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辽宁省“十一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分析

辽宁省“十一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分析

时间:2022-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分析“十五”时期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十一五”期间面临的国际、国内发展环境,探寻“十一五”期间辽宁经济社会发展机遇和挑战及未来发展宏观政策,对我们以科学发展观研究辽宁未来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搞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振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五”前三年阜新市利用外资总额超过“九五”期间总和,全市生产总值增长超过20%,居全省第一位。
辽宁省“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分析_辽宁省“十一五”发展战略研究

“十一五”时期,是辽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时期。分析“十五”时期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十一五”期间面临的国际、国内发展环境,探寻“十一五”期间辽宁经济社会发展机遇和挑战及未来发展宏观政策,对我们以科学发展观研究辽宁未来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搞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振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十五”时期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十五”以来,全省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围绕结构调整这个主线,实施科教兴省、对外开放和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推动了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一)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十五”前三年,特别是中央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后,辽宁经济快速增长,GDP年均增长10.2%,2003年全省生产总值6002.5亿元,比上年增长11.5%,人均生产总值14258元,比上年增长10%,预计“十五”期间辽宁GDP年均增长速度将达到10.8%左右,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别增加7.6%、11.2%、11.7%,均高于计划目标,2005年辽宁经济总量将达到7700亿元左右,人均生产总值将达到18400元。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2003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2000年的10.8∶50.2∶39.0调整为10.4∶47.5∶42.1。农业中优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较快,粮食作物与经济及其他作物种植面积比由2000年的78.9∶21.1调整为73.6∶26.4,订单农业、绿色食品比重不断增加;农业产业化快速推进,国家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00多家。装备制造、原材料工业发展加快,增加值分别达到590.4亿元、980.7亿元,比上年增长29%和13.8%,以两大基地、三大产业为核心的老工业基地振兴产业体系基本确立;鞍钢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快速发展,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不断壮大。商贸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稳步增长,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等新兴服务业蓬勃兴起,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3.1%,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三)所有制结构调整进展顺利

以体制改革、机制创新为核心任务的国企改革取得新进展。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积极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造,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2003年,全省年产值五亿元以上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面达到93%,上市企业总数达到58户。国有企业兼并、重组步伐加快。大连钢厂、抚顺特钢、北满特钢组建东北特钢公司;上海汽车并购沈阳通用汽车。目前,全省国有控股工业企业1353户,比1997年减少近七成,但资产总额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70%,销售量比1997年增加近一倍,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明显提高。

民营经济快速发展,2001—2003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14%,预计今年将达到20%,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的50%,增速远高于同期全省GDP增速,从业人员790万人。涌现出大连实德、营口盼盼等一批实力雄厚、跻身全国民营企业500强的企业。

(四)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十五”以来,以水利、交通、能源为代表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城乡面貌发生较大变化。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石佛寺水库等重大水利工程开工建设;沈大高速公路改扩建完成,盘海、丹本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秦沈铁路客运专线投入使用,哈大铁路电气化改造基本完成,沈山、哈大等重要铁路干线完成提速改造,铁路网运输能力和效率大大提高;新建沿海港口泊位12个,新增吞吐能力2852万吨;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成效显著,全省新增发电装机容量94万千瓦,发电装机总容量1617万千瓦。交通运输、能源保障、水资源供给等重要基础设施服务功能不断拓展,对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五)对外开放步伐加快

“十五”以来,辽宁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扩大,初步形成以大连为龙头,沈阳等中部城市群为腹地,丹东、锦州为两翼的对外开放总体格局。外商投资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2001—2003年,外商直接投资年均增长30%,2004年1—8月,又比上年同期增长95.7%,大大高于全国平均增幅。世界500强企业已有100多户落户我省,外商投资向优势产业集中趋势明显,如美国罗宾逊全球物流公司落户大连;宝马与金杯合资合作等。

对外贸易持续增长,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2001—2003年,全省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1.8%,其中出口年均增长10.5%。2003年,机电产品出口59.3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40.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61.5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42%。涌现出西太平洋炼油、沈阳三宝电脑等一批大型出口强势企业。

(六)区域发展态势良好

以沈阳为核心的中部城市群构架逐步形成,区域协作进一步加强。以大连为核心的沿海经济带发展势头迅猛,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正式启动。辽西北开发迈出实质性步伐。以扩大开放、体制创新、市场运作、民营为主的辽西北发展战略取得成效。辽西北五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以上,超过全省两个百分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初见成效,阜新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十五”前三年阜新市利用外资总额超过“九五”期间总和,全市生产总值增长超过20%,居全省第一位。

(七)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生态环境治理力度加大,环境污染加剧趋势得到有效控制。2001—2003年,全省人工造林1453万亩,成活率80%,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26万亩,森林覆盖率31.84%,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0个,自然保护区81个。实施渤海碧海行动计划,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4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8%。2003年,全省COD排放量比上年减少3.9%,氨氮排放量减少11.4%,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0.2%,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八)科教事业蓬勃发展

通过实施多元化科技投入、建设全新科研开发体系、加强省院校合作等活动,科技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增强,高新技术产业高速增长。“十五”前三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增27.2%,一批高新技术和产品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增长最快、带动最大的产业。教育事业蓬勃发展。31所高校进行了校园扩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14.4万人,地方高考录取率达到92%;普通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8.7%,在校生180.8万人,毕业生59.2万人。普通小学招生43.3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7%。

(九)社保和就业成效显著

“十五”以来,全省将社保试点工作作为“一号工程”,大力推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趋于完善;国企下岗职工失业保险并轨工作圆满完成;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由2000年的71.5万人增加到2003年底的159.6万人,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通过实施就业援助、发展第三产业、区域劳务合作等各类拓宽就业渠道手段,三年间,共安置城镇劳动就业285.5万人,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

(十)人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

2003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4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34元,分别增长10.5%和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30.8亿元,年均增长8.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年增0.2%。居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信息、住房购车、休闲旅游等服务性消费支出已经占居民总消费的22%,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

总体看,“十五”计划实施情况较好,但一些长期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仍未彻底解决。

一是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机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相对弱化。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其经济市场化进程密切相关。长期以来,辽宁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深,市场化进程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进展缓慢。2000年辽宁在国内31个省份市场化综合指数排名第10位,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市场化指数排名第15位,无论是投资、还是年度工业产值,政府行政干预企业经营活动的现象时有发生,市场机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相对弱化。

二是国有经济比重过高,缺少相应竞争环境。2002年,在全部工业增加值中,辽宁国有经济比重高达64.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1.5个百分点,一定程度固化了与之相适应的国有经济优先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而高比例的重化工业资金密集产业特征,进入壁垒高,其他所有制形式很难从其产业内部独立地成长起来,直接影响了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三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工业传统产业规模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较小,低水平加工能力过剩和高技术加工能力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仅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13%,对经济增长的总体带动作用不强。第三产业内部,传统服务业比重大,现代物流、信息、房地产、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业总体规模偏小。福利型、事业型服务业所占比重大,产业化、社会化、市场化程度较低。

四是就业和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伴随国企改革不断深化,全省结构性、体制性失业加剧,企业离岗、失业人员激增。2003年全省有下岗职工157.7万人,城镇失业人口7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6.7%。此外,农业现代化产生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与每年20万左右的新生劳动力,使辽宁就业、再就业任务相当艰巨。

五是城乡、经济与社会、资源与环境发展尚不协调。“三农”问题比较突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公共品匮乏,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明显。经济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状况较为普遍。义务教育、基本医疗、预防保健、治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建设还很落后。多年来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全省工业废水、废气排放量仍居全国前列;水土流失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27.7%,荒漠化土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12.5%,辽西地区森林覆盖率仅为15%。

二、“十一五”时期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分析

(一)国际经济社会环境及其发展趋势

1.“十一五”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但我国国际安全环境应值得高度关注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这无疑给我国未来的发展带来更好的国际政治环境。总体来看世界的基本格局和发展方向不会改变,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的基本态势不会改变,因而,中国发展的国际政治环境也不会发生显著变化。但影响和平与发展的各种因素在增加,我国周边地区的不稳定,美国加强对我国战略包围及台湾问题等,使我国国际安全环境正在发生变化,应引起高度重视。

2.世界经济总体走势继续看好,稳定度提高

尽管国际石油价格大幅攀升给世界经济带来一些不利影响,但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形势依然稳定,世界经济对石油价格上涨的承受力明显提高,总体上仍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2005年,世界经济将处于调整期。在此基础上,随着经济结构的全面调整、新兴产业的逐步成长、投资环境的趋向好转,世界经济有可能进入新一轮增长期,为2005年后世界经济由低速增长转向中速增长创造有利条件。

3.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进一步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但南北差距扩大

经济全球化是现代社会生产力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各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贸易、投资、金融领域的更加自由化,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势不可挡。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由于各国经济实力、产业结构和竞争力不同,各国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得到的机遇和面对的挑战与风险极不对称,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相互交织,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处于明显的不利地位。

4.高新技术产业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世界产业分工正在重新调整

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新一轮的产业分工和重组时期,并由垂直分工向网络立体化方向发展。发展中国家为促进产业结构和出口升级,在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的同时,纷纷利用高新技术发展战略,有力地推动了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参与世界分工合作的实力与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在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大调整和与此相应的产业跨国大转移步伐明显加快。

5.区域合作日趋多样化,进一步推动世界经济的多极化

21世纪初,跨区域、洲际间的区域经济组织得到进一步发展,区域经济合作的空间不断扩大,加强各区域之间的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拓展空间和增添活力,回避风险,实现互利共赢的有效途径。各区域经济组织之间的相互联系进一步加强,合作的领域和范围进一步拓展,区域经济组织的集团化发展将在更大范围内推动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加速资本的相互渗透,深化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国际分工,促进区域生产的一体化进程,进而推动全球范围内贸易、投资、金融的自由化和国际化,并继续推动冷战后逐步形成的北美、欧盟、东亚经济圈向世界多极化经济格局发展。

6.国际贸易规模加速扩大,国际贸易结构加快升级

全球贸易活动将更加频繁,各国贸易依存程度加深,世界市场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国际贸易作为世界经济增长重要推动力的作用明显增强。与此同时,产业技术的更新换代推动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升级、产业内贸易加快代替产业间贸易、服务贸易比重继续提高,使国际贸易结构升级步伐加快。

7.经济和制度一体化、规范化程度提高,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的作用将大大加强

国际经济制度的发展将呈现出更加一体化的趋势;国际贸易领域WTO的争端解决机制将逐步完善;全球金融市场的监控与管理、国际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和应急处置系统的建立、国际金融风险的防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救援功能等将日趋强化;国际间的经济协调机制的协调力度将相应加大。

(二)国内经济社会环境及其变化趋势

1.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将贯穿经济发展的始终

“十一五”时期,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重点要从单纯地追求GDP增长,转向人的全面发展上来;从偏重经济增长率,转向更加重视扩大城乡就业、改善城乡结构、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健全公共服务、加强防灾减灾等方面;从关注经济指标,转向更加关注人文的、社会的,以及体现人民生活质量的生态环境指标,大力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发展能力和机会有新的提高,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

从中长期趋势看,一方面经济景气波动以需求不足为起点很可能成为今后的一种常态,另一方面,潜在的通货膨胀因素的积累,主要是财政风险和金融资产风险不容忽视。未来若干年,应进一步培育和扩大国内需求,保持宏观经济总量平衡,防止通货紧缩反弹和通货膨胀重现,以保持我国经济快速稳定健康发展。

3.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产业结构加快调整

消费结构升级主要表现为收入水平较高的城市居民消费结构从温饱型开始向以住、行、通讯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层次升级。消费结构的升级必然推动产业结构的加快调整和升级。消费结构的升级将进一步带动住宅、汽车、城市基础设施、通信、金融服务、医疗保健等产业增长,进而推动装备制造、冶金、化工、石油、电力等工业发展。中国将进入一个适应居民消费升级需要,以市场为基础,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逐步提高,可持续能力比较强的重化工业主导发展阶段,纺织、服装、食品等轻工业对增长的贡献度将趋平缓。

4.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将为我国广泛参与国际合作提供重要机遇

国际贸易已占到全球生产总值的41%,国际间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转移规模空前,国际分工格局已经并将继续发生新的变化,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我国具有劳动力成本低,基础设施条件较好,产业配套能力较强,以及经济、政治、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具备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地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有利条件。只要我们抓住经济全球化趋势带来的机遇,加快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在巩固发展美、欧、日等传统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新兴市场就可以在国际分工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最大限度地获取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利益,从而推动国内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5.市场经济体制将日趋完善

随着归属明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的健全,市场信用制度的逐步完善,可以预期到2010年,一个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政府间接调控的市场体系将最终形成。到那时,中国的国内市场将充分国际化,中国的市场经济规则与国际通行的规则将基本一致,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与世界经济体制的接轨也将基本完成。

6.城市化加快发展,将为我国经济发展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随着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化将成为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近几年,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但也只有40%左右,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城市化进程仍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据估计,2020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0%左右。今后十几年,我国将有两亿以上的人口进入城市。这意味着城市消费群体的迅速扩大,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迅速改变,同时,满足两亿人口进城需要的城市基础设施、住房、公共服务等也将带来十分广阔的市场。

7.国家将进一步强化地区协调发展政策

国家将进一步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综合优势,支持西部地区加快改革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鼓励东部有条件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中央在财政支出、投资立项、吸引外资等政策方面将加大向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的倾斜力度。同时国家也将制定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等国家层次的区域规划,以大城市经济圈为核心的区域发展格局进一步显现。它们的形成将有力促进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并对亚太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在总体向好的同时也会面临一些问题,有的还可能比较突出:资源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力加剧、社会矛盾突出、经济发展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国家经济安全存在隐患。这些情况表明,一旦国际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必将影响国内经济发展,甚至对我国经济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三、“十一五”期间辽宁经济社会发展机遇和挑战

(一)辽宁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本判断和分析

近现代经济发展主要是以工业化为标志,在不同的阶段,经济发展具有不同的特征和任务,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与工业化过程密切相关。正确估计辽宁经济发展所处的工业化阶段,既是科学选择发展战略和制定发展政策的基础,也是合理确定经济发展目标的前提。

1.辽宁经济发展阶段的定位分析

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变化的过程,而经济结构又包括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工业结构等。综合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借鉴钱纳里等人实证研究的多国模式,国际上普遍采用人均GDP、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工业内部结构和城市化程度指标作为判断经济发展阶段的主要依据。

从人均GDP指标看,辽宁处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人均GDP是一国或地区生产率水平的反映,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实现工业化的前提条件,也是判断工业化阶段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指标。2003年辽宁人均GDP为14258元人民币,按现期汇率折1724美元,与钱纳里等对经济发展阶段与人均GDP对应关系对比,目前,辽宁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从产业结构指标看,辽宁已跨越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过程是产业不断重组和升级的过程,也是产业结构变动最迅速的时期。2003年辽宁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0.3∶48.3∶41.4,由于历史原因,辽宁二产比重过高,近年来一直稳定在51%—47%之间,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比重超过40%,与库兹涅茨的GDP与产业分布研究结果对比,单从产业结构变化看,辽宁已跨越工业化中期阶段,正向工业化后期阶段演变。

从劳动力就业结构指标看,辽宁工业化大致相当于20世纪80年代中等收入国家。近年来,随着辽宁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一产就业比重呈明显下降态势,三产比重稳步上升,二产就业比重先升后降。2003年辽宁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为31.2∶38.8∶30,与克拉克的劳动力产业分布研究成果对比,辽宁属于工业化的第四阶段,领先于全国水平,大致相当于20世纪80年代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从工业内部结构看,辽宁处在重化工业主导阶段。从产业发展的规律看,世界各国经济基本是沿着农业—轻工业—重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的轨迹向前发展。从80年代开始,辽宁的霍夫曼比例在0.30—0.48间波动,工业结构的演变趋势基本符合霍夫曼定理,处在霍夫曼工业阶段的第四阶段,且演变进程优于全国。目前,辽宁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三类产业比重呈明显的重化工业化特征。资本密集型产业比重占50.9%,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技术密集型产业由17.8%上升到21.6%。据此判断,辽宁的工业化已进入工业化的中期向后期过渡阶段。

从城市化水平看,辽宁达到工业化的中级阶段后期水平。2003年辽宁非农人口1964万人,城镇化水平为55%,按钱纳里标准辽宁已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的后期,且城镇化水平略高出相应工业化水平,两者发展基本协调。但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世界水平来看,辽宁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仍稍显滞后。世界银行《1998年世界发展指数》提供按1996年的价格计算的结果,结论是人均1500—2500美元时,城市化率在50%—60%之间。对比看,辽宁省的城市化水平仅相当于中下等收入国家水平。

2.辽宁经济发展阶段的综合判断定位

我们认为:对辽宁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判断,应充分考虑时代发展内容的变化,进行动态的综合分析评价。同时,在定量分析时要充分考虑时代发展对统计数据可比性以及价格因素变化对阶段判断正确性的影响。通过以上对辽宁人均GDP、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工业内部结构和城市化程度指标的综合分析,总体上看,目前辽宁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正在向工业化后期阶段过渡。按照工业化演进的一般规律,随着消费结构的变化,必须经历由轻纺工业为主向重化工业为主转变,由原材料工业为中心向高加工度工业为主转变,由传统产业为主向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转变过程。

(二)辽宁经济发展的新动向和新特征

辽宁发展阶段特点是辽宁自身发展阶段性变化和宏观经济背景阶段性变化综合作用的结果。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市场化、信息化、城市化、国际化并进互动,将形成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开始出现一些新动向和新特征,这些新动向和新特征都将对辽宁经济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1.经济增长方式将发生根本转变

过去十几年超高速的数量扩张已经结束,经济发展已从廉价劳动力、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推动阶段”向大规模投资、改善技术装备为主要素的“投资推动阶段”和创新能力及其水平成为主动力的“创新推动发展阶段”转化;经济增长的动力从大规模的资源投入转向产业结构转换和产出效率的提高。

2.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速

产业结构加速演进是新阶段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辽宁尤其如此。现有结构要适应小康型消费和大规模固定资产更新的要求、高新技术主导作用日益凸现要求、产业竞争进一步加剧要求。一般讲,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一个市场机制作用下不断演进的过程,“十一五”时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将由政府主导型向有效的政府与市场主导相结合的产业结构升级机制转变,特别是在产业结构升级的体制与机制上市场化力度将逐步加大。

3.工业化主导将以原材料为主向高度加工工业为主转换

随着消费需求升级及国内市场国际化后带来的竞争加剧,我国工业化将进一步深化。工业增长主导将由原材料为主的重化工业向住宅、汽车、信息制造业等资本与技术密集型、附加值高的产业为主导转变;劳动密集型产业也要同技术密集型产业相结合才有可持续发展的机遇。工业增长对技术进步、技术创新的依赖性增强,加工工业在重化工业的比重将进一步增加,并成为主导。

4.开放型经济进入全面融入世界经济的新阶段

伴随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五年过渡期的结束,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也将进入到以开放促发展时期。国内市场国际化,中国的市场经济规则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将逐步完成。在面临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将面临国际激烈竞争的严峻挑战。辽宁工业加工能力强、外贸依存度较高,而战略性资源相对短缺,要根据这些特点采取应对措施,促进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5.供给结构与供求关系将发生根本变化

市场需求约束替代资源约束,将成为经济增长约束条件的主要方面,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由生产领域转移到了流通与消费领域,供求平衡的难点已经由供给方转移到了需求方。我们面对的不是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之间此长彼短的简单失衡,不是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对平衡点的短期偏离,而是从以短缺为常态到以过剩为常态的根本性转折。

6.要素资源配置将日趋市场化

“十一五”期间,辽宁将加快经济体制、机制、管理创新,建立和完善各类要素市场,增强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创造有利于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宽松环境,消除经济增长的体制障碍。辽宁的所有制结构将出现重大变化,非国有经济在许多地方会占据主导地位,市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开始发挥主导作用,市场化取向改革将向全面的体制创新阶段发展。

7.经济发展要求构建高质量的生活环境和集聚要素的投资环境

随着小康目标的实现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口和生产要素流动的范围扩大,人们对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在新形势下,高质量生活环境和有利于要素集聚的投资环境,将成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三)辽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机遇

1.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着眼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为全面落实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中央连续就老工业基地振兴问题进行多次部署,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支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政策。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国债项目、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的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这些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对辽宁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有利于辽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增强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有利于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有利于加快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加快发展民营经济,为辽宁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极为难得的发展机遇。

2.国民经济产业升级,为经济发展提供巨大市场空间

(1)消费结构升级带动产业结构变化,形成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经济高增长

辽宁新一轮重化工业发展是以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带动新阶段经济发展的主推力。居民消费从追求物质消费向追求精神消费和服务消费转变,从满足基本生存需求向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转变。汽车、住宅、通信、旅游以及教育和文化娱乐正在成为新的消费热点。而需求结构的升级为相关联产业提供了巨大市场。以住宅、汽车、电子通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为龙头,包括钢铁、机械、煤炭、建材等产业在内的一批高增长行业,不少是辽宁老工业基地比重较大或基础较好的装备工业和重要原材料工业,在这些产业的带动下,辽宁今后将处于一个难得的持续发展期。

(2)新阶段与国际产业结构转移的趋势相统一,带来新的国际市场空间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发展依存度不断提高,发达国家出于成本、市场、人才、地理位置及技术结构等因素将其产业的某些部分向发展中国家扩散,致使未来若干年内全球产业重新整合将达到高峰。目前,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已经进行得差不多了,而我国以最终消费品为主要内容的进口替代发展阶段基本结束,出口导向阶段趋于成熟。未来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将会更多地转向资本技术产业。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辽宁经济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不仅表现在市场方面,也表现在重要能源和原材料方面。新阶段经济发展的战略取向对内更加强调统筹协调,对外更应在全球范围谋划资源最优配置。

“十一五”期间,辽宁制造业的供给能力将因重化工业发展全面提升,并与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趋势相统一,重塑辽宁参与国际分工角色,使辽宁真正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工厂”,这为辽宁机械、电子、环保设备等行业的发展带来广阔的空间,有力地拉动辽宁经济的增长。

3.新科技革命与传统产业融合,为经济跨越发展提供可能

(1)新科技革命的到来使经济跨越发展成为可能

融合信息化、工业化的新科技成果明显的技术扩散效应,使我们可以直接引入国际上先进的信息技术以及一些高新技术,从高起点出发改造和提升辽宁钢铁、汽车、石化等传统产业,振兴装备制造业,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虽然,全球范围的科技革命尚有许多领域处于不成熟和有待突破的阶段,但我们可以引进发达国家相对成熟的产业先进技术,并加以消化、吸收和创新。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当代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跨越部分产业发展时序从较高阶段做起,例如我们可以直接从新兴产业的培育抓起,一步到位地构筑适合辽宁实际的支柱产业,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也可通过加快高新技术向传统产业的注入和应用,加快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缔造新型产业,创新产业组织形式和生产经营方式,推动现有产业跳越常规发展阶段,高起点填补适宜辽宁的产业空白,使某些产业水平直接逼近或跨入当今国际产业发展前沿,实现产业发展时序的跨越。

(2)辽宁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外部条件十分有利

从国际看,和平与发展是当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展开;以产业转移和资源流动为标志的世界经济结构调整越来越快,为辽宁跨越技术发展的某些阶段,特别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分享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参与国际分工和在更大范围内配置利用资源,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时空条件。从国内看,国家继续实施扩大内需、支持老工业基地改造、扶持发展装备制造业等政策,为辽宁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宽松发展环境。

(3)辽宁具备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基本条件

目前,辽宁已经形成了一个门类较为齐全,上、中、下游产业衔接,比较完整的产业结构和工业体系,从而可以有效地移植发达国家先进的工业技术,具有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物质基础;区位条件优越,资源比较丰富,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较完善,基本消除了制约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瓶颈因素;地方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居民储蓄率较高,为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撑。人才与科技优势比较明显,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专业科研人员数量居全国前列,科研水平和工业技术水平在全国处于先进地位,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迅猛,以高出国民经济2—3倍的速度增长,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跨越式发展特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明显加强,市场经济秩序好转,政府管理经济社会的能力和水平逐步提高,各种后发优势正在集聚和凝结,为实现生产力跨跃式发展带来新机遇。

4.区域合作、东北亚经济区使辽宁能更好利用国际产业结构调整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脚步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异军突起,全球逐步形成了以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洲经济合作为主的三大地区板块,尤其是起步较晚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更是为辽宁利用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条件。

加强区域合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依靠地区优势提高国际竞争力,成为当前世界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辽宁与东北亚地区国家有着良好的经济互补性。辽宁位于东北亚、环渤海经济圈及环黄海经济圈的交汇处,是沟通东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连接东北亚的枢纽。

辽宁具有相对丰富的矿产资源、农业资源、土地资源和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等优势,俄罗斯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矿产、木材资源,朝鲜和蒙古在某些矿产方面也较为丰富,而日本、韩国资源缺乏,但资金、技术和设备资源雄厚。从与日韩产业关系看,辽宁在区域资源互补中,以自然资源、农业资源以及劳动力资源为物质基础,有实现引进资金、技术和设备等资源的“引力论”效应。中国作为世界的生产加工基地,从日本和新兴工业化国家进口中间投入品,再生产最终产品出口欧美市场,这种结构表明,中国目前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与日、韩形成产业间垂直分工;而与俄罗斯、朝鲜等国则保持着密切的水平分工关系,我省可以通过加强与俄罗斯、朝鲜、蒙古的经济合作,发挥资源加工优势,延长产业链,一定程度上解决地区发展中资源约束问题,在经济上结成互补关系。

5.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动力和活力

“十一五”时期将是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重要时期。2010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这将为辽宁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动力和活力。

“十一五”期间,中国市场经济规则与国际规则接轨将基本完成,国内市场国际化将日趋明显,资本市场的建设和改革开放将加快,利率市场化、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对外开放,以及资本项目下的对外开放等方面,都将取得重大的进展,全方位、宽领域、纵深化的对外开放格局将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是以进一步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为中心的制度创新过程,以发育要素市场为主导的市场体系建设的深化过程,也是以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重点的配套改革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改革促进经济增长的效应相对弱化,促进结构调整和利益调整的效应强化。总的来说,制度创新必将形成新的发展机制,从而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新的动力。而构造多元投资主体,改变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形成财务预算硬约束机制,是增强企业活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区域经济内在增长机制的核心。

(四)辽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十一五”时期,是辽宁重化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也是体制转轨和长期快速发展过程中积累矛盾逐步显露的时期。由于经济社会结构的剧烈变化,不确定性风险和调整的成本也会增加,我们必须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

1.资源和环境的“瓶颈”约束加强

重化工业加快发展阶段资源消耗量和污染排放量都将迅速增加,我国短缺的一些重要战略性资源供求矛盾进一步加剧,对国际资源依赖明显加强。城市化加快发展也会带来生活方式的改变,汽车、住宅业的发展对于能源、矿产和土地资源的需求也会显著提高。经济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还会带来“三废”排放的增加,给已经非常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

(1)自然资源约束加大

石化工业、原材料工业——辽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未来若干年辽宁经济总量扩大、工业化水平提高,资源需求巨大。辽宁人均资源占有率不断下降,许多资源已进入枯竭期,资源不足约束日益突出,人口生存空间和经济发展空间越来越小。目前,辽宁已探明一次性能源储量,人均占有161吨,为全国人均的1/4。矿物资源原来在全国排第一位,但现已开始逐渐萎缩,8个大中型国有矿山已关闭了7个;全省每年缺水约5亿立方米,严重缺水城市11个。能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重工业特别是原材料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资源约束加大,企业成本上升,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减弱。

(2)环境的承载能力有限

长期以来,辽宁以高耗能、高污染、高资源消耗为特征的粗放工业增长模式,在取得巨大经济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相当沉重的环境代价。2003年,辽宁二氧化硫排放量64万吨,比上年增长了12.3%,大气污染问题越来越重,给人民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无序开发,过度向自然索取,导致生态退化和自然灾害增多,不仅减少社会财富,也使生活环境不断恶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决定了未来若干年辽宁环境压力仍将处于上升阶段,任务繁重、艰巨、紧迫。

2.社会转型期改革成本的释放

“十一五”期间,是旧体制基本破除,新体制尚未完全成熟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可能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我们进行的改革是渐进性的改革,好处是可以带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的连续性,但也带来了改革成本的延期支付,这是“十一五”时期我们必须顾及到的问题。冗员过多,社会负担大,债务沉重,被称为老工业基地的三大历史包袱,“十一五”期间,国企改革、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社保欠账等都将加大社会转型期的改革成本。

3.经济社会发展失衡,并有逐步扩大的趋势

当前,辽宁重化工业占主导地位,资本有机构成高,经济增长的成果未能在就业岗位增加中得到有效体现,相反,结构性、体制性等诸多因素,导致国企下岗职工逐年增加,失业率居高不下,城市贫困人口增加,这些弱势群体自身抗风险能力脆弱,这是过去若干年所未曾出现的。而我们所能提供的社会保障和其他社会援助覆盖面小、水平低,义务教育、基本医疗、预防保健、治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建设等严重滞后,特别是在广大农村更加突出亟待解决,否则不仅会影响社会的稳定,也会动摇经济发展的根基。

4.就业压力将进一步显现

在重化工业化阶段,经济增长不一定带来就业的上升,劳动力比较优势也呈现减弱趋势,容易出现经济高增长与失业压力增大的“逆反”现象。未来若干年,辽宁人口将继续增加,劳动力人口也将增加,结构性、体制性下岗和失业还将继续存在,待岗再就业难度加大,每年城镇就业供给大约在270万人左右,虽然,辽宁每年就业和再就业能够解决一部分人员就业,但就业压力仍将很大。此外,辽宁享受社会保障人口数多,集中度高,基金缺口大,也面临一系列制度改革难题。

5.区域、城乡、收入差距加大

工业化时期是各种经济差距日益扩大、个人收入明显分化的时期。重化工业化容易导致资源的集中和市场的垄断,拉大城乡、地区和产业之间的发展差距,加剧收入分配不平衡。辽宁经济总量主要集中在沈阳、大连、鞍山等大城市,其他市所占比重较小,辽西北各市与上述大城市相比更是差距很大。以人均生产总值计算,2003年沈阳、大连、鞍山分别为2.33万元、2.92万元、2.29万元,而阜新、朝阳等辽西北各市只有5340元、3570元,不到上述地区的1/4和1/6。占全省行政县区总数15%的15个贫困县,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17.3%,而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省总数的5.1%,财政供养人口人均可支配财力低于我国西部八省区平均水平;2000年辽宁城乡居民收入比2.27∶1,2003年扩大到2.47∶1,如果考虑到城乡居民享受的不同公共服务以及农民生产资料投入等因素,实际差距可能在4—5倍。

四、“十一五”期间辽宁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和政策取向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要把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这是对我国长期探索宏观调控目标体系的科学总结,这一目标定位使之更符合国际惯例,更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更有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

(一)“十一五”时期辽宁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

“十一五”期间,是辽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要保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全面准确把握宏观调控目标的内涵和要求。在四大宏观调控目标中,经济增长是社会财富增加和综合实力的集中表现,是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物质基础,是衡量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也是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增加就业就是通过合理利用劳动力资源,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这既是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标志,也是社会公平和稳定的体现。稳定物价是保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物价稳定了,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才能相对稳定,市场对资源的配置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而不至扭曲。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日显重要,如果不能有效调控,必将对经济带来一定的影响。上述四大调控目标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十一五”期间,辽宁宏观调控目标既要考虑和综合平衡辽宁发展实际,体现政府宏观调控战略意图,又要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的发展态势,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把握不同时期宏观调控的方向、重点和力度,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1.经济增长率10%左右

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增长是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也是实现其他宏观调控目标的基础。经济增长速度低了,其潜力没能充分发挥,经济社会生活矛盾难以解决,不利于实现既定目标;经济增长速度高了,将会造成生产要素供需紧张,重大比例关系失调,加大通货膨胀压力。“九五”以来,辽宁经济增长率一直在7%—9%之间徘徊,“十五”前三年年均增长10.2%,“十一五”期间,为保持宏观调控目标的连续性,熨平经济周期,防止大起大落,年均增长率为10%是合理的和切实可行的。

首先,发展经济学告诉我们,人均GDP400—2000美元为经济起飞阶段,人均GDP 2000—10000美元为加速成长阶段。在这一阶段世界各国或地区都有一个经济高速成长的发展期。2003年辽宁GDP达到6002.5亿元,人均CDP14258元,约1724美元,辽宁已进入一个新的“黄金发展期”,正处于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从辽宁经济发展实践看,1995年以来,辽宁经济增长率一直在7%—9%左右,2002年突破10%,2003年达到11.5%,预示着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较快速发展阶段。同时,经济增长的波动幅度明显减小,经济发展的稳定性逐年增强,出现大起大落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因此,无论是从国外经验、还是从辽宁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及发展目标的连续性来看,“十一五”期间,辽宁经济将进入增长率10%左右的较快发展期。

其次,辽宁具有保持较快经济增长的可能性。随着党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特别是辽宁通过国有企业改革脱困、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外商投资大幅度提高,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一批国有大型企业走上良性发展道路,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同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大中城市密集,运输网络完善,自然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科技人才众多、商贸流通繁荣,特别是一批产业前景好、经济效益高、对地区经济带动大的项目的兴建,将使辽宁极富后发优势,必将支撑辽宁经济保持较快增长速度。

2.城镇年均新增就业8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5%

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近年来,辽宁实施积极就业政策,特别是国家确定辽宁为全国社保试点省,有效地扩大了城镇就业空间和范围。但由于辽宁处于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双重转变时期,资源枯竭、缺乏后续接替产业等,使辽宁就业存量发生了剧烈结构动荡,隐性失业显性化等,致使失业率居高不下。2001年城镇登记失业率4.9%,2002年6.5%,2003年6.7%。虽然,近三年辽宁城镇登记失业率年年上升,但根据我们对辽宁人口结构及其变动趋势、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以及改革开放向纵深的扩展、未来劳动供需形势的分析判断:“十一五”期间,城镇年均新增就业8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是可以实现的。

首先,当前辽宁经济发展正处在以资金和技术密集程度高为特征的重化工业阶段,其突出表现为经济增长就业弹性系数有所下降,吸纳就业能力降低,经济快速发展不一定带来就业的同步增长。虽然近两年辽宁工业新开工及改造项目不断增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就业人数逐渐止跌回稳,但相对于即将进入新增劳动力供给高峰和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来说是微不足道的。

其次,结构性、体制性失业仍将占相当比例。“十一五”时期是辽宁经济结构转变和技术不断进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时期。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结构性劳动力供需错位将日趋严重;而国企改革步伐的加快、企业破产兼并和改制重组不可避免造成体制性失业,都将成为城镇登记失业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总体看,“十一五”期间,辽宁劳动力供过于求矛盾仍将十分突出,但从劳动力就业供需形势和政策导向等相关因素来看,虽然城镇登记失业率仍将处于高位,但一些困扰辽宁就业的问题将逐步弱化。“十一五”期间,辽宁国有企业改制将基本完成,“九五”“十五”期间大规模集中下岗现象将基本消失,已有下岗职工将逐步通过纳入劳动力市场得到消化;非国有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在相关政策引导下,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将有较大的发展,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开拓就业市场,挖掘就业潜力;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不仅吸纳农村劳动力,而且可为城镇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完善,都必将促使辽宁就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城镇登记失业率有可能有一定幅度的降低。因此,城镇每年新增就业岗位80万个,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经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

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年增2%

价格作为市场供求的最终体现,是影响国民经济运行的最重要的指标。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它的涨跌无疑是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的“温度计”。

近年来,辽宁价格运行持续走低,呈现通货紧缩的趋势,辽宁认真落实中央积极财政政策,扩大内需方针,随着政策累计效应的释放,从2003年开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触底反弹,市场回暖迹象明显,进入2004年,由于粮食和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1—8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3.6%,通胀压力加大。为此,国家及时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取得可喜效果。通过对辽宁未来市场供需形势的基本分析判断,“十一五”期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将年增2%左右。

“十一五”期间,辽宁经济将进入快速上升期,国民经济和投资需求不断增长,企业效益提高,居民收入增长,必将促进总需求的回升,使供需矛盾日趋缓和。但新一轮经济增长中重化工业的发展,对能源、原材料需求旺盛,加之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特别是石油价格、原材料价格的变动,必将驱动生产成本的上升,并传导到居民消费价格。虽然,辽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仍有一定上升空间,但与目前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相比将有所下降。实行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坚持有保有压的方针。既要防止盲目投资、盲目扩张所有领域,又要积极扶植和鼓励农业、水利、社会事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的发展,改善市场供求关系,促进经济平稳发展。

4.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2%

发展对外贸易,实现国际收支平衡是辽宁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2003年辽宁经济快速增长,对外贸易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265.6亿美元,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达到36.6%左右,对外贸易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通过对全球经济发展走势、国际贸易环境和各方面因素的分析判断,“十一五”期间,辽宁进出口预期目标年均增长12%是切实可行的。

世界经济复苏并可能进入新一轮增长期。“十一五”期间,世界经济和国际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健康的运行态势,特别是随着全球新兴产业的逐步成长,投资环境的趋好,世界经济增长可望达到年均4%以上增长速度,这对辽宁外贸增长将有重要影响。随着全球贸易活动的日益频繁,各国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世界市场不断拓展,世界贸易的增长率大大高于各国GDP总和增长率。2000年世界贸易出口总量占GDP总量的24%,预计2010年将达到35%,国际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空间巨大。我国加入世贸的积极效应将得到有效释放。未来辽宁外贸企业对世贸规则的适应能力将不断提升,企业出口能力将不断提高,投资环境的改善,外商投资和跨国公司产业的转移将持续增加。2001—2003年,辽宁外商直接投资年均增长30%,今年1—8月,比上年同期更是增长95.7%。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已占全省出口总额60%左右,直接带动了外贸出口的增长。2001—2003年,辽宁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1.8%。其中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0.5%。随着辽宁外商近期投资项目逐步产生效益,必将促进辽宁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随着全球化发展及我国对世界经济事物参与程度的加深和提高,我国出口数量持续高速增长,各种针对我国产品的贸易摩擦将使我国外贸出口压力进一步加大;虽然,近年来跨国资本在亚太等局部地区流动重新趋于活跃,但随着美国、欧盟、日本三大经济体的复苏,国际投资将进一步向这一地区倾斜,一定程度上分流外商在华投资,影响辽宁进出口增长;随着关税下调、调整取消非关税措施和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下调,人民币预期未来升值等都将对辽宁进出口有一定的影响。

(二)“十一五”时期辽宁宏观政策的基本取向

1.加快体制和机制创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机制

加快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十一五”期间要把老工业基地振兴与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相结合。要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逐步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流动,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要打破地区、部门、所有制界限,推动钢铁、汽车、石化和重型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的战略重组,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大企业集团。

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和公司制改革步伐,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除军工生产等少数企业,其他国有企业要以调整和优化产权结构为重点,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相互参股、兼并收购等多种途径进行股份制改革,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构造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法人治理结构。

营造非公有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要以机制、体制创新为动力,以结构调整、集约经营、科技进步、产业升级为主线,全力营造宽松的非公有经济发展环境。要放宽市场准入,引导和鼓励民营资本、国外资本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组、改造,参股或控股现有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要坚持增量优化与存量调整相结合、资本运作与科学管理相结合,着力培养一批经济实力强、技术层次高、地区特色突出的大型民营企业,走出具有辽宁特色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新路子。

2.把扩大就业放在突出重要的地位

坚持以人为本,保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面对辽宁巨大的就业压力和人多、劳动力资源丰富、资本短缺的基本省情,决定了辽宁应把创造就业机会和增加就业人口作为首要的发展目标,就业政策应成为“十一五”期间优先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成为辽宁宏观政策的根本取向。

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就业环境。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对扩大就业的重要作用,建立和完善促进就业体系,创新就业形式。要运用适当的技术选择政策,按照市场方式,重组衰退产业和扶持新兴产业,促进就业岗位的增加。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延长义务教育时间、扩大高校招生名额、实施劳动预备制度进行培训等措施,提高劳动者素质,减轻劳动力供给的压力。要坚持城乡统筹就业,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

3.以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

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是“十一五”期间辽宁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经济的增长要从依靠规模扩大转到结构优化的轨道上来。目前辽宁人均GDP1745美元,这实际上是结构性的增长阶段,如果结构不调整不优化,再大的规模迟早都会停滞不前直至萎缩。其次,辽宁存量资产大,要高度重视对存量资产的兼并重组和技术升级,从外延扩张转到内涵提升。再次,要不断提高产业集中度,由粗放型发展转向集约型发展。

要根据国家总体布局和省情实际,坚持“工业强省”的方略,发挥老优势,增创新优势,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集中力量使优势产业得到振兴和发展。要重点建设现代装备制造业和重要原材料工业两大基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三大产业。在结构优化升级中要以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为支撑,以制度创新促进技术创新,并将其与企业组织结构优化相结合。在三次产业结构上既要做大做强第二产业,又要做特做深第一产业、做新做优第三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协调发展,使辽宁形成结构优化、良性发展的新型产业结构。

4.加快人口城镇化步伐

要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重点,积极探索符合省情实际的农村城镇化道路。要坚持民营经济为主,大力推进农业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大力发展县城经济的发展思路,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实现城乡联动,共同发展。要加快劳动就业制度改革,建立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机制;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优先考虑在城市有稳定收入的农村人口转为城镇居民;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方式和有效的补偿机制,促进农业规模经营。

5.加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要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统筹规划城镇体系、生产力布局和基础设施,构筑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依据省内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水平,实行差别化的、针对性强的区域调控政策,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发展极。辽中南和沿海地区要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支撑经济增长作用强的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加工制造业,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辽东地区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辽西北地区要发挥资源优势,改善生态环境,扩大开放,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工业化步伐,构筑新兴产业优势。逐步形成辽中南、辽东和辽西北地区经济互联互动、优势互补、持续协调、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6.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把以人为本与珍爱自然结合起来,把加快发展建立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要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线,通过结构优化升级,减轻资源压力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资源与环境持续向好的发展新格局。

要树立生态立省、生态建省观念,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资源,建设绿色辽宁。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天然草原恢复和建设等生态工程建设,减少水土流失;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通过在清洁生产、环保产业、生态农业等方面,实施一批重大建设项目与工程,使辽宁工业产品的能耗、水耗以及废弃物、污染物的治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将可持续发展落到实处。

7.实施科教强省和人才强省战略

要通过省内科技资源的优化、整合,建立以人为本并能促进技术按市场经济规律有效集成的新机制。要以创新能力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以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突破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对国民经济能够产生显著推动作用的重大关键技术的研制和应用,使辽宁的科技资源优势转变成产业优势。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吸引国外大公司来辽建立研发中心,促进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要大力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普及全民义务教育、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造就国际一流水准的高素质劳动大军;要从有利于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和保护人才资源、激励人才资源出发,逐步形成以沈阳、大连为中心,以大沈阳经济圈、沿海经济带为高集聚带,以各个省辖市为区域支点的人才布局结构,建立具有辽宁特色的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人才收入奖励和社会保障制度,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优秀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使辽宁经济真正走上聚集一流人才,释放强大能量,以人才资本拉动经济连带发展的路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