轿车,大型鼓风机、变压器及列车轨道梁数控加工线,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在全国31个省份中,辽宁生产总值由2000年占5.2%下降为2003年的5.1%,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国的份额由3.4%、5.2%和6.1%变化为3.6%、4.6%和6.7%。从位次变化看,辽宁生产总值2000年居第7位,2003年降至第8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保持在第13位,第二产业增加值由第7位降至第8位,第三产业增加值保持在第6位。素以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而闻名的辽宁,目前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在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89.63%,居31省份中的第8位。

经济总量在全国比重的下降以及所居位次的后移,说明在辽宁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一些省份正以更快的速度推进经济发展,国内正在形成一批经济大省,其在全国经济增长中的份额逐步攀升。

3.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从总体上看,国有经济与集体经济在辽宁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但是其主体地位并未从根本上动摇。2003年全省工业总产值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总产值58%强。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筑业和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企业中,国有与集体经济资产分别占其全行业的28%、43%和44%。

从所有制经济的总体构成看,非公有制经济近年来蓬勃发展,已经成为支撑全省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2003年,全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725亿元,比上年增长15.9%,高于全省GDP增长幅度6.3个百分点,占全省经济总量达到45%。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私营个体经济和其他经济的增速分别高出全省平均增速10.3个百分点和18.5个百分点,显示出旺盛的投资力。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中,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及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成分比例达到了30.7%,其中,私营工业企业占8%。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和股份制工业企业旺盛的发展活力,支撑了辽宁工业的发展,大大地推进了辽宁工业化进程。

随着经济的市场化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混合所有制经济已经成为当前各类所有制经济中成长最快、最具活力的一种经济形式。2003年,在规模以上工业、建筑业和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中,股份制企业个数比重分别为20.2%、35.2%和29.2%。规模以上工业中,股份制企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达53.6%,职工人数占全部职工总数的36.2%;建筑业中,股份制企业资产、从业人数的比重分别为43%、44%;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中,股份制企业资产、从业人数的比重分别为39.7%、38%。

凭借沿海、沿边优势,辽宁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1999—2003年,全省累计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额达到172亿美元多,2003年达到55.6亿美元,第一次突破了50亿美元大关。外商直接投资已经成为支撑辽宁经济增长、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从外商直接投资行业分布来看,制造业领域占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63.2%,其次是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以及农林牧渔业。

4.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2003年,辽宁14个市创造生产总值合计为6560.1亿元,其中大连、沈阳分别占24.9%和24.4%,鞍山占12.1%,盘锦占5.2%,其余10个市所占比重均低于5%;14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合计649.9亿元,其中大连占20.9%,沈阳和锦州分别占13.1%和11.1%,其余11个市均低于10%;14市第二产业增加值合计3239.8亿元,其中大连、沈阳分别占24.2%和23.4%,鞍山占13.5%,其余11市均不足10%;14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合计2670.4亿元,其中,沈阳、大连两市分别占28.5%和26.8%,鞍山占11.6%,其余11市均不足5%。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看,大连、盘锦、沈阳、鞍山4个市在2万元以上,大连最高,为29206元;本溪、抚顺、营口3市在1万—2万元之间;其余各市均低于1万元,朝阳市最低,为3568元。

(二)辽宁产业结构的基本特点与走势

1.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加强

在改革开放20年的时间里,辽宁农业实现了由短缺型向自给型的历史跨越,粮食供需总量平衡,主要副食品自给有余,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其中较高的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为农业发展及结构调整提供了较为强劲的外部动力,对于设施农业、产业带、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以及优势农产品产区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牵动作用。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打造出农业快速发展的核心支撑力,以玉米为主的农作物种植结构,为畜牧业提供了丰富的饲料资源,促进了畜牧业快速增长;丰富的海洋资源,强大的远洋捕捞能力,优越的海洋养殖条件,为渔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证。雄厚的科技实力和丰富的生产经验,为传统优势产品再上新台阶提供了支持和保证,作为全国重要水果产区,辽南的樱桃、鞍山的南果梨、辽西的枣、辽东的板栗等特色产品产区已经形成。大棚温室生产在蔬菜生产中已经占较大比重。

2.两大基地的地位已经确立

2003年,辽宁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2556.8亿元,占全国的比重4.8%。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两大基地支撑辽宁工业,完成全省工业总产值的80.1%,工业增加值的74.0%,利润总额的78.6%。其中石化行业总产值、增加值、利润分别占辽宁工业的29.2%、26.5%和39.8%;冶金行业总产值、增加值、利润总额分别占辽宁工业的18.3%、18.5%和16.4%;装备制造业产值、增加值、利润总额分别占辽宁工业的28.3%、24.8% 和19.8%。

3.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辽宁已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生物工程与制药五大领域为重点的高新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发展格局,涌现出以东软集团、沈阳都市通、大连海辉等一批规模不断扩大的高成长的高新技术骨干企业。在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群中,数控机床、数字化医疗设备、稀土发光材料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在业界名列前茅,机器人和燃料电池制造技术在全国领先。辽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03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407.3亿元(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比1999年增长1.83倍,年均增长29.7%,高于GDP增速20个百分点;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由1999年的3.5%提高到6.8%;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15.4%提高到23.1%,高新技术产业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7.2%,拉动工业经济增长7.6个百分点。软件产业作为新兴产业之一,近年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特别是“十五”以来,辽宁软件产业更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年均增速超过38%。2003年软件产业实现增加值47.3亿元,从事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的企业达到600多家,软件开发人员两万余人,对日软件出口额居全国第1位。

4.外资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十五”前三年,辽宁实际利用外资126.1亿美元,等于前20年的总和。全省利用外资一年一大步,其中2001年实际利用外资31.1亿美元,2002年实际利用外资39.2亿美元,2003年实际利用外资55.8亿美元。三年分别增加5.6亿、8.1亿和16.6亿美元,分别增长22%、25.9%和42.6%。增长速度仅次于浙江和福建省,排第3位,三年增长总量在全国排第4位。辽宁利用外资的特点是:以大项目为主体,投资额5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从数量到金额都增长较快;外商独资企业比重上升,合资企业比重下降;外商投资领域日益广泛,民营经济利用外资步伐加快;大连利用外资居各市之首,沈阳增速最快。

5.第三产业成为容纳就业的主渠道

辽宁的就业结构中,历来是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高于第三产业,这一状况一直维持到1999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分别为32.7%、33.0%和34.3%。经过几年的发展,特别是“十五”开局以来,第三产业连续三年以超过11%的速度快速增长,就业格局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2003年,辽宁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为分别为34.7%、28.2%和37.1%,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总数比1998年减少115.9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则增加了133.1万人,真正成为容纳社会就业的主渠道。

6.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取得明显成效

宁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主要采取如下措施。一是股票出让交易,使国有股减持。在国家的统一安排下,从1995年开始,先后选择了135户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试点,53户改为国有独资公司,51户改为有限责任公司,24户改为股份有限公司。从1998年开始,在试点基础上,对全省大中型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431户企业中有272户实现了改制,其中,改为独资公司的59户,改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有213户。从2000年开始,按照规范现代公司制度的要求,选择100户企业重点推进,从六个方面进行规范,使现代企业制度工作进一步深化。在国有大中型企业推进现代企业制度改造的同时,地方国有中小企业也有相当一部分完成了股份化改造。到2003年末,全省累计在国内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65户企业,发行股票67只,募集资金276.3亿元;其中,国有工业企业上市35户,发行股票39只,募集资金近200亿元。二是产权直接出售。辽宁在全国是较早对国有企业产权实行流动性改革的省份。不仅由政府出资在全国较早建立了产权交易市场,而且直接出面组织了国有中小企业的产权出售。到目前为止,辽宁中小企业改制完成8502户,占总数的94.7%。其中,实现了产权出售的有2923户,占34.4%。三是破产处置,关门走人。截止到2003年底,辽宁利用破产通道使国有资本从竞争性行业退出的企业户数达到了1043家,核销呆坏账231.2亿元,盘活资产163亿元,每年减少亏损近百亿元。四是不良资产的剥离托管。辽宁从这项改革举措中受益匪浅,截至2002年底,国家推荐辽宁42户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债转股,金额为375亿元。

(三)辽宁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成因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整体产业发育不足。按照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产业发展具有相应的次序,只有在相对基础的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形成一定的积累,更高级的产业形式才会逐步发展壮大。辽宁的工业化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以特殊的跨越方式实现的,尽管实力雄厚,但工业门类并不齐全,工业体系尚不完备,重化工业背后缺乏轻工业的产业支撑,尽管辽宁的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但城市功能单一,对人口的集聚作用发挥不充分,产业缺失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以解决,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育不足,特别是一些依企而建、依企而兴的城市,企业与城市功能严重混同,产业发育极为缓慢,城市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2)产业内部结构失衡。第一产业生产规模普遍较小,现代技术应用水平较低,产业基础薄弱,围绕农林牧渔各业生产与服务的食品加工产业体系远未形成,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第二产业素质偏低,工业企业整体经济效益不佳,企业组织规模总体偏小,缺乏专业化的生产协作体系。工业增长呈现无就业增长模式,生产集中度低,企业组织化程度低,经营机制落后,技术创新能力弱。第三产业仍以传统的为居民生活服务业为主,为生产服务的相关行业发育迟缓,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刚刚起步,容纳就业水平低,对国民经济牵动作用发挥不足。

(3)所有制结构调整步伐缓慢。辽宁国有企业几乎遍布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相当一部分分布在竞争性行业,不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产品生产框架尚未形成,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任务繁重。从企业组织形式看,国有企业以非公司制独资企业为主,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数量少、比重低。在民营经济发展中,对民营经济及其发展的历史地位、社会功效等的认识与宣传,也只停留在能够解决现时就业与国家增收的表层上,而与之发展相适应或必要的社会观念、意识形态的更新与培育,却显得苍白、乏力与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营经济快速发展。而在操作层面,行业准入限制重重、融资渠道不畅、社会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产权交易市场不规范,繁杂的政府审批程序等,都成为阻碍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的障碍。同时,民营经济整体规模狭小、分布分散、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尚未形成、产权结构不合理、管理与技术水平较低、缺乏高素质的人才等现象仍然存在,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4)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矛盾突出。在城乡关系问题上,忽视原有的城市基础,盲目发展小城镇,城市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牵动作用发挥得不理想,既阻碍了城市本身的发展,也对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一定的阻碍。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中,过多强调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对一些社会问题解决得不够及时,社会事业、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经济增长不够协调。在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处理中,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快速增长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对资源的无节制性开采和低效率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对辽西北生态环境恶劣的地区仍采取赶超战略,生态环境的改善没有提到议事日程。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现象日益突出,区域经济合力作用尚未完全形成。

2.产业结构不合理的主要成因

(1)发展思路不明确。辽宁是全国的重工业基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呈现出“三老两差”(技术老化、设备老化、产品老化,竞争能力差、经济效益差)的局面。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伊始,走的是一条以企业技术改革为主的道路。“六五”“七五”十年技术改造投资519亿元,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40.4%,占同期全国技术改造投资总额的9.4%,居全国各省之首。当时曾提出要用三至五年时间对所有的企业进行一轮改造。由于技术改造投资与需求差距甚大,技术改造的起点低,83.7%的技术改造投资用于以扩大原有产品的生产能力为主,因此,技术改造的效果并不理想;又由于国有企业的体制机制没有改革,因此技术改造的作用也难以发挥。技术改造虽然挽救了一批企业,延缓了老工业基地衰退的进程,但没能从根本上解决辽宁老工业基地老化落后的状态,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发达国家掀起了新技术革命浪潮,上海、广东、江苏等沿海省市,乘势而上,产业的发展转向电子信息业。但辽宁对新技术革命的反应不灵敏,直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提出“两高一深”的发展方针,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搞好产品的精深加工。然而从这一方针的提出到贯彻实施又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表现为对高新技术特别是对电子产业的发展投入少,扶持的政策力度也不够。由于受非物质生产劳动不创造新价值的观念影响,忽视了第三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已经习惯的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中,促进经济发展就必须上大项目,搞大工程,对于规模小、组织散的第三产业不屑一顾,从主导思想上就淡化了第三产业。在政策层面,税收政策、信贷政策和其他相关政策偏重于鼓励投资而不是鼓励消费的倾向仍然存在。辽宁在发展战略上的左右摇摆不定、思路不明是造成产业结构不合理的一个重要原因。

(2)产权制度改革滞后。结构调整包括存量结构调整和增量调整方式,而且这两种调整方式是同时存在的,在结构调整中,往往根据不同的需要,采取存量—增量调整和增量—存量调整的方式。

过去,辽宁以国有经济为主,这种国有产权制度对存量结构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是产业存量结构状况体现了国家(政府)发展战略。辽宁在“一五”期间就建成了全国最早的重化工业基地和军事工业基地。这一时期产业存量结构状况就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体现。二是造成存量结构刚性化。存量结构刚性化是已投入到各个不同产业的资源存量难以在产业间流动以及已形成生产能力的生产要素难以再配置的一种产业结构状态。存量结构刚性化使得产业结构调整更多地依靠增量调整进行,造成生产能力闲置,降低资源配置效率,阻碍产业结构升级。

“十五”以来,辽宁采取“关、停、并、转”等强制性措施进行存量结构调整,三年共对256户资不抵债、资源枯竭、扭亏无望的劣势国有企业实施了关闭破产,涉及核呆121.1亿元,盘活资产53亿元,年减少亏损14亿元。尽管如此,由于缺乏有效的生产要素流动机制,结构刚性化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国有产权制度导致行政行业壁垒和地方保护主义,使产业结构严重失调,表现为:一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软预算约束”,使国有企业具有无限扩张的“投资饥渴症”,产权制度的具体所有者即地方政府实际上也有追求产业发展的趋势。由于国家资金实力有限,国家的战略计划往往是重点发展某些产业,从而使已经得到投资的产业(企业)继续扩大投资,没有发展的却不能投资,最终出现某些产业发展过快,而某些产业发展过慢的状况。二是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国有企业是单一的国家所有,产权结构封闭。由于国家的资金有限,难以扩大企业规模,造成大企业不大,小企业过多的产业组织状况。而且由于企业不能退出,仅能依靠强制性措施,而这些措施所付出的代价往往比这些措施实施所取得的收益要高。

(3)行政垄断尚未完全打破。在经济转型时期,行政干预甚至行政垄断直接影响某些行业的健康发展。这种状况在第三产业表现尤其突出。由于行政管理色彩重,行业准入限制多,人为抑制了某些行业的发展,使部分潜力难以实现。一些行业通过限制进入等垄断措施,以质次价高的服务获取高额利润。服务业垄断包括行业垄断和所有制垄断。行业垄断集中表现在金融业、保险证券业、电讯业、铁路和航空运输、教育、卫生、文化、信息媒体,这些行业还基本处于垄断经营、管制经营、限制经营的状态,由此形成的服务供给不能满足日益丰富的社会需求。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保险种类少、服务差,电讯和运输价格偏高,非义务教育限制多等众多不合理现象就是供给不适应需求的集中反映。所有制垄断集中表现为国有服务企业和事业单位主宰某些服务行业和服务领域。由于已经习惯计划经济体制下追求对资源可支配能力的传统行为模式,加之各种通过“搭便车”“寻租”行为而形成的既得利益群体的人为阻挠,以上两者的改革步伐和改革效果并不理想,改革动力不足,阻力较大。行政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后勤服务内部化问题依然存在,直接影响对第三产业的社会需求,尽管这种影响只是表面的,其规模也不是很大,但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影响是深层次的,其最大危害在于将服务产业福利化,忽视成本,不追求经济效益,对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

(4)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技术创新可以提高整个产业结构的技术含量,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和加速某些传统产业的衰退直至淘汰某些产业,从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但是,目前辽宁的技术创新制度安排和产业组织结构从一定程度上都限制了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辽宁的绝大多数行业处于过度竞争,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缺乏创新的资金,缺乏在产业中占主导且技术开发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从而使技术创新处于低水平状态。过度竞争的根源在于过度投资,这种过度投资主要发生在国有经济当中。一方面国有企业存在过度投资的可能性,在现行金融体制下,与其他所有制企业相比国有企业更容易获得投资所需的资金。另一方面国有企业也存在着过度投资的必然性,市场经济是靠利益驱动,由于国有企业的分配机制决定了国有企业的经营者无法通过正规渠道取得同规模其他类型企业经营者相同的回报,因此选择“在职消费”作为补偿,而在职消费数额的多少往往与企业规模的大小、投资规模大小正相关,这就助长了经营者扩大投资的意愿。现行的国有企业体制使得经营者缺乏利润动机,而更多的是投资动机。由于技术水平低,企业利润率低,技术创新缺乏资金,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2000年辽宁R&D经费总支出占当年GDP的比重为0.89%,2003年为1.38%,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开发费用占产品销售收入0.6%,而国际上公认只有研发费用支出占销售收入的5%以上时,企业才有活力和竞争力。

(5)第三产业发展缺乏扩张空间。城市化是第三产业发展的需求基础,第三产业发展的规模和结构,取决城市化水平和城市规模结构。辽宁第三产业总量规模长期偏小,与城市化路径选择不无关联。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倡导农业剩余劳动力在本乡本土的“就地转移”,由于东南沿海乡镇企业的发展以及小城镇建设步伐较快,走出一条以农村工业化带动农村城市化的道路。这种以“城镇化”代替“城市化”所取得的成功,使许多人误以为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道路,提出依托乡镇企业,大力发展小城镇。辽宁不顾原有的城市基础,盲目以城镇化建设代替推进城市化,使城市化进程大大延缓。事实上,浙江、广东等省份已经发现,由于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的分散,在资源配置上出现了极大的浪费,经济效益低下,尤其是小城镇的辐射能力有限,不能起到资源集聚的最佳效果,企业发展受到极大的约束,对第三产业发展起到不利的影响。大量事实证明,第三产业的规模与城市规模呈正相关。第三产业中许多行业的规模经济特性相当显著,尤其是那些资本密集、技术密集行业的发展,往往是和城市规模联在一起的。乡镇企业一般布局比较分散,这样的农村工业化并没有带来相应的人口集中,使第三产业发展受到了很大局限。近年来有关省份已经开始采取措施,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

二、“十一五”辽宁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重点和主要任务

(一)“十一五”辽宁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

1.经济结构调整的总体目标

经济结构调整的总体目标是,以市场为导向,按照“五个统筹”要求,巩固加强第一产业,重点提升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二、三产业比重,逐步形成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以“两大基地,三大产业”为重点,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具有较高竞争力的产业结构;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形成城乡经济良性互动的城乡结构;以沿海经济带、沈大经济区为经济发展重点,辽西北、辽东地区等为生态建设重点,形成各地区各有侧重,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互相促进,竞相发展的区域结构;继续实行国有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及从竞争性领域逐步退出,努力促进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促进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与合理,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实现低代价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进步,实现科学发展。

2.经济结构调整的具体目标

2010年实现生产总值13200亿元,年均增长12%,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7.6∶42.4∶50。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年均增长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600亿元,年均增长1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600亿元,年均增长15%。

第一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在稳定种植业基础上,大力发展畜牧业和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品种结构,搞好区域布局,改进生产方式,逐步形成比较合理的增长机制,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农业的稳步协调发展。到2010年,辽宁农业在全国位次争取前移1—2位,农林牧渔总产值达到2100亿元,年均增长8.5%,农林牧渔结构调整为32∶3.5∶37∶20.5。种植业实现产值650亿元,年均增长4%,林业实现产值75亿元,年均增长9.5%;畜牧业实现产值780亿元,年均增长10%;渔业实现产值430亿元,年均增长10%。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500万吨左右;蔬菜和水果产量分别达到2800万吨和310万吨,年均分别增长4%;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460、255、57万吨,年均分别增长7%、6%、8%;水产品总量达到450万吨,人工养殖比重达到6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00元。

第二产业结构调整目标。重点围绕现代装备制造业和重要原材料工业两大基地建设,积极进行技术改造,努力促进产业升级,实现结构优化。到2010年工业总产值实现12995亿元,年均增长13%左右,形成以现代装备制造业和重要原材料工业两大基地为主体,高新技术产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达到1200亿元,原材料工业增加值达到15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达到1500亿元。继续实施大公司和企业集团战略,形成一批拥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发展一批具有“专、精、特、新”优势的中小企业集群,形成大企业少而精,中小企业多而灵活的企业组织结构。装备制造业的设计技术、制造工艺、产品技术水平,原材料工业综合技术水平达到全国一流水平和当代国际先进水平。提高产品层次,发展高附加值产品,提高产品竞争力,巩固传统优势产品,培植一批发展潜力巨大的高科技产品。力争到2010年,科技进步对工业经济的贡献率达到35%以上,新产品产值率达到25%以上,企业R&D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4%,辽宁的标志性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第三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到201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6600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0%,年均递增15%左右,其中为居民生活服务业总量占第三产业45%,为生产服务各行业在第三产业中占40%,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领域改革基本结束,相关产业逐步形成。

所有制结构调整目标。以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为核心,以“三个有利于”为衡量标准,调整、完善辽宁经济所有制结构,适应新形势下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完成辽宁国有经济布局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一阶段:力争在2007年前,基本完成辽宁国有经济布局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任务;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初步实现国有资本的适度调整、集中;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实施非公有制经济数量倍增计划;加大对外对内开放力度,完善创业与发展环境和动态环境监察监管机制;建立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和运行机制。第二阶段:在“十一五”期末即2010年,全面完成辽宁国有经济布局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任务,实现市场主体的投资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格局;除国际、国家级需要的战略产业外,省级国有资本实现全面流动;非公有制经济实现质的飞跃。

(二)“十一五”辽宁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十一五”期间,辽宁经济结构调整最主要的重点就是继续抓好“两大基地,三大产业”,继续贯彻执行“工业强省”方略,大力发展工业、服务业。三次产业的内部结构调整也要各有侧重点,形成整体优势,实现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1.第一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农林牧渔四业中重点发展畜牧业、水产业,提高畜牧业和水产业的比重。种植业结构调整要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推动二元种植结构向三元种植结构推进,通过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产品质量等努力提高经济效益。扩大经济作物、蔬菜、水果等效益较高的品种种植面积,并努力提高产量。畜牧业要在继续推广适于小规模或家庭养殖品种基础上,鼓励扩大养殖规模,提高规模养殖比重。水产业要继续大力发展海水和淡水养殖,提高优良品种比例。林业要重点放在改善生态环境,在这一条件下努力发展林下产业及林产品加工业,提高经济效益。

进一步完善点、线、面规划格局,优化农业产业区域布局。继续建设完善“五大优势农产品产区”,形成各自的产业产品优势。即:沿海发达地区重点发展“两水一牧”,即水产、水果和畜牧业;中部主要建成设施农业和精品农业基地;辽东地区重点搞好天然林保护,发展林果药材经济;辽西干旱地区重点发展林、草经济和畜牧业;辽北地区建成粮牧综合利用基地。继续推进产业带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带头作用。要着力实施“三线百园”工程,规划和建设沈大、山四和大丹三条绿色高效农业产业带。继续实施100个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坚持一园一品,各具特色,充分发挥现代农业园区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集聚的优势,实现集约化经营,并使之成为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区。

以“两水一牧一菜”为重点,优化农业品种结构。辽宁农业已经形成七大主导产业,即粮食、蔬菜、水果、畜牧、水产、林木、特产,都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要在此基础上以“两水一牧一菜”为重点,实现优势产业优先发展。品种结构调整是农业结构调整中的重要内容,品种调整重点要与产业重点一致,即重点发展水果、水产品、畜牧业和蔬菜相关高效益品种,积极引进、研究、推广。

积极推广先进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促进农业生产高级化。对于先进的生产方式,如设施农业、工厂化生产,微灌、渗灌等节水灌溉,先进耕作技术、科学施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与农业生产的结合,高产优质品种等积极推广应用。积极推进生产的组织方式向适应市场经济条件变革,培育企业和协会组织按市场规律来组织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能力。

以抓好百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重点,提高农产品加工比重。辽宁省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提出把农产品加工业列为重点抓的三大产业之一,农产品加工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争取2010年农产品综合加工率达到55%以上,精深加工率达到30%以上。加强农产品加工原料基地建设,为加工业提供稳定充足优质的原料。

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切实体现科学发展观。辽宁生态环境状况非常严峻,要重点搞好生态建设,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增加植树、种草面积,改善环境。辽西北地区不要过分强调经济开发,应以生态建设为首要任务,开发促增长次之,以保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对农业资源进行保护,做到综合利用,严格控制工业及农业自身污染,鼓励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农业。

2.第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第二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在工业。按照省委九届六次全会的要求,集中力量重点建设现代装备制造业和重要原材料工业两大基地,积极发展轻工业,壮大农产品加工业。

(1)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建设我国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

发展我省装备制造业的战略目标,是要从建立、完善有利于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提高加工制造整体水平的生产组织入手,提高装备工业的产品开发和配套、集成能力,使装备制造业成为调整第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推动力。

第一、加速发展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保持国内领先地位。汽车工业要发挥规模经济效益,一方面积极引进国际著名汽车厂家来辽宁投资设厂,利用规模经济扩大存量资产;另一方面要克服辽宁汽车行业“多、小、散”的局面,以资产为纽带,加快引导企业联合重组,支持重点企业做大做强,迅速形成产业规模。提高研发和创新能力,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基地。船舶工业要以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船舶生产基地为目标,重点发展超大型油轮、大型多功能化学品船、超大型集装箱船、海上作业平台、大型滚装船等高附加值船舶,实现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为主向技术密集型为主的转变。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业要重点发展高速客运列车、重载货运交流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及柴油机、电气化铁路所需专用配套器材。航空工业在巩固军工优势基础上,大力发展民用航空,尤其是在我国有着巨大市场潜力的客机行业。

第二、大力发展基础设备与成套装备制造业,提高自主开发能力、配套能力和一体化水平。机床行业要支持骨干企业,重点发展高速数控车床,提高智能化水平,在建立专业化配套加工体系的过程中,通过引进国外直接投资和技术来提高产品质量,完善品种。通用机械行业要围绕国内大型工程,重点发展大型石化离心压缩机组、往复式压缩机和配套化工流程泵、阀门等产品,以及大型火电机组辅机成套设备、超临界机组用泵、制冷设备等,主导产品的技术水平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电工电器行业要重点发展输变电成套设备和燃气轮机。重型矿山设备行业要通过消化吸收引进技术,重点开发200吨以上大型转炉、2000立方米以上高炉、薄板坯连铸连轧、冷轧宽带钢连轧、450平方米烧结机等大型冶金成套设备。环保设备行业要重点发展城镇污水处理和工业废水治理设备,燃煤电厂脱硫、脱硝设备,汽车尾气净化及污染治理设备,城市垃圾资源化处理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收集、分选、预处理及焚烧设备,环境保护在线监测仪器等设备,建成具有先进技术的国内环保设备研发和制造基地。仪器仪表行业要重点发展胶印机、传感器、智能化仪表和系统集成的测控仪表设备以及在线检测设备等。基础件行业要重点发展高速、高精度、高可靠性的轴承及直线导轨等系列产品。机器人及自动化成套装备产业要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水下机器人、特殊用途机器人及自动化成套装备,加快工业机器人及成套设备产业化项目的实施,提高产业化规模。

第三、巩固和壮大军事装备制造业,构筑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重点发展以新型潜水器、军用舰艇、新一代航空器和航空发动机为代表的重大军事装备和高机动性、高自动化、高抗干扰能力的现代高科技军事装备。军工企业要坚持走“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道路,积极发展与军工产品关联度高的民用产品。

(2)做大做强石化、冶金、建材等优势产业,建设我国重要的精品原材料工业基地

对我省原材料工业的发展要彻底摒弃传统思维模式,实现扩大再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依靠科技进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我们绝不能再走出大力挣小钱、以资源换市场、以环境换发展的老路。

第一、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石化生产基地。石化工业重点发展原油加工、乙烯、合成材料和有机原料,促进原油加工、乙烯生产向集约化、大型化、基地化发展。原油加工要立足两头在外,实现大进大出。乙烯、合成材料、有机原料要坚持装置大型化、产品系列化、结构均衡化、技术独特化的原则,搞好延伸加工和深加工,实现进口替代。发挥沿海交通优势,使我省的石化工业逐步向沿海集中。精细化工和橡塑制品重点发展精细化工,延长产业链,重点发展涂料、染料、农药、催化剂、油田专用化学品等产品以及新领域产品,形成一批优势企业群。

第二、建设精品钢材生产基地。我省钢铁企业的发展要加大改革力度,积极引进外资和民间资本,尽快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快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以优势企业为主体,以资产为纽带,进行资源整合,培育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加强企业自主开发能力。针对我省铁矿资源先天不足的状况,省里利用资金、政策等手段支持我省钢铁企业到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开发铁矿资源。在条件具备时,应用现代物流观念在港口建设废钢物流中心,这对降低生产、流通和运输企业成本,提高钢铁企业技术经济指标和控制环境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建设以化学建材为重点的新型建材基地。重点发展PVC型材、铝型材、新型墙体材料、防水材料、装修和装饰材料、自发光材料等新型建材产品,增加花色品种,提高配套能力,促进建材工业结构调整。支持大连实德、营口盼盼、辽阳忠旺、沈阳远大等企业发展钢、铝、塑、玻璃等复合型、节能环保型建材,建成世界最大的PVC型材生产基地。坚持以发展促调整的原则,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优化水泥工业结构。推动玻璃深加工产品向配套化、系列化方向发展。

(3)大力发展轻工产业

对我省轻工产业的发展要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即以追求轻重工业合适的比例为目标转向到提高轻工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上来。要充分发挥石化、钢铁、机械加工等传统重化工业优势,延长产业链,大力发展塑料制品、金属制品以及建材业,尽快在我省形成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轻工产品的产业集群;依托农业资源,发展农产品深加工。轻工企业要克服“小、散、乱”的特点,加大企业重组的力度,集中技术力量和优质资产建立核心企业,加快技术开发和对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努力承接国外轻工产业转移。力争形成东北亚轻工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

3.第三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十一五”时期,辽宁第三产业的发展应该是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共同进步的时期,服务领域不断扩大,服务质量日益提高,服务手段逐步走向现代化,这是历史的必然,是市场经济规律使然。结合辽宁实际,为促进第三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在制定产业政策中应特别注重如下领域。

社会服务业。由于社会服务业涉及面广,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这些服务的需求不仅是量的增加更有质的提升。近年来,辽宁社会服务业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已经步入快速成长期,并且仍具广阔的增长空间,因此必须大力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就业优先的原则,不断完善服务设施,拓宽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功能,健全服务组织,壮大服务产业。

房地产业。按照辽宁目前人均GDP水平,正进入住房消费持续发展期。房地产业的发展,应坚持积极促进、适时调控的原则,防止和避免过热或泡沫现象的产生。在市场体系建设上,既要完善和规范增量住房交易市场,也要注重发展存量住房交易市场,扩大存量交易规模;既要进一步规范住房买卖市场,也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提供住房抵押、典当、赠与等市场交易手段;既要注重市场交易管理体系的建设与改革,更要注重交易服务业务、服务品种的发展,形成存量住房交易与增量住房交易、住房买卖和住房租赁协调发展的,抵押、典当、赠与等住房价值实现方式同时并存的住房市场体系,满足多种不同住房交易需要,保障市场整体功能的充分发挥。同时,优化流通环节,加快商品房流转;强化土地供应管理,制定科学而严格的供地政策;运用金融税收杠杆,引导房地产生产和消费理性发展。

现代物流业。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要加强政策引导,提高宏观调控水平,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提倡国内外物流企业合资合作,鼓励物流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积极培育组织物流企业的行业协会,由行业协会进行规划和组织协调,形成若干个大的物流企业集团,成为真正的拳头企业,以抗衡国际竞争。在资源利用方面,应鼓励对现有资源的整合和改造,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引入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在业务剥离和流程再造中向专业化、社会化物流转化。在运营模式上,要引导生产和流通企业的自营物流向社会化、专业化物流转变,扶持第三方物流发展。在空间布局上,紧紧围绕消费需求的变化和产业发展的趋势,充分利用现有物流资源并适当发展新的公共物流区,构筑低成本、高效率、结构合理的物流体系。同时,加强现代物流业的专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采取专业培养、在职培训等多种形式,造就一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旅游业。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动力产业,能够极大地带动相关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中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特点,并且拉动作用持久稳定,对扩大居民就业、带动相对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改善国民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世界旅游组织和世界旅游理事会等国际权威组织预测,中国将在未来十至二十年内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旅游国家。辽宁旅游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优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在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的环境背景下,辽宁与国际国内的联系日益紧密,历史文化旅游、自然风光旅游、休闲娱乐旅游,尤其是商务旅游的市场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都市文化产业。辽宁历来是我国的文化大省、体育大省,基础雄厚,人才济济,随着辽宁中部城市群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不断推进,沈阳大连两市发展都市文化产业前景广阔,对于提升辽宁第三产业的整体素质意义重大。发展都市型文化产业,核心是加快文化、体育等相关领域的改革步伐,及早实现事业与产业的分离,加快市场化步伐,按照区域经济特点,结合历史文化资源、文化人才资源状况,确定产业发展方向。要尊重文化规律和文化经济规律,积极扶持都市文化产业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投资结构,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

数字内容产业。数字内容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包括所有内容和服务的生产、经营和销售,以及支持数字内容产业服务的技术生产、设计、经营和销售。数字内容产业具有附加值高、关联度高、成长性高等特征。信息经济时代,随着精神消费的比重增加,文化艺术进入新经济,越来越显现以信息和服务业带动制造业的趋势。技术的进步使服务的生产与消费相互分离成为可能,这种分离使服务业产生历史性变革,它意味着在一个地区生产的服务可以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为全球提供消费,其经济潜能十分巨大,数字内容产业正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因此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信息文化水平以及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内容产业较其他产业能起到更大的经济波及效果,同时可加深世界各国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使本国文化在国际上得到尊重,有利于提高国家的形象。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有大量的受众,网络设施条件日益改善;辽宁文化教育事业发达,计算机软件人才众多、实力强大,完全有能力在数字内容产业开辟出经济增长的新领域。目前的关键是提高认识,整合资源,网罗人才,及早建立数字内容产业基地,以抢占先机,确立优势地位。

(三)“十一五”辽宁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

1.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优化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十一五”要进一步促进三次产业结构更加合理,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实现科学发展。辽宁现在已发展到工业化后期,在这个关键时期,要紧紧抓住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性机遇,快速提升工业水平,大力发展服务业,实现经济社会整体提升一个层次。

坚持工业强省方略。充分发挥辽宁的工业优势,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辽宁经济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任务。辽宁的突出特点是工业比重大,工业进程走在全国前列。尽管改革开放以后,辽宁老工业基地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暴露出较多问题,但工业仍然是全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具有较为明显的比较优势。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按照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积极调整工业结构,更好地发挥工业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引进先进技术,用三五十年时间来完成发达国家用二三百年完成的产业升级,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坚持产业协调发展方略。在强调重点发展工业的同时,要注意全面推进农业、工业、服务业的结构调整,实现全面提高。要继续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大力加强各项农业基础保障,依靠制度创新建立新型农业政策体系、新型农业生产组织体系,进一步推进农业市场化进程,依靠技术创新、品种优化,提高农业效益,确保粮食安全,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实现辽宁农业质的提高。大力发展服务业,做大做强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为人民生产生活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协调发展。

深化体制改革,注重机制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完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企业的主观能动性,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调节为主和宏观调控相结合的产业结构调整新机制。

2.优化生产力布局,促进生产力向优势产业、优势区域集中,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1)集中力量抓好“两大基地、三大产业”,形成产业优势。“两大基地”既是辽宁的基础也是辽宁的优势。辽宁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工业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形成新的优势。“两大基地”新一轮调整的点在“现代”和“重要”上,即装备制造业强调“现代”,重点抓升级改造,提高产品档次,形成高竞争力。原材料工业强调“重要”,重点集中在发展石化、钢铁、建材等优势产业,推动原材料工业集约化、高级化,发展精深加工。“三大产业”是辽宁经济的新增长点,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促进三次产业的平衡发展,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搞好产业区域布局,发挥最佳效益。重点建设沿海经济带,促进产业向沿海转移。由于经济国际化加快,进出口贸易加强,沿海经济带的优势越来越明显。这种转移对于提升经济效率具有重大意义。国内矿产资源短缺现象已经初现,铁矿石、石油等重要原材料对进口依赖增强,钢铁、化工等重化工业向沿海转移将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建设沿海经济带,要围绕各港口建设,大力发展临港经济。把沿海经济带建成辽宁,甚至整个东北及内蒙的产业集中带、服务中心。

增强沈阳、大连辐射力,提升沈大经济带为沈大经济区。抓住大连建设东北亚航运中心的契机,以沈阳、大连为两极,拓展沈大经济带范围,组建沈大经济区。大连作为出海口和桥头堡,沈阳作为腹地、全省经济、商业、文化中心,要进一步加强互动,重在提供服务和平台,提高辐射力,形成要素集聚效应,带动周边城市共同发展。沈大经济区要成为中国第四增长极中的经济热点、东北亚地区的经济热点。

顺应产业向优势地区集中的趋势,调整落后地区发展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协调发展,并不是强求各地区经济平衡,落后地区就要加速发展,而是实现各地区互相支撑,互为补充,形成布局合理的区域经济新格局,达到整体发展的目的。辽西北、辽东地区要根据各自特点,改变工作重点,适度调低经济增长目标,把重点放在改善生态环境上,为全省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要在保障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实现最佳经济增长,决不能牺牲环境作为发展代价。要重点支持这些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生活条件。在全省经济工作指导思想上,也要改变重点强调经济增长的做法,体现“以人为本”,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一个重要方面,努力改善人民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3.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打破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

辽宁的城市化进程大大滞后于工业化进程,要通过提高城市的吸纳能力,解除种种限制,积极创造农民进城的条件,努力降低农村人口比重,使城乡结构逐步趋向合理化。继续做大城市规模,努力提升城市功能,大力发展服务业,增加就业,改革现行户籍管理制度,积极提高城市人口比重,促进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要突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民营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福利,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民生活质量,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经济良性互动。增加对农林牧渔业科技及相关领域投资,努力实现由“以农补工”向“反哺农业”的重大转变。在教育、文化、卫生、计划生育等公共服务方面,增加对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统筹城乡发展。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辽宁老工业基地要振兴,基础设施要先行。交通、电力、水利都要进一步提高和完善。继续推进高等级公路建设,不断拓展高等级公路网。到2010年,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村村通柏油路。加快建设现代化港口,把大连港建设成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2010年全省港口建设实现4亿吨以上吞吐能力、1000万箱以上集装箱。加强铁路、民航的线路改造、机场建设等,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全方位的交通保障。加快电力等能源工程建设,加强与省外电网合作,建设和扩建核电站、绥中电厂等,提供充足的能源保证。建设大伙房输水工程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解决辽宁用水问题。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加快农村道路、用水、用电及通讯等公共设施建设,弥补农村基础建设投资的历史欠账,改善农民生活和生产贸易条件。

5.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监督,努力控制污染。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污染排放量为目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逐渐关闭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企业,发展节能、降耗的产业。加大城市环境治理力度,推进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解决辽河污染问题。鼓励发展绿色农业,解决农村污染。加强使用后产品的再生利用,延长加工链,实现资源的最大使用率。加强环境法治,严格控制污染。以继续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为重点,努力扩大绿化面积,控制水土流失。改善辽宁生态环境,要把重点放在辽西北地区,加大对辽西北环境整治的投入,努力解决这一地区沙漠侵蚀和植被恢复问题。加强防风林建设,稳固辽宁的绿色屏障。紧密结合本地特产资源如大枣、杏、酸性梨等的开发,实施辽西丘陵山区的水土流失治理及植被恢复工程,确保在生态建设的同时,形成特色产业,使百姓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6.调整所有制结构,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落实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以产权改革为突破口,通过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实现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格局。

(1)继续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搞好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股票转让、产权出售、破产关门,剥离不良资产等办法,继续进行国有产权结构调整。国有产权结构调整要在法律允许范围内灵活操作,不能搞一刀切,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要坚持一企一议,合理处理国家、经营者、职工三者利益。完善资本流通的法制建设,规范产权流动,为国企改制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强对国有资本退出竞争性行业必要性的认识,制定具有辽宁省特点的国有资本退出的可操作性规划,分期分批逐步推进。

(2)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今后,民营经济将左右辽宁全省经济的发展速度。发展民营经济重在环境建设。首先,要通过优化政务环境、改善信用环境、健全市场环境等措施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以及法律法规没有禁止的其他行业,在市场准入、信贷、税费、投融资等方面切实创造平等竞争的条件。其次,创新思路,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全面提高民营经济的竞争力,培植民营经济新的增长点,在大力发展服务型企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培育科技型、外向型企业,增强民营经济发展活力。通过加快园区建设步伐,增强园区对民营经济的吸纳力;坚定不移地招商引资,发挥大项目对民营经济的带动力;积极实施产业对接,加快民营企业承接国外产业梯度转移的步伐。第三,扶大做强,通过培植龙头企业、组建集团公司和成立行业协会等措施,全面促进民营企业上规模上水平,增强民营经济市场竞争力,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

三、“十一五”辽宁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开拓进取,积极推进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建立起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经济增长机制;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坚持市场导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化进程,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高产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推动辽宁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经过“十一五”的努力,形成技术先进、结构合理的产业结构,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基地,基本实现工业化,为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观念创新和体制创新的原则

大力促进观念创新和体制创新,加快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营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培育和建立结构调整的内在机制,促进新的经济增长机制的形成。

2.坚持存量优化和增量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一方面,以产权改革为突破口,搞活现有存量资产,通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培育企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在发挥传统优势的同时,增创新优势,积极发展电子信息等高技术产业,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努力拓展新的经济增长领域。

3.坚持全面对外开放的原则

密切关注世界经济形势变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注重发挥辽宁的比较优势。既立足于国内需求又大力开拓国际市场,既充分利用好国内资金又有效利用外资,既依靠和开发省内人力资源又借助和引进省外和国外智力。提高引进外资质量,引导外资进入高技术产业和利用外资对辽宁传统产业的改造与投资辽西北地区相结合,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相结合,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增强辽宁产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4.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

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改组改造第二产业,全面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三次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确立先导行业适度较快增长,保持中间投资品行业的长期较快增长,加快基础行业的增长,促进重化工业的协调发展。加速农村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互动、协调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重点开发沿海经济带,发展临港经济,调整和优化沈大工业带的产业结构,依托辽西北、辽东地区的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优势互补、布局合理的区域经济结构。坚持统筹兼顾,实现城乡、区域、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5.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合理开发,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强化生态建设与保护,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推动环境污染预防与治理,改善环境综合质量。产业结构的调整要向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方向发展。大力推进清洁生产,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产业,实现污染治理从末端处置向源头和过程控制的转变。转变高投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改变经济增长过多地依赖投资增长的格局。建设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

6.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扩大就业作为优于经济增长的目标,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居民收入分配格局,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四、辽宁经济结构调整若干重大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一)构建“沈大经济区”,再造区域增长机制,实现“两新”战略目标

与经济全球化并行不悖,经济区域化也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重要趋势之一。通过自由贸易区的构建或双边、多边合作协定的签署,国际间经济区域化如火如荼;通过城市间、省际间的经济技术合作,国内区域化也愈演愈烈,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已经成为国内经济发展的两大热点地区,京津冀地区合作也正跃跃欲试。就一个地区而言,情形也是如此。近年来,辽宁在谋求区域间协调发展方面也进行了不断的尝试和努力,先后也提出“辽东半岛开放区”“沈大带状城市群”“沈大经济带”“辽西北大开发”“辽宁中部城市群”等一系列区域性合作发展概念,但从辽宁各地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的角度看,这一系列区域性发展战略成效并不尽如人意,其区域合作范围、区域内部产业链的衔接、区域协调能力、区域功能的整合等诸多方面存在缺欠。

按照区域经济学理论,凡出现一个一定规模的经济热点地区,必须有1—2个核心大城市作为基础,以其辐射周边腹地的一片中小城市群。事实上,就辽宁现实的城市经济发展与地理位置条件看,具有形成经济增长热点地区绝佳的优势与条件,即“沈大经济区”,而且,这一经济区的构建,近可及东北地区、胶东半岛等周边省区,远可及日本、韩国等东北亚周边国家。辽宁的沈阳、大连两市在全国城市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且两地相距较近,并有被誉为“神州第一路”的沈大高速公路相连,犹如辽宁版图上的一对“姊妹花”,两地间涵盖营口、盘锦、鞍山、辽阳、抚顺、丹东、本溪等7个地级城市,65个区、县,占全省65%,人口占全省66%,2003年经济总量占全省约93%强。

中央振兴东北战略明确提出:经过一段时期坚持不懈的努力,要将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发展成为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特色明显、机制灵活、竞争力强的新型产业基地,使之逐步成为我国经济新的重要增长区域。同时,在这“两新”目标的基础上,战略又明确提出: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现有港口条件和优势,把大连建成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如果再辅之以既有辽宁中部城市群产业优势,可以说,构建“沈大经济区”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因此,在“十一五”规划的区域规划中,应明确提出“沈大经济区”战略构想。按照国际惯例,在营口设立“沈大经济区”合作同盟机构,在平等竞争、互惠互利、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基础上,根据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总体战略要求和新的形势变化,重新定位区域内城市功能,统筹全地区的发展,每个城市建设要突出特色,区域内产业要有所分工,功能要有所分工,突出沈阳、大连双核心城市地位,带动周边城市,优势互补,在集聚优势的前提下,释放更大的辐射功能,形成东北地区的增长极,实现“两新”战略目标。与此同时,将沿海经济带和辽宁西北部开发与“沈大经济区”并举,形成促进全省地区间协调发展的三大区域发展战略体系。

(二)正确认识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的关系,切忌盲目追求经济增长的高速度

辽宁经济增长速度的相对迟缓,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市场规律作用下的必然。对名次的变化应该有一个科学的认识,辽宁目前的状况是市场开放滞后的结果,是暂时的现象。辽宁大型国有企业多,国有资产存量大,调整经济结构所用的时间自然要长。当前的排名更多的是代表过去的发展,不能完全代表未来的发展潜力。经济发展的快慢因时、因地而异,一味追求速度和名次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经济的泡沫,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韩国就是例子。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是公认的、可取的发展模式。保持一定的速度十分必要,但切忌盲目攀比,应坚持科学发展观,注重经济运行的质量,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和人的协调发展。

(三)以新型工业化理念引领“工业立省(市)”战略的实施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以来,“工业强市”“工业立省”的战略又被重新提起。从辽宁经济全局出发,在结构调整的诸多环节中,工业结构的调整是重中之重,这一点不能动摇,工业也确是辽宁优势所在。但不能因此而忽视结构调整的其他方面,老工业基地振兴绝不简单地等同于工业振兴。由于经济全球化和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化发展规律、工业化轨迹已经发生了改变。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充分体现了对现代工业发展一种深刻而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应从更高层次上诠释“工业立省(市)”战略,它不仅仅是简单的量的概念,重要的是体现质的规定性,体现经济的核心竞争力。考虑到日趋扩大的就业人口的压力,考虑到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日趋扩大的对精神生活和生活质量的需求,传统服务业中的餐饮、娱乐、旅游、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医疗、保健、社区服务等等,仍然是结构调整中应当给以重点关注的行业,应当创造条件使之提升档次和水平,同时吸纳更多的人就业。

(四)坚持“两大基地、三大产业”战略方向,加速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

改革开放以来,寻求突破结构性矛盾束缚始终是全省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之一,调整的步伐一直没有停顿,但究其结果,或是效果不甚明显,或是调而未动,没有能够从根本上突破结构瓶颈。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结构调整方向不明确,调整战略摇摆不定,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党中央、国务院从未来全国经济发展总体战略布局出发,立足老工业基地的基础条件和资源优势,在振兴战略中对工业结构、农业发展、第三产业、资源型城市转型、基础设施建设、对外对内开放、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性意见。如此明确的产业发展长期导向,在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突破结构性矛盾可谓指日可待。

根据中央振兴老工业基地总体要求,省委九届六次全会确立了我省建设“两大基地、三大产业”的产业发展战略。这一战略体现了辽宁现阶段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优势、基础条件及客观要求,有助于辽宁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成为“十一五”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辽宁经济结构调整必须坚持的主攻方向。但是,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所确立的“两大基地、三大产业”战略,更多的是立足于现有比较优势而言的,仍是一种静态的概念。近年来,跨国公司不断窥视、试探中国市场,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突飞猛进,西北地区急起直追,对辽宁来说,退则衰,不进则退。因此,应紧紧抓住“十五”末期和“十一五”有利的发展机遇,集中力量,在塑造辽宁竞争优势上下功夫,通过培育核心竞争能力、发挥产业聚集功能、培育开放的创新体系、提升高级生产要素质量等多种手段,真正培育起辽宁老工业基地在几大优势产业上未来的、动态的竞争优势。

(五)沿海经济带和辽西北地区,是辽宁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和难点

沿海经济是世界近代经济发展的发源地。沿海地区在国际贸易当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世界上许多经济发达地区都靠近海岸。发展沿海经济具有见效快、影响大、持续久的特点。2003年,辽宁沿海地区(以市为单位)GDP占全省的49.6%,吸纳外商直接投资占全省的50.49%,经济发展的重点已经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自发地向沿海地区倾斜。此时抓紧制定沿海经济发展规划,不但能够加快发展,而且还能保证发展的健康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辽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在辽宁“三大基地,两大产业”发展目标中,勉强具有优势的是农产品加工业,且只能作为当地的优势产业。面对广阔的市场和激烈的竞争,把当地优势变为地区优势甚至是产业优势十分不易。辽西北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劣,经济基础薄弱,如果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盲目采取赶超战略,不仅会成效甚微,而且将直接影响到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发展。因此,应及早调整发展战略和工作思路,把生态环境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作为辽西北地区政府部分的主要工作目标。辽西北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遵从市场经济规律,科学有序才是正确之路。

(六)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辽宁经济优化升级的指导思想

利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可以快速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的结构升级和产品升级。在发达国家,传统产业已经与电子信息技术充分结合,使生产效率、工艺、质量、收益大幅提高。从辽宁的历史和现有基础看,经济振兴仍然要靠工业起步,工业产品升级要靠信息化带动。面对未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辽宁工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必须坚定不移走国民经济信息化之路,依靠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辽宁高校和科研院所众多,科技力量相对雄厚,发展信息化具有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离不开人才,因此要创造良好的培养人才的条件,重视人才的环境,引入人才的机制,使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七)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促进新型所有制结构的形成

结构调整离不开体制和制度创新,这既是人们的共识,也是辽宁结构调整成败的关键。体制和制度创新的突破口是所有制结构调整,其方向就是构筑混合所有制格局,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是产权,因此,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为重点,促进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全面发展新经济格局的形成,是辽宁“十一五”期间所有制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具体来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关键在于创业与发展环境的营造,以及宏观政策的引导、促进;而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打造,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和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则是重中之重。因此,必须加大国有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力度。作为地区性国有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必须认真解决和弄清一系列关键性问题,如,如何准确理解和贯彻中央的战略意图,区域性国有经济的作用与功能如何定位,如何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监管与运营体制,如何解决国有企业自身的改革问题,等等。

为了实现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到2010年完成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任务,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和有效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的战略目标,“十一五”期间应重点解决和抓好三件大事:一是建立完善的国有资产出资人机制,以解决国有产权的归属,实现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统一部署与规划。同时,作为国有资产管理和政府特设机构,它必须能够体现执政党的执政理念、必须能够代表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必须具备高超的资本运营能力,因此,建立独立于国家行政体制之外、具有严谨的责任制度和奖惩激励制度的管理体制也应是出资人机制的重要内容。二是建立国有资产分类管理体制,实现不同种类国有资产的最佳功效。三是建立以职业经理人为核心的国有资产运营机制。国有资产出资人机构以资本所有者的身份管理监督国有资产,确保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在资产的运营方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的要求,实现以职业经理人为核心的运营机制,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八)构建与开放型经济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加速辽宁经济振兴

二十多年来的成功经验已经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的主要途径。面对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知识经济时代的临近,辽宁产业结构的调整,更需要以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作为推动力量,并努力构建与开放型经济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拓展经济成长的空间。辽宁靠近韩、日,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大连作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具有明显的辐射和带动的作用。“十一五”期间辽宁的产业结构调整,不仅需要数量关系的明显变化,更需要在质量方面大有改进,即,不应当追求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中“大而全”的产业结构,不应当局限于国内市场的需求设定产业发展目标,而应当以资源利用效率的国际比较来确定不同产业的比例关系和发展重点,以参与国际经济循环为立足点,以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为中心。辽宁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继续努力扩大机电产品等资本、技术密集度高的产品出口,以出口商品结构的高级化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同时,积极调整改进利用外资方式,通过强化市场竞争,吸引更多的先进技术向辽宁转移,合理利用来自外部的竞争打破垄断,发挥国际市场的示范效应,重构不同产业之间的相互关联,鼓励企业开展海外投资,在国际经济循环中不断强化辽宁主导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